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
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与认同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五、战争与文化交流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地域文化发展
交流与传播
传承、保护、共享
多样性
交互性
传承性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必3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战争包括的远不只是政治。
战争从来就是文化的表现,它还经常是决定文化形式的一个因素,在有的社会中,战争就是文化本身。
——(英)约翰·基根《战争史》
战争是以最激烈、最直接的方式
使文化交流与传播
战争起因:
原始社会——争夺自然条件优越的生活区域
奴隶社会和封建时代——开疆拓土,建立帝国
资本主义兴起后——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文
化
在
破坏断裂
中
碰撞
重构发展
知识回顾
帝国名称 兴起 衰落 特征
波斯帝国 (前550-前330) 大流士一世时期成为地跨亚洲非的大帝国 希波战争(公元前499年至449年)后走向衰落,后被亚历山大灭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亚历山大帝国 (前336-前323)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前323年帝国分裂 希腊化时代
罗马帝国 (前27-前476) 屋大维建立帝国, 2世纪左右地跨亚欧非帝国 395年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 罗马法;基督教
拜占庭帝国 (395-1453) 查士丁尼时成为地跨亚欧非帝国 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民法大全》
阿拉伯帝国 (632-1258) 7世纪默德建立; 8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帝国 1258年被蒙古汉国旭烈兀所灭 东西文化交流
奥斯曼帝国 (1299-1922) 奥斯曼一世建立, 16世纪地跨三大洲帝国 一战后分裂,1922年被凯末尔革命推翻,成立土耳其共和国 政教合一,
控制传统商路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
地域文化的演变
《文化交流与传播》
目 录
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新航路开辟以前,能够让地域文化发生比较明显变化的战争,虽然相当多,但亚历山大远征以及随后形成的希腊化世界,在客观上为东西方文化第一次融合提供了平台,而且融合程度非常高,亚历山大城成为东西方文化汇合的重要场所。
从历史的角度看,成吉思汗的征服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Ⅱ》
——《教师教学用书》P163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化时代”和蒙古西征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化时代”和蒙古西征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古代著名战争对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的推动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古代著名战争对东西方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01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前356—前323 年)
【身份】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创立者,
军事奇才,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经历】
16岁,随父(腓力二世)征战
20岁,继位
21岁,统一希腊全境
22岁,东征,四年后吞并波斯帝国
33岁,病逝。
一生从无败绩,在13年内征服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马其顿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
◎马其顿方阵
1.亚历山大远征
(1)概况:从公元前334年开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远征,历经10年,
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小亚细亚
埃及
两河流域
中亚
印度河
巴比伦(定都)
1.亚历山大远征
①破坏性:给东方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史纲下】;
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
古埃及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印度文明
①希腊城市
底比斯
被夷为平地
②腓尼基名城推罗
大屠杀
③波斯古城
波斯波利斯
遭到劫掠,
波斯王国
被烧毁
④在中亚,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中。
材料:攻下底比斯后,亚历山大纵容部下屠城为乐,城市夷为平地,居民一概为奴。如此残酷之手段,令其他城邦不寒而栗……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波斯波利斯
(2)影响
唯物史观
:破坏性+建设性
思考:请举例说明亚历山大远征的“破坏性”影响?
思考:结合图片材料,指出亚历山大对征服区的统治政策和具体举措?
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政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埃及:自称法老之子
(彰显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推广波斯礼仪,鼓励马其顿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方式训练波斯士兵(赢得好感与支持 因袭旧制 巩固统治)
。
目的: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影响: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希腊化时代”到来。
埃及
文明
希腊
文明
两河流域
文明
印度
文明
②建设性:
“希腊化世界”(空间角度):
公元前323亚历山大去世,亚历山大帝国分裂
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马其顿王国,统称“希腊化世界”
2.希腊化时代
1、概念
“希腊化时代”(时间角度):
从亚历山大去世(BC323)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BC30)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空间) (时间)
欧亚非 约300年
“化”—表示过程、体现渐进性的特点
“希腊化”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2)表现:
内容 具体表现
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给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
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
——摘译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纸文献》英文版
【学思之窗】P63
这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
(1)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2)这个人强调自己是希腊人,对方是埃及人,意在强调自己是统治者,对方是被统治者,试图获国王的有利判决。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作为殖民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
据教材概括希腊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内容 具体表现
②希腊文化的重心逐渐东移
材料: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亚历山大城由亚历山大规划修建。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2)表现:
◎亚历山大图书馆
帕加马
安条克
亚历山大城
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波斯,将希腊文明带到巴克特里亚境内的阿伊·哈努姆(在今阿富汗)。它是希腊化时代最东边的一座希腊化城市:城市设施十分完善,有体育馆、剧场、神庙、王宫等。左图的神像图案鎏金银饰板,天空中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车上头戴皇冠的是自然女神西布莉,背生双翅、手持长棍和缰绳驾车的是希腊胜利女神妮可,还有穿着东方服饰的人物,而人物乘坐的狮子战车,又是波斯样式。
思考:材料反映了“希腊化时代”在文化上存在什么联系?
