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月考试
地理
考试内容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最近被科学家称为“行星猎手”的TESS太空望远镜卫星探测器,发现了一颗行星“L98-59b”,大小介于地球和火星之间,围绕着一颗红矮星“L98-59”运行,极具有观测价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与红矮星“L98-59”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彗星
2. 若“L98-59b”具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则该行星( )
A. 与地球形态相似 B. 有自己运行轨道
C. 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 D. 具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3. 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沙丘②海蚀崖③三角洲平原④风蚀蘑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流水沉积作用④冰川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
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
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
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
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 )
A. ①减少 B. ②增加 C. ③增加 D. ④减少
8.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
A. 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 B. 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
C. 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 D. 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
9. 夏季我们到峨眉山避暑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地面辐射
10. 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图表示水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 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12. 乙圈层主要特点是( )
A. 连续而不规则 B. 主要由岩石组成 C. 无固定空间位置 D. 主要由气体组成
13. 图中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依次为( )
A. 降水、蒸发、径流 B. 径流、降水、蒸发 C. 降水、径流、蒸发 D. 径流、蒸发、降水
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海拔 坡向 2420米 2640米 3580米 4050米
半阴坡 41 24 120
半阳坡 23 62
阴坡 181
阳坡 20 90
14. 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 )
A. 60 B. 75
C. 105 D. 125
15. 与阳坡相比,阴坡( )
A. 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 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C 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
D. 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
2019年底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初疫情迅速蔓延,武汉市各大医院患者爆满,并引起交叉感染。为应对疫情,武汉市政府迅速决定建设“火神山”医院,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位于武汉市西南方向,三环线以外,靠近知音湖和面积3万余亩的后官湖湿地公园。(位置见下图)。医院建设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其他工厂完成),现场拼装的方式搭建。在有关单位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几千工人的日夜奋战下,不到10天,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医院完工并交付使用,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奇迹。
16. 建设火神山医院的目的是( )
A 缓解武汉医疗物资紧张,尽可能收治患者 B. 缓解现有医院床位紧张,更好救治病患
C. 阻断病源,防止疫情继续蔓延 D. 隔离肺炎患者,以防交叉感染
17. 火神山医院的选址更多考虑的是( )
A. 位于城市郊区,地价便宜,投资少 B. 湖畔地带,环境优美,便于患者康复
C. 靠近交通干线,便于患者就医 D. 远离城区的湖畔,人口少,对居民影响小
18. 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主要得益于( )
A. 平坦的地形,施工难度小 B. 大量施工者的日夜奋战
C. 模块化施工,节省时间 D. 指挥部的高效指挥、协调
下图为加拿大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 南部多北部少 B. 西部多东部少 C. 中间多四周少 D. 均沿河分布
20. 哈得孙湾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水源 C. 土壤 D. 交通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上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藏地区 10000 1000 4
21. 表中信息反映了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 B. 科技水平 C. 开放程度 D. 消费水平
22.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地区相比,东北地区( )
A. 地处内陆,气候冷湿,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
B. 地域广大,资源丰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
C. 土地潜力大,科技水平高,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
D. 年生物量最丰富,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23.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 迁入率持续上升 B. 迁出率持续降低
C.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4.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 上海 B. 安徽 C. 湖南 D. 河南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结合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25. 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6. 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地租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居住区可拓展到( )
A. 环城路 B. 三环路 C. 二环路 D. 一环路
28. 近年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海草房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以厚石砌墙,屋顶用晒干的海草遮盖,最厚处达4米,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转作旅游资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海草房最可能分布在( )
A. 山东 B. 湖北 C. 广东 D. 云南
30. 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突显当地人们生活特色 B. 修饰屋顶,使其更加美观
C. 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 D. 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AB为人口地理分界线。
(1)图中A城市是 ,B城市是 ,以这两城市为端点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被称为 。
(2)据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3)据统计,2016~2019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口总计减少182.55万人,人口增长呈负增长。试说明东北三省人口持续负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及缓解措施。
