2024届高考语文押题猜想(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押题猜想(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0 07:47:27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猜想(新高考专用)
(高分的秘密武器:终极密押+押题预测)
押题猜想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押题猜想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 1
押题猜想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33
押题猜想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47
押题猜想五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 60
押题猜想六 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 68
押题猜想七 语段综合运用(词语、病句、连贯、标点、修辞 ) 75
押题猜想八 作文 88
押题猜想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2024·海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体现在国际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继承及发展。
(摘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原始状态下,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生存与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出于自身的短期需要,无理无序无度地掠夺自然,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任意地宰制自然,“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被当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库”,用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其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不管多么博大,总是有边有界;自然资源不管多么丰富,总是有始有终。经济理性对自然界的僭越,违背了自然本身的进化逻辑,影响到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走向反面,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主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优先性。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处安身立命?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摘自陈曙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社会中“虞”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里革断罟”等典故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保护自然的意识古已有之。
B.超前的绿色环保思想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
C.材料二认为,人是自然之内的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负责。
D.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经济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庄子的言论后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与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的结论。
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一整体上使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和材料二中两段材料形成的对比式论证结构不同。
D.材料一中“自然之天”和材料二中“能量库”这两个词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4.以下对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图1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的变化
1.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2.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A.图1显示,从全新世中期到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B.图1显示,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C.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D.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野外来源的圈养大熊猫基本没有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
5.三则材料都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B 2.C 3.B 4.B 5.材料一侧重从传统文化角度,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原因、演变历程及当代价值。材料二侧重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材料三侧重从政治方针角度,宏观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错误。由材料一第2段可知,“‘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既是“中国传统社会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的原因,也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的原因,“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后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的能力。由材料二第2段“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可知,材料二第2段是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A.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郭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善的管理,强调的是“顺木之天”的道理,给树自我生长的自由,不切合材料二第2段的观点。B.意思是说,天地不会说话,但不影响四季运行,也不影响百物生长。 比喻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们各自按照其自身规律去发展。这是在写自然万物的生长状态,与材料二第2段观点不一致。C.意思是说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强调的是我们要以和而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差异性,尊重多样性,说明的是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最适合做论据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D.意思是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强调“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是告诫统治者,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不可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并未直接说明材料二第2段观点。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A.“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错误。用的是归纳论证。B.正确。C.“对比式论证结构”错误。材料二中两段材料用的是并列式论证结构。D.“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错误。“自然之天”使用双引号起突出强调作用。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错误。由“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可知,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但不能因此否认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的实际意义。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引用《老子》第二十五章,《论语·阳货》《庄子·齐物论》《孟子·梁惠王上》《周易》里的语句及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以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的内容,来说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结论,这是从传统文化角度,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原因、演变历程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论述,如“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些内容是侧重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内容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知是侧重从政治方针角度来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应该如何去做,从宏观角度,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向与措施。
押题解读
本部分重视关于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多材料文章,以4个选择题加1个主观题呈现,进一步强化“因文设题”,“以材设题”,着重考查的是判断、推理和分析等思维能力。重视图文转换题型在文本中的考查。近年来的新高考卷高考题的信息类文本在题型设置上考查的重点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迁移运用的掌握。前三个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同2023年高考,第四个选择题增加了图文转换题型(体现了对逻辑思维的考查,这也启示题型可能微调,选择题可能增多。主观题设置上可能守正,以文章为本,随文赋题;也可能创新,引入文章之外的内容,与文本进行呼应解读。
(一)(2024·江西抚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
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汉字贯通古今,通过汉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其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无论历史长河经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一直保持基本稳定,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词表达。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鲜事物,并内化为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朝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材料二:
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会意符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原始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
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汉字丰富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发展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协”“和”“同”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
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体系,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
B.汉字从以象形字为主到以形声字为主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C.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价值,古为今用,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
D.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们只有通过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体系一样走向消亡,进而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B.古人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椅”“凳”等字也随之产生,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
C.人们在河南舞阳贾湖、安徽蚌埠双墩等考古遗址上发现了很多原始文字,这些原始文字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据。
D.“人”和“戈”组成“伐”,“田”与“力”组成“男”,“戍”是“人”侧有“戈”……由此可知汉字字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3.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纵观古今汉字,体式多样,形态各异,但方块是其绵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语言学家所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
B.汉字在漫长的积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文字体系,传播深远,与其他文字相互交融,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覆盖多国的“汉字文化圈”。
C.汉字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文”的阶段和“字”的阶段。“文”的造字方法是象形,其形成的多是独体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组合,其形成的是合体字。
D.文字学家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这一特点从
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汉字最初以象形文字为主,这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B.从“日”“田”来看,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从不规则的块状逐渐转向正方形的特点。
C.从原始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方块字,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使字形和内涵一脉相承。
D.从整体看,汉字逐渐从描摹事物形状向线条化、符号化转变,书写更加便捷,注重简洁实用。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汉字在中华文明创新性方面的表现。
【答案】1.C 2.B 3.D 4.C 5.①汉字形体不断变化;
②造字方法不断丰富;
③不断接纳新生事物,创造了许多新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错误,因果倒置。由原文“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可知,原文意思是汉字体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才形成了古典文献,而非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使汉字能够持续使用至今。
B.“……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错误。原文是说“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没有低级、高级之分。
D.“只有……才”错误,表述绝对。由原文“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
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可知,原文是说“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只有……才”。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错误。根据材料一“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等内容可知,这种现象说明了汉字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其核心观点是“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
A.只是说明汉字的“方块”特点;
B.只是说明汉字的影响力;
C.只是说明汉字的造字方法;
D.汉字字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
C.“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文中无此信息,与“字形和内涵一脉相承”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根据材料“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可知,汉字形体不断变化;
根据材料“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可知,造字方法不断丰富;
根据材料“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鲜事物,并内化为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可知,不断接纳新生事物,创造了许多新词。
(二)(2024·湖南永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生成的,逐渐演化成为现在所呈现的形状。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反映出类似的思想萌芽。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盘古开天地”传说。三国时期徐整编撰的《三五历纪》一书中有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
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与基督教文明的创世纪传说相比,盘古开天地传说的神创论色彩比较淡:导致天地开辟的因素是自然本身所蕴含的阴气和阳气,甚至盘古本身也有一个诞生成长的过程;宇宙的现状是宇宙长期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
到了西汉,事情有了转机。《淮南子·天文训》指出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不分的气,这团气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导致阴阳二气的分离。阳气轻清,飞扬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物衍生。显然,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至此,中国古代的宇宙演化理论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理论的繁荣阶段。
在汉代的宇宙演化理论中,东汉张衡的学说值得一提。他在《灵宪》一文中提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在这里,张衡描绘的宇宙演化的最后格局与《淮南子》中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关系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与当时天文界存在着的浑盖之争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既然阳气轻清,理应上扬,它为什么不上浮形成天,而是要包在地外?对此,在张衡的理论中找不出合理的答案来,这就形成了一对新的矛盾。汉代宇宙演化理论全面繁荣的景象,到张衡这里戛然而止。
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成熟是以南宋朱熹学说的问世为标志的。他不再从阴阳二气的性质出发,而是从其运行角度出发,用习见的旋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合理地说明了浑天格局的形成原因。该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对欧洲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某种影响。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在古代社会,神话传说最容易与天文学发生联系,“女娲补天”就是一例。《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女娲炼石补天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界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固体天壳观念。苍天既然能产生裂隙,该裂隙能用固体的五色石来修补,说明天本身一定是固体的。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学说中,有像宣夜说那样,主张天没有质地,纯粹是气组成的。但在天文学家那里,这样的观点从来就没有被认可过。原因在于,当人们仰视天象时,会看到恒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围绕大地旋转,彼此之间的距离永远保持不变,古人无地球自转之说,除了认为天是固体的、恒星镶嵌于其上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这里我们看到,古人在构思神话时,是如何受到他们所拥有的科学知识的影响的。
