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初级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为你打开一扇门》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初级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为你打开一扇门》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8 19:48:5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19张PPT。 它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它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它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它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打一两个字的与语文有关的术语。)学.科.网zxxk.组卷网猜一猜为你打开一扇门赵 丽 宏认识作者:赵丽宏,男,1951年生,上海崇明人。。1968年中学毕业,曾在崇明岛插队,种田,当过邮递员,教师,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各种著作四十余部。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熟读课文。
2.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认识一些常用的圈点勾画符号: o 关键词语
—— 总括句、重要句
佳妙句
Δ 要注意处、发表感想处
? 有疑问处
积累下面的词语徘徊 诠释 憧憬 裨益 危言耸听
潜移默化 风俗画 智商 野蛮人 一、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初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二、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三、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文 学 之门比 喻 修辞 只要……,只要……,门……洞开,展现……风景。
关于“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现代汉语词典》)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高尔基)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便有变革。
(鲁迅)比喻。文中“门”不是它的一般含义,即建筑物的出入口,作者巧妙的运用比喻手法,把我们求知阅世过程中帮助我们了解各种未知领域,带入各种未知领域的切入点、途径比喻成“门”。就好象我们把眼睛比作是我们“心灵的窗户”一样。学科网阅读课文思考: 打开门和不打开门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再次浏览全文,找出你认为是重点的段落,为什么?(从语言、修辞等方面)


朗读第四段,明确全段共有几句话,展开讨论:(1)十三句话各从哪几个角度诠释文学的?
(2)这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第四段文学特征、内涵功能、对人的影响用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中心句: 为什么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思考并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你知道吗?许多伟人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比如……拓展: 你们读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吗?读了这些作品对你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学赏析诗句大意: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