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景阳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景阳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0 19: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景阳冈》
【教材分析】
《景阳冈》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本单元第一篇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相关情节改写的现代文,引导学生走进了古典名著。《景阳冈》是第二篇课文,是《水浒传》原著节选,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古典名著的起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从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梢棒’,可以猜一猜意思”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给出了猜读这一明确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课后第二、三题从梳理小说主要内容入手,这也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之一。课后第四题“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即延展了小说阅读的内容,也为语文要素“学写读后感”的落实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遇到不懂的语句,能猜测大致意思。
2.能结合小标题和提示词语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梳理关键动词、结合助学单,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情节。
4.能从课文中提取并整合信息,有理有据地对武松进行简单的评价。
5.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使学生提高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学习课文重点内容—武松打虎,并能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经过。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生动得地讲述“武松打虎”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畅聊水浒,激情导入。
1.简介《水浒传》,猜人物。
2.板书课题:景阳冈,齐读课题(指导冈的发音)。
【设计意图】和学生聊水浒导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明了直奔主题。
二、检查预习,教方法。
1.对比《草船借箭》和《景阳冈》两篇课文,初步感受古代白话文语言的特点。
2.通过检查同学们的课前预学,理解难懂的词语,讲解多音字。(出示句子)
3.梳理多角度猜词意的方法。(出示)
4.小结:从读懂的字、看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看过的影视作品不同的方面来猜读理解的词语意思。多角度的猜读是阅读古典文学名著一种很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单,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多角度猜测词语的意思,落实课后习题一。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理清结构,丰积累。
1.梳理内容。结合课前预习单上的情节图,说一说,武松在喝酒之后他还干了什么?
2.简说故事。根据四个小标题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小结方法。理清故事脉络也是阅读名著的一种方法。
4.详说内容。运用提示的词语,再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结构,根据小标题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落实课后习题二。运用提示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语。四、搭建支架,讲故事。
1.这四部分中你认为哪一部分写的精彩?浏览课文 6、7自然段,思考:打虎场面写的精彩在哪?(1)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作句式上的特点。(2)小结:一句写老虎,一句写武松,作者采用双线条展开来描写武松打虎的场面,才把场面写得如此精彩,这也正是古典名著语言表达上的魅力,也是老师极力推荐同学们读原著的原因。
2.引导学生梳理关键动作流程图。默读课文 6、7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用“О”圈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语。交流:(1)老虎伤人有三招,指生答老虎动作的词语,“扑、掀、剪”并板书。理解这三个动词,自己做一做这三个动作。(2)面对老虎的这三招,武松是怎么做的?(3)体会用词的精准性。“闪、躲、闪”,两个闪字用词是不是重复了?把“闪”换做“藏”好不好,为什么?(4)小结:看来动词用的好不好不再多,而在用词要精准。这也正是古典文学语言表达上的魅力。同学们在写作时用词也要精准。(5)老虎三招都没有伤到武松接下来他是怎样做的呢?武松呢?
3.借助动词,试讲故事。学生同桌之间试着运用提炼的动词讲一讲这个故事。
4.师做示范讲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怎幺才能把故事讲的精彩。(1)师示范讲故事。(2)学生评价。(3)小结:故事要想讲得精彩,除了抓住关键动词外,还需要注意讲故事时的语气、表情和动作等细节。
5.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助学单提供的图片和关键动词,小组内模仿老师的样子,再来讲一讲故事。(1)小组内讲故事。(2)派代表上台讲故事。(3)小结: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话来讲武松打虎的故事了。用自己的话讲名著中的故事,也是学习古典名著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先指导学生梳理打虎部分的动词,体会用词的精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名著的魅力,同时帮助学生搭建支架,讲述故事。先让学生用动词串讲故事,旨在要求学生能把故事将完整,老师示范引导学生把故事讲生动,梯度式练习讲故事,降低难度给学生树立能讲好故事的信心,落实课后第三题。
五、引入思辨,谈评价。
1.通过讲述故事,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2.读一读课后题中对武松的两种评价。对两种评价你有什么看法呢?从文中找到依据来回答。
3.小结: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多面性,我们要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初步感受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落实课后第四题。
总结:我们跟随作者穿越时间来到了景阳冈,目睹了武松打虎的过程,品味了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几种方法,初步学习了多角度评价人物。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鸿篇巨著,108位好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等着你去读呢。
六、必作业超市选作业:制作《梁山好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