“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说法,更多地是借重于盖天说,因为盖天说的天上地下模式为人神分离提供了理想的依据。若采用浑天说,则很难想像神如何能够居住于人之脚下。但盖天说也有问题,其理论缺陷的关键在于固体的天硕大厚重,如何能够在地的上方悬空而不坠落?实际上,盖天说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时,对这一问题预先是有所考虑的。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既然是轻的,就不存在坍塌的危险。但这一理论预设与人们的直观感觉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去甚远。换言之,《淮南子》的作者在其文中杂用了
神话来解释天文学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以之使自己的理论保持形式上的完整性。
(摘编自关增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文学知识探索》)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与天文学的关系来看,“盘古开天地”是有关宇宙结构的传说,“女娲补天”则是有关宇宙生成的神话。
B.要讨论产生宇宙的原初物质是否存在,合理的答案只能是“无”,因此,老子的看法体现了逻辑的必然。
C.《淮南子》的作者由于受到科学知识的局限,在讲述宇宙理论时插入神话传说,以此来保持形式完整。
D.材料一以时间串联我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发展历程,材料二则从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探寻相关天文学知识。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天文学关系密切,材料一将盘古开天地传说与创世纪传说对比,指出宇宙的产生主要是大自然内部因素的结果。
B.《淮南子·天文训》与张衡均提及天地关系问题,前者体现的是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后者则与盖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相一致。
C.古人在构思人神关系时认为,盖天说主张的天地模式比浑天说更为理想,由此可见,盖天说更为古代天文学家所认同。
D.古人在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时,更重视的是直观感觉与实际校验情况,这与关增建在《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的观点一致。
8.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浑天说观点的一项是( )
A.《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B.《晋书·天文志》:“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瞥精绝,故苍苍然也……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C.杨雄在高山顶上取一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
D.《晋书·天文志》:“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9.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历程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宇宙生于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宇宙生成演化理论的形成,因为古人无法说清宇宙创生的具体过程。
B.在张衡之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步入了缓慢期,这与其无法合理地解释宇宙结构的生成原因有关。
C.《淮南子》赋予阴阳二气不同的性质,它们因此而形成天地,这显然也影响到了“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
D.朱熹从运动的角度构建出合理的宇宙演化模型,这成为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果。
10.阴阳学说对我国古人认识宇宙有哪些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6.A 7.D 8.C 9.B 10.①西汉时期,《淮南子》指出,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②东汉时期,张衡立足于阴阳二气的性质差异构建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的宇宙格局;③南宋时期,朱熹从阴阳二气的运行角度出发构建出合理的宇宙演化模型;④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他们以此为理论预设构建了天上地下的宇宙结构模式。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盘古开天地’是有关宇宙结构的传说,‘女娲补天’则是有关宇宙生成的神话”张冠李戴,应是“盘古开天地”是有关宇宙生成演化的传说,而“女娲补天”则是有关宇宙结构的例子,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关系密切,材料一将盘古开天地传说与创世纪传说对比,指出宇宙的产生主要是大自然内部因素的结果”错误,材料二说“在古代社会,神话传说最容易与天文学发生联系”,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关系密切,且“宇宙的产生主要是大自然内部因素的结果”是盘古开天地传说的观点,而非作者的观点。
B.“前者体现的是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后者则与盖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相一致”错误,张冠李戴,《淮南子》中“天上地下”的天地关系与盖天说观点一致,而张衡描绘的“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的天地格局则与浑天说关系密切。
C.前后并无因果关系,原文为“‘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说法,更多地是借重于盖天说,因为盖天说的天上地下
模式为人神分离提供了理想的依据”,且据材料一末段及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文可知,浑天说在浑盖之争中占上风。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据材料二可知,浑天说认为“天像一个圆球,在外,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
A.讲述的是宇宙生成过程,属于宇宙演化思想。
B.记载的是宣夜说的观点,认为天没有质地。
C.出自《难盖天八事》一文,是杨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太阳从水平面下升起也印证了浑天说的观点。
D.记载的是盖天说的观点,其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B.“步入了缓慢期”错误,据原文“汉代宇宙演化理论全面繁荣的景象,到张衡这里戛然而止”的说法,及图中的水平线可知,在张衡之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步入了停滞期而非缓慢期。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筛选关于“阴阳学说对我国古人认识宇宙的重要影响”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结合“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可概括出,西汉时期,《淮南子》指出,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
结合“东汉张衡的学说值得一提。他在《灵宪》一文中提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可概括出,东汉时期,张衡立足于阴阳二气的性质差异构建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的宇宙格局;
结合“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成熟是以南宋朱熹学说的问世为标志的……从其运行角度出发,用习见的旋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合理地说明了浑天格局的形成原因”可概括出,南宋时期,朱熹从阴阳二气的运行角度出发构建出合理的宇宙演化模型;
结合“盖天说的天上地下模式……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可概括出,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他们以此为理论预设构建了天上地下的宇宙结构模式。
(三)(2024·北京海淀·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八定律又名“80/20法则”,是一种基于“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则的量化标准。该原理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他发现20%的产品或活动通常带来了80%的收益。在管理学中,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20%因素,以获得80%的成果,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效益。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总体呈现出这样的统计规律,但占比不一定恰好是20%和80%。
长尾效应最早由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常用于解释在线商业和经济模型,指销量较小或不被重视的产品或服务,由于种类繁多,总销量庞大,累计总收入超过了主流热门产品的收入。从曲线
的形状来看,除了较短的头部,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1所示)随着互联网和产品信息化的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的压力逐渐降低甚至抵消,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长尾理论的应用蓬勃发展。
图1
在经济学领域,二八定律早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法则。企业通过重点关注核心客户、大客户和热门产品、畅销产品等,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二八定律阐释的是稀缺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即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较为缺乏,企业没有足够的货架空间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每一类产品,也无力承担滞销产品所占有的生产成本。在此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盈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服务战略,通过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促使产品快速流通,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本。
长尾理论阐释的是丰饶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丰饶世界”。这里所说的“稀缺”和“丰饶”,主要是指消费者的选择权。长尾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从单纯依靠规模经济逐步转向范围经济,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需求,推动需求分布曲线逐渐从头部向尾部移动长尾理论具有小众化、去中心化等特点,消费者的选择权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障,传统的规模经济无法实现的按需定制、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取材于杨晓宏、周效章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可借鉴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来提升服务效益。
据对山东某公共图书馆一年内图书借阅记录的统计,发现16.1%大类的图书的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81.1%,借阅册数分布、图书大类分布等大部分数据基本吻合二八定律的特征。目前情况下,纸质图书仍是图书馆主要馆藏,二八定律是图书馆纸质传统资源采购的主要指导方针。对于图书馆无法采购的需求量少的文献,可以采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帮助读者寻找资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多层次、复杂的信息需求,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宗旨的图书馆联盟的出现,突破了成员图书馆之间存在的数据异构异源和平台建设差异,实现了优势互补。
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设置在县级以上行政区,根据人口密度,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特征,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在边远地区、贫困乡村、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建立各种形式的图书馆、社区书屋等,在此统称为民间图书馆。从“长尾理论”来看,公共图书馆是头部,民间图书馆是那根长长的尾巴,依靠众多细小的力量满足广泛的阅读需求。
民间图书馆延长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打通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市,形式各异的民间图书馆活跃在社区文化中,为社区群众服务。如徐大伟在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官书院胡同30号发起创建“民
间流动图书馆”,读者只需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即可带走选中的图书,但需在读完之后将书转赠他人。湖南杨光勋举全家之力在其老家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创办乡村图书馆“自强图书宬”,藏书近5万册。开办15年来,天天开馆。河北省内丘县内丘镇北永安村房红霞创办的“农家女书社”与上级资助的农家书屋合并后,举办春节联欢会、母亲节婆媳春游等活动,鼓励读书学习,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并向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申请到了“乡村家庭阅读点”项目,逐步建立了18个家庭阅读点。这些阅读点成为乡村图书馆的“末梢神经”,在当地点燃了荧荧文化火种。
民间图书馆因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和适应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填补了服务内容的不足,为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空间,长尾效应正在扩大延伸。
(取材于傅宝珍、张磊、李镜媛等的相关文章)
1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八定律中的20%和80%未必是确数,前者指向产品比重,后者指向收益比重。
B.长尾理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降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C.二八定律的基本假设是,受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的限制,企业追求范围经济。
D.长尾理论带来了新认识,在二八定律看来不值得投入关注的变得值得投入关注。
1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体现“二八定律”的一项是( )
A.许多企业在诸多产品中着力打造能代表品牌形象的“拳头产品”。
B.人们在工作中用大部分精力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处理琐碎事务。
C.掌握了3500个常用汉字,基本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汉语读写交流。
D.小说作者常以“二分写实,八分加工”创造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
13.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人口密度,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分布呈现出由西部到东部越来越多的特点。
B.民间图书馆打通了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C.“自强图书宬”“农家女书社”促进了社会文明,体现了公共服务的长尾效应。
D.如同“末梢神经”一样的家庭阅读点,在社会的细微之处发挥着文化影响力。
14.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图2”空缺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头部 民间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B.短头 家庭阅读点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C.头部 乡村图书馆 民间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D.短头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1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回答“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对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有哪些启示。
【答案】11.C 12.D 13.B 14.A 15.①借鉴二八定律,通过优化关键少数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的原则,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借阅量大的大类纸质图书的采购和借阅服务工作。
②借鉴长尾理论,公共图书馆之间可寻求合作,如通过建立联盟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以保证部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效益。
③借鉴长尾理论的积小成大,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种形式的民间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满足广大城乡百姓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受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的限制,企业追求范围经济”错,依据“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较为缺乏……通过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促使产品快速流通,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本”,可知企业的目的是“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本”,而不是“追求范围经济”。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二分写实,八分加工”属于文学创作的理念,即通过“二分写实,八分加工”达到“十分”的效果,依据“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20%因素,以获得80%的成果”,可知“二分写实,八分加工”不属于“优化关键的20%因素,获得80%的成果”的“二八定律”。故选D。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错,依据“民间图书馆因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和适应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可知民间图书馆是“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而不是“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故选B。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A.依据“从‘长尾理论’来看,公共图书馆是头部,民间图书馆是那根长长的尾巴,依靠众多细小的力量满足广泛的阅读需求”,可知①是头部的“公共图书馆”,此处填“头部”;②是“民间图书馆是那根长长的尾巴”,此处填“民间图书馆”;③④则是“众多细小的力量”,根据“从大到小”的逻辑次序依次填“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故选A。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依据“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20%因素,以获得80%的成果,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效益”等内容,可以得出启示:借鉴二八定律,通过优化关键少数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的原则,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借阅量大的大类纸质图书的采购和借阅服务工作。依据“随着互联网和产品信息化的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的压力逐渐降低甚至抵消,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长尾理论的应用蓬勃发展”“长尾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从单纯依靠规模经济逐步转向范围经济……消费者的选择权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障”等内容,可以得出启示:借鉴长尾理论,公共图书馆之间可寻求合作,如通过建立联盟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以保证部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效益。
依据“对于图书馆无法采购的需求量少的文献,可以采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帮助读者寻找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公共图书馆是头部,民间图书馆是那根长长的尾巴,依靠众多细小的力量满足广泛的阅读