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促进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思考:有哪些具体表现?
(2)表现:
文学
数学
物理
地理
医学
思考:阅读课本P63第二段,完成下表。
学者系统整理研究《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当今版本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流传后世
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
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提供的资料,精确计算地球周长
医生解剖尸体,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做基础研究
(2)表现:
◎埃拉托色尼绘制的地图
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促进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思考:阅读课本P63两则材料,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表现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②希腊文化对普通民众影响不大。下层民众对征服者的厌烦和抵制,两者未能完全实现融合,处在并立但分割的状态。
①文化差异引发反抗,甚至武装冲突;西亚、北非存在普遍抵制希腊化的现象。
(2)表现:
◎犹大·马卡比
希腊文化与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对比: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
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
①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仍然属于希腊文化的范畴,
如使用希腊文、承袭希腊传统等,但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已有明显不同;
②这一时期,希腊化文化的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宗教、科学等方面,都包含了一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
知识拓展:“希腊化时代”文化的特点
①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②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
③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
④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⑤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问题探究P65】
罗马人很早就接触到希腊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们改造希腊字母的结果。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大约100年后,又征服了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南部,把马其顿和希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了粗鄙的拉丁姆。”
思考:同样是通过战争,被征服的波斯和埃及等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希腊文化,罗马人本来是胜利者,为什么也甘愿学习希腊文化?查找资料,看看罗马人如何借鉴希腊文化,并谈谈你对贺拉斯这句话的理解。
①学习原因:当罗马征服希腊时,希腊人已经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文化,艺术、科学和哲学,无不领先于罗马人。罗马人意识到,要真正统治希腊,需要学习希腊的文化。
②如何借鉴:从公元前3世纪起,罗马人广泛学习希腊语,并且学习希腊人的哲学、艺术和辩论术,连他们的历史最初都是用希腊文书写的。罗马的雕塑、美术、神话、史诗都有对希腊文化的模仿痕迹。
③理解:贺拉斯在强调罗马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肯定了罗马文化的崛起,正是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才成就了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
02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倘若那善于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时代,他会在使计用策方面当成吉思汗的学生。”
——【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
◎亚历山大
◎成吉思汗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骑兵
第一次:1219年-1223年
1231年灭掉花刺子模,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1235年-1242年灭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建立。
第三次:1253年-1259年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伊利汗国建立。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西征概况 (三次西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思考:阅读材料,概括蒙古西征的背景
材料:“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 ——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
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 ,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
12世纪末期 ,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 ——纪宗安、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
自然条件恶劣
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
东西无强国
中国正处于政权并立的局面(宋、金、夏、蒙古多民族政权并立)
西方各国势力软弱:花刺子模帝国内讧;
中东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
东欧拜占庭帝国日趋衰弱;
西欧各国王权软弱无力,互相争斗。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
游牧民族的特性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2.西征影响
伊利汗国
——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
钦察汗国(金帐汗国)
——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创立
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国
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后代海都所建
(1)政局:形成了四大汗国,名义上仍将
元朝尊为宗主国,改变了亚欧政治版图。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2)经济: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2.西征影响
时间 国家 城市 死亡
1215 金 中都 (北京) 100万人
1220-1221 花剌 子模 撒马 尔罕 120万人
1227 西夏 兴庆府 (银川) 80万人
1231 南宋 成都 140万人
1258 阿拔斯 王朝 巴格达 120万人
蒙古人屠城规模
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种族特征。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毛昭晰
等译《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托尔斯泰
“蒙古人除了马粪,什么也没有留下。”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①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
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
2.西征影响
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毛昭晰等译《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3)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约翰·柏朗嘉宾
◎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
详细介绍了蒙古的情况以及深入探讨抵御蒙古入侵的战术等内容。此书对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很高的价值。
