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生产的蔬菜。云南地理环境独特,被誉为冬季的“天然温室”、夏季的“天然凉棚”,是我国重要的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图为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I-Ⅲ区域( )
A. 没有明确的边界
B. 区域内部的自然特征完全一致
C. 区域内各个要素独立存在
D. 区域依据水分优势而划分
2. 云南蔬菜品种丰富,最主要得益于其( )
A. 经验丰富 B. 资金雄厚 C. 土壤肥沃 D. 地理环境多样
3. 云南的反季节蔬菜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外调路线,其中,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区与销售季节、销售区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Ⅰ—冬季—辽宁 B. Ⅱ—冬季—重庆
C. Ⅲ—冬季—甘肃 D. Ⅲ—夏季—广东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一般行政区划之类的区域是有明确界线的,而自然区域边界通常具有过渡性质,没有明确边界,A正确;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但是内部自然特征不可能完全一致,区域内部也具有差异性,B错误;区域内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C错误;图中Ⅰ—Ⅲ区域是云南不同的反季节蔬菜产区,主要依据海拔、热量条件等划分,而不是水分,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云南地形崎岖,海拔差异较大,水热条件垂直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多样,能为植物提供多种生长环境,因此云南的蔬菜品种较为丰富,D正确;经验丰富与资金雄厚都不是蔬菜品种丰富的最主要原因,A、B错误;云贵高原多为红壤,土壤贫瘠,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I和II区域为高原坝地产区和高海拔山地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主要以夏季种植喜凉蔬菜为主,冬季热量不足,蔬菜产量小,AB错误;Ⅲ区域为河谷及盆地产区,海拔较低,受周围山地阻挡,冬季热量条件较好,适合蔬菜生长,甘肃纬度较高,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气温低,不适合种植蔬菜,故对Ⅲ区域的蔬菜需求量大,C正确;广东夏季气温高,对喜凉蔬菜的需求量大,而Ⅲ区域热量条件好,不易生产喜凉蔬菜,无法满足广东夏季对喜凉蔬菜的需求,D错误。故选C。
【点睛】蔬菜没有“天时地利”,也能种出反季节蔬菜,世界上最执着于种菜的国家非我国莫属。我国地大物博,气候类型多样,除了能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种植反季节蔬菜,我们还能利用各种设施种植反季节蔬菜,如地膜、小拱棚、大棚、温室等,这种利用各种设施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设施蔬菜,设施蔬菜主要利用的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洲温凉而湿润的雨林中,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等地亦有种植。有机质丰富、深厚、疏松、排水良好、pH值4.5~6.0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下图示意爪哇岛金鸡纳树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 推测金鸡纳树原产地最可能位于( )
A. 安第斯山 B. 亚马孙平原 C. 巴西高原 D. 南美洲南部
5. 和②地相比,①地种植金鸡纳树的优势条件是( )
A. 气候温凉湿润 B. 土壤深厚肥沃 C. 排水良好 D. 劳动力丰富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洲温凉而湿润的雨林中”,巴西高原主要以热带草原为主,而南美洲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不符合该树的生长条件,CD错误;亚马孙平原雨林广布,气候湿热,不符合该树的生长条件,B错误;安第斯山东坡海拔较高,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气候凉爽湿润,更适合金鸡纳树生长,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两地纬度和海拔差异不大,均属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不会更加温凉湿润,A错误;和②地相比,①地略有一定坡度,排水条件较好,更适宜金鸡纳树生长,C正确。②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人口更密集,其劳动力更丰富,D错误,由于②地位于沿海平原,相对于①地地势更平坦,土壤更加深厚肥沃,B错误;故选C。
【点睛】金鸡纳树,当中有些是小型灌木,有些是大型乔木,高度约5到15公尺,远望金鸡纳林,红一层绿一层,互相交迭,红是嫩叶,绿的是老叶,夏季开白色小花,种子很小。原产地源自南美安第斯山脉,而树皮和根皮是提取奎宁和奎尼丁的重要工业原料。云南南部和台湾有种植。原产于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南美洲北纬10°至南纬22°温凉而湿润的雨林中。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等地亦有种植。
下表为俄罗斯东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比重(%)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西部 东部 项目 西部 东部
面积 25 75 矿产资源 30 70
人口 79 21 森林资源 20 80
工农业生产总值 80 20 淡水资源 6 94
科技力量 95 5 水力资源 5 95
能源资源 10 90 农业用地 90 10
6. 与东部经济地带相比,俄罗斯西部经济地带( )
A. 地势起伏大 B. 资源丰富 C. 高素质人才多 D. 河流较多
7. 缩小俄罗斯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完善交通网络,做强东部能源产业②将科研机构迁往东部,促进劳务移民
③疏解莫斯科非首都功能,解决首都“大城市病”④完善区域政策,促进东部经济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相对平坦,A错误,根据俄罗斯东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比重(%)表,俄罗斯西部经济带资源较东部少,B错误;科技力量西部强,东部弱,所以俄罗斯西部经济地带高素质人才多,C正确;东部淡水资源、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较多,西部河流较少,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完善交通网络,能够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强东部能源产业,①正确;东部缺少科技人才,不适合将科研机构迁往东部,②错误;疏解莫斯科非首都功能,有助于首都及其周边区域发展,但对东西部经济差异缩小影响较小,③错误;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弱,完善区域政策,促进东部经济增长,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异,④正确。①④组合正确,故选D。
【点睛】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下图为1978年、1994年与2018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北京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 )
A. 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B. 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
C. 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 D. 第三产业以生物制药为主
9. 北京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对外拉力降低 B. 产业结构调整
