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父爱之舟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父爱之舟》借梦境来回忆往事,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报考学校与上学这一求学主题,记录了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写出了父亲浓浓的父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激之情。
2.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3.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难点: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4.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 ((一)、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导入,揭题 同学们,《慈母情深》中的母亲辛勤工作、省吃俭用,在生活如此艰辛的情况下,却愿意花钱给作者买书,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那么,我们生命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父亲,他们又会怎样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冠中写的一篇回忆散文《父爱之舟》。(板书:父爱之舟、散文) 2出示难读字词,引导学生认读。(超级分类课堂活动) 客栈、冤枉、高跷、缴学费、纸屑、恍恍惚惚 3.梳理课文内容,概括难忘场景。 (1)师抛出任务,生快速默读。 这篇课文作者写的是梦中的经历,在作者的梦中,出现了哪些与父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尝试完成场景梳理单。(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2)师生交流,梳理场景,合作完成场景梳理单。(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卖茧子、买枇杷 雨雪天背“我”上学 父爱之舟 筹钱供“我”上学 半夜为“我”换房 船送“我”考师范 带“我”逛庙会 摇船送“我”读师范 4师小结。 同学们,作者在文中一共描写了梦中的七个场景,看来父亲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场景依次展开,我们可以根据地点的切换来找到场景,并通过关键语句来概括场景。学生活动1 1.出示难读字词,引导学生认读。(超级分类课堂活动) 客栈、冤枉、高跷、缴学费、纸屑、恍恍惚惚 2.梳理课文内容,概括难忘场景。 (1)师抛出任务,生快速默读。 这篇课文作者写的是梦中的经历,在作者的梦中,出现了哪些与父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尝试完成场景梳理单。(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2)师生交流,梳理场景,合作完成场景梳理单。(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活动意图说明:(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根据学生阅读心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概览,梳理出作者梦境中出现的场景,从而对课文形成整体感知。采用填写“场景梳理单”的形式进行主要内容梳理,将课文结构“图像化”,便于学生将课文结构纳入心理结构。)环节二:教师活动2 (二)、以题为线,感受父爱 1浏览课文,聚焦“父爱之舟”。 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父爱之舟”。那么,在课文中,这只小船分别出现在哪几个场景中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课文中做上标记。 2.认真研读包含“父爱之舟”的片段,抓住细节感受父爱 (1)默读课文第3、8、9自然段,画出体现出父爱的语句。 同学们发现在第3、8、9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这只小渔船。既然是“父爱之舟”,这只小渔船上一定承载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把体现父爱的语句画下来。 (2)讨论交流,结合细节感受父爱 细节一: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①引导学生抓住“船上做饭”“睡在船上”“节省钱”等关键词体会船上生活的艰苦。 ②结合下文,从挣钱艰难、省吃俭用的父亲愿意为“我”花钱换房间这一细节,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舍得为儿子付出。(板书:舍得付出) 细节二: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①引导学生关注“父亲夜晚摇橹开船”和“让我在小舱里睡觉”的对比,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用心呵护。(板书:用心呵护) ②引发学生思考:从“父亲不敢把船停到无锡师范附近”这个细节能体会到什么 深刻体会父亲懂得保护儿子自尊心的心理。(板书:保护自尊) 细节三: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弯腰低头”这一细节体会父亲的艰辛,不摇橹的时候也没有休息,第一时间想到为儿子缝补棉被。(板书:细致入微)(蒙层功能) 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突出“永难磨灭”表示感叹的语气。 3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一些关键语句,从细节中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舍得付出、用心呵护、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能承担起母亲的工作、细致入微等。 学生活动2 1.认真研读包含“父爱之舟”的片段,抓住细节感受父爱 (1)默读课文第3、8、9自然段,画出体现出父爱的语句。 同学们发现在第3、8、9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这只小渔船。既然是“父爱之舟”,这只小渔船上一定承载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把体现父爱的语句画下来。 (2)讨论交流,结合细节感受父爱 活动意图说明设计意图: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抓住父亲的行动细节来表现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在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感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父爱之舟”为线索,深入与小渔船有关的几个场景,鼓励学生用圈画批注的方式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展开深入探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鼓励学生先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再适时点拨,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将父爱这一笼统的概念具体化。)环节三:(三)、深入研读,深化感受 1.引导学生发现主要场景的共同点。 作者都是在什么场景下提到这只小渔船的 (父亲送“我”考学、上学)除了这些场景,课文中还有哪些场景与父亲送“我”考学、上学有关 (第5、6自然段) 2抛出疑问,合作探究。 为什么梦中的七个场景,其中五个与“我”上学有关 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去写呢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这五个场景,先形成自己的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1)抛出小组观点。 预设观点一:作者家境贫寒,学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父亲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儿子上学的愿望,更能体现出父亲深沉的爱。 预设观点二:读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父亲穷了一辈子,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改变命运。父亲送儿子上学,寄托着深深的期望。 (2)抓住细节,深刻体会(表格功能) ①引导学生关注“住最便宜的小客栈”“吃凉粽子,舍不得吃豆腐脑”“用母亲的丝绸汗巾当腰带”“凑学费”等细节,对家境贫寒形成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父亲背儿子上学”“父亲想方设法为儿子凑学费”等细节,深刻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了厚望,对儿子充满了深沉的父爱。 4.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爱还表现在对孩子寄予厚望上。正是这只小渔船伴随作者经历了人生中一次次成长与蜕变。(板书:寄予厚望) (四)、拓展阅读,深情写话 1.拓展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1)引出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在课文中写到“父亲弯腰补棉被”的背影让自己永难磨灭。作者在原文中提到,每当看到未自清《背影》一文,心中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描写的父亲背影的片段。 (2)师出示《背影》片段,生在音乐声中阅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交流阅读感受。 这个片段写的是父亲在车站送别朱自清,临别时爬上月台为他买橘子的细节。在这个片段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写写父亲的背影。(拖曳功能 ) (1)点燃情感,激发写话欲望。 父亲的背影中蕴含着深沉的父爱。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的父亲也一定深深地爱着你。在你印象中,父亲在什么场景中留下的背影让你感动。请你用两三句话写一写父亲的背影。 (2)生写话,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梳理了作者梦境中的七个场景,重点研究了父亲送作者考学、上学的场景。我们抓住描写父亲的细节,深刻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其他场景,进一步体会父爱,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思维导图功能)学生活动3 1.引导学生发现主要场景的共同点。 作者都是在什么场景下提到这只小渔船的 (父亲送“我”考学、上学)除了这些场景,课文中还有哪些场景与父亲送“我”考学、上学有关 (第5、6自然段) 2抛出疑问,合作探究。 为什么梦中的七个场景,其中五个与“我”上学有关 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去写呢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这五个场景,先形成自己的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1)抛出小组观点。 预设观点一:作者家境贫寒,学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父亲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儿子上学的愿望,更能体现出父亲深沉的爱。 预设观点二:读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父亲穷了一辈子,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改变命运。父亲送儿子上学,寄托着深深的期望。 (2)抓住细节,深刻体会(表格功能) ①引导学生关注“住最便宜的小客栈”“吃凉粽子,舍不得吃豆腐脑”“用母亲的丝绸汗巾当腰带”“凑学费”等细节,对家境贫寒形成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父亲背儿子上学”“父亲想方设法为儿子凑学费”等细节,深刻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了厚望,对儿子充满了深沉的父爱。 (3)交流阅读感受。 这个片段写的是父亲在车站送别朱自清,临别时爬上月台为他买橘子的细节。在这个片段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写写父亲的背影。(拖曳功能 ) (1)点燃情感,激发写话欲望。 父亲的背影中蕴含着深沉的父爱。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的父亲也一定深深地爱着你。在你印象中,父亲在什么场景中留下的背影让你感动。请你用两三句话写一写父亲的背影。 (2)生写话,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尤其是散文的阅读教学,教师不能条分缕析,这样会破坏文章“美的意境”教师需要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揭示出文本深层的意蕴。该教学环节,教师提出了“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父亲送自己考学、上学的场景”这一主要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父亲对孩子寄予的希望,体会父爱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意义。要让学生深刻感悟文本的人文意蕴,需要打通生活与文本的联系,打开学生情感的匣子,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父亲缝补棉被时的背影是作者最难忘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父亲留下的印象最深的背影,用两三句话写一写当时的情景。这一写话环节的设置,既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对父爱有更深的感悟,又尝试了抓住细节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6.板书设计
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 场景描写 第三个场景 以小见大 第四个场景 第五个场景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拓展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1)引出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在课文中写到“父亲弯腰补棉被”的背影让自己永难磨灭。作者在原文中提到,每当看到未自清《背影》一文,心中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描写的父亲背影的片段。 (2)师出示《背影》片段,生在音乐声中阅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交流阅读感受。 这个片段写的是父亲在车站送别朱自清,临别时爬上月台为他买橘子的细节。在这个片段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写写父亲的背影。(拖曳功能 ) (1)点燃情感,激发写话欲望。 父亲的背影中蕴含着深沉的父爱。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的父亲也一定深深地爱着你。在你印象中,父亲在什么场景中留下的背影让你感动。请你用两三句话写一写父亲的背影。 (2)生写话,师巡视指导。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抓住一些关键语句,从细节中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舍得付出、用心呵护、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能承担起母亲的工作、细致入微等。
9.教学反思与改进
《父爱之舟》是吴冠中的抒情散文,记叙了父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读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1、紧扣课题,诱发思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紧扣题目,铺路搭桥,诱发学生思维的散发原点,把题意引向文意,让课题成为导引学生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有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2、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抓住梦境中那些难忘的场景进行讨论,交流,体会父爱的深沉和伟大,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3、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父亲爱“我”的语段,来体会平凡父爱的伟大,感受伟大的父爱,激发学生热爱父亲的思想感情。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