◎马可·波罗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③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
2.西征影响
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毛昭晰等译《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列班·扫马旅行路线图
列班·扫马是历史记载中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
(3)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4)民族: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2.西征影响
①由东向西 ——蒙古军队,与当地居民融合
②由西向东 ——色目人,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亚欧内陆民族分布和文化面貌的改变。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回
色目人: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
包括原西夏人、畏兀儿人、回回等
◎西方人笔下西征蒙古军使用的
“集束火箭”
(《中国火箭技术史稿》)
【课堂探究】
材料一 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材料二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果传入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 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材料三 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欧洲和东亚间的来往还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能低估。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
交流。
材料四 蒙古帝国时期,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东西方贸易在蒙古帝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东西方商人们不仅把东西方货物相传互补,而且在经商过程中,互相传播各方面的消息,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工”、“医”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国时,东西方医师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调换,为统治者服务。
④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材料五 《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⑤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④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⑤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当今社会,我们从不否认战争促进文化交流,但是我们尽量避免战争,避免战争带来的危害。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倡导“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促进文明间的和谐共生。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今时代我们应如何理性看待战争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古代战争
与地域文化
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
与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前323年)
(概况、影响、特点)
“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
与
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公元13世纪
影响
四大汗国
社会经济破坏
东西方交流
民族迁徙
民族交融
中心东移
文化交流
保留传统
课堂小结
(概况、表现、特点)
【素养提升】
罗马人很早就接触到希腊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们改造希腊字母的结果。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大约100年后,又征服了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南部,把马其顿和希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了粗鄙的拉丁姆。”
同样是通过战争,被征服的波斯和埃及等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希腊文化,罗马人本来是胜利者,为什么也甘愿学习希腊文化?查找资料,看看罗马人如何借鉴希腊文化,并谈谈你对贺拉斯这句话的理解。
(1)原因:罗马虽然有自己的文化,但他们的文化较希腊文化落后很多。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鼻祖,有很强的传播性和辐射作用,它可以让很多地区都接受他们的文化。古罗马的文化主要是继承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借鉴:罗马的雕塑、美术、神话、史诗都有对希腊文化的模仿痕迹。
(3)理解:贺拉斯在强调罗马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肯定了罗马文化的崛起,正是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才成就了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
1.(2023·浙江·高考真题)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典例研析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④处于埃及亚历山大城,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023·广东·高考真题)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亚非三洲。根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以及帝国范围(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C项正确;
解析:根据材料“古代埃及强大时,向东扩张,势力一度到达幼发拉底河;亚述曾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埃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征服了波斯帝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帝国对外扩张和征服在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推动了文明间经济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这些扩张和征服也会带来经济文化的交流,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表明古代帝国对外扩张和征服在客观上能推动文明间的交流,B项无法从材料中找到依据,排除B项;材料表明古代帝国对外扩张和征服在客观上能推动文明间的交流,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课堂练习】
1.古代埃及强大时,向东扩张,势力一度到达幼发拉底河;亚述曾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埃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征服了波斯帝国。这些扩张和征服( )
A.给人们带来的只有深重灾难 B.导致国家间复仇主义日渐流行C.客观上能推动文明间的交流 D.都以占领两河流域为核心目标
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和埃及。亚历山大在征服过程中,拜谒、重建当地的神庙,亲自祭祀当地的守护神,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马其顿帝国的文化,排除A项;重建宗教信仰与尊重当地人的信仰不符,排除B项;此举有助于缓和矛盾,但没有解决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2.亚历山大在征服埃及后,跋涉到埃及西部沙漠,拜谒埃及太阳神庙;在征服巴比伦后,下令重建被波斯人毁掉的神庙,并亲自祭祀巴比伦城的守护神。亚历山大此举( )
A.传播了马其顿帝国的先进文化
B.重建了被征服地区的宗教信仰
C.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
D.解决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
C