C. 环境污染严重 D. 从业人员减少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城市职能决定工业以高新产业为主,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B错误,A正确;北京的第一产业占比1994年高于1978年,C错误;生物制药不属于第三产业,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北京第二产业逐年下降,主要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结构调整有关,B正确;北京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北京地区对外拉力应逐渐增强,A错误;环境污染不是第二产业下降的主要原因,C错误;从业人员减少是产业调整的结果,D错误。故选B。
【点睛】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2020年10月27日,山西省属煤企阳煤集团整体更名后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正式揭牌。根据规划,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聚焦新材料,开启专攻新材料产业的新阶段,也标志着华阳转型迈上新台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目前,山西省发展新材料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有( )
A. 技术力量不足 B. 发展空间有限
C. 高素质劳动力较多 D. 环境压力更大
11. 下列关于山西转型发展的举措,更合理的是( )
A. 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力经济发展 B. 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兴省
C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D. 继续以煤炭驱动经济发展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目前,山西省发展新材料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有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力量不足,A正确;新材料属于新兴产业,发展空间较大,B错误;高素质劳动力流失较多,本地存留的较少,C错误;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相比,新材料产业对环境污染小,环境压力减少,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山西产业结构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有限,不适合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错误;山西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南北差异较大,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并不理想,不适合农业兴省,B错误;山西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制约了经济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C正确;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碳排放较高,继续以煤炭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D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转型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市场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特定的政策措施,对现存产业结构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在对库布奇沙漠进行生态治理的早期,人们采取的方式以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植树造林为主,收效甚微。后来,引黄入沙工程从其西侧黄河段引季节性洪水进入库布齐沙漠的低洼地带,在沙漠的内部形成若干面积较大的“湖泊”,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下图为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治理早期,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原因是( )
A. 管理不善,植树种草的成活率低 B. 土壤保水性差,不利于植被着生
C. 水资源严重短缺,植物生长困难 D. 多大风天气,风沙覆盖人工植被
13. 引黄入沙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包括( )
A. 稳定生态系统 B. 提高土壤肥力 C. 空气湿度增大 D. 缓解防汛压力
14. 以下时间中,引黄入沙工程引水量最大的是( )
A. 6月 B. 8月 C. 10月 D. 12月
【答案】12. C 13. D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在实施引黄入沙工程后,治理效果显著,相较之前的治理,水分增多是主要的变化,因此可知,之前治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水分条件差,C正确。与管理、土壤、大风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沙漠地区水分增多,可以使空气湿度增大,植被生长条件改善,植被生长旺盛,枯枝落叶增多,土壤有机质增多,肥力提升,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性增强。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防汛压力不属于生态环境要素,D符合题意。故选D。
【14题详解】
引黄入沙工程引水的位置位于库布齐沙漠西侧黄河段,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该河段的洪水应是冰凌洪涝,故12月产生的凌汛使水位上升,引水量最大,D正确;6、8、10月不会产生凌汛,ABC错误。故选D。
【点睛】凌汛,俗称“冰排”。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冰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易出现“凌汛”。主要受气温、水温、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可能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下图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序号所示我国四处生态脆弱区的共同特征是( )
A. 都位于非季风区 B. 生态稳定性较差
C. 土地沙漠化严重 D. 生物多样性丰富
16. 各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是( )
A. ①土地盐渍化一-一长期不合理灌溉 B. ②草场退化——季节游牧,过度开矿
C. ③土地石漠化——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D. ④水土流失一一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③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A错误;①地区是农牧交错区,地势起伏较大,②地区气候较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③地区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④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这四个地区生态稳定性较差,B正确;③地区气候湿润,不会出现土地沙漠化,C错误;②地区气候干旱,生物多样性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①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区,且该区矿产资源较丰富,对应的问题是草场退化,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开矿,A错误;②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区,由于长期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渍化,B错误;③地处云贵地区,多为喀斯特地貌,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破坏植被导致土地石漠化,C正确;水土流失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地生产力退化,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沙尘暴天气频发,加重风沙危害,破坏交通等基础设施;气候变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极端天气现象增多,自然灾害加剧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海域宽阔,岸线漫长,海湾和海岛众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独特,近岸海域海水清洁,海洋生态环境 质量优良。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核心,向外围逐级降低。山地、丘陵、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岛矿产资源丰富,以铁、水晶、钛、独居石等为多。莺歌海盛产海盐,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盐场。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 作物产区,盛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 目前,海南岛已成为我国新兴 的热带旅游基地。
