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0 19:3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 学会文中的“旖、旎、篝”等 16 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等词语。
2.默读课一,说说作者由一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一了哪些内一感受,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通过体会作者的表达智慧,激发深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兴趣,以本文为引,进一步深入阅读。
4.搜集一些思乡的诗一,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了解借景抒情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那这节课我们走进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月是故乡明》,看看国学大师季羡林又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预习检测
1、简介作者,了解作者。季羡林(1911年—2009年),中国山东省聊城人,世界著名语言学大师。朗读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进一步了解作者。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重点指导“旖、旎、篝”等易错读音以及本节课的多音字“燕”。
三、初读课文,完成导读提示
师:那同学们读准字音,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都知道学习略读课文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和发现。那前面课文的导读提示可是我们的好帮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么现在同学们拿出我们的学习单看到我们的学习任务一【作者以“月”为线索,写了哪些童年往事和成长经历?用“_____”画出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并把句子的意思概况成简练的语言填写在学习单上】,带着学习任务开始学习吧。生:童年往事: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成年经历:异乡望月、朗润园赏月(相机板书)生:我找到“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我提炼的作者内心感受的关键词是乐此不疲。生:我找到“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提炼的作者内心感受关键词是难忘月亮。生:我找到“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为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我提炼的作者内心感受关键词是见月思乡。
师:你看我们从文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就能概括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咱们同学提炼信息的能力可真强啊,那现在同学们能不能结合刚才我们梳理的往事和经历,以及我们提炼出的作者的感受,把两份信息整合一下,用一段话完整的回答一下导读提示中的问题呢?生:作者想到了童年时数星星,捉知了的往事,产生了乐此不疲的感受。生:作者想到了漂泊天涯时,看到异国他乡的月亮产生了难忘故乡的感受。生:作者想到了客居朗瑞园时,在荷塘赏月的经历,产生了见月思乡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
师:就这样,我们靠独立的学习和合作交流,就解决了我们导读中的问题。那课文学到这儿是不是就学完了呢?(不是),对啊,这还远远不够,其实文章的内容啊,我们只要认真阅读都能读得懂。情感呢稍加体会也能体会得到,但是文章是怎么写的呢?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发现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去探究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出来的呢?这就是表达的秘密。
1.大胆质疑。通过看课题《月是故乡明》和作者回忆的童年往事和经历,让孩子大胆质疑,发现问题。生:为什么题目写月亮,课文却写童年的往事?生:作者为什么大篇幅写其他地方的月亮?生:为什么别的地方的月亮那么漂亮而自己故乡的月亮却如此平凡?师:老师发现同学们提的问题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什么要写他乡的月亮?第二个是为什么写童年的那些趣事呢?好,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结合相关语句谈一谈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一会儿交流一下。
2.感悟写法。那现在我们先来解决一下第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乡的月亮呢?谁能来说一说?生:主要是想通过衬托家乡的月亮的平凡而突出思乡的情感。师:你的感受不错。生:写出再大的月亮,也比不上家乡的小月亮。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够明白,作者是拿他乡的月亮来进行对比。你看同学们这样我们就既读懂了作者的情感,还发现了他的写法,作者就是通过对比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师:那同学们,他乡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哪一个更美呀?(他乡的月亮)那他乡的月亮什么样呢?你能不能找到文中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生:这些月亮应该说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师:朗润园的月色也是这样美妙。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乡的美妙绝伦的夜景吧。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浏览一下他乡月亮的美丽景观。看完了他乡的月亮的美丽景观,和他乡的月亮相比,故乡的月亮如此的平凡,那作者为什么还说“月是故乡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生:故乡的月亮给作者一种亲切的感觉。生:故乡的月亮让作者有一种家的感觉,感觉到很温馨。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正是因为家乡的月亮给他一种家的感觉,亲切的感觉,所以他才觉得故乡的月亮远胜他乡的月亮。作者把这种独特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上,所以就有了月是故乡明。如果把这种独特的情感寄托在水上,就是水是故乡清。寄托在山上,就是山是故乡秀,同学们,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写他乡的月亮?对,就是通过对比,寄情于月来表达这种思念之情。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写童年的趣事呢?生:因为这些趣事都发生在家乡。生:都有月亮有关,都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生:我来补充,我觉得这些童年的趣事都表明作者在童年的时候非常的快乐,非常的难忘。
师:是啊,童年的这些趣事是快乐的,难忘的。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季老的一生。我们通过一组时间轴来了解一下,“季老 1911年出生于山东西北部平原,六年后投奔济南叔父进入私塾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四年大学后又回到了济南母校教书,1935年的时候前往德国留学。十多年后又辗转回国,可谓历经坎坷,终成一代大家,回顾季老的人生经历后,我们发现只有童年时光才是无忧无虑的,而其后离开故乡的日子都是坎坷的,漂泊的。所以正如我们本单元的导语中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对于他都是最深刻的记忆”正是因为这些深刻的典型事例的记忆才让作者屡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呀!师;我们可以想象,当作者客居欧洲 11年啊,每当他抬头看见月亮,他都会想起月光下数星星,捉知了的场景,那时的他会——生: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师:当他漂泊天涯时,看过形形色色的月亮,然而对比之下——生:然而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师:耄耋之年,作者客居朗瑞园,看到荷塘奇景,然而————生: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师:就这样满腔的思念化作归乡的渴望-----生: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师:刚才我们就是通过追寻这些句子,读懂了作者的深情。现在我们再来发现一下这些抒情的句子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好像有些困难,老师来帮助一下。在这之前啊,我们学过了《祖父的园子》,同样是写童年生活表达思念情绪,我们来看看这两篇文章的选段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生:《祖父的园子》是借景抒情,《月是故乡明》是直接写思念故乡。
师:直接这个词语用的真好,一语中地。哪些词语给你们直接的感觉呢?生:永远放不掉你。师:是啊,就是这样直接的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感表达方式就叫做直接抒情。
师:就这样一个平凡的小月亮,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位 78岁的耄耋老人对故乡的那份深深的爱恋,就让我们再次朗读出作者内心的呼唤吧。生:月是故乡明,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五、拓展阅读
再读课题,拓展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让同学们回忆关于月亮的古诗,拓展古诗齐读回顾,让学生明白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季羡林爷爷心中的那个小月亮,寄托了多少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啊!
六、布置作业,搜集诗文
1.季羡林写下的作品还有很多,课下不妨找来读一读,进一步走近这位“大师中的平民,平民中的大师”!
2.从古至今,很多文人都留下了思乡的文字。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