解析:题干所示为亚历山大对外扩张中,一方面把希腊文化传播出去,同时还把东方文化带到希腊,这表明不同地区文明相互交流、借鉴,故选A项;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以武力为后盾,使希腊文化成为强势文化,当地人被动的接受外来文明,不能说明东西方文明的主动开放,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战争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并没有涉及本土文化的优劣利弊的比较、探讨,未体现反思本土文化,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隔绝状态被打破,排除D项。
3.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已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
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
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A
解析: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北非、西亚)。希腊化世界中,政府大力推广希腊文化,使得埃及和西亚的原有文字弃而不用,希腊文成为官方语言,这说明当时政治权力深刻影响文化走向,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全球化进程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排除B项;希腊文成为官方语言,埃及西亚原有文字弃而不用,这并非交融的体现,而是前者取代了后者,排除D项。故选C项。
4.在希腊化世界,希腊文成为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当地原来的语言文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等逐渐被弃而不用。这表明希腊化时期( )
A.西亚北非传统文明遭到毁灭
B.启动了全球化进程
C.政治权力深刻影响文化走向
D.民族交融逐渐深入
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许多汉人工匠和来自周边地区的人西迁至此,故选C项;元朝并不直接管辖中亚地区,排除A项; 蒙古帝国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介绍当时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
5.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当地人“田园不能自立,须附汉人及契丹、河西(指西夏)等。其长官亦以诸色人等为之,汉人工匠杂处其中”。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元朝直接管辖中亚地区
B.蒙古帝国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蒙古西征促进人口迁徙
D.战争的频发导致中亚经济萧条
C
解析:本题考查蒙古西征对中外医学交流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蒙古西征期间,中国的艺术传到西方,同时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也传到东亚,这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B项正确;医生跨地区进行医学交流,不能视为大规模民族迁徙,排除A项;材料与思想解放无关,排除C项;蒙古西征不利于增进中欧友好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6.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不少高明的色目人医师,也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这些色目人医生,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 )
A.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
B.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D.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
B
7.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蒙古西征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
B.蒙古西征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C.蒙古西征引发了民族迁徙
D.蒙古西征引发了宗教改革
解析:据题意可知,蒙古西征虽然给欧洲带来了破坏,但也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故选 B ;材料反映的是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的客观影响,没有体现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排除 AC ;蒙古西征不是宗教改革的原因,与题意无关,排除 D 。故选: B
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俄罗斯)。提取材料信息,回顾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对外战争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外传,影响了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发展,反映出中华文明扩大了国际影响力,A项正确;蒙古西征影响了俄罗斯文化发展,这也恰恰反映出俄罗斯文化的开放性,排除B项;战争是文化交流的手段或途径之一,不是必然途径,排除C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在19世纪60年代,不是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之时,排除D项。故选A项。
8.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关于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王权无限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拥有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这反映出( )
A.中华文明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B.俄罗斯文化具有封闭性
C.战争是文化交流的必然途径
D.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蒙古西征。根据材料“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可知,古代蒙古人的征战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给人民带来灾难,另一方面旅行变得安全了,B项正确;材料主要不是在体现蒙古人善于征战,而是蒙古西征的影响,排除A项;民族交融加强只是影响之一,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不是单一强调蒙古西征对欧洲社转型的影响,还有灾难,排除D项。故选B项。
9.“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材料主要表明( )
A.蒙古人非常善于征战
B.蒙古人的征战带来双重影响
C.战争使民族交融加强
D.蒙古西征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B
10.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祭司宣布他为太阳神的儿子,法老的合法继承人。在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皈依了犹太教。在巴比伦城,他派人把巴比伦最崇拜的拜尔神庙重新修建起来。这说明亚历山大( )
A.弘扬亚非地区传统文化 B.利用当地宗教强化统治
C.推动各区域间信仰融合 D.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10.B【详解】根据材料“埃及祭司宣布他为太阳神的儿子”“亚历山大皈依了犹太教”“把巴比伦最崇拜的拜尔神庙重新修建起来”,反映出亚历山大重视宗教相关问题,但其最终的目的是利用宗教来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B项正确,
B
11. 如图是出土于阿富汗的公元前3世纪的饰板,天空中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背生双翅、手持长棍和缰绳驾车的是希腊胜利女神妮可,车上头戴皇冠的是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车子具有波斯风格。据此可知
A.该饰品体现多元文化交汇
B.东西方商贸联系十分密切
C.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D.中亚已出现政教合一国家
11.A【详解】阿富汗出土的饰板中,人物形象多来自希腊神话,而车子具有波斯风格,这体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交汇,A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商贸联系情况,排除B项;材料饰板是静态物品,无法看出希腊文化和西亚文化的同源性,排除C项;宗教因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A
THANK YOU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