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1949
你知道我国当前有哪些民族自治区吗?
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1947.5)
内蒙古自治区
意义: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制度落后
经济上:生产力低下
文化上:教育落后
区域上:东西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保留原始公社生产方式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生产力低下
解放初期云南佤族生活场景
(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解放初期,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处在奴隶社会阶段
农奴使用原始落后的生产工具在田间劳动(藏族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迫之下)
庄园里的农奴居住的房间
戴枷锁劳作的农奴
西藏地区农奴占人口95%,完全没有人身自由,保留着断手、剁足、剜目、割耳等极为野蛮的刑罚。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
(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经济上:给予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
全国各地援疆示意图
智力援藏示意图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优惠政策
技术资金
物资
筑梦高原——工程援藏
筑梦高原——教育援藏
筑梦高原——人才援藏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照顾生病的藏族老人
孔繁森辅导他收养的孤儿学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
——援藏干部孔繁森
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
国家的政策加上各民族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①按照自愿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3)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大修工程
工程总投资7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89—2009年
(3)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青海玉树,“非遗进校园”为藏族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3)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柯尔克孜族史诗
《玛纳斯》
藏族史诗
《格萨尔王传》
维吾尔族史诗
《乌古斯汗传说》
蒙古族史诗
《江格尔》
(4)发展战略上: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西部大开发典型工程
青藏铁路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国家在西部地区建成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修建了一批机场、铁路、公路、水利枢纽等基础设施。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交通落后的状况,使西藏与内地之间有了一条经济、快速、全天候的运输通道,为西藏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发展战略上:②实施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成果
(一)政治方面
新中国成立前,很多少数民族保留着奴隶制和农奴制。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大都附属于奴隶主或封建领主,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任意买卖或当作礼物赠送。
新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昔日广大农奴和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
成果
(一)政治方面
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人(主席、州长、县长或旗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截至2008年,少数民族干部已达290多万人。全国公务员队伍中,少数民族占9.6%。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②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族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二)经济方面
“一五”计划期间: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东段)、包兰铁路、集二铁路、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60年代:兰新铁路(西段)、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枝柳铁路、滇藏公路
改革开放:南昆铁路、内昆铁路、南疆铁路、拉萨机场、兰(州)西(宁)拉(萨)光缆工程、宁夏扬黄灌溉工程、新疆塔里木油田、内蒙古大型煤电基地。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结束了西藏地区无铁路的历史,成为一条神奇的天路。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大量重点工程。
成果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二)经济方面
成果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成果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二)经济方面
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5040万下降到2017年的1032万,累计减贫400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4.5%下降到6.9%。
少数民族人口的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其中有13个少数民族高于全国71.40岁的平均水平,有7个少数民族高于汉族73.34岁的水平。
③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成果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文化方面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巨大发展,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政府已经帮助13个民族创建了文字,现有22个少数民族在使用28种文字,大约有3000万少数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文字。
目前,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大学生,维吾尔、回、朝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生人数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面对民族分裂行为,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区的是( )
A.云南 B.甘肃 C.新疆 D.海南
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B.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C.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的实行 D.西部大开发
4、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5、右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A.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 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
C. 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繁荣
D. 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D.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
阿昌族
白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达斡尔族
傣族
鄂温克族
高山族
仡佬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汉族
赫哲族
回族
德昂族
东乡族
基诺族
京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拉祜族
黎族
珞巴族
傈僳族
满族
毛南族
门巴族
蒙古族
苗族
仫佬族
独龙族
俄罗斯族
纳西族
怒族
普米族
羌族
撒拉族
畲族
水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土家族
土族
佤族
乌孜别克族
侗族
鄂伦春族
锡伯族
瑶族
彝族
裕固族
藏族
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