需求”等内容,可以得出启示:借鉴长尾理论的积小成大,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种形式的民间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满足广大城乡百姓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押题猜想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音
唐风
翠微山下,驿路道旁,两间茅屋,一面酒旗。
茅屋是个小店,夫妻店,只卖三样东西,清面,酱肉,百花酒。
客人都是赶脚的旅人,一落座,免费的大碗茶咕咚咕咚几口,夏祛暑冬生暖。男人切一斤肉,打半壶酒,劳乏尽去,喊一声:“好酒好肉。”打赏,跨马,绝尘而去。女人便一碗清面,吃得粉面生津,暖意洋洋,万福谢过,两声鞭响,车咿咿呀呀被夫妻眺望成一个黑点,消失在驿路尽头。
这日,闲暇无客。小五乐呵呵对老婆夸耀:“瞧瞧,咱卤的肉,咱酿的酒,哪个不说好。夏祛冬生暖,一碗酒下去,母羊羔都能斗恶狼。”
妇人一撇嘴:“我的清面,淡雅鲜香,哪个吃过的夫人小姐不夸,啧啧,连汤都不剩一口呢。”
驿路空阔,四野幽静,山上又隐隐传来琴声。
夫妻二人顿时闭了嘴,这抚琴的人是店里唯一的常客,三年了日日下来打酒,爱吃店家的清汤面,如此常客却是从不曾夸过一句酒好面好。
小五悴悻道:“抚琴的大都是酸臭文人,哪知酒肉之妙,更不懂世故人情。”
妇人低低道:“难不成其他客人都是饥不择食,疲乏饥饿才觉得咱的酒饭香。”
二人不语,琴声入耳,高高低低,悠悠扬扬。
总比四下寂静要好,小五想。
鸟鸣唤出了晨曦,春花烂漫,薄雾流纱,山上下来一个文士,青衣蓝衫,身背琴囊。
几声叩门,一声轻唤。
“谁啊?这么早。”“店家,伯牙多有打扰。”“哦,你呀。”
老面孔,旧相识,小五开门迎客。
“店家哥,我今日学成出山,专程来吃碗面,喝杯酒,与您告别。”
“恭喜先生,贺喜先生,想起来先生光顾小店三年有余了。”
“正是,正是!”伯牙举目望向翠微山,云雾飘绕苍山滴翠,看不见山顶那几栋茅屋。
说话间,妇人已端上来,一碗面,一壶酒,一盘肉,两个杯。
没等伯牙开口,妇人先说话了:“先生,清面就酒终显寡淡,今日酒肉是我们夫妻奉送的,权为先生践行。”
小五陪伯牙落座。妇人斟酒。
几杯下肚,小五慨叹,伯牙唏嘘。
小五问:“先生,酒如何?”妇人也忙插嘴:“先生,面如何?”
“酒是多情酒,好酒;面是阳春面,好面。”夫妇二人紧盯伯牙的脸,充满了期冀,只见伯牙并不再言语,起身打开琴囊,抽出古琴:“临别无以为赠,今抚琴一曲,聊表寸心。”
琴声起,时而婉转千寻,时而珍珠玉盘,伯牙时而慢捻轻拢,时而十指翻飞。小五夫妇肃立垂听,只觉得不似往常隐约遥远,如今声声入耳,倒是敞亮了许多。
曲毕,夫妻拊掌称赞。伯牙告辞,夫妻俩依依送别,伯牙走入两双眼眸深处,消失不见。
花红几度,这日秋高气爽,一乘官轿停在店前。小五出迎,官轿下来一人气度不凡,小五定睛一瞧,居然是翠微山学琴的伯牙。
一碗面,一壶酒,一盘肉,两个杯。
小五慨叹,伯牙唏嘘。
“三年学琴,五载历练,终让我得遇钟子期,千曲易得,知音难觅,我如此幸运,真不敢再奢求什么了。”
“先生,子期是博学多才的高人?”“不是。”
“贤德智慧的雅士?”“不是。子期乃山中樵夫。”
“是了,知音与高低贵贱学识无关,所不同的是人心罢了。”小五挥手,“取桃花酒来。”“先生品尝,与前者可有不同。”
伯牙小杯浅抿,回味良久,复又饮一杯,再取先前之酒,眉间凝重舒展变幻,恍然有所悟,一揖到地:“店家所言堪称金玉,我饮酒三年,直觉四时不同,其香各异,今日蒙受点化,果觉酒中乾坤奥妙无穷。”
“先生谬赞,愧不敢当!”小五道,“先生高山流水,天下愚人不识。小可之酒春酝桃花,夏酿青荷,秋有金桂,冬选梅花,四时阴阳,合秋藏冬发,春醒夏成,一如先生之高曲,泰山巍巍,流水汤汤,几人能知?”
“妙!”伯牙赞道,“必以此言,言与子期,抚琴饮酒,幸甚至哉。”月余后,伯牙寻子期不遇,子期墓前,摔破琴拉断弦,永不鼓琴。
翠微山下,又结一庐,主人青衣蓝衫,与驿路店家种桃植莲,春酝夏酿,与酒为伍,尽得杜康法门。
店家小五深叹:“世间少了个琴师,我的百花美酒多了个知音。”
其妇愤愤:“终有一日,我的清面也会遇到它的钟子期。”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店家小五对伯牙“酸臭文人”“更不懂世故人情”的评论,说明他开始时对伯牙这类清高的文人雅士不屑一顾。
B.同样都是“一碗面,一壶酒,一盘肉,两个杯”,但两次对饮,小五“慨叹”和伯牙“唏嘘”的心境有所不同。
C.伯牙两次与店家小五对饮并对百花酒进行评价,第一次并未品出酒中奥妙,第二次经“点化”,方知酒中奥妙。
D.“知音与高低贵贱学识无关,所不同的是人心罢了”,小五的话说明知音在于人的心意相通,与身份、学识无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而他与店家小五的交往则是艺术的虚构,小说做到了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统一。
B.小说并未直接描写钟子期,但他对情节发展有重要作用,他是伯牙寻觅到的知音,他的去世使伯牙摔琴断弦转而酿酒。
C.小说最后以“终有一日,我的清面也会遇到它的钟子期”收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与题目“知音”形成了照应。
D.小说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店家的酒好面好,赶脚旅人和伯牙的评价是侧面描写,小五夫妇的闲聊是正面描写。
3.小说在语言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结合全文谈谈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1.A 2.D 3.①语言简练,常常几个短句连用,节奏感强,有画面感。
②文言化的语言符合历史小说的情境,用词文雅,具有历史韵味。
③语言风格清新淡雅,具有古典美。 4.①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开头对翠微山下茅屋的描写“翠微山下,驿路道旁,两间茅屋,一面酒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②衬托人物形象:翠微山“云雾飘绕苍山滴翠”的环境村托了伯牙雅士的形象。
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驿路空阔,四野幽静,山上又隐隐传来琴声”引出了伯牙的出场;“鸟鸣唤出了晨曦,春花烂漫,薄雾流纱”点出伯牙学成出山是在春季,“花红几度,这日秋高气爽”点出伯牙五年后历练归来是在秋天,这为下文伯牙品出四时之酒的差异做铺垫。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说明他开始时对伯牙这类清高的文人雅士不屑一顾”错误,这与后文小五对伯牙的态度以及对知音的理解等都不相符,结合前文伯牙作为常客,三年来不曾夸赞酒好面好,因此小五“悻悻”,可知这里只是小五的埋怨不满。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D.“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店家的酒好面好……小五夫妇的闲聊是正面描写”错误,小说没有正面描写店家的酒和面如何好,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赶脚旅人和伯牙的评价以及小五夫妇的闲聊都是侧面描写。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根据“瞧瞧,咱卤的肉,咱酿的酒,哪个不说好。夏祛冬生暖,一碗酒下去,母羊羔都能斗恶狼”“翠微山下,又结一庐,主人青衣蓝衫,与驿路店家种桃植莲,春酝夏酿,与酒为伍,尽得杜康法门”可知,本文语言简练,却又蕴含着深沉的智慧。作者善于运用短句,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恰到好处,简洁而富有力量。这样的语言风格,使得小说节奏明快,读起来如行云流水,畅快
淋漓。不仅如此,这种简练的语言还富有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亲眼目睹伯牙失知音之后的顿悟。根据“先生高山流水,天下愚人不识。小可之酒春酝桃花,夏酿青荷,秋有金桂,冬选梅花,四时阴阳,合秋藏冬发,春醒夏成,一如先生之高曲,泰山巍巍,流水汤汤,几人能知?”可知,本文在文言化的表达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古典文化的精髓。用词文雅,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历史韵味。这种文言化的语言,不仅符合历史小说的情境,更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根据“翠微山下,又结一庐,主人青衣蓝衫,与驿路店家种桃植莲,春酝夏酿,与酒为伍,尽得杜康法门”可知,整个小说的语言风格清新淡雅,犹如一幅水墨画,淡雅中透露着古典美。这种美,既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也体现在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中。无论是描绘山水风景,还是叙述伯牙的事件,作者都能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世界。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开头“翠微山下,驿路道旁,两间茅屋,一面酒旗”,翠微山下,一片静谧的乡村风光展现在眼前。驿路道旁,两间古朴的茅屋静静地矗立着,一面酒旗在风中轻轻飘扬。这是对翠微山下茅屋的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翠微山云雾飘绕,苍山滴翠,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山间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清幽的环境衬托出伯牙雅士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品质。“驿路空阔,四野幽静,山上又隐隐传来琴声”,这一处景物描写推进情节的发展,故事逐渐展开。驿路空阔,四野幽静,山上又隐隐传来琴声,引出了伯牙的出场。“鸟鸣唤出了晨曦,春花烂漫,薄雾流纱,山上下来一个文士,青衣蓝衫,身背琴囊”,鸟鸣唤出了晨曦,春花烂漫,薄雾流纱。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也是伯牙学成出山的季节,点出伯牙学成出山是在春季。“花红几度,这日秋高气爽”点出伯牙五年后历练归来是在秋天。伯牙历练归来,他的心境也如同这秋日的晴空,清澈明朗。这五年的历练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百态,也为他后来品出四时之酒的差异做下了铺垫。
押题解读
高考对小说阅读的考查,既有“面”上的综合选择题,又有“点”上的分析鉴赏题;既重视整体的把握,也有深度的分析。因此,把握小说文体特征,掌握读文技法,成为小说阅读的重中之重。从字数上看阅读量进一步增大。从考查的能力方面来看,对小说各种主题要素的理解分析能力,比如情节上的谋篇布局,细节上的人物的特征或者心理、心态,环境的作用,字词句的内涵理解等。阅读中从情节入手,认识人物,把握环境,体会手法,揣摩用意(小说的主旨)。文学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已经不再是按照某一种固定的题型来出题,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新鲜的、具体的,或者似曾相识又全然不同,题目根据文本来命制,避免考前准备“套路”,扭转了考生机械麻木“撞大运”式的高考语文应考模式。从之前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识别“写了什么”(比如形象分析等)到现在的“为什么这样写”(重点是效果分析),这提升了题目的思维品质。
(一)(2024·湖南长沙·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竹峰寺(节选)
陈春成
这次回乡,心里烦闷。我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想回家休整休整。回来一看,老屋已经没有了。整个县城都在剧变,四处一逛,风景皆殊。其实在城市中生活,我早已习惯如此,每天到处都在增删一些事物,涂涂改改,没个定数。只是对于故乡的变动,我一时没有防备,觉得难以接受。无论如何,那座安放在群山之间,覆盖着法国梧桐浓荫的小县城,已经不复存在了。
老屋那一带成了工地,围着铁皮墙。工地边上,也蜃楼一般,起了两座售楼部。我一阵恍惚,不知身在何世。我想,那些消逝之物,都曾经确切地存在过,如今怎都成了缥缈的回忆?如此迷糊了几天,正在愤闷和惆怅间摇摆,忽然想起竹峰寺,想起慧灯师父。于是我二话不说,就出发了。
来竹峰寺的大巴上,我一边望着窗外群山,一边用手摩挲着老屋的钥匙,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它。老屋不复存在,它就是我和老屋之间最后的一丝联系。我想象这钥匙是一只U盘,老屋仍完好无损,只是微缩成极小的模型,就存放在这只U盘里。一同存储在其中的,还有关于老屋的记忆。这么幻想着,摸着掌心的一小片冰凉,心情渐渐松弛下来。钥匙该如何处置呢?放在身边,久了,它就成了日常之物,日常的空气会消解它身上的魔力,直到对我失去慰藉作用;扔掉,又太残忍。我想了想,决定把它藏起来。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摇的地方。这么想着,车到站之前,我已决定把钥匙藏在竹峰寺……
据传,竹峰寺在解放前,有块蛱蝶碑很有名。在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除了守口如瓶的慧灯师父。慧航问了好几次,起初,慧灯不说话,只是摇头。后来被磨久了,他才开口,对慧航说,碑,是师父领着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起藏的。当时说好,谁问也不能说。慧航说,那现在寺庙不是重建了嘛,还藏着干嘛?慧灯说,就放那里挺好的,别动它了。
慧航前年从春天到秋天,每天一清早就满山转悠,找碑,无果而归。进门见到慧灯在那里雕一个竹筒,自得其乐的样子,忍不住和他吵了一架,逼问他碑在哪里。话说得僵了,两人一下都沉默起来。慧灯忽然剧烈地摇了一阵头,抿着嘴,大滴大滴的泪水滚落下来。老和尚哭了。哭得无声无息。神色很庄重,又像很委屈。慧航一下子就后悔了,也明白了慧灯的意思。老和尚对当年的承诺看得很重,是打算守一辈子的。慧航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对师兄是一种出卖,似乎有点羞愧。第二天起,他再没提过碑的事情。
来了竹峰寺半月有余,没几天就该回去了。我在黑暗中摸到床头的钥匙,想,是时候把它藏起来了。清早起来,我在寺里寺外转悠,一面想。藏在哪里好呢?一个幽僻之处。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一个恒久不会变更的所在。我散着步,脑中想着藏钥匙,不免又想到和尚们藏碑。如果我是慧灯他们,我会把碑藏在哪里呢?是我,我不会直接埋起来。不埋,还能藏在哪里呢?我踱步到碑亭下,打量那碑座上的凹槽,琢磨了好一会。
等到天黑透时,我又决定出来看看。寺中一片静,各处都熄了灯;菜园里一味的黑,水流声在黑暗中听来格外空灵。我定了定神,没过小桥,却在岸边坐下,把电筒叼在口中,手扶岸沿,一步步往桥洞挪去。拿手电往上一照,原来这小桥是由两块长石板拼成,长不到两米,一块稍宽些,一块窄,都蒙了层青苔。石板搭在两边石砌的桥墩上。我把手电凑近了石板,仔细看,窄的那块,青苔只是青苔;再看宽的那块——青苔下有字。
我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用手摸了摸笔画的凹痕,这才确信自己猜得没错。字迹在苔痕后时隐时现,
我举头端详那些字迹。经文大半为青苔覆盖,然而仅看露出的部分,就已十分满足。结体茂密,内敛而外舒,透出稳凝,而不沉滞;运笔坚定,但毫不跋扈。我用目光追随着一笔一画,在石板上游走,忽然间得到一种无端的信心,觉得这些字迹是长存永驻之物,即便石碑被毁成粉屑,它们也会凭空而在,从从容容,不凌乱,不涣散。看了很久,我站定了,闭上眼,过了一会,在黑暗中看见那些笔画,它们像一道道金色的细流,自行流淌成字,成句,成篇,在死一样的黑里焕着清寂的光。我睁开眼来,心中安定。
老屋的钥匙早放在口袋里,这时我摸出来,在手心用力握了握,给它递一点温热。然后环顾桥下,见到石碑和桥墩的缝隙间,封着一道很厚的青苔,幽绿。我将青苔小心地揭开一点,然后趁钥匙上的一点热度还没消泯,把它放进去,推了推,塞实了;又把青苔小心地盖上。于是我的钥匙,钥匙里储存的老屋,老屋的周边巷陌乃至整个故乡,就都存放在这里,挨着那块隐秘的碑。青苔日夜滋长,将它藏得严严实实,谁也发现不了。唯有我知道它的所在,今后无论身在何方,都能用想象和它接通。也许多年后我会一时兴起,重来此地,将它取出;也许永远不会。只要我不去动它,它就会千秋万载地藏在这碑边,直到天地崩塌,谁也找不到它。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确定无疑的事情有这么一两桩,也就足以抵御世间的种种无常了。我这么想着,最后凝视了一眼那道青苔,那块碑,就钻出桥洞,爬上岸去。
到了回去的日子,我又想起我的钥匙来。我想到日光此时正映照溪面,将一些波光水影投在那碑上,光的涟漪在字迹上回荡,在青苔上回荡,青苔在一点一点滋长,里边藏着我的钥匙,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就这么想着,我一路走下山去。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历史变迁中,蛱蝶碑被僧人们妥善保存和隐藏起来,不惧无常变化;主人公将钥匙与石碑藏在一处,以实现个人老屋记忆的永存。
B.主人公在工作变换、故乡剧变的情况下重返竹峰寺,竹峰寺历经时局变化依旧存在,让“我”感觉到它是个恒常之物,并从中获得慰藉。
C.慧灯师父之所以流泪哭泣,是因为蛱蝶碑已经被做成了桥板,永远也不能复原,如果泄露了这个藏碑的秘密,他会受到世人的非议。
D.小说的结尾,“我”一边想着,一边走下竹峰寺。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刻“我”已经摆脱烦闷,内心安宁,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变幻。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老屋钥匙想象成一个U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老屋钥匙不仅能打开家门,也给主人公提供了一个安放自我的精神空间。
B.作者插入了蛱蝶碑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慧灯师兄弟的神态、语言、心理,让传言变得真实可信,为下文找到蛱蝶碑埋下伏笔。
C.作者描述主人公藏钥匙的内心活动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秋万载”“天地崩塌”等词语表达了对“谁也找不到它”的确定无疑。
D.作者以石碑为线索,围绕石碑的“藏”与“找”组织全文,“我”的情感也随着“藏”与“找”而转变,文章脉
络清晰,结构完整。
3.小说中“藏钥匙”与“藏石碑”两个故事巧妙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有人说陈春成的小说用“稳定性”对抗社会的流变。从本文看,这种对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C 2.D 3.答案示例:
①“我”决定将钥匙藏在竹峰寺,由此引出藏碑的故事。
②因思索藏钥匙的地点,进一步揣摩藏碑之处。
③藏碑的发现启发我确定藏钥匙的地点。
④两个故事巧妙交织,给人带来哲理思考。 4.答案示例:
(1)借竹峰寺的恒常不变来对抗家园之变。文中故乡老屋的消失、县城环境的剧变,让 “我”无所依归、悲抑愤懑,通过逃往竹峰寺,“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2)借慧灯“藏石碑”来对抗时代之变。“碑”是特殊情感的载体,彻底的“藏”便是永恒的“在”,面对时局变化,人物通过“藏”来存留一丝反抗成功的希望。
(3)记忆的永恒对抗消逝。文末“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一句蕴含着“记忆在,故乡就永恒”哲学意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强加因果。慧灯师父的流泪体现了对承诺的一种特殊情感,并不是因为怕受到非议。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作者以石碑为线索”错,石碑不是作为“全文”线索。“我”想要找一个安放老屋钥匙的地方,也寻找到一个精神的安宁之处来对抗生活的剧变,才是文章的线索。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
扣住“巧妙交织”来概括相关内容,分析写作效果。
①第三段“我”想要把老屋的钥匙安放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摇的地方”,于是想到了竹峰寺,自然引出藏碑的故事——“据传,竹峰寺在解放前,有块蛱蝶碑很有名。在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
②在竹峰寺待了半个月,过几天就要回去了,“我”想要把钥匙藏起来,于是脑中想着藏钥匙,又想起了藏碑的事,“如果我是慧灯他们,我会把碑藏在哪里呢?”因思索藏钥匙的地点,进一步揣摩藏碑之处。
③天黑之后,“我”来到小桥边,下到桥洞里,发现了拼接成桥的两块石板,“宽的那块——青苔下有字”,“我”无意中发现了那块藏碑,决定把钥匙藏在这里,藏碑的发现启发我确定藏钥匙的地点。
④一个是藏碑,一个是藏钥匙,都想要不被人发现,永远藏下去,两个故事巧妙交织,给人带来哲理思考。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审美意蕴的能力。
题干中“用‘稳定性’对抗社会的流变”,我们要理解用什么的稳定性对抗,还要找出“社会的流变”的具体内容,以及背后隐藏的人物的情感。
(1)借竹峰寺的恒常不变来对抗家园之变。文中的“社会的流变”包括“我”回到家乡发现“老屋已经没有了”,而且“整个县城都在剧变”,而“我”当时正处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本想回到家乡找寻精神的皈依,结果却“无所依归”,“正在愤闷和惆怅间摇摆,忽然想起竹峰寺,想起慧灯师父。于是我二话不说,就出发了”,竹峰寺永远在那里,正是在竹峰寺,“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2)借慧灯“藏石碑”来对抗时代之变。文中还有一个“稳定性”的东西,就是被慧灯藏起来的石碑,文中写“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后面通过慧灯的补充,我们知道了“碑,是师父领着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起藏”,并且一直守口如瓶。“碑”是特殊情感的载体,彻底的“藏”便是永恒的“在”。而“我”对于社会的巨变,人生的不稳定,心情烦闷,找不到精神家园,面对时局变化,人物通过“藏”来存留一丝反抗成功的希望。
(3)记忆的永恒对抗消逝。“稳定性”还有“我”藏钥匙的目的,“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摇的地方”,这样老屋的记忆就会永远留存,文末“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一句蕴含着“记忆在,故乡就永恒”哲学意味。
(二)(23-24高三下·四川绵阳·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拔步床
聂鑫森
曲曲巷的老班辈,说起于爷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几十年来相敬如宾,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感情巴得像牛皮糖扯都扯不开,是因为每夜都睡在一张古旧的拔步床上,连做梦都相同。
这不是说笑话吗 但曲曲巷的男女老少都相信。特别是一些人到中年的堂客们,羡慕得直咂嘴巴。
“拔步床真是个好东西,可惜我家没有。怪不得我那当家的,早和我分床了。”
“于爷两口子,无儿无女,庭院里空落落的,不能不抱团取暖。”
“那倒也是。”
于干丰七十岁了,干干瘦瘦,腰有些弯,说话声音低。退休前他是本市华湘家具总公司的细木匠,专做仿古家具,而且雕花刻朵,手上有绝活。巴晓月也是这个单位的油漆工,年纪只比丈夫小两岁,身体却健旺得多。他们虽不是一个车间,但上班、下班可同去同回,比翼齐飞;退休了,有了整块的时间长相守,四目含情相对。于干丰有时也要出去一下,老朋友邀他去小酌几杯。
做大工匠、细木匠的,都爱喝酒。于干丰也不例外,只是他量大,喝得猛也喝得多,把肠胃喝出了病,不得不时常去麻烦医生。巴晓月劝过他,劝不住。直到几年前,于干丰才收敛了许多,因为妻子几句掏心掏肺的话把他震住了:“老于呀,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 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
于干丰一拍拔步床的雕花围板,说:“我……们不能辜负了这张床。”
于家世代都是细木匠。床、桌、几、案、柜、椅、凳……上面还施以浮雕、深雕、圆雕、透雕,花鸟、
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代代有传人,在古城湘潭名声广为人知。
这张拔步床,是于干丰爷爷的爷爷制作的,时为晚清。采用的是明代中晚期流行的款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架子床,二是架子床前的围廊,围廊与架子床连成一个整体。床前的廊庑两侧放置桌凳,人跨步进入铺嵌木板的廊,有如进入室内,故拔步床又称踏板床。床顶下周围有挂檐,床下端有矮围,都雕着各种图案:花好月圆、举案齐眉、鹄桥相会、琴瑟和谐……充满吉祥、欢乐的情调。
这张床一直拆散、包扎藏在于家放杂物的阁楼上。1977年丹桂飘香时,26岁的于干丰和24岁的巴晓月要结婚了,父亲把这张床在新房里拼装好,说:“这是个吉物,祝你们和和睦睦,生儿育女,白头偕老!”