32.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写出①②④所代表的功能区:①____②____④____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试说明原因: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地____,试说明原因____。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火地岛夏凉冬冷,气温较低,岛上雪山重峦叠嶂,森林密布。图a火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是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政中心,也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常住居民仅16000人左右。该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千米.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乌斯怀亚传统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如图b)。
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风光,每年吸引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
(1)结合材料,分析乌斯怀亚市常住人口少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2)简述乌斯怀亚的传统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月考试
地理
考试内容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最近被科学家称为“行星猎手”的TESS太空望远镜卫星探测器,发现了一颗行星“L98-59b”,大小介于地球和火星之间,围绕着一颗红矮星“L98-59”运行,极具有观测价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与红矮星“L98-59”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彗星
2. 若“L98-59b”具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则该行星( )
A. 与地球形态相似 B. 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C. 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 D. 具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
【答案】1. A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行星“L98-59b”围绕着一颗红矮星“L98-59”运行,说明红矮星“L98-59”为恒星,与太阳属于同一类天体;地球、月球、彗星不是恒星。故选A。
【2题详解】
若“L98-59b”具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则该行星具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D正确;与地球形态相似、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3. 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沙丘②海蚀崖③三角洲平原④风蚀蘑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流水沉积作用④冰川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图中包括沙丘和三角洲地貌,没有海蚀崖和风蚀蘑菇,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①对;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③对;图中三角洲、沙丘地貌的形成冰川作用、波浪侵蚀作用和没有关系,②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点睛】三角洲平原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处因流速减缓而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或三角形平缓地带。
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
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
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
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
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该路段用于列车运营,并非用于旅游,②错,①③④对,据此分析选D。
【6题详解】
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可以通过设置地表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石方格可以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内陆区域,铺设砂石沙障,不能增加降水量。据此分析①②对,选A。
【点睛】荒漠化治理措施和经验: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 )
A. ①减少 B. ②增加 C. ③增加 D. ④减少
8.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
A. 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 B. 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
C. 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 D. 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
9. 夏季我们到峨眉山避暑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地面辐射
【答案】7. B 8. D 9.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②表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③表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②增加,B正确。温室气体增多对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影响较小,A错误。温室气体增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导致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C错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④大气逆辐射会增加,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夜晚没有太阳辐射,A错误。白天反射作用强,地面升温慢,白天气温不会太高,B错误。③表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夜晚没有太阳辐射,C错误。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④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峨眉山成为夏季避暑圣地,主要原因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D正确。
【点睛】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我国西北地区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夜晚,由于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散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因此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
10. 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高空相反,图A中环流与热力环流原理相符,A正确;白天时,谷地因地形阻挡,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流应下沉,山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流由谷地吹向山坡,高空相反,图B中环流与之相同,B正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空相反,图C中环流与之相反,C错误;由于城市人口产业集中,排放的废热较多,气温高于郊区,城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郊区气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高空相反,与图D中环流相同,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ABD不符题意,选C。
