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章第一节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课件5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章第一节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课件5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29 15:4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课程标准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新阶级力量的出现
1.民族危机
(1)原因:①列强发动多次侵略战争。②掀起瓜分狂潮:列强竞相在中国索取租借地,划分“ ”。③通过 ,进行经济掠夺。
(2)表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危险。势力范围资本输出2.新阶级力量的出现
(1)原因:中国 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2)出现: 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 易混易错(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侵略的放松,而是适应和更加便利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需要;(2)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对中国资本输出和瓜分的地区,程度差异很大,矛盾不断,相互勾结和争夺。试结合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说一说对19世纪末戊戌变法背景的理解。
(1)国际上欧美各国经济上先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上扩大了民主制范围,完善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重点精讲(2)国内: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在“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政治舞台;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以上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变法的开展。 深度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深化探究探究点1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材料 右图是清末一位爱国人士所画。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1)这幅图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美国的侵略方式与其他列强有何差异?答案 ①反映了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有人为此画题诗曰:“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答案 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探究点2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材料 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企业状况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近代企业状况(1)对比两则材料,概述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及说明的问题。答案 概况: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中商办厂矿数增加,投资额及其在总资本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官督商办、官办企业数量、投资额及其在总资本额中所占比重全部呈下降趋势。
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维新变法运动有何影响?答案 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维新派主要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 。
2.主要活动:(1)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和
《 》两部著作,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2)1895年的“ ”是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3)创办 ,倡设 。(4)严复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 》,介绍西方进化论的观点。谭嗣同严复孔子改制考公车上书报刊天演论学会 重点精讲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有何突出特点?试从目的、成因、利弊评价等角度说一下自己的认识。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
(3)成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4)评价:①利: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者,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改革的合理性,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②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和妥协性,既没有自己鲜明的理论旗帜,也不可能真正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归纳总结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各有侧重: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历史认识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深化探究探究点1 维新变法的思想
材料 孔子改制托古大义,全见于此。一曰素王之诛赏,一曰与先王以托权。守经之徒,可与立者也。圣人但求有济于天下,则言不必信,惟义所在。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化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孔子改制考》(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是什么?答案 以“孔子圣意改制”为护身符,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主张。(2)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答案 为变法寻找论据,减少变法的阻力。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先天的政治软弱性,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决裂。探究点2 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材料北京强学会旧址      《时务报》(1)结合以上两幅图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答案 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如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上书,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2)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有何影响?答案 其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论战的内容
(1)该不该进行维新变法。①顽固派认为, 不能变,古圣先王之道不能变。②维新派从 的
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主动地变法维新。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 。
(3)要不要改革 和提倡西学。祖宗之法进化论实行君主立宪科举制度2.论战的意义
(1)是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在
的交锋。
(2)维新变法思想的 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思想上进步性 归纳比较洋务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主张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②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 深化探究材料 在总理衙门西花厅,康有为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结果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中途退场。维新派与顽固派争论的核心焦点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有何作用?答案 核心焦点: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交锋。
作用: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课堂小结123541.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
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
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6解析 联系甲午战后中国遭受西方侵略的情况即可。答案 D123546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产生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123546解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产生、发展了资产阶级力量,而且也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这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答案 B123546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123546解析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就是把儒家传统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 D1235464.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接受了进化论思想
B.体现了他中体西用的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123546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关键词“窃之于民”,然后结合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进行分析。答案 C1235465.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  )
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中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123546解析 在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中,维新派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答案 D123546123546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123546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123546答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123546答案 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
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资料浏览梁启超:《变法通议》
提示 这段材料主要阐释变法的必要性,对变法的利与不变的弊进行了深刻对比。有助于我们了解梁启超为推行变法所进行的宣传准备工作。 探究与思考1.提示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有识之士寻求救亡之策,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2.提示 (1)知识分子要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积极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2)由于维新变法阻力较大,进行变法活动要讲方法、讲策略以减小阻力。
(3)新旧势力的斗争甚至会演变为生死较量,所以改革者要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推动改革胜利进行。
(4)变法思想、方案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声明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