于干丰夫妇在拔步床上睡了44年。父亲、母亲相继辞世,他们也老了,只有床还是原样! 可惜他们没有一儿半女。于家的细木匠手艺,只能到此中断。
巴晓月说:“老于,我对不住于家,没让于家的绝活有个传人!”
于干丰说:“这是什么话 我带出了多少徒弟,他们难道不是于门的传人 ”
“可惜你和徒弟,没做过拔步床。”
“这玩意,费时费材料,价格贵,没有订货的,公司领导不让做。”
“爹当年搬出拔步床让我们用,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 ”
于干丰的眼里忽然有了泪水。
记得十多年前,市博物馆有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问于干丰:“这是真正的明式好玩意,虽制作于清代,做工、雕工都是一流,可否能出让 价钱好商量。”
“祖上留下的东西,我不能出让。你们可以到家具公司去订做,我的手艺自信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可博物馆不能收藏当代的东西,这是有规定的。”
秋风凉了,重阳节迎着菊花香翩然而至。
曲曲巷传出了令人惊诧的新闻: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了!
是居委会主任带着人,去看望离退休老班辈,在于家时,巴晓月忍不住说出来的,还引着人到卧室去巡看,果然言之不虚。
拔步床的旁边,摆了一张于干丰亲手做的简易平头床,没有上漆,杉木的香气很好闻。窗前的长条桌上,放着一个木雕的不倒翁,头型、脸相酷似于干丰。桌边靠着一支木雕拐杖,杖头雕的是钟馗的头像,拐杖与人肩等高,是握杖而行的形制。
主任问:“于爷,你们亲亲热热几十年,是这块地方的榜样,怎么忽然分床了 ”
于干丰低声说:“我身上有不好闻的气味,怕熏了堂客。”
巴晓月说:“我不怕熏,我……喜欢。”
“可我自己都受不了,总要下床去室外透口气,不另外睡会吵闹了你。我知道你胆小,就雕制了这支钟馗头像拐杖,它可以为你驱邪壮胆;还有我雕的不倒翁头像,你瞄一瞄,就知道我在 你身边。”
主任微微一笑,说:“巴大姐呀,你误解于爷了。你们虽不同床却同屋,于爷想得这么周到,难得。我们就告辞了。”
两个月后,于干丰因肺癌晚期,溘然离开人世。落气时,他挣扎着坐起来,靠着平头床的挡板,对巴
晓月和几位老邻居说:“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晓月胆小,我得趁着还在世,赶快和她分床,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至于我睡的这张平头床,我走后,丢掉就是……”
巴晓月大声嚎哭起来。
待于干丰的后事料理好,巴晓月将拔步床捐赠给了市博物馆,只收下一张朴素的“捐赠奖状”。没上漆的白坯平头床,她没有丢掉,夜夜安详地睡在上面,枕头边放着丈夫的不倒翁像。有时出院门上街去买点什么东西,她一定会手握雕着钟馗头像的拐杖。
“巴娭毑,你健旺!”
“谢谢大家关心!”
(有删改)
[注]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温暖而多蚊蝇,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蚊帐。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拔步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曲巷的人们对于于干丰和巴晓月关系的议论,一方面说明了两人关系的亲密,另一方面也在强调本文的描写对象拔步床。
B.于干丰也有过迷茫,是巴晓月的真诚和柔情感化了他,他迷途知返,提前为胆小的妻子安排适应性“实习”,好让妻子度过没有他的日子。
C.文章用了一定的篇幅对拔步床及其来历进行了描写和介绍,既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也使文章有了传统文化之美。
D.文章以对话结尾,既言简意赅,使文章情节紧凑,不拖沓,同时也让读者因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的状态感到了些许欣慰。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一样,没有传统小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种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淡化情节,突出情韵,注重抒情表意。
B.本文和《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C.本文和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样,其中主要人物都是作者所要肯定和讴歌的对象,呈现出本真单纯的样貌,虽然也有误会之时,但无忠奸美丑之别。
D.本文问接反映的是对民族传统的坚守问题,而《百年孤独(节选)》反映的是民族传统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两篇小说的主题都跟民族传统有关。
7.小说中的“拔步床”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全文加以简析。
8.这篇小说内容前后照应,使情节紧凑,故事真实可信。请简要说明文中是怎样前后照应的。
【答案】5.B 6.B 7.
①拔步床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起到了联系全文内容的作用。
②拔步床对文章主人公于千丰和巴晓月的形象具有烘托作用,是于干丰和巴晓月夫妻二人深挚情感的寄托和见证。
③揭示主旨,拔步床见证夫妻的相守一生,拔步床的传承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8.
①文章开篇极力描写于爷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从不分床,为下文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②巴晓月对于干丰所说的“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 ”为下文于干丰因肺癌晚期离开人世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③市博物馆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欲买走床进行收藏而不得,为下文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把拔步床捐赠给博物馆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④巴晓月对于干丰所说的“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为后文于干丰为妻子制作了木雕的不倒翁和木雕拐杖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⑤文章前半部分说于干丰干瘦,腰弯,说话声音低,而巴晓月身体却健旺得多,为下文于干丰早逝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于干丰也有过迷茫,是巴晓月的真诚和柔情感化了他,他迷途知返”错误。根据“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晓月胆小,我得趁着还在世,赶快和她分床,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至于我睡的这张平头床,我走后,丢掉就是……”可知,于干丰并不迷茫,而是处处为巴晓月着想,提前安排后事。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B.“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错误,《大卫·科波菲尔》是通过大卫这个孩子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人物和环境的,是儿童视角,属于有限视角。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事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可围绕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分析。
全文围绕拔步床展开情节,小说叙述了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同睡拔步床,感情和睦令人羡慕,于干丰拒绝市博物馆高价收购拔步床,于干丰为了让巴晓月适应独居生活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等情节,都是围绕拔步床展开,所以拔步床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人物:拔步床烘托人物形象。“于干丰一拍拔步床的雕花围板,说:‘我……们不能辜负了这张床’”“我知道你胆小,就雕制了这支钟馗头像拐杖,它可以为你驱邪壮胆”,写出于干丰对妻子呵护有加,感人至深;于干丰“是本市华湘家具总公司的细木匠,专做仿古家具,而且雕花刻朵,手上有绝活”“我的手艺自信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于干丰是一名工匠师傅,拔步床是工匠精神的载体;“待于干丰的后事料理好,巴晓月将拔步
床捐赠给了市博物馆,只收下一张朴素的‘捐赠奖状’”,突出了巴晓月深明大义;这些情节围绕拔步床展开,是于干丰热爱家庭、践行传统美德的见证,是于干丰和巴晓月夫妻二人深挚情感的寄托和见证;
主题:文章内容“这张拔步床,是于干丰爷爷的爷爷制作的”“1977年丹桂飘香时,26岁的于干丰和24岁的巴晓月要结婚了,父亲把这张床在新房里拼装好,说:‘这是个吉物,祝你们和和睦睦,生儿育女,白头偕老’”,拔步床“是真正的明式好玩意,虽制作于清代,做工、雕工都是一流”,对拔步床及其来历进行了描写和介绍,使文章有了传统文化之美;拔步床见证夫妻的相守一生,拔步床的传承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文章开篇写到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几十年来相敬如宾,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感情巴得像牛皮糖扯都扯不开,是因为每夜都睡在一张古旧的拔步床上,连做梦都相同”,极力描写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从不分床,后文强调两人分床,前文描写为下文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②前文中,巴晓月对于干丰说“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后文写文于干丰因肺癌晚期离开,前文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③前文提到“十多年前,市博物馆有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并且向于干丰提出请求“可否能出让?价钱好商量”,但是于干丰却说“祖上留下的东西,我不能出让”,而后文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把拔步床捐赠给博物馆,前文为后文的无偿捐赠埋下了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④前文提到“老于呀,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后文写到“窗前的长条桌上,放着一个木雕的不倒翁,头型、脸相酷似于干丰。桌边靠着一支木雕拐杖,杖头雕的是钟馗的头像,拐杖与人肩等高,是握杖而行的形制”,前文的对话为后文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⑤文章前半部分对于干丰的外貌描写“干干瘦瘦,腰有些弯,说话声音低”,巴晓月是“年纪只比丈夫小两岁,身体却健旺得多”,后文写于干丰说“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最终患肺癌早逝,前文的外貌描写为后文于干丰的患病去世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
(三)(2024·吉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家铺子(节选)
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聚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
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年关将至之时,讲述了上海来的客人向林老板讨债的经过,勾勒出一幅旧社会的末世景象。
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称林先生是好人,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要求,“再加一点吧”,足见其世故、伪善。
C.林先生是个安分守己、规矩老实的生意人。作者用林先生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等情节,刻画出其诚信、忠厚的形象特点。
D.与鲁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相比,作者都是将社会投影在一间小店铺中,但“林家铺子”展示了更为宏大的政治经济图景。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段“索索”“冷清清”“嚓嚓”等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特点,渲染了萧条阴郁的气氛,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又曲折有致。如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这处描写使叙事突起波潮,此后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
C.小说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与第二段中“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情节严谨,构思缜密。
D.节选部分主要是以人物为线索,多条线索平行展开,矛盾冲突复杂,其中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
11.小说中结尾处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2.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个人·时代·苦难;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叹息。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9.B 10.D 11.参考答案一:
①渲染了凄凉阴冷的氛围。通过描写越下越密的雪和冷寂的街道,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②暗示兵荒马乱的社会背景。肃杀的景象暗指紧张动荡的时局。
③烘托出人物的悲苦心境,暗示林先生等人的悲惨命运,林家铺子走向倒闭的必然结局。
④结构上呼应全文。雪的描写贯穿始末,行文更加紧凑,情节更牵动人心,作品更具完整性。
参考答案二:
①环境方面:描写了恶劣的天气,渲染了阴郁的氛围,同时也衬托出时局的动荡不安,暗喻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②情节结构方面:交代了街上冷寂的原因,同时也照应了林掌柜被催债,寿生险被拉夫等紧张的故事情节。
③人物方面:展现了林先生等人艰难的生活,烘托了愁苦悲凄的心情,暗示了战火之中百姓的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猜想(新高考专用)
(高分的秘密武器:终极密押+押题预测)
押题猜想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押题猜想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 11
押题猜想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21
押题猜想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30
押题猜想五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 36
押题猜想六 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 40
押题猜想七 语段综合运用(词语、病句、连贯、标点、修辞 ) 44
押题猜想八 作文 50
押题猜想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2024·海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
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体现在国际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继承及发展。
(摘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原始状态下,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生存与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出于自身的短期需要,无理无序无度地掠夺自然,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任意地宰制自然,“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被当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库”,用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其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不管多么博大,总是有边有界;自然资源不管多么丰富,总是有始有终。经济理性对自然界的僭越,违背了自然本身的进化逻辑,影响到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走向反面,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主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优先性。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处安身立命?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摘自陈曙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社会中“虞”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里革断罟”等典故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保护自然的意识古已有之。
B.超前的绿色环保思想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
如“二十四节气”。
C.材料二认为,人是自然之内的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负责。
D.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经济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庄子的言论后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与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的结论。
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一整体上使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和材料二中两段材料形成的对比式论证结构不同。
D.材料一中“自然之天”和材料二中“能量库”这两个词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4.以下对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图1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的变化
1.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2.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A.图1显示,从全新世中期到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B.图1显示,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C.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和生态保
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D.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野外来源的圈养大熊猫基本没有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
5.三则材料都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押题解读
本部分重视关于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多材料文章,以4个选择题加1个主观题呈现,进一步强化“因文设题”,“以材设题”,着重考查的是判断、推理和分析等思维能力。重视图文转换题型在文本中的考查。近年来的新高考卷高考题的信息类文本在题型设置上考查的重点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迁移运用的掌握。前三个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同2023年高考,第四个选择题增加了图文转换题型(体现了对逻辑思维的考查,这也启示题型可能微调,选择题可能增多。主观题设置上可能守正,以文章为本,随文赋题;也可能创新,引入文章之外的内容,与文本进行呼应解读。
(一)(2024·江西抚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
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汉字贯通古今,通过汉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其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无论历史长河经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一直保持基本稳定,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词表达。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鲜事物,并内化为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朝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材料二:
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会意符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原始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汉字丰富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发展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协”“和”“同”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
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体系,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
B.汉字从以象形字为主到以形声字为主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C.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价值,古为今用,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