2009年12月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力图将海南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 明之岛、和谐之岛。2018年4月,国家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1)说出海南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归纳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条件。
(3)为什么海南岛能成为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答案】(1)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分布面积狭小的沿海平原,山地、丘陵、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分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2)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海陆位置优越;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独特,近海海水清洁,水质优良;热带作物丰富。有利于热带旅游开发。
(3)海南岛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热量条件好,降水丰沛,适合热带作物生长,因此海南岛能成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南全岛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背景材料,涉及区域条件、区域差异与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地形特征可从材料中总结,先总结大体的地势分布状态,从图中海南岛资源分布中可以看到,海南岛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表明海南岛的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再将主要的地形类型进行列举总结即可,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四周分布面积狭小的沿海平原,山地、丘陵、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热带季风气候处于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从图中的经纬线判读可知海南岛属于典型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全年气温高,降水丰沛,旱雨季明显。
【小问2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海岸线漫长,海湾和海岛众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独特,近岸海域海水清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优良。”这是开发旅游岛的先决条件。其次材料中表明“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产区,盛产多种热带作物”是吸引游客的另一因素。除此,交通是旅游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从图中可知,海南岛飞机场、港口,铁路、陆路广布,交通十分便捷。
【小问3详解】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主要有气温、降水、地形、土壤等;结合海南岛分析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地形有平原和丘陵,适合热带作物的种植,因此海南岛能成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是一个由四个核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卫星城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兰斯塔德地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绿心”被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环绕,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且多条河流由此入海。兰斯塔德地区区域内部交通联系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其也有先进的机场和港口。该地区积聚了全国85%以上的产业,但多年来四大核心城市的人口都严格控制在100万人以内。近年来,为了兰斯塔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荷兰政府不断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下图示意兰斯塔德地区的位置和地理概况。
(1)指出“绿心”对兰斯塔德地区交通线沿线环境的有利影响。
(2)分析兰斯塔德地区内部交通联系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的主要原因。
(3)说出兰斯塔德地区核心城市将市区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的益处。
(4)简述兰斯塔德地区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交通网络建设主要目的。
【答案】(1)美化城市群内道路两侧的环境;阻挡过往车辆产生的噪音的传播;吸收过往车辆排放的废气等。
(2)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地势低平,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难度小;铁路运量大,高速公路运输速度快;铁路和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连续性强等。
(3)可以合理配置城市公共资源;利于维护城市环境质量;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利于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的出现。
(4)完善区内交通网,外联机场、海港,加强内外部联系;加强区域内部产业联系,提高协作效率;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统一的发展机制,加强区域政策协同。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兰斯塔德地区的位置和地理概况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植被在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城市病的措施、城市群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绿心是由绿地植被组成,植被具有吸烟除尘的功能,可以吸收过往车辆排放的废气;植被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可以美化城市群内道路两侧的环境;另外植被还可以吸收噪音,阻挡过往车辆产生的噪音的传播。
【小问2详解】
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而欧洲西部地形平坦,当地又地处沿海,所以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难度小,工程量小;铁路运量大,高速公路较普通公路运速更快,能更便利人们出行。铁路和高速公路具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连续性强等优点。