图表示水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 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12. 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连续而不规则 B. 主要由岩石组成 C. 无固定空间位置 D. 主要由气体组成
13. 图中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依次为( )
A. 降水、蒸发、径流 B. 径流、降水、蒸发 C. 降水、径流、蒸发 D. 径流、蒸发、降水
【答案】11. B 12. A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植被可通过蒸腾作用形成水汽,大气以降水的形成为植被提供水分,所以甲为大气圈,丁为生物圈,①表示降水;乙通过下渗至丙,推测乙为水圈,丙为岩石圈,植被从乙吸收水分,从丙吸收无机盐,水圈的水和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发至大气圈,所以③为蒸发。综上分析可知,甲为大气圈,乙为水圈,丙为岩石,丁为生物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乙为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正确;水圈有固定的空间位置,主要由水组成,则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由前两题分析可知,①为降水,③为蒸发。丙为岩石圈,岩石圈的水通过径流的形式汇入水圈,②为径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这些圈层既围绕地表可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同时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环境的演化。
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海拔 坡向 2420米 2640米 3580米 4050米
半阴坡 41 24 120
半阳坡 23 62
阴坡 181
阳坡 20 90
14. 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 )
A. 60 B. 75
C. 105 D. 125
15. 与阳坡相比,阴坡( )
A. 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 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C. 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
D. 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
【答案】14. C 15. 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考查对图表的阅读能力。
【14题详解】
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介于90—120之间,结合四个选项可以判断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105,C正确。故选C。
【15题详解】
与阳坡相比,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正确,C错误。阳坡或者阴坡与降水量关系不大,AB错误。故选D。
2019年底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初疫情迅速蔓延,武汉市各大医院患者爆满,并引起交叉感染。为应对疫情,武汉市政府迅速决定建设“火神山”医院,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位于武汉市西南方向,三环线以外,靠近知音湖和面积3万余亩的后官湖湿地公园。(位置见下图)。医院建设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其他工厂完成),现场拼装的方式搭建。在有关单位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几千工人的日夜奋战下,不到10天,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医院完工并交付使用,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奇迹。
16. 建设火神山医院的目的是( )
A. 缓解武汉医疗物资紧张,尽可能收治患者 B. 缓解现有医院床位紧张,更好救治病患
C. 阻断病源,防止疫情继续蔓延 D. 隔离肺炎患者,以防交叉感染
17. 火神山医院的选址更多考虑的是( )
A. 位于城市郊区,地价便宜,投资少 B. 湖畔地带,环境优美,便于患者康复
C. 靠近交通干线,便于患者就医 D. 远离城区的湖畔,人口少,对居民影响小
18. 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主要得益于( )
A. 平坦的地形,施工难度小 B. 大量施工者的日夜奋战
C. 模块化施工,节省时间 D. 指挥部的高效指挥、协调
【答案】16 B 17. D 18. C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2019年底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初疫情迅速蔓延,武汉市各大医院患者爆满,武汉市政府决定在武汉职工疗养院建设专门医院,即火神山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建设火神山医院的目的是缓解现有医院床位紧张,更好救治病患,B正确;医疗物资紧张不是主要问题,A错误;阻断病源、隔离肺炎患者不是建设火神山医院的目的,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武汉火神山医院位于知音湖畔(位置如图),是一座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而建,结合图示信息,火神山医院的选址更多考虑的是远离城区的湖畔,人口少,对居民影响小,D正确;地价、环境、交通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医院建设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其他工厂完成),现场拼装的方式搭建,故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主要得益于模块化施工,节省时间,C正确;与地形、施工者、指挥关系较小,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商业区一般在最中心,其次是住宅区、工业区最远距离市中心。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下图为加拿大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 南部多北部少 B. 西部多东部少 C. 中间多四周少 D. 均沿河分布
20. 哈得孙湾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水源 C. 土壤 D. 交通
【答案】19. A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图例中人口密度可知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排除BC,A正确;图示的人口分布并没有呈现沿河分布的特点,排除D,故该题选A。
【20题详解】
结合图示纬度可知该地属于中高纬度,哈得孙湾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不适宜人口居住,A正确;哈得孙湾沿岸可以季节性使用水运且水源充足,从交通和水源的角度考虑是适合人口居住的,BD错误;加拿大农业主要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的南部地区,哈得孙湾土壤对其人口分布影响小,C错误,A正确。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实现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世界大多数人口分布在中低纬的沿海平原地区。过于寒冷、干燥、高温、湿润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如热带雨林地区,气温过高,雨量过多,使土壤肥力难以保存,且细菌滋生迅速,疾病易流行,同样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地形:平原、丘陵、盆地,人口较密集;山地、高原,人口较稀疏。3、河流:水路交通便利;用水方便;土壤肥沃;4、(淡水)水源:河流、淡水湖众多,生产与生活用水充足。干旱区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5、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古代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6、矿产资源: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如矿业城市。7、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居民点布局要避开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多发地。8、生态环境二、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水平:影响显著2、水陆交通:交通便利,人口较多;3、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多;4、工农业基础:工农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5、其它:政治、宗教、习俗、政策等。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上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藏地区 10000 1000 4
