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古文阅读[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0-09 16: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古文阅读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文言文阅读基本意识高效务实的意识①注重文言实词的积累。②注重文言模式的训练。③注重确认整合相结合。古文阅读·高考考查内容: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古文的标准 ⑴词汇为文言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 ⑵语法结构为常见文言句式,一般性词类活用,典型的文言虚词用法; ⑶文章体裁是叙事形式; ⑷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要求较少; ⑸文章的整体风格属于典范作品。 [例1·2001年高考卷·11]
对下列句子中黄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B. 齐人未附。 附:归附。
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乘鄂渚以反顾兮(《涉江》)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追亡逐北(《过秦论》) [例2·2001年高考卷·12]
下列各句中黄色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
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注重
文言
实词

积累① [例3·2002年高考全国卷·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指刚成年的时候]何竟日默默在此[从头到尾]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率领(军队)]这件事里还有不少曲折[复杂的、不顺的情节]结发同枕席[指刚成年的时候]注重
文言
实词

积累①[例4·2002年高考全国卷·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⑵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⑴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注重
文言
实词

积累①[例5·2002年高考北京卷·16]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⑵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注重
文言
实词

积累①古文
翻译
训练
要点1.文言实词[例1·1994]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每次到行丧礼边哭边跳时,总会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例2·1997]徒流及死,具有等差。服劳役、流放直至死刑,都有等级次第。[例3·1999]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天保年间,苏琼的管界之内发大水,百姓遭了灾,粮食断绝的有一千多家。古文
翻译
训练
要点1.基本模式是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2.积累与根据上下文意推断相结合。3.重点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4.专用词语不译,一般词语译彻底。注 意 要 点古文
翻译
训练
要点2.文言虚词[例1·1995]今闻此言,故犹未也。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还是没有懂。[例2·1999]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我一人获罪,将要使许多人家获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例3·2001]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派遣使者向燕国军队商议投降的事情,燕军都欢呼万岁。1.积累,普遍重温重点虚词的一般用法。4.根据上下文和相关实词意义进行推断。3.对句中的关键虚词要确译以体现句意。注 意 要 点古文
翻译
训练
要点2.积累,重点把握重点虚词的特殊用法。3.文言句式[例1·1995]至于公事,何由济乎?至于处理公家事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例2·1998]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如果您今日顺从了金人,那么明日就可以享受富贵了。[例3·1999]及欲求谒,度知其意。到道研要求拜见的时候,苏琼预先料到了他的来意。古文
翻译
训练
要点古文
翻译
训练
要点1.注意并准确反映分句间的关系。2.注意并准确补上句中省略成分。3.注意词语调序以符合现代习惯。4.注意根据全文和上下文意推断。注 意 要 点注重
文言
模式

训练②⑴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 ⑵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⑶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⑷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 ⑸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日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
[例1·1994年高考卷·14]
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扶侍私庭。(原文:略)
②顿绝方苏。(原文: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
踊,顿绝方苏。)
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
B. 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
[例2·2002年高考北京卷·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 [珍爱]
B.见一丈人,刺小船。 [用篙撑]
C.吾不受也。 [接受、承受]
D.去郑而之许。 [离开]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例3·2002年高考全国卷·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士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凭]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把]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恰逢]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已经]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无论][例4·2002年高考北京卷·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 [介词,从]
苛政猛于虎也。 [介词,比]
B. 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副词,于是、就]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助词,定中关系]
宋何罪之有? [助词,提前宾语]
D.知不以利为利矣。 [介词,把、拿]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以致] 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例5·2002年高考全国卷·1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称代“饮食”[答案C]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例6·2002年高考北京卷·9]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例6·2002年高考北京卷·9]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五员五员五员五员五员五员五员[答案A]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例7·2002年高考全国卷·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冒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李广初显功名李广设计脱险C.李广不善言词,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不从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原文]广曰:“诸校尉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颈。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李广廉洁自律李广担错自刭注重
确认
整合

结合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