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济南版生物专题复习五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学历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济南版生物专题复习五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学历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20 16: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五《生物与环境》学历案
第二课时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
学校: 班级: 姓名: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课标摘录】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兄台那个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以来、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1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4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3.1.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
3.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3.2.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2.2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
【复习目标】
1.通过分析沂山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能够准确说出食物网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地位,并正确书写食物链。(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分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特点,能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计算食物链中传递的能量。(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根据实例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从我做起爱护花草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评价 ☆ ☆ ☆ ☆ ☆
【知识梳理】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和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和 。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什么是食物链?正确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哪些?
(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最高级消费者结束。捕食关系用 → 表示,箭头指向捕食者。3.什么是食物网?食物网中有什么成分?各个生物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1)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与生态系统相比缺少了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3)在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主要是 关系,此外还有 关系。
4.什么是生物富集?
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现象。
什么是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的源头、能量流动的起点、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分别是什么?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7.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来源: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各级消费者来自于上一营养级,
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最高级消费者没有3)
1)通过该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随着遗体、排泄物等流入分解者;
3)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上下两个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 )。
8.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9.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什么?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是周而复始的。
11.碳元素的存在于什么物质中?
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碳酸盐、化石燃料(主要存在形式)和二氧化碳(空气、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有机物(生物体内)等。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进出的形式是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传递的形式是 。
生态系统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取决于什么?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维持稳定。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其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评价 ☆ ☆ ☆ ☆ ☆
【考点突破】
考点一 食物链和食物网
典型例题: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最短的食物链是草 鼠 鹰
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C.该生态系统中蛇体内的有害物质最多
D.蛇和鹰只有捕食关系
变式训练:
对右图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8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含4个营养级
C.鹰和蛇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D.鼠获得的能量占植物的10%-20%
考点二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典型例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
B.②③④可表示呼吸作用,⑤⑥可表示捕食关系
C.A表示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变式训练1
结合所学物质循环的知识,以沂山生态系统中“草→兔→鹰”的食物链为依据,绘制碳循环简图,标出各种成分和生理活动。
变式训练2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白浪河湿地公园是近年潍坊重点打造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该生态系统后构建的食物网。
(1)水生植物通过 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给各级消费者。鲇鱼在该食物网中处于第 营养级。
(2)在分析水生植物→草鱼→野鸭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请陈述你否定该观点的理由 。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典型例题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鹰的迁入短时间内增加了该树林中螳螂的数量
B.蝉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若大量捕食蝉,那么树林中其它生物也会受到影响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稳定性越强,所以可以大量迁入其他生物
D.鹰的迁入增强了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评价 ☆ ☆ ☆ ☆ ☆
【拓展提升】
材料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材料二: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材料三:植物有吸附灰尘等多方面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森林。但是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等,导致对森林、草原的过度开发,植被覆盖率正以可见的速度锐减……
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请你根据材料从生态系统稳定性角度出发分析导致“雾霾”持续不散的原因。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评价 ☆ ☆ ☆ ☆ ☆
【知识建构】
评价 ☆ ☆ ☆ ☆ ☆
【课堂达标】
1.下面四幅图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都表示生产者。其中,可以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食物链的是(  )
2.如图一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的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请选出正确的答案(  )
A.图一中包含四条食物链;沿食物链流动的物质和能量,最终都在生物圈消失
B.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吃虫的鸟,它与蜘蛛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C.图三中的乙表示生产者,它通过生理过程②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生态农业在图三中的甲类生物主要是牛羊等动物
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 ;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
(2)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 等。
(3)图中碳循环的起点是 ,请写出能表示这一过程的表达式 。
(4)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若戊固定了100千焦的能量,那么丙最多获得    千焦能量。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 。
(6)B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