D.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们只有通过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体系一样走向消亡,进而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B.古人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椅”“凳”等字也随之产生,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
C.人们在河南舞阳贾湖、安徽蚌埠双墩等考古遗址上发现了很多原始文字,这些原始文字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据。
D.“人”和“戈”组成“伐”,“田”与“力”组成“男”,“戍”是“人”侧有“戈”……由此可知汉字字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3.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纵观古今汉字,体式多样,形态各异,但方块是其绵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语言学家所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
B.汉字在漫长的积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文字体系,传播深远,与其他文字相互交融,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覆盖多国的“汉字文化圈”。
C.汉字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文”的阶段和“字”的阶段。“文”的造字方法是象形,其形成的多是独体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组合,其形成的是合体字。
D.文字学家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这一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汉字最初以象形文字为主,这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B.从“日”“田”来看,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从不规则的块状逐渐转向正方形的特点。
C.从原始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方块字,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使字形和内涵一脉相承。
D.从整体看,汉字逐渐从描摹事物形状向线条化、符号化转变,书写更加便捷,注重简洁实用。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汉字在中华文明创新性方面的表现。
(二)(2024·湖南永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生成的,逐渐演化成为现在所呈现的形状。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反映出类似的思想萌芽。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盘古开天地”传说。三国时期徐整编撰的《三五历纪》一书中有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与基督教文明的创世纪传说相比,盘古开天地传说的神创论色彩比较淡:导致天地开辟的因素是自然本身所蕴含的阴气和阳气,甚至盘古本身也有一个诞生成长的过程;宇宙的现状是宇宙长期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
到了西汉,事情有了转机。《淮南子·天文训》指出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不分的气,这团气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导致阴阳二气的分离。阳气轻清,飞扬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物衍生。显然,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至此,中国古代的宇宙演化理论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理论的繁荣阶段。
在汉代的宇宙演化理论中,东汉张衡的学说值得一提。他在《灵宪》一文中提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在这里,张衡描绘的宇宙演化的最后格局与《淮南子》中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关系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与当时天文界存在着的浑盖之争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既然阳气轻清,理应上扬,它为什么不上浮形成天,而是要包在地外?对此,在张衡的理论中找不出合理的答案来,这就形成了一对新的矛盾。汉代宇宙演化理论全面繁荣的景象,到张衡这里戛然而止。
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成熟是以南宋朱熹学说的问世为标志的。他不再从阴阳二气的性质出发,而是从其运行角度出发,用习见的旋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合理地说明了浑天格局的形成原因。该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对欧洲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某种影响。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在古代社会,神话传说最容易与天文学发生联系,“女娲补天”就是一例。《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女娲炼石补天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界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固体天壳观念。苍天既然能产生裂隙,该裂隙能用固体的五色石来修补,说明天本身一定是固体的。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学说中,有像宣夜说那样,主张天没有质地,纯粹是气组成的。但在天文学家那里,这样的观点从来就没有被认可过。原因在于,当人们仰视天象时,会看到恒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围绕大地旋转,彼此之间的距离永远保持不变,古人无地球自转之说,除了认为天是固体的、恒星镶嵌于其上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这里我们看到,古人在构思神话时,是如何受到他们所拥有的科学知识的影响的。
“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说法,更多地是借重于盖天说,因为盖天说的天上地下模式为人神分离提供了理想的依据。若采用浑天说,则很难想像神如何能够居住于人之脚下。但盖天说也有问题,其理论缺陷的关键在于固体的天硕大厚重,如何能够在地的上方悬空而不坠落?实际上,盖天说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时,对这一问题预先是有所考虑的。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既然是轻的,就不存在坍塌的危险。但这一理论预设与人们的直观感觉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去甚远。换言之,《淮南子》的作者在其文中杂用了神话来解释天文学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以之使自己的理论保持形式上的完整性。
(摘编自关增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文学知识探索》)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与天文学的关系来看,“盘古开天地”是有关宇宙结构的传说,“女娲补天”则是有关宇宙生成的神话。
B.要讨论产生宇宙的原初物质是否存在,合理的答案只能是“无”,因此,老子的看法体现了逻辑的必然。
C.《淮南子》的作者由于受到科学知识的局限,在讲述宇宙理论时插入神话传说,以此来保持形式完整。
D.材料一以时间串联我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发展历程,材料二则从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探寻相关天文学知识。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天文学关系密切,材料一将盘古开天地传说与创世纪传说对比,指出宇宙的产生主要是大自然内部因素的结果。
B.《淮南子·天文训》与张衡均提及天地关系问题,前者体现的是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后者则与盖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相一致。
C.古人在构思人神关系时认为,盖天说主张的天地模式比浑天说更为理想,由此可见,盖天说更为古代天文学家所认同。
D.古人在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时,更重视的是直观感觉与实际校验情况,这与关增建在《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的观点一致。
8.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浑天说观点的一项是( )
A.《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
者凝滞而为地。”
B.《晋书·天文志》:“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瞥精绝,故苍苍然也……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C.杨雄在高山顶上取一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
D.《晋书·天文志》:“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9.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历程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宇宙生于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宇宙生成演化理论的形成,因为古人无法说清宇宙创生的具体过程。
B.在张衡之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步入了缓慢期,这与其无法合理地解释宇宙结构的生成原因有关。
C.《淮南子》赋予阴阳二气不同的性质,它们因此而形成天地,这显然也影响到了“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
D.朱熹从运动的角度构建出合理的宇宙演化模型,这成为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果。
10.阴阳学说对我国古人认识宇宙有哪些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2024·北京海淀·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八定律又名“80/20法则”,是一种基于“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则的量化标准。该原理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他发现20%的产品或活动通常带来了80%的收益。在管理学中,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20%因素,以获得80%的成果,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效益。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总体呈现出这样的统计规律,但占比不一定恰好是20%和80%。
长尾效应最早由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常用于解释在线商业和经济模型,指销量较小或不被重视的产品或服务,由于种类繁多,总销量庞大,累计总收入超过了主流热门产品的收入。从曲线的形状来看,除了较短的头部,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1所示)随着互联网和产品信息化的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的压力逐渐降低甚至抵消,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长尾理论的应用蓬勃发
展。
图1
在经济学领域,二八定律早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法则。企业通过重点关注核心客户、大客户和热门产品、畅销产品等,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二八定律阐释的是稀缺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即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较为缺乏,企业没有足够的货架空间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每一类产品,也无力承担滞销产品所占有的生产成本。在此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盈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服务战略,通过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促使产品快速流通,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本。
长尾理论阐释的是丰饶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丰饶世界”。这里所说的“稀缺”和“丰饶”,主要是指消费者的选择权。长尾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从单纯依靠规模经济逐步转向范围经济,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需求,推动需求分布曲线逐渐从头部向尾部移动长尾理论具有小众化、去中心化等特点,消费者的选择权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障,传统的规模经济无法实现的按需定制、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取材于杨晓宏、周效章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可借鉴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来提升服务效益。
据对山东某公共图书馆一年内图书借阅记录的统计,发现16.1%大类的图书的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81.1%,借阅册数分布、图书大类分布等大部分数据基本吻合二八定律的特征。目前情况下,纸质图书仍是图书馆主要馆藏,二八定律是图书馆纸质传统资源采购的主要指导方针。对于图书馆无法采购的需求量少的文献,可以采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帮助读者寻找资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多层次、复杂的信息需求,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宗旨的图书馆联盟的出现,突破了成员图书馆之间存在的数据异构异源和平台建设差异,实现了优势互补。
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设置在县级以上行政区,根据人口密度,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特征,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在边远地区、贫困乡村、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建立各种形式的图书馆、社区书屋等,在此统称为民间图书馆。从“长尾理论”来看,公共图书馆是头部,民间图书馆是那根长长的尾巴,依靠众多细小的力量满足广泛的阅读需求。
民间图书馆延长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打通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市,形式各异的民间图书馆活跃在社区文化中,为社区群众服务。如徐大伟在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官书院胡同30号发起创建“民间流动图书馆”,读者只需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即可带走选中的图书,但需在读完之后将书转赠他人。湖南杨光勋举全家之力在其老家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创办乡村图书馆“自强图书宬”,藏书近5万
册。开办15年来,天天开馆。河北省内丘县内丘镇北永安村房红霞创办的“农家女书社”与上级资助的农家书屋合并后,举办春节联欢会、母亲节婆媳春游等活动,鼓励读书学习,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并向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申请到了“乡村家庭阅读点”项目,逐步建立了18个家庭阅读点。这些阅读点成为乡村图书馆的“末梢神经”,在当地点燃了荧荧文化火种。
民间图书馆因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和适应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填补了服务内容的不足,为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空间,长尾效应正在扩大延伸。
(取材于傅宝珍、张磊、李镜媛等的相关文章)
1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八定律中的20%和80%未必是确数,前者指向产品比重,后者指向收益比重。
B.长尾理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降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C.二八定律的基本假设是,受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的限制,企业追求范围经济。
D.长尾理论带来了新认识,在二八定律看来不值得投入关注的变得值得投入关注。
1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体现“二八定律”的一项是( )
A.许多企业在诸多产品中着力打造能代表品牌形象的“拳头产品”。
B.人们在工作中用大部分精力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处理琐碎事务。
C.掌握了3500个常用汉字,基本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汉语读写交流。
D.小说作者常以“二分写实,八分加工”创造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
13.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人口密度,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分布呈现出由西部到东部越来越多的特点。
B.民间图书馆打通了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C.“自强图书宬”“农家女书社”促进了社会文明,体现了公共服务的长尾效应。
D.如同“末梢神经”一样的家庭阅读点,在社会的细微之处发挥着文化影响力。
14.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图2”空缺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头部 民间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B.短头 家庭阅读点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C.头部 乡村图书馆 民间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D.短头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1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回答“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对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有哪些启示。
押题猜想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音
唐风
翠微山下,驿路道旁,两间茅屋,一面酒旗。
茅屋是个小店,夫妻店,只卖三样东西,清面,酱肉,百花酒。
客人都是赶脚的旅人,一落座,免费的大碗茶咕咚咕咚几口,夏祛暑冬生暖。男人切一斤肉,打半壶酒,劳乏尽去,喊一声:“好酒好肉。”打赏,跨马,绝尘而去。女人便一碗清面,吃得粉面生津,暖意洋洋,万福谢过,两声鞭响,车咿咿呀呀被夫妻眺望成一个黑点,消失在驿路尽头。
这日,闲暇无客。小五乐呵呵对老婆夸耀:“瞧瞧,咱卤的肉,咱酿的酒,哪个不说好。夏祛冬生暖,一碗酒下去,母羊羔都能斗恶狼。”
妇人一撇嘴:“我的清面,淡雅鲜香,哪个吃过的夫人小姐不夸,啧啧,连汤都不剩一口呢。”
驿路空阔,四野幽静,山上又隐隐传来琴声。
夫妻二人顿时闭了嘴,这抚琴的人是店里唯一的常客,三年了日日下来打酒,爱吃店家的清汤面,如此常客却是从不曾夸过一句酒好面好。
小五悴悻道:“抚琴的大都是酸臭文人,哪知酒肉之妙,更不懂世故人情。”
妇人低低道:“难不成其他客人都是饥不择食,疲乏饥饿才觉得咱的酒饭香。”
二人不语,琴声入耳,高高低低,悠悠扬扬。
总比四下寂静要好,小五想。
鸟鸣唤出了晨曦,春花烂漫,薄雾流纱,山上下来一个文士,青衣蓝衫,身背琴囊。
几声叩门,一声轻唤。
“谁啊?这么早。”“店家,伯牙多有打扰。”“哦,你呀。”
老面孔,旧相识,小五开门迎客。
“店家哥,我今日学成出山,专程来吃碗面,喝杯酒,与您告别。”
“恭喜先生,贺喜先生,想起来先生光顾小店三年有余了。”
“正是,正是!”伯牙举目望向翠微山,云雾飘绕苍山滴翠,看不见山顶那几栋茅屋。
说话间,妇人已端上来,一碗面,一壶酒,一盘肉,两个杯。
没等伯牙开口,妇人先说话了:“先生,清面就酒终显寡淡,今日酒肉是我们夫妻奉送的,权为先生践行。”
小五陪伯牙落座。妇人斟酒。
几杯下肚,小五慨叹,伯牙唏嘘。
小五问:“先生,酒如何?”妇人也忙插嘴:“先生,面如何?”
“酒是多情酒,好酒;面是阳春面,好面。”夫妇二人紧盯伯牙的脸,充满了期冀,只见伯牙并不再言语,起身打开琴囊,抽出古琴:“临别无以为赠,今抚琴一曲,聊表寸心。”
琴声起,时而婉转千寻,时而珍珠玉盘,伯牙时而慢捻轻拢,时而十指翻飞。小五夫妇肃立垂听,只觉得不似往常隐约遥远,如今声声入耳,倒是敞亮了许多。
曲毕,夫妻拊掌称赞。伯牙告辞,夫妻俩依依送别,伯牙走入两双眼眸深处,消失不见。
花红几度,这日秋高气爽,一乘官轿停在店前。小五出迎,官轿下来一人气度不凡,小五定睛一瞧,居然是翠微山学琴的伯牙。
一碗面,一壶酒,一盘肉,两个杯。
小五慨叹,伯牙唏嘘。
“三年学琴,五载历练,终让我得遇钟子期,千曲易得,知音难觅,我如此幸运,真不敢再奢求什么了。”
“先生,子期是博学多才的高人?”“不是。”
“贤德智慧的雅士?”“不是。子期乃山中樵夫。”
“是了,知音与高低贵贱学识无关,所不同的是人心罢了。”小五挥手,“取桃花酒来。”“先生品尝,与前者可有不同。”
伯牙小杯浅抿,回味良久,复又饮一杯,再取先前之酒,眉间凝重舒展变幻,恍然有所悟,一揖到地:“店家所言堪称金玉,我饮酒三年,直觉四时不同,其香各异,今日蒙受点化,果觉酒中乾坤奥妙无穷。”
“先生谬赞,愧不敢当!”小五道,“先生高山流水,天下愚人不识。小可之酒春酝桃花,夏酿青荷,秋有金桂,冬选梅花,四时阴阳,合秋藏冬发,春醒夏成,一如先生之高曲,泰山巍巍,流水汤汤,几人能知?”
