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预习导航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清代京剧的崛起。
重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 理解“书画同源”。
思维导航
1.简述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总趋势。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列举楷书、草书、行书方面各自有代表性的书法家。
3.简述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脉络(发展阶段、特点、代表人物)。
4.列举你知道的中国戏曲剧种。简述京剧形成的过程和主要代表人物?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汉字与书法艺术
1. 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脉络是 ( )
①甲骨文 ②隶书 ③篆书 ④楷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2. 如果有人正在临摹下图练习书法,那么他练习的应该是 ( )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3. 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至今大约有三千多年的演变历史 B.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
C.商代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D.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4. 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书体中,属于篆书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知识点2 笔墨丹青中国画
5. 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
A.原始社会末期 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6. 下列对我国绘画艺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B.魏晋画家注重“以形写神”
C.两宋时期文人画成就最高 D.元明清时期绘画强调借物抒情,追求神韵
7. 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展出了一幅名画,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自我表现、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8. 2007年1月18日,山东省公布了第一批包括潍坊风筝、鼓子
秧歌、道教音乐、皮影戏等在内的14大类157项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再次集中展现了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在2006年6
月的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成为重点推
介的产品。右图年画内容主要反映了 ( )
A.民间风情 B.文人意趣
C.宫廷生活 D.渔猎活动
知识点3 京剧的出现
9. 京剧产生的原因包括 ( )
①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 ②汉调、徽调合流并逐渐融入北京语汇
③艺术家博采众长 ④同光十三绝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断
11.康熙皇帝在皇宫的戏院中不可能听到 ( )
A.昆曲 B.明代传奇C.汉剧 D.京剧
12.2007年维也纳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 ( )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中国文化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能力升级
综合点1 汉字与书画的渊源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能力。下图以日、月、车、马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材料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三 2008奥运会吉祥物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指哪种字体?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请列举出四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
(3)材料二中的中国印,包含了哪些古代的艺术信息?材料三中的吉祥物属于什么画种?
综合点2 中国绘画艺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 《墨梅》
请回答:(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绘画作品?作者分别是谁?
(2)图一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3)图二体现的绘画类型的精髓是什么?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重点难点解析】
1.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哪些特征?
(1)原因
①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②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字体,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准备了条件。
③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发展的原动力。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发展,也为书法技艺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2)特征
①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为书写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②汉字书法是一种线条的艺术。
③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2.京剧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1)条件:
①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②统治者的重视③徽汉艺术家们的努力。
(2)过程:
①形成:乾隆、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②成熟: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术家。
3.特点
①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②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③将唱、念、作、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④多采用虚拟动作,把生活中实有的动作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的再现。
【本课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解题关键:寻找有利于汉字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
思路引领:联系必修一、必修二的相关内容以及初中学过的文化史知识综合思考。
答案提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解题关键:“书画同源”,它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思路引领:在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注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
答案提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分为两个阶段。(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时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二、学习延伸
阅读上面两首题画诗,谈谈文人画的精髓所在。
解题关键:文人画。
思路引领:了解什么是文人画。
答案提示:文人画盛行于元明清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时期,要么是文人得不到重视,要么是文人受到的钳制很多,文人们以画写意,也就是通过画笔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因此文人画不是以写真为目的,而是以表意为根本。因此,文人画重写意,讲究的是气韵、笔墨,通过笔墨表达主观意念。所以我们欣赏元明时期的中国画,感觉到的不是笔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是一种韵致,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述的韵致。即使是文字写成的诗词,其意境也常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课下阅读
汉字简化