21. 表中信息反映了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 B. 科技水平 C. 开放程度 D. 消费水平
22.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地区相比,东北地区( )
A. 地处内陆,气候冷湿,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
B. 地域广大,资源丰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
C. 土地潜力大,科技水平高,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最高
D. 年生物量最丰富,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读表可知,三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不同,导致年生物量不同,承载人口数量不同,反映了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A项正确;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在此均不是主导因素,也不是表格所反映的内容,BCD三项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与青海、西藏相比,东北地区并没有地处内陆,A项错误;读表可知,东北地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没有长江中下游地区高,B、C两项错误;从图表中可看出东北地区年生物量最丰富,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23.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 迁入率持续上升 B. 迁出率持续降低
C.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4.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 上海 B. 安徽 C. 湖南 D. 河南
【答案】23. D 24.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23题详解】
结合图示曲线变化反映:迁入率波动变化;迁出率波动下降;故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波动上升,故D项正确。
【24题详解】
图示迁入率始终高于迁出率,故为净迁入地区,只有A上海符合。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结合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25. 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6. 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25. A 26.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的区位因素,从图中看出,A、B、C、D四处聚落中, A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客货集散量大,人流量大;并且与BCD三地相比,A处地形平坦、面积较大,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2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因该城市的形成受河流和地形的影响,所以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开阔平坦,200米以下为平原,地形开阔平坦;且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与供水条件优越;根据题目中材料,影响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与宗教无关,图中没有自然资源信息。据此判断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聚落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形、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地租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居住区可拓展到( )
A. 环城路 B. 三环路 C. 二环路 D. 一环路
28. 近年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付租能力的大小,从市中心向外依次布局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根据图示,在①线时,住宅区的范围是从一环到二环;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的范围扩展到了三环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近年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工业成本上升,①正确;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交通拥堵,不利于生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因此迁往交通条件较好的郊区,②正确;城区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保护城区环境,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③正确;该迁移现象是工业布局的变化,并不是人口向郊区迁移造成的,迁出的企业往往是污染严重或占地较广、与城市发展不相符的企业,并不是因为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而外迁,④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城市功能区的形态、特征与布局: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城市的主要职能。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与高坡和文化区相连。低级住宅区布局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连。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分布。该区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因该区人流货流量大,所以一般布局交通通达度好的交通干线两侧、市中心、街角路口。工业区:呈现沿着交通干线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一般布局在市区外缘,降低对城市的污染,布局在交通干线的两侧,方便进出原料和产品。
海草房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以厚石砌墙,屋顶用晒干的海草遮盖,最厚处达4米,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转作旅游资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海草房最可能分布在( )
A. 山东 B. 湖北 C. 广东 D. 云南
30. 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突显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 B. 修饰屋顶,使其更加美观
C. 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 D. 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海草房用海草作为原材料之一, 具有墙体厚实,冬季抵御严寒,夏季抵御炎热的作用,故可以推测出多分布在多风的沿海地区,山东地区符合条件,A正确;湖北不临海,B错误;广东冬季气温较高,不需要保温作用较好的厚实墙体,C错误;云南不临海,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置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D正确;不是为了突显生活特色、修饰屋顶、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更多的是就地取材和实用价值考虑,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学习、打工,一些村民外出搬迁,使村里的许多海草房人走屋空,得不到修缮,造成了许多海草房屋漏和倒塌,而新建的房屋多数为现代建筑,使这一胶东独有的历史文化住宅受到了威胁,旧的海草房大都转作旅游资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AB为人口地理分界线。
(1)图中A城市是 ,B城市是 ,以这两城市为端点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被称为 。
(2)据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3)据统计,2016~2019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口总计减少182.55万人,人口增长呈负增长。试说明东北三省人口持续负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及缓解措施。