“妙!”伯牙赞道,“必以此言,言与子期,抚琴饮酒,幸甚至哉。”月余后,伯牙寻子期不遇,子期墓前,摔破琴拉断弦,永不鼓琴。
翠微山下,又结一庐,主人青衣蓝衫,与驿路店家种桃植莲,春酝夏酿,与酒为伍,尽得杜康法门。
店家小五深叹:“世间少了个琴师,我的百花美酒多了个知音。”
其妇愤愤:“终有一日,我的清面也会遇到它的钟子期。”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店家小五对伯牙“酸臭文人”“更不懂世故人情”的评论,说明他开始时对伯牙这类清高的文人雅士不屑一顾。
B.同样都是“一碗面,一壶酒,一盘肉,两个杯”,但两次对饮,小五“慨叹”和伯牙“唏嘘”的心境有所不同。
C.伯牙两次与店家小五对饮并对百花酒进行评价,第一次并未品出酒中奥妙,第二次经“点化”,方知
酒中奥妙。
D.“知音与高低贵贱学识无关,所不同的是人心罢了”,小五的话说明知音在于人的心意相通,与身份、学识无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而他与店家小五的交往则是艺术的虚构,小说做到了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统一。
B.小说并未直接描写钟子期,但他对情节发展有重要作用,他是伯牙寻觅到的知音,他的去世使伯牙摔琴断弦转而酿酒。
C.小说最后以“终有一日,我的清面也会遇到它的钟子期”收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与题目“知音”形成了照应。
D.小说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店家的酒好面好,赶脚旅人和伯牙的评价是侧面描写,小五夫妇的闲聊是正面描写。
3.小说在语言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结合全文谈谈环境描写的作用。
押题解读
高考对小说阅读的考查,既有“面”上的综合选择题,又有“点”上的分析鉴赏题;既重视整体的把握,也有深度的分析。因此,把握小说文体特征,掌握读文技法,成为小说阅读的重中之重。从字数上看阅读量进一步增大。从考查的能力方面来看,对小说各种主题要素的理解分析能力,比如情节上的谋篇布局,细节上的人物的特征或者心理、心态,环境的作用,字词句的内涵理解等。阅读中从情节入手,认识人物,把握环境,体会手法,揣摩用意(小说的主旨)。文学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已经不再是按照某一种固定的题型来出题,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新鲜的、具体的,或者似曾相识又全然不同,题目根据文本来命制,避免考前准备“套路”,扭转了考生机械麻木“撞大运”式的高考语文应考模式。从之前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识别“写了什么”(比如形象分析等)到现在的“为什么这样写”(重点是效果分析),这提升了题目的思维品质。
(一)(2024·湖南长沙·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竹峰寺(节选)
陈春成
这次回乡,心里烦闷。我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想回家休整休整。回来一看,老屋已经没有了。整个县城都在剧变,四处一逛,风景皆殊。其实在城市中生活,我早已习惯如此,每天到处都在增删一些事物,涂涂改改,没个定数。只是对于故乡的变动,我一时没有防备,觉得难以接受。无论如何,那座安放在群山之间,覆盖着法国梧桐浓荫的小县城,已经不复存在了。
老屋那一带成了工地,围着铁皮墙。工地边上,也蜃楼一般,起了两座售楼部。我一阵恍惚,不知身在何世。我想,那些消逝之物,都曾经确切地存在过,如今怎都成了缥缈的回忆?如此迷糊了几天,正在愤闷和惆怅间摇摆,忽然想起竹峰寺,想起慧灯师父。于是我二话不说,就出发了。
来竹峰寺的大巴上,我一边望着窗外群山,一边用手摩挲着老屋的钥匙,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它。老屋不复存在,它就是我和老屋之间最后的一丝联系。我想象这钥匙是一只U盘,老屋仍完好无损,只是微缩成极小的模型,就存放在这只U盘里。一同存储在其中的,还有关于老屋的记忆。这么幻想着,摸着掌心的一小片冰凉,心情渐渐松弛下来。钥匙该如何处置呢?放在身边,久了,它就成了日常之物,日常的空气会消解它身上的魔力,直到对我失去慰藉作用;扔掉,又太残忍。我想了想,决定把它藏起来。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摇的地方。这么想着,车到站之前,我已决定把钥匙藏在竹峰寺……
据传,竹峰寺在解放前,有块蛱蝶碑很有名。在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为了保护蛱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除了守口如瓶的慧灯师父。慧航问了好几次,起初,慧灯不说话,只是摇头。后来被磨久了,他才开口,对慧航说,碑,是师父领着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起藏的。当时说好,谁问也不能说。慧航说,那现在寺庙不是重建了嘛,还藏着干嘛?慧灯说,就放那里挺好的,别动它了。
慧航前年从春天到秋天,每天一清早就满山转悠,找碑,无果而归。进门见到慧灯在那里雕一个竹筒,自得其乐的样子,忍不住和他吵了一架,逼问他碑在哪里。话说得僵了,两人一下都沉默起来。慧灯忽然剧烈地摇了一阵头,抿着嘴,大滴大滴的泪水滚落下来。老和尚哭了。哭得无声无息。神色很庄重,又像很委屈。慧航一下子就后悔了,也明白了慧灯的意思。老和尚对当年的承诺看得很重,是打算守一辈子的。慧航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对师兄是一种出卖,似乎有点羞愧。第二天起,他再没提过碑的事情。
来了竹峰寺半月有余,没几天就该回去了。我在黑暗中摸到床头的钥匙,想,是时候把它藏起来了。清早起来,我在寺里寺外转悠,一面想。藏在哪里好呢?一个幽僻之处。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一个恒久不会变更的所在。我散着步,脑中想着藏钥匙,不免又想到和尚们藏碑。如果我是慧灯他们,我会把碑藏在哪里呢?是我,我不会直接埋起来。不埋,还能藏在哪里呢?我踱步到碑亭下,打量那碑座上的凹槽,琢磨了好一会。
等到天黑透时,我又决定出来看看。寺中一片静,各处都熄了灯;菜园里一味的黑,水流声在黑暗中听来格外空灵。我定了定神,没过小桥,却在岸边坐下,把电筒叼在口中,手扶岸沿,一步步往桥洞挪去。拿手电往上一照,原来这小桥是由两块长石板拼成,长不到两米,一块稍宽些,一块窄,都蒙了层青苔。石板搭在两边石砌的桥墩上。我把手电凑近了石板,仔细看,窄的那块,青苔只是青苔;再看宽的那块——青苔下有字。
我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用手摸了摸笔画的凹痕,这才确信自己猜得没错。字迹在苔痕后时隐时现,我举头端详那些字迹。经文大半为青苔覆盖,然而仅看露出的部分,就已十分满足。结体茂密,内敛而外舒,透出稳凝,而不沉滞;运笔坚定,但毫不跋扈。我用目光追随着一笔一画,在石板上游走,忽然间得到一种无端的信心,觉得这些字迹是长存永驻之物,即便石碑被毁成粉屑,它们也会凭空而在,从从容容,不凌乱,不涣散。看了很久,我站定了,闭上眼,过了一会,在黑暗中看见那些笔画,它们像一道道金色
的细流,自行流淌成字,成句,成篇,在死一样的黑里焕着清寂的光。我睁开眼来,心中安定。
老屋的钥匙早放在口袋里,这时我摸出来,在手心用力握了握,给它递一点温热。然后环顾桥下,见到石碑和桥墩的缝隙间,封着一道很厚的青苔,幽绿。我将青苔小心地揭开一点,然后趁钥匙上的一点热度还没消泯,把它放进去,推了推,塞实了;又把青苔小心地盖上。于是我的钥匙,钥匙里储存的老屋,老屋的周边巷陌乃至整个故乡,就都存放在这里,挨着那块隐秘的碑。青苔日夜滋长,将它藏得严严实实,谁也发现不了。唯有我知道它的所在,今后无论身在何方,都能用想象和它接通。也许多年后我会一时兴起,重来此地,将它取出;也许永远不会。只要我不去动它,它就会千秋万载地藏在这碑边,直到天地崩塌,谁也找不到它。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确定无疑的事情有这么一两桩,也就足以抵御世间的种种无常了。我这么想着,最后凝视了一眼那道青苔,那块碑,就钻出桥洞,爬上岸去。
到了回去的日子,我又想起我的钥匙来。我想到日光此时正映照溪面,将一些波光水影投在那碑上,光的涟漪在字迹上回荡,在青苔上回荡,青苔在一点一点滋长,里边藏着我的钥匙,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就这么想着,我一路走下山去。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历史变迁中,蛱蝶碑被僧人们妥善保存和隐藏起来,不惧无常变化;主人公将钥匙与石碑藏在一处,以实现个人老屋记忆的永存。
B.主人公在工作变换、故乡剧变的情况下重返竹峰寺,竹峰寺历经时局变化依旧存在,让“我”感觉到它是个恒常之物,并从中获得慰藉。
C.慧灯师父之所以流泪哭泣,是因为蛱蝶碑已经被做成了桥板,永远也不能复原,如果泄露了这个藏碑的秘密,他会受到世人的非议。
D.小说的结尾,“我”一边想着,一边走下竹峰寺。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刻“我”已经摆脱烦闷,内心安宁,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变幻。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老屋钥匙想象成一个U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老屋钥匙不仅能打开家门,也给主人公提供了一个安放自我的精神空间。
B.作者插入了蛱蝶碑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慧灯师兄弟的神态、语言、心理,让传言变得真实可信,为下文找到蛱蝶碑埋下伏笔。
C.作者描述主人公藏钥匙的内心活动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秋万载”“天地崩塌”等词语表达了对“谁也找不到它”的确定无疑。
D.作者以石碑为线索,围绕石碑的“藏”与“找”组织全文,“我”的情感也随着“藏”与“找”而转变,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3.小说中“藏钥匙”与“藏石碑”两个故事巧妙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有人说陈春成的小说用“稳定性”对抗社会的流变。从本文看,这种对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23-24高三下·四川绵阳·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拔步床
聂鑫森
曲曲巷的老班辈,说起于爷于干丰和他的内人巴晓月,几十年来相敬如宾,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感情巴得像牛皮糖扯都扯不开,是因为每夜都睡在一张古旧的拔步床上,连做梦都相同。
这不是说笑话吗 但曲曲巷的男女老少都相信。特别是一些人到中年的堂客们,羡慕得直咂嘴巴。
“拔步床真是个好东西,可惜我家没有。怪不得我那当家的,早和我分床了。”
“于爷两口子,无儿无女,庭院里空落落的,不能不抱团取暖。”
“那倒也是。”
于干丰七十岁了,干干瘦瘦,腰有些弯,说话声音低。退休前他是本市华湘家具总公司的细木匠,专做仿古家具,而且雕花刻朵,手上有绝活。巴晓月也是这个单位的油漆工,年纪只比丈夫小两岁,身体却健旺得多。他们虽不是一个车间,但上班、下班可同去同回,比翼齐飞;退休了,有了整块的时间长相守,四目含情相对。于干丰有时也要出去一下,老朋友邀他去小酌几杯。
做大工匠、细木匠的,都爱喝酒。于干丰也不例外,只是他量大,喝得猛也喝得多,把肠胃喝出了病,不得不时常去麻烦医生。巴晓月劝过他,劝不住。直到几年前,于干丰才收敛了许多,因为妻子几句掏心掏肺的话把他震住了:“老于呀,你知道我素来胆小,你一旦先走,漫漫长夜,我怎么挨到天亮 但愿这拔步床上睡的总是两个人!”
于干丰一拍拔步床的雕花围板,说:“我……们不能辜负了这张床。”
于家世代都是细木匠。床、桌、几、案、柜、椅、凳……上面还施以浮雕、深雕、圆雕、透雕,花鸟、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代代有传人,在古城湘潭名声广为人知。
这张拔步床,是于干丰爷爷的爷爷制作的,时为晚清。采用的是明代中晚期流行的款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架子床,二是架子床前的围廊,围廊与架子床连成一个整体。床前的廊庑两侧放置桌凳,人跨步进入铺嵌木板的廊,有如进入室内,故拔步床又称踏板床。床顶下周围有挂檐,床下端有矮围,都雕着各种图案:花好月圆、举案齐眉、鹄桥相会、琴瑟和谐……充满吉祥、欢乐的情调。
这张床一直拆散、包扎藏在于家放杂物的阁楼上。1977年丹桂飘香时,26岁的于干丰和24岁的巴晓月要结婚了,父亲把这张床在新房里拼装好,说:“这是个吉物,祝你们和和睦睦,生儿育女,白头偕老!”
于干丰夫妇在拔步床上睡了44年。父亲、母亲相继辞世,他们也老了,只有床还是原样! 可惜他们没有一儿半女。于家的细木匠手艺,只能到此中断。
巴晓月说:“老于,我对不住于家,没让于家的绝活有个传人!”
于干丰说:“这是什么话 我带出了多少徒弟,他们难道不是于门的传人 ”
“可惜你和徒弟,没做过拔步床。”
“这玩意,费时费材料,价格贵,没有订货的,公司领导不让做。”
“爹当年搬出拔步床让我们用,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 ”
于干丰的眼里忽然有了泪水。
记得十多年前,市博物馆有专家来于家观赏拔步床,问于干丰:“这是真正的明式好玩意,虽制作于
清代,做工、雕工都是一流,可否能出让 价钱好商量。”
“祖上留下的东西,我不能出让。你们可以到家具公司去订做,我的手艺自信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可博物馆不能收藏当代的东西,这是有规定的。”
秋风凉了,重阳节迎着菊花香翩然而至。
曲曲巷传出了令人惊诧的新闻:于干丰和巴晓月分床了!
是居委会主任带着人,去看望离退休老班辈,在于家时,巴晓月忍不住说出来的,还引着人到卧室去巡看,果然言之不虚。
拔步床的旁边,摆了一张于干丰亲手做的简易平头床,没有上漆,杉木的香气很好闻。窗前的长条桌上,放着一个木雕的不倒翁,头型、脸相酷似于干丰。桌边靠着一支木雕拐杖,杖头雕的是钟馗的头像,拐杖与人肩等高,是握杖而行的形制。
主任问:“于爷,你们亲亲热热几十年,是这块地方的榜样,怎么忽然分床了 ”
于干丰低声说:“我身上有不好闻的气味,怕熏了堂客。”
巴晓月说:“我不怕熏,我……喜欢。”
“可我自己都受不了,总要下床去室外透口气,不另外睡会吵闹了你。我知道你胆小,就雕制了这支钟馗头像拐杖,它可以为你驱邪壮胆;还有我雕的不倒翁头像,你瞄一瞄,就知道我在 你身边。”
主任微微一笑,说:“巴大姐呀,你误解于爷了。你们虽不同床却同屋,于爷想得这么周到,难得。我们就告辞了。”
两个月后,于干丰因肺癌晚期,溘然离开人世。落气时,他挣扎着坐起来,靠着平头床的挡板,对巴晓月和几位老邻居说:“我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活不长了。晓月胆小,我得趁着还在世,赶快和她分床,让她习惯一个人睡拔步床。至于我睡的这张平头床,我走后,丢掉就是……”
巴晓月大声嚎哭起来。
待于干丰的后事料理好,巴晓月将拔步床捐赠给了市博物馆,只收下一张朴素的“捐赠奖状”。没上漆的白坯平头床,她没有丢掉,夜夜安详地睡在上面,枕头边放着丈夫的不倒翁像。有时出院门上街去买点什么东西,她一定会手握雕着钟馗头像的拐杖。
“巴娭毑,你健旺!”
“谢谢大家关心!”