汉字改革内容之一,它包括减省汉字笔画、减少汉字字数两种含义。前者指把笔画繁复的字,变成笔画少的字;后者指一个字原来可能有几种写法,包括正体、俗体、异体等,经过简化后,确定一个为正体,其余均废除。被简化了的汉字称为简化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简体字,也就是说,汉字简化工作和简化字,从中国殷商时代就开始了。以后几乎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做了汉字简化工作,都产生过相应的简化字 。如从六国文字到秦统一后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书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由官方做的汉字简化工作,小篆对六国文字说来,就是规范字、简化字。以后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每一次书体变革,都是一次汉字简化工作。楷书定型以后,还有对楷体字的正体、俗体、讹体的甄别工作。现代汉字简化工作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钱玄同、陆基、黎锦熙等人做了很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同时废止1977年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草圣”张旭
张旭,唐代大书家,字伯高,吴县人。性嗜酒,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喝得酩酊大醉,醉后呼叫狂奔,然后挥笔写字,有时竟用头发沾着墨汁疾书,洒醒后观赏自己的书法,龙飞凤舞,飘逸万态,以为有神力相助。他的草书,名噪当代,影响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唐文宗时,诏以张旭草书、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把张旭称誉为“草圣”,有“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的诗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怀素都曾师法予他。我国古代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乃至颜真卿、柳公权诸大家都有微词,只有张旭,无人道其短。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约685~约758年)。少孤,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其生活的时代,正是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唐代的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更是全国文化中心。画家们上承阎立本、尉迟乙僧,如群星璀璨。如王维、张璪、李思训、曹霸、陈闳、杨庭光、卢楞枷、项容、梁令瓒、张萱、杨惠之、韦无黍,皇甫轸等人,都是当时的大画家。这么多的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芳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他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长起来。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祥”。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诗圣”杜甫称他为“画圣”。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亦尊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教壁画四百余堵,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画画,长安市民,扶者携幼,蜂拥围观,当看到吴氏“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发出喧呼。
【参考答案】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预习导航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①图画文字 ②商朝 ③甲骨文 ④小篆 ⑤楷书⑥由繁到简
2、(1)①自发②自觉③④⑤⑥⑦⑧⑨
(2)①定鼎②唐代③实用价值④王羲之⑤颜真卿
(3)①魏晋②审美价值③王献之④张旭⑤怀素
(4)①规矩②放纵③王羲之④苏轼⑤赵孟⑥文征明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①鹤鱼石斧图 ②人物龙凤图 ③人物驭龙图
2、①壁画②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③夫妇宴饮图
3、①绘画理论②以形写神③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①印度、波斯②游春图③送子天王图
5、①宫廷画院②画学兴起③风俗画④清明上河图
6、①借物抒情②写意画③墨梅④牡丹蕉石图⑤墨兰图
(三)京剧的兴起
①歌舞②优伶③元杂剧④昆曲⑤徽汉合流⑥程长庚、谭鑫培⑦越剧⑧黄梅戏
二、基础巩固:
1~5 BDDCC 6~10 CCAAA 11~12 DC
三、能力升级
13.(1) ①甲骨文②小篆③楷书④草书。
(2)魏晋时期。王羲之、张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3)书法艺术、篆刻艺术。民间风情画。
14.(1)图一属于风俗画,作者北宋张择端;图二属于文人画,作者元朝王冕。
(2)风俗画成为两宋画坛上最大的亮点,绘画艺术全面发展,流派纷呈。原因:北宋经济发展,画学兴起。
(3)文人画的精髓是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1.汉字: (1)演变:1)起源:中国的文字起源于①“__________”;2)成熟:②_______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3)演变:③________、大篆、④______、隶书、⑤________。
(2)特点:演变总趋势是⑥__________。
2.书法: (1)阶段特征:1)魏晋以前基本是①_______阶段。
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②________阶段,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2)楷书:1)发展:魏晋有①_______之功,②_______步入盛世。
2)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③________________。
3)代表:魏晋的钟繇、④_______,唐代的欧阳询、⑤ 、柳公权。
(3)草书:1)发展:①________以来盛行不衰。2)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②_______。3)代表:王羲之、③ ,唐朝的④ 、⑤ 等。
(4)行书:1)特点:兼具楷书的① 和草书的② ,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2)代表:东晋的③ 北宋的④ 元朝⑤ 明朝的⑥ 。
1、戏曲的演变:(1)起源:中国戏曲从原始的①_______发展而来。(2)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②________。(3)元代:③__________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4)明代:戏曲流行甚广,尤其是④_______。
2、京剧的出现:(1)背景1)清朝前期:北京戏曲舞台活跃。2)道光年间:形成⑤“_____________”局面。3)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新的剧种——京剧形成。
(2)发展:1)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⑥________、________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2)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3、地方戏曲:秦腔、⑦______、川剧、粤剧和⑧________等。
1、先秦时期(1)远古:彩陶画①《 》。
(2)战国: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代表作有 ②《 》和③《 》。
2、秦汉时期(见历史纵横)
(1)特点:门类丰富,有①________、帛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代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东汉的壁画③《___________》。
3、魏晋时期:(1)特点:总结出精辟的①___________;提出②“_____________”。
(2)代表:顾恺之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隋唐时期:(1)特点: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①_______、_______等外来美术风格。
(2)代表:展子虔的②《_______》、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③《___________》。
5、两宋时期:(1)特点:①_________活跃,②_________兴起。③_______是最大的亮点。
(2)代表:张择端的④《_____________》。
6、元时清时期
(1)特点: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①___________,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②________。
(2)代表:元代王冕的③《_______》,明代徐渭的④《_________》、清代郑板桥的⑤《________》。
3、京剧的出现
2、笔墨丹青中国画
1、汉字与书法艺术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① 金文 ② 隶书 ③ 草书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