【小问3详解】
将市区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会使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压力小,可以合理配置城市公共资源;将市区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当地的人地矛盾相对较小,利于维护城市环境质量;将市区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能有效避免城市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的出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小问4详解】
卫星城在主城区的外部,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交通网络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内交通网,外联机场、海港,加强内外部联系;卫星城有其他产业,加强交通网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内部产业联系,提高协作效率;由核心城市向外延伸的交通网能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从而建立统一的发展机制,加强区域政策协同。
19.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省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处于地理环境的过渡地带,生态环 境较为脆弱, 图为大同市区域图。
材料二:大同市被称为“ 中国煤都”、煤炭储量约占全国 1/8,主要有烟煤、无烟煤、泥煤等类型。20 世纪 80 年代初、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煤炭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煤炭产业成为大同市的基础性产业。
材料三:近年来,大同市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布局风、光、虱、储能、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探索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 ”的转变。
(1)简述大同市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简述大同市从“煤都 ”向“新能源之都 ”发展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3)从自然地理阶境过渡性角度,分析大同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1)煤炭储量丰富、煤炭种类丰富;铁路公路经过,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等
(2)促进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设与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等;减少对于传统能源(煤炭)的使用,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
(3)属于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处于山地、高原的过渡地带。处于森林植被向草原植被过渡地带;大致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附近,降水具有临界性、变率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土地易受风蚀和沙化、易于退化等。
【解析】
【分析】本道题以大同市为例,设置3道小题,考查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产业结构升级等相关基础知识,内容一般,难度适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 大同市被称为“ 中国煤都”、煤炭储量约占全国 1/8,主要有烟煤、无烟煤、泥煤等类型”可知,大同市该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种类丰富质量好;该地区接近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市场广阔;多条交通干线穿过,交通运输便利。
【小问2详解】
大同市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发展,首先促进风、光、氢、储能、生物质等绿色能源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与绿色能源等相关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并且带动与新能源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能够减少对煤等石化资源的使用,减少对于传统能源(煤炭)的使用,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
【小问3详解】
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因素、系统自身恢复能力、人为活动干扰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气候的干湿区类型看,大同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附近,降水具有临界性、变率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该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从地形上看,处于山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表起伏、不稳定;从土地利用形式上看,此外处于森林植被向草原植被过渡地带;该地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土地易受风蚀和沙化、易于退化等。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生产的蔬菜。云南地理环境独特,被誉为冬季的“天然温室”、夏季的“天然凉棚”,是我国重要的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图为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I-Ⅲ区域( )
A. 没有明确的边界
B. 区域内部的自然特征完全一致
C. 区域内各个要素独立存在
D. 区域依据水分优势而划分
2. 云南蔬菜品种丰富,最主要得益于其( )
A. 经验丰富 B. 资金雄厚 C. 土壤肥沃 D. 地理环境多样
3. 云南反季节蔬菜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外调路线,其中,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区与销售季节、销售区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Ⅰ—冬季—辽宁 B. Ⅱ—冬季—重庆
C. Ⅲ—冬季—甘肃 D. Ⅲ—夏季—广东
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洲温凉而湿润的雨林中,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等地亦有种植。有机质丰富、深厚、疏松、排水良好、pH值4.5~6.0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下图示意爪哇岛金鸡纳树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 推测金鸡纳树原产地最可能位于( )
A 安第斯山 B. 亚马孙平原 C. 巴西高原 D. 南美洲南部
5. 和②地相比,①地种植金鸡纳树的优势条件是( )
A. 气候温凉湿润 B. 土壤深厚肥沃 C. 排水良好 D. 劳动力丰富
下表为俄罗斯东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比重(%)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西部 东部 项目 西部 东部
面积 25 75 矿产资源 30 70
人口 79 21 森林资源 20 80
工农业生产总值 80 20 淡水资源 6 94
科技力量 95 5 水力资源 5 95
能源资源 10 90 农业用地 90 10
6. 与东部经济地带相比,俄罗斯西部经济地带( )
A 地势起伏大 B. 资源丰富 C. 高素质人才多 D. 河流较多
7. 缩小俄罗斯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完善交通网络,做强东部能源产业②将科研机构迁往东部,促进劳务移民