(有删改)
[注]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温暖而多蚊蝇,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蚊帐。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拔步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曲巷的人们对于于干丰和巴晓月关系的议论,一方面说明了两人关系的亲密,另一方面也在强调本文的描写对象拔步床。
B.于干丰也有过迷茫,是巴晓月的真诚和柔情感化了他,他迷途知返,提前为胆小的妻子安排适应性“实习”,好让妻子度过没有他的日子。
C.文章用了一定的篇幅对拔步床及其来历进行了描写和介绍,既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也使文章有了传统文化之美。
D.文章以对话结尾,既言简意赅,使文章情节紧凑,不拖沓,同时也让读者因于干丰去世后巴晓月的状态感到了些许欣慰。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一样,没有传统小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种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淡化情节,突出情韵,注重抒情表意。
B.本文和《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C.本文和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样,其中主要人物都是作者所要肯定和讴歌的对象,呈现出本真单纯的样貌,虽然也有误会之时,但无忠奸美丑之别。
D.本文问接反映的是对民族传统的坚守问题,而《百年孤独(节选)》反映的是民族传统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两篇小说的主题都跟民族传统有关。
7.小说中的“拔步床”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全文加以简析。
8.这篇小说内容前后照应,使情节紧凑,故事真实可信。请简要说明文中是怎样前后照应的。
(三)(2024·吉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家铺子(节选)
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聚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年关将至之时,讲述了上海来的客人向林老板讨债的经过,勾勒出一幅旧社会的末世景象。
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称林先生是好人,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要求,“再加一点吧”,足见其世故、伪善。
C.林先生是个安分守己、规矩老实的生意人。作者用林先生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等情节,刻画出其诚信、忠厚的形象特点。
D.与鲁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相比,作者都是将社会投影在一间小店铺中,但“林家铺子”展示了更为宏大的政治经济图景。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段“索索”“冷清清”“嚓嚓”等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特点,渲染了萧条阴郁的气氛,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又曲折有致。如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这处描写使叙事突起波潮,此后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
C.小说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与第二段中“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情节严谨,构思缜密。
D.节选部分主要是以人物为线索,多条线索平行展开,矛盾冲突复杂,其中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
11.小说中结尾处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2.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个人·时代·苦难;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叹息。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押题猜想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2024·河北邯郸·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不尽的大运河
裘山山
大运河是一本很厚的书,厚到可以用上一个词——“卷帙浩繁”。成千上万的人是这本书的作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写了两千五百年。
我读的第一页是拱宸桥。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就住在杭州拱宸桥旁的姨妈家。桥边傍河处,有个菜
市场,早上五点就开市了,那是湿漉漉的一条人河。我有时起得早,就跟姨妈去买菜。瞌睡懵懂地走到那儿,瞬间就被青菜和鱼虾的气息唤醒了。去的时候竹篮是空的,我拎;回来的时候装满了东西,姨妈拎。有时候姨妈会给我买个糯米油条解馋,热乎乎、软糯糯的,非常好吃。河面上船很多,清晨时它们停在那里不动,好像还没醒。那时候只知道拱宸桥是故乡的桥,很亲切。
后来,生活又为我翻开了第二页。我们搬迁到石家庄,又住在运河边,河上也有一座桥,就叫运河桥。从江南来到华北平原,我感觉这是另一个世界,但妈妈指着运河说,这条河是和杭州连着的。我很诧异,一条河竟然这么长?我们坐火车来都坐了三天。桥头有一家副食品商店,那时候叫服务社,是我常年打酱油的地方。桥很宽,桥下却没有船。或许是因为北方水少,河道不深,已经不通航了。但河堤是我们的乐园,我们爬到树上摘槐花,摘榆钱,折下柳枝做口哨。有时候也在树下找蟋蟀,找知了蛹。河堤就是我们的百草园,我就是运河的孩子……
①反反复复地走,我才对运河有了些许了解,算是读了这本书的第三页。
运河上的桥,仿佛是运河之书的插图。运河上到底有多少座桥,我没去查过。我只知道在杭州段,有卖鱼桥、大关桥、江涨桥等。其中,拱宸桥名气最大。从它的名字来看,“拱”是拱手的意思,“宸”是皇上就寝的地方,以此二字表达对帝王的恭敬。它是一座三孔石桥,很高,尤其中间那一孔,高达16米,宽也有16米。显然是考虑到皇上的船大,矮了窄了都不行。拱宸桥始建于明末,几经垮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力保护,总算没再垮塌;200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修固;如今它已成为大运河的标志性建筑,出镜率很高。
不过,当我来到塘栖古镇,站在广济桥头时,不知为何,觉得广济桥更可爱。不仅仅是因为它建造的时间更久远,也不仅仅因为它是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桥,还因为,它是为老百姓修建的。据说当年这里的河面上只有一座简易桥,常有老人孩童跌落河中。明弘治二年,一位叫陈守清的僧人,四处募捐,历时九年建成这座桥。有了广济桥,塘栖百姓不再受过河的困扰。塘栖人爱它,亲切地称它为塘栖的龙鼻。
我站在河边眺望,广济桥果然高峻挺拔。阳光下,人来人往,十分安详。忽然就想到了父亲。父亲是铁道兵工程师,一辈子修路架桥,也曾和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日夜抢修桥梁。他若看到在和平的日子里,暖暖的阳光下,百姓们络绎不绝地从桥上走过,一定会觉得这才是桥梁该有的样子。
②我很高兴自己读到了大运河这本书新的一页。我以为只要一页一页读下去,总是可以读完这本大书的。但是在临平,我突然发现运河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因为它一直在被续写,在增加新的篇章。
临平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它的西面、北面是京杭大运河;中间流淌的是上塘河,即隋唐古运河;南部地表及地下,则横卧着曾经的“捍海长城”——钱塘江古海塘;如今,它的东边又开掘出了运河二通道。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人工运河,也是唯一贯穿我国南北的水运主通道,是先人毅力、智慧与科技的集大成之作。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吨位的船只越来越多,老运河的水运设施,如航道、船闸等,已难以满足通航的需求。而由于地理位置、文物保护等,也无法对这些设施进行改善。
在这种情形下,建设者们勇于挑战,于2017年起开工建设运河二通道,2023年7月正式通航。这条运河二通道全长26.4公里,是从临平的土地上凿出来的,成为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握手”的又一通道。一艘艘庞大的千吨级船舶,满载着煤炭、粮食、油品、钢材、矿建材料等大宗物资顺水前行,将杭州内河的运力,直接提高了40%。
③大运河之书更厚重了。
我们来到这条崭新的运河边。阳光下的新运河如古运河一样碧波荡漾,宽阔而平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平坦的大地。然而它又是一条全新的、非同凡响的河。
新运河的新,新在它的河道穿越了两条地铁、两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及其他百余条道路和管线;新在它有23座极富现代美感的跨河大桥,从而确保运河通航后不会对两岸居民造成阻隔;新在它有一座23米宽的双线船闸,足以让千吨级货轮驶过。
它还新在水面上纵有千吨级货轮驶过,水面下的万条鱼儿仍在繁衍生息。为了不让噪音影响鱼儿生长,建设者们在河道两壁打了许多圆筒仓式的小孔,供鱼儿在大船通过时有个地方躲清静。
说到底,新运河新在高科技,它汇集了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高科技不仅拓展了古运河的功能,更赋予了运河“生态环保”“智慧化”“数字化”等新特点。建设者们用智慧和双手,赋予了运河全新的面貌。
大运河之书,一本读不尽的书。④我愿意成为它永远的读者。
(有删改)
1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作者借“卷帙浩繁”一词表达了对大运河厚重历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成千上万创造大运河历史的劳动者的赞美。
B.文章通过叙述“我”小时候生活在杭州拱宸桥旁姨妈家的童年生活,描写故乡的桥给“我”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大运河的亲切及难忘。
C.文章描写作者生活在石家庄运河边的情景,以及借妈妈的口交代这河是“和杭州连着的”,都是表达对大运河贯通南北之长的赞美。
D.作者和塘栖人都爱大运河上的广济桥,是因为它建造时间久远,是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桥,且是为老百姓修建的,让塘栖百姓不再受过河的困扰。
18.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的“反反复复”写出作者与大运河接触的多,而“些许”“算是”侧面突出了大运河的“厚重”
B.句子②的“高兴”表现了“我”看到大运河在新时代增加新篇章——临平东边开掘了运河二通道的心情。
C.句子③单独成段,但句子的语义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也照应了开头;语气凝重,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D.句子④卒章显志,表现了大运河对“我”的吸引力,借“我”的意愿来表达对大运河的赞美。
19.作者在写桥时又写到“一辈子修路架桥”的父亲,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小组提出一个关键词:书。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
押题解读
高考的散文选材以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哲理性、抒情性,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凸显“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的特征,旨在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光辉历史、感受党的初心使命,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命题呈现文本内容、能力点与题目呈现形式的统一性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命题不同于小说文本,散文往往“随文布点”,而不是刻意迁就僵化的文学阅读教学现状,体现的是匹配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高考阅读命题的考点设置、设问方式、答案拟定等,剥离聚焦所谓“考点”、堆砌术语等模式,还原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思维品质、审美能力、文化价值取向,纠正教学中重讲解、重结论的倾向。高考试题也在不断扩大命题素材范围,开发新题型,生发新考点。题目设计科学,难度适中,考教结合突出了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试卷中可能会再次出现如2023年试题中相类似的题目,设问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从多种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来作答,能够展示自己的个性。
(一)(23-24高三下·黑龙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个村庄的半径
丘脊梁
①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对蒋山人来说,从降生起,他们的人生就围绕着这个原点慢慢展开。
②蒋山在湘东北,是从洞庭湖平原进入山区的咽喉。往里走,是一个接一个的山间盆地,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和莽莽苍苍的林地,进去后,似乎到了遥远的天边和世界的尽头。往外走,则是渐渐开阔起来的平原和越来越喧嚣的城镇,当然还有机会与梦想。
③在我的记忆中,蒋山的面积确实是很大的。它似乎像一个巨大的背景,衬托出我童年的虚空和渺小。我与小伙伴们翻山越岭去找野果、扯笋子,忙碌了大半天,始终没有走出牛角冲的地盘;我陪八十多岁的曾祖母,去她的娘家山枣坡,她颠着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走了一上午,差点没赶上中饭;我替班主任黄老师到杨酒庙代销店买肥皂,跑去跑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十五分钟内完成任务。整个蒋山如同一个广袤的王国,童年的我在这片疆域里纵情奔跑,但始终没有越过它的边界。
④后来我像许多人一样,从这里走到了城市。三十年了,每每想起蒋山,我依然觉得它的地域广阔而且复杂,道路弯曲并且漫长。即使是驾车回乡,眨眼就穿越整个村庄;我也并不认为它过于窄小,而是认为速度缩短了长度,科技改变了世界。
⑤直到这次回家,我才惊讶地发现,蒋山的半径居然是那么的短小!那天晚饭后散步,沿着门前的水泥路,下行至杨河庙,又上行到关塘坳,再回到家门口,我觉得已经走了很远; 但拿起手机一看,天啊,怎么只有三千多步 按一步六十五厘米算,整个蒋山的长度,充其量不过一千二百米。而我们村庄的半径,只有区区六百米! 这太让我意外了!我没有想到,在我的心中纵横了几十年的那个广袤世界,居然只是一
个弹丸之地。它是如此的狭隘和局促,而我却一直以为它开阔且深长。
⑥明明是一段很短的路程,为何会一直觉得它很长?想来想去也没理出一个头绪,只好肤浅地认为,孩童的眼界太小了,总是把事物无限放大,并深藏到记忆中,以致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仍是最初的印象。
⑦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我不确定她年轻时有没有走出过村庄,但她的晚年,没有离开过这里半步。她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她的娘家山枣坡,离我家充其量不超过一千米; 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菜园里和对门岭,为的是去摘瓜菜、晒瓜菜,两地距离家中都不过百来米。她活了将近九十岁,战胜了贫穷、疾病甚至是时间,受到所有人的敬重。但现在看来,她的人生是多么的单薄和苍白。她漫长的一生,其实只有可怜的六百米。
⑧好在还有不少蒋山人拓展了生活的半径。他们从这里出发,追赶着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他们有的外出经商,有的出门求学,有的当兵吃粮,有的寻找信仰……他们翻山越岭,渡江过河,甚至是漂洋过海。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蒋山人,确实是延展了村庄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在村庄里,大家熟知很多外村人深感陌生的东西。比如洞庭湖的各种船舶,蒋山人总是讲得头头是道;比如北京四合院的构造与价位,蒋山人往往说得八九不离十;比如莫斯科的气候和伏特加的特性,蒋山人谁都能道说一二……他们不停地行走,一方面拉长了自己的生活半径,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村庄的文化半径。
