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下)西师大版数学4.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与学导学案
第四单元 分数加减法
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培养类推能力。
【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能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分数加法的简算。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并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前导学案学习内容,归纳新知,然后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知识间的联系并获得新知和新的学习方法。
导学过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预习导引1.出示口算卡片 2.复习
(1) (2) (3)
3.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引入问题【问题一】教材例1. 3个组用酒精做实验,实验完成后,各组剩下的酒精如下,一共剩多少酒精?【问题二】教材例2. 打扫卫生全班同学中,擦门窗的占,擦桌子的占,其余扫地。扫地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问题三】教材例3. 种果树的面积占这篇山地面积的几分之几?我的疑惑学生自主写出自己的疑惑,各小组组长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疑惑,把这些疑惑传递给老师,老师一并把有意义的疑惑呈现给所有同学。提示:以上内容为学生独立完成的预习内容。要求组长把各个小组成员的疑惑交给老师查看。【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老师把“课前预习导学案”展示出来。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探究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和预习中的疑惑。3、学生的疑惑中没有提到老师认为需讲解的内容时,需老师补充提问,小组讨论后,同学作答。【问题一】例1. 1.理解题意并列式 由题可知,3个组分别剩下瓶、瓶、瓶酒精,求一共剩下多少瓶酒精,就是把3个组剩的酒精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或。2.明确或的运算顺序以为例,算式中表示前两瓶所剩酒精的和,用前两瓶所剩酒精的和加上第三瓶所剩的酒精,就是所求问题。从中可以得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3.探究计算方法(1)方法分析:可以用这三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先通分,再计算;也可以先计算算式中同分母分数的和,再与另一个分数相加。(2)正确解答方法一 方法二 提示: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的分数部分是真分数;带分数都大于1。4.解决问题方法一 方法二 答:一共剩(或)瓶酒精。归纳总结:1.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2.计算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几个分数可以先一次性通分,再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问题二】例2. 1.理解题意并列式 由题可知,把全班同学看成单位“1”,并把单位“1”分成了三部分:擦门窗的同学、擦桌子的同学和扫地的同学。已知擦门窗的占,擦桌子的占,求扫地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可以从单位“1”中分别减去和,也可以从单位“1”中减去和的和,列式为或。2.明确或的运算顺序算式没有括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算式有括号,先求的是擦门窗和擦桌子的同学共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所以应先算的和,再算单位“1”与它的差,即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3.正确解答方法一 方法二 答:扫地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归纳总结: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问题三】例3. 1.理解题意并列式 由题可知,把这片山地的面积看成是单位“1”,求种果树的面积占这片山地面积的几分之几,就是把这三种果树各占这片山地面积的多少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探究的计算方法(1)方法分析:和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计算时克使用加法交换律先算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用两数像假的和与相加,这样计算能简便一些。(2)正确解答方法一 答:种果树的面积占这片山地面积的。归纳总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当堂检测(时间15分钟)计算(1) (2) (3) 课堂活动(教材66页)【总结提炼 知识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课后训练 巩固拓展】练习十九第1、2、3、4、5、6、7、8、9、10题。【课后反思 自悟自励】 在小组内进行,指名回答。让学生相互交流,并组织反馈。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在小组内议一议,后全班交流。学生先独立完成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待完成后,抽取个别学生的作业本进行展示。学生自主交流总结,教师完善。当堂检测时间为15分钟,并统一答案和解题思路。通过当堂检测,找到学生自己当堂的问题,并做好修改和笔记。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