【答案】(1)黑河;腾冲;胡焕庸线。
(2)人口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东南部人口相对稠密.西北部人口相对稀疏。
(3)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失;经济衰退等。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鼓励生育,吸引人才回流;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解析】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等的有关知识。生活压力大,养育二孩生活成本高等,成为人们不愿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辽宁省提出: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鼓励雇主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提供灵活工作时间安排及必要的便利条件,支持妇女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符合条件的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
【详解】(1)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以这两城市为端点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该线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
(2)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
(3)东北三省全部呈现出人口负增长趋势,人口下降幅度大,少子化、老龄化严重,人口结构失衡,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经济会带来衰退、社会抚养压力增大等。缓解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放开计划生育制度、鼓励生育,吸引优秀人才回流;加快养老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吸引外来养老机构进入,加大培训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训等。
32.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写出①②④所代表的功能区:①____②____④____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试说明原因: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地____,试说明原因____。
【答案】(1) ①. 住宅区 ②. 商业区 ③. 文化区
(2) ①. d ②.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向,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环境优美。
(3) ①. 乙 ②.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位于河流下游;靠近铁矿,原料丰富;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城市规划简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划的原则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各个功能区:住宅区:一般占据城市空间大部分,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为①;商业区:位于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方,用于经商、购物、娱乐等,为②;文化区:通常是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集中的区域,为④。
【小问2详解】
对于高级住宅区的选址,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文化区,靠近公园、绿地等;交通便利:靠近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等;上风向: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水源保护:位于河流的下游,水质相对较好。根据这些标准,在图中a、b、c、d四地中,d最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因为它靠近文化区,环境较为优美;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向,污染较小;同时位于河流下游,便于生活用水的排放和处理。
【小问3详解】
钢铁工业基地的选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原料丰富:靠近铁矿石供应地,以降低运输成本;交通便利:靠近铁路、公路、河流等,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水源充足:钢铁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下风向: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综合以上因素,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乙地,因为它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可以减少对城市的空气污染;靠近河流下游,有充足的水源,且对城市用水污染小;靠近铁矿,原料丰富;同时,乙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火地岛夏凉冬冷,气温较低,岛上雪山重峦叠嶂,森林密布。图a火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是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政中心,也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常住居民仅16000人左右。该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千米.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乌斯怀亚传统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如图b)。
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风光,每年吸引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
(1)结合材料,分析乌斯怀亚市常住人口少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2)简述乌斯怀亚的传统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该岛纬度高且受西风影响,冬季寒冷漫长,自然条件恶劣,使得该岛常住人口少;距南极近,是世界各国南极科考队进出南极大陆的重要物资补给地和中转站;独特的南极风光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有着大量的外来人口。
(2)当地房屋低矮,可以抵御强劲风暴;当地气温低房屋低矮也有利于保温;当地降水量较大,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不利于积雪;岛上森林资源丰富,木屋可以就地取材;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木屋有利于防震。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为背景材料,涉及到人口迁移、地域文化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该岛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漫长,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使得该岛常住人口少;由图结合所学知识,该岛距南极近,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各国南极科考队,进出南极大陆的重要物资补给地和中转站,外来科考人员多;“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因此独特冰雪景观,旖旎的风光,对于海内外众多的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有着大量的外来人口。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乌斯怀亚位于西风带内,风力强劲,房屋低矮可以抵御强劲风暴的侵袭;乌斯怀亚纬度高,气温低,房屋低矮有利于保温御寒;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大,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屋顶积雪易滑落,减少屋顶的积雪;根据题干可知,岛上森林资源丰富,木屋建设可以就地取材;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木屋重量轻,有利于防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