⑨我又想起了曾祖母。她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庄,也没有读过书,但奇怪的是,她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很多人来找她拿主意、断是非。我起先以为是因为她年纪大,别人尊重她,后来才发现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原来每一个蒋山人出远门回来,必定会第一时间来看望她,详细向她报告所见所闻。她也总是充满兴趣地问这问那,不露痕迹地引导对方讲出她想知道的事情,并默默地进行横向对比。这些人似乎就是她的眼睛和腿脚,他们到达的地方,她也一个不落地到达了。我的曾祖母,是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
⑩远行的蒋山人,将村庄的半径越拉越长,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和丰富。无数的事实让蒋山人越来越相信行走,他们觉得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离开故乡的半径大有关系。但不管走多远,蒋山人始终记着连云山里的这个山沟沟。没有一个人能走出对村庄的爱与牵挂,也没有一个能挣脱村庄的文化牵引。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的蒋山人,做起菜来肯定是蒋山味道,说起梦话肯定是蒋山方言,想起事情肯定是蒋山逻辑。而且走得越远,内心与蒋山也就贴得越近。
我在蒋山只生活了十多年,离开已三十余年了,但闭上眼睛,这里的山水田园,却依然清晰如昨。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它。在我的心底,长年隐藏着一条秘密通道,每当在城里感到疲惫和厌弃时,我就通过这秘道随时潜回故乡。走过千山万水,这个半径六百米的地方,依然是我的整个世界。
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 我想只有等到终老的那一天,生命才会帮我交出准确的答卷。
1.下列各项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对蒋山地理位置和地况的介绍为后文写蒋山人的远行做铺垫,突显了蒋山人追赶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的精神。
B.第③段使用了排比、比喻手法说明童年印象中的蒋山地域广袤,与后文的实际情况形成强烈反差。
C.第⑤段大量运用数词,强调了我通过双脚丈量出蒋山之小后意外、震惊、难以置信的心情。
D.曾祖母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是因为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首尾照应,从“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始,至“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终,首尾呼应,章法谨严,同时引起读者的思考。
B.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写出对蒋山前后认知不同; 后半部分以对祖母的回忆,写出对蒋山与蒋山人的关系思考。
C.全文语言饱含对蒋山的深情,典雅含蓄,又不乏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如“跑步去跑步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十五分钟内完成任务”。
D.文章题目“村庄的半径”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作者童年生存的地理空间; 还是一份童年的记忆、精神的影响与情感的牵挂,这个精神文化的半径,随着生命的丰盈而不断扩大。
3.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划线句“我的曾祖母,是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的作用。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关于中国社会的特征“乡土性”的论述: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请结合《乡土中国》中关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论述,分析“蒋山人的远行”与乡土社会中基层百姓的生活相比,有哪些沿袭和突破。
(二)(23-24高三下·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眼中的山水
刘笑宇
十年前,我领着母亲去古城祁阳。县城边上,有一个地方叫浯溪,有浯溪碑林。其旁依湘江,百十来亩土地,奇石耸立,绿树掩映。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个充满灵性的奇域。
浯溪有山有水,整山的树木像一把大伞。我和母亲来到这座小山,没走几步,汗水就冒出来。“天老爷连一滴眼泪都冒得”“日头像惨白的纸”“我儿子还是蛮土,带我到山包包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母亲,埋怨都带泥巴味。
母亲没出过远门,常年在山里转。对她而言,这个山包包,是有点老和土。旁边的湘江从古流到今,春天涨水,冬天见沙。河边起势的大石头和一块块石碑,年代已经许久。母亲不认得字,更不晓得什么元结、颜真卿,这么多石碑,以为是谁的祖山。
在母亲看来,比起家乡的大山,这里是不起眼的。
家乡的山叫天明山,树大山莽,春夏秋冬色彩不同。过去人多田少,把日子过甜,就得上山。母亲砍柴爬树、捡茶籽、割牛草、找蕨根、摘野果、挖草药……那里似乎有无尽的宝藏。母亲被毒蛇咬过,被黄蜂叮过,被野狗追过。山是母亲的命,也是孩子的养分。
母亲眼中的山水,是艰难岁月可以补充营养的乳汁,是水牛健旺可以背动一年的生计,是点燃柴火不
断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儿女走出山外念念不忘的汩汩清泉。
这浯溪是摆看的。春夏季节,浯溪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掩映,这是读书人的讲法。这一圈水域多洲滩,有成片的芦苇起舞。如果母亲来,可以看到野鸭鹭鸶等水鸟,定会乐滋滋的。至于元结造字占山,写下《大唐中兴颂》,由颜真卿书刻于摩崖之上。元文、颜字,加之天公造就的峭岩,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被尊为国宝,这些个名堂,是与母亲无关的。
爬到浯溪最高处,有一阵风吹来,母亲脸色好看多了。登高望远,母亲说,儿子,还莫讲,这地也好。一河水,晓不得难,一年四季照样流;一山的树,从石缝里长,弯弯扭扭的,可怜又有味,没事的人可以散心。你说那个姓元的官,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在这个水边边砌亭子,写东西,过日子。我们穷苦人家,哪有这份闲心。
母亲靠石头坐下来,突然发现石头上有两个深深的脚掌印,顿时兴奋起来。说,哪个神仙,脚劲真大,可以把石头踩出来几寸深的印子。
母亲用手量量,用脚试试,像当年做草鞋打样。母亲打过草鞋,是从山上把笋壳捡回来,晒干,剪成片片,揉成索,按尺寸,做成鞋,换成钱。
浯溪的山路平平仄仄,石头被踩得光溜溜的。山虽小,却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此刻,七十多岁的母亲下山却比我们快。我知道,故乡的山路就是被许多母亲踩弯踩细的,再苦再累,山里人同样把平凡日子踩得顺顺溜溜。
浯溪真有一条清亮亮的溪水。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向哪里去。母亲蹲下来,像在打量自己,继而用溪水洗了把脸,像在家乡的井边,打水前先打量自己,生怕脸上有烟渍。母亲经历过乱世,她知道如花的年华和美丽当不得饭吃,用处不大。但她见到水,是有感觉的,这感觉是常年捞鱼打虾积累的。丝瓜煮虾米,是母亲的拿手菜。即使穷,母亲也很讲究。梳好头发,她要抹上一点清油。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筐,但发明过很多土得干净而有趣的山歌。心里苦时,寂寞时,她就唱。如:山对山来坡对坡,鼓对鼓,锣对锣,燕子对对回到窝等等。
母亲把孩子当成小树来养。哥哥牙齿有点龅,就叫驼子树;妹妹偏瘦,叫长竹竿;弟弟调皮,叫刺毛树;我算听话的,好养,叫水桐树。目不识丁的母亲,在山里水里穿梭,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缜缜密密。
在陪伴母亲的这一个上午,我一路走一路思考。我想,浯溪的水也是母性的,甚至是孤独的。作为母亲的儿子,不知道山一程水一程,见过无数风景的元结,是不是这样想的。不然,元刺史为何在母丧守制时,隐居蛮荒之地的这一处?
风很低,浯溪水静静地流。母亲像要把水看出鱼虾来,我的思绪远了。 “这里山水是好,就是少了一座庙”,母亲喃喃地说。我说:“妈,这山下有一所学校。这个山包包风水好呢,我就是在这里考上吃国家粮的。”山里的孩子,像鸟飞出山,今又回到亮翅的地方,母亲终于明白我陪她来浯溪的原因了。
我与浯溪注定有缘。母亲不知道,我曾就读的祁阳三中,就在这座神奇的山下。眼前的浯溪碑林,不再是零星的艺术的碎片,而是不可磨灭的书法艺术的浓墨重彩和历史见证的精神符号。爱好书法,从浯溪始。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
一阵凉风从浯溪山上的绿树中吹来,吹动了母亲稀疏的白发,我用纸巾轻轻揩掉了母亲的眼泪。此刻,
在山水间,母亲高大起来。母亲算不上智者,但一定是仁者。孩子们那些生命、青春、才华,原来不过是被时间不断挤掉的水分,不过是父母用坚毅和希望缝纫了山中月亮的缺角。父爱是山,母爱是水。我说,父母是儿女眼里不变的山水;而在父母眼中,儿女便是整个世界!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作为大自然的杰作,总能唤起文人墨客对生活、对人生的深沉感悟,本文作者主要借秀丽山川塑造母亲的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B.浯溪山水在母亲眼中是变化的,自然山水叠加了作者的求学经历和思想蜕变,使母亲从略有嫌弃到深情落泪。
C.母亲给孩子们起名的思维朴素而深刻,“长竹竿”“刺毛树”,是对母亲“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的生动注解。
D.文章借游览浯溪山水引出对母亲生命中许多生活琐碎片段的回顾,在作者眼中,山水是母亲艰难一生的缩影。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眼中的浯溪山水与家乡树大山莽的天明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家乡山水在母亲心中的独特意义。
B.作者写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筐”“目不识丁”,却会自创有趣的山歌,欲扬先抑,突出母亲的高大形象。
C.作者穿插叙述浯溪碑林,元结、颜真卿在此处写奇文、刻奇书,创造了“摩崖三绝”,使文章具有文化厚重感。
D.从捡笋洗、晾晒修剪到揉索、做鞋,清晰地展示打草鞋的细节和过程,语言简洁而细腻,生活情境历历在目。
7.为什么说“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
8.散文语言往往饱含深情,且富有哲理。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三)(23-24高三下·辽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赶秋
彭学明
一个回闪,一队人马往那条路上呼喊而去。
又一个回闪,一彪队伍从这条路上踏歌而来。
左边,是一路吆喝走着的少男少女。
右边,是一路舞着长龙的少男少女。
抬起头来。四面山顶,还是银锁银链银冠银圈匆匆而行的少男少女。
一个民族唱歌跳舞尽情狂欢的日子。
一个民族盛装打扮显示美丽的日子。
一个民族交流感情寻根寻祖的日子。
一个民族追赶爱情追赶收获的日子。
湘西。苗乡。阴历七月初七、初八。
很久很久了,这个民族从远古地带越过洪荒,辗转徙来。千辛万苦,千万里路,安居了,乐业了,却遭到了敌人的层层围攻。父母被杀害了,夫妻被拆散了,山林成了焦炭,田园成了荒草,房屋成了灰烬。巴贵当戎——这个民族的英雄,与敌人进行了九十九个日日夜夜的大搏斗后,在立秋的时候,联合九十九寨的男男女女,做了九十九台秋千架,搭了九十九个秋歌台,吹了九十九对芦笙唢呐,舞了九十九对龙灯狮子,赶秋!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缠缠绵绵的苗歌情话,热热闹闹的赶秋场面,逗引得敌人心神激荡,丢弓弃弩,都去赶秋。巴贵当戎与伙伴们立即取了暗器,内外呼应,关门打狗,全歼来敌。从此,为了忆念这位英雄,赶秋代代相传,年年相继,成了这个民族的骄傲,成了这个民族的重大狂欢节日。
也是很久很久了,一个叫巴贵达惹的苗族青年,英俊正直,倾倒了远远近近的所有姑娘,可无一人能够中意。于是他搭了秋千百架,让一百个寨子的姑娘小伙们于立秋这天荡秋千、赛情歌。赶秋于是多了一份爱情的憧憬、多了一份情调、多了男欢女爱的卿卿我我。
四根木柱向天而立,数十块木板悬空而起,这就是几千年不变的秋台。一面面三角彩旗,装扮成秋天的各种颜色,于深山旷野里猎猎飞动。一只老虎,颓然倒在秋台,这是纸的,是一种象征,一种人类战胜自然、善良战胜邪恶的伟大象征。旁边的两排猎人,手持长矛、梭镖和弓箭,威风凛凛,剽悍骁勇,一脸的庄严与豪迈。
秋台下的人们,针也似的密密插满了台下,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在山野响着。穿着古老苗服的一男一女,各抱着一捆连枝带果的水稻、苞谷、高粱和棉花,在秋台上跳跃鞠躬,报告一年的好收成。这便是秋公秋婆!——是秋天的使者,巴贵当戎与其夫人的理想化身。这扮演秋公秋婆的,是众推的德高望重者。立时,九眼铳轰然炸响,花灯花鼓、蚌壳龙灯,便在铳声中疯疯癫癫地舞向秋场四方。整个苗乡欢天喜地。
而秋千上,则是赶秋节最为风流的歌男歌女。这一群荡秋千的少男少女,很轻盈,很潇洒,悠悠扬扬,飘向空中。先是自由对歌,一个在秋千上唱了,另一个坐在秋千上接;后是罚歌代荡,谁停在最上面荡不起来了,谁就得唱,这纵然倒了霉,可谁都愿意。出一回洋相要什么紧?倒一回霉要什么紧?歌声里可有几多悱恻、几多温情、几多燃着烈焰的眼睛?
那姑娘又停在最上面了,红唇未开,先见千般娇情。你听:
哪条山沟出泉水?哪个高坡出太阳?
哪个寨子来的哥?肯不肯过我的河?
屋后山沟出泉水,屋前高坡出太阳。
不要问哥哪里来,妹吔
给哥做双过河鞋。
一来二去,歌里生出酽酽的依恋与相爱,两个对歌的男女双双走下秋千,情意相邀,去赶秋场。那剩下的,便顿生万般羡慕与激情,竞相登上秋千,让一颗心与自己的歌声高高荡起。来不及登上的,就干脆站在秋架下,你唱我和,我唱他应。广广阔阔的秋场上,立时摆出了百摊歌台,飞出万首情歌,造设千对
情人。
秋场上,熙熙攘攘的赶秋人,提着兽皮山鸡,挑了鲜蛋、鲜果来场交易。沿路陈列的首饰、银链,在风中听得见声音。贴壁而挂的花锦花带,展示着苗乡的智慧与色彩。摊摊点点的小吃小卖,如一张张风景画,新新鲜鲜地镶在这野山野地的野镜框里。
这人山人海的夜晚,无论哪里,都不要怕。他们也一样,也是同样的兴奋,同样的激动,同样的目的。不管相识不相识,你都可以与她搭话、玩笑。在这样的时候,倘若你很勇敢却又不失分寸,那么你就很出色,你就会赢得一个姑娘永恒的感情与恩爱,可是,千万别挑花了眼,看中人家的媳妇,这时的苗乡人,媳妇比女儿金贵,你半根毫毛也动不得,否则你会遭到一顿痛骂,甚至一顿打,那才叫打得好咧!
有灯的地方,你看得见灯下人影幢幢。无灯的地方,你看得见手电明明灭灭。有灯无灯,你都听得见歌。少男的、少女的、老爷的、老妪的,一首一首,通夜都唱。
就在这抑扬的调子里,满山满山的苞谷壮了,一丘一丘的谷子黄了,一坡一坡的梨子熟了,一架一架的葡萄紫了,一树一树的枫叶红了。
(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讲述了苗族赶秋的历史背景及其至今仍具有的鲜活生命力,突出了这一民族习俗的传承性。
B.赶秋台上的纸老虎和两旁的猎人,体现了苗家人民尚武剽悍的精神面貌。
C.苗家人用歌声表达爱情,他们的歌曲率真热烈,表现了青年男女自由奔放的爱情观念。
D.赶秋人带来的交易物品也在这样的场景中竞相展示,这是赶秋这一习俗的现代转型。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秋台上、秋千上、秋架下、秋场上等不同方位全面描写了赶秋的热闹场面,空间极为开阔,且调度得当。
B.文章中男女对唱的歌词采用问答的形式,表达青年男女深沉内敛的情感,极具民歌特色。
C.文章开头采用两组整句,展现了赶秋的少男少女活泼欢快的状态,渲染了热烈喜庆的赶秋氛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文章在选材方面侧重于群像描写,不突出某一两个具体的人物,这与文章表现的湘西苗家风俗特点有关。
11.文中关于巴贵当戎的传说,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12.“语言是文学的第一粒金丹”,优秀的作家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请谈谈这篇文章体现出的语言特点。
押题猜想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2024·山东青岛·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文公重耳亡,过曹,里凫须从,因盗重耳资而亡。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及重耳反国,国中多不附重耳者,于是里凫须造见,曰:“臣能安晋国。”文公使人应之曰:“子尚何面目来见寡人欲安晋也!”里凫须曰:“君沐邪?”使者曰:“否。”凫须曰:“臣闻沐者其心倒,心倒者其言悖。今君不沐,何言之悖也?”使者以闻,文公见之。里凫须仰首曰:“离国久,臣民多过君;君反国,而民皆自危。里凫须又袭竭君之资,避于深山,而君以馁,介子推割股,天下莫不闻。臣之为贼亦大矣,罪至十族,未足塞责。然君诚赦之罪,与骖乘,游于国中,百姓见之,必知不念旧恶,人自安矣。”于是文公大悦,从其计,使骖乘于国中。百姓见之,皆曰:“夫里凫须且不诛而骖乘,吾何惧也?”是以晋国大宁。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十》)
材料二: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唫,怨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