③疏解莫斯科非首都功能,解决首都“大城市病”④完善区域政策,促进东部经济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下图为1978年、1994年与2018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北京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 )
A. 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B. 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
C. 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 D. 第三产业以生物制药为主
9. 北京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对外拉力降低 B. 产业结构调整
C. 环境污染严重 D. 从业人员减少
2020年10月27日,山西省属煤企阳煤集团整体更名后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正式揭牌。根据规划,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聚焦新材料,开启专攻新材料产业的新阶段,也标志着华阳转型迈上新台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目前,山西省发展新材料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有( )
A. 技术力量不足 B. 发展空间有限
C. 高素质劳动力较多 D. 环境压力更大
11. 下列关于山西转型发展的举措,更合理的是( )
A. 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力经济发展 B. 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兴省
C.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D. 继续以煤炭驱动经济发展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在对库布奇沙漠进行生态治理的早期,人们采取的方式以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植树造林为主,收效甚微。后来,引黄入沙工程从其西侧黄河段引季节性洪水进入库布齐沙漠的低洼地带,在沙漠的内部形成若干面积较大的“湖泊”,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下图为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治理早期,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原因是( )
A. 管理不善,植树种草的成活率低 B. 土壤保水性差,不利于植被着生
C. 水资源严重短缺,植物生长困难 D. 多大风天气,风沙覆盖人工植被
13. 引黄入沙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包括( )
A. 稳定生态系统 B. 提高土壤肥力 C. 空气湿度增大 D. 缓解防汛压力
14. 以下时间中,引黄入沙工程引水量最大的是( )
A. 6月 B. 8月 C. 10月 D. 12月
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下图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序号所示我国四处生态脆弱区的共同特征是( )
A. 都位于非季风区 B. 生态稳定性较差
C 土地沙漠化严重 D. 生物多样性丰富
16. 各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土地盐渍化一-一长期不合理灌溉 B. ②草场退化——季节游牧,过度开矿
C. ③土地石漠化——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D. ④水土流失一一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海域宽阔,岸线漫长,海湾和海岛众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独特,近岸海域海水清洁,海洋生态环境 质量优良。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核心,向外围逐级降低。山地、丘陵、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岛矿产资源丰富,以铁、水晶、钛、独居石等为多。莺歌海盛产海盐,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盐场。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 作物产区,盛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 目前,海南岛已成为我国新兴 的热带旅游基地。
2009年12月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力图将海南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 明之岛、和谐之岛。2018年4月,国家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1)说出海南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归纳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条件。
(3)为什么海南岛能成为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是一个由四个核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卫星城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兰斯塔德地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绿心”被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环绕,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且多条河流由此入海。兰斯塔德地区区域内部交通联系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其也有先进的机场和港口。该地区积聚了全国85%以上的产业,但多年来四大核心城市的人口都严格控制在100万人以内。近年来,为了兰斯塔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荷兰政府不断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下图示意兰斯塔德地区的位置和地理概况。
(1)指出“绿心”对兰斯塔德地区交通线沿线环境的有利影响。
(2)分析兰斯塔德地区内部交通联系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的主要原因。
(3)说出兰斯塔德地区核心城市将市区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的益处。
(4)简述兰斯塔德地区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交通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
19.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省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处于地理环境的过渡地带,生态环 境较为脆弱, 图为大同市区域图。
材料二:大同市被称为“ 中国煤都”、煤炭储量约占全国 1/8,主要有烟煤、无烟煤、泥煤等类型。20 世纪 80 年代初、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煤炭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煤炭产业成为大同市的基础性产业。
材料三:近年来,大同市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布局风、光、虱、储能、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探索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 ”的转变。
(1)简述大同市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简述大同市从“煤都 ”向“新能源之都 ”发展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3)从自然地理阶境过渡性角度,分析大同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