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新七省高考专用)(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新七省高考专用)(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0 18:40:28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新七省高考专用)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4·广西玉林·一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地燃气发电厂为了满足高峰时间段用电,会有计划地集中并网发电。图示意加利福尼亚州2012~2020年当地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社会用电缺口量-光伏发电量)。2012年当地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看起来就像驼峰(有两个高峰)。随着当地太阳能发电量的变化,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从过去的“驼峰曲线”变为了“鸭子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20年,加利福尼亚州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总体变化特点是( )
A.先增加,后减少 B.呈阶段性下降 C.先减少,后增加 D.维持同一水平
2.加利福尼亚州每日社会用电缺口量最少的时间大约是( )
A.3时 B.10时 C.13时 D.20时
3.导致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第一个峰值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兴起 B.居民用电量逐年减少
C.经济下行,生产用电量减少 D.光伏发电量逐年增长
【答案】1.B 2.A 3.D
【解析】1.读图可知,2012~2020年,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总体变化特点是呈阶段性下降,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社会用电缺口量=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光伏发电量,夜晚光伏发电为0,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最小时就应当是社会用电缺口量最少的时候,3时符合题意,A正确,排除BCD。故选A。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第一峰值处是白昼,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值连年下降,说明光伏发电量连年上升,D正确;材料中未有体现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兴起,排除A;居民用电量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排除BC。故选D。
(2024·贵州毕节·一模)杀威台子滑坡是位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河段的一个巨型古滑坡,研究其发展变化,对掌握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杀威台子滑坡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M堆积体( )
A.曾掩埋N堆积体 B.河道两岸高度相同
C.主要由白云岩构成 D.主要由千枚岩构成
5.次级滑坡发生的主要基础地质条件是( )
A.首次滑坡刨蚀 B.堰塞湖水冲蚀 C.断层频繁活动 D.河流凹岸侵蚀
【答案】4.C 5.A
【解析】4.读图分析,滑坡白云岩源区存在不整合接触面,而且不整合接触面和坡向大致一致,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软弱面,断层的存在削弱了斜坡的结构完整性及阻滑能力,导致滑体高位顺层滑出,高速滑入并堆积于金沙江河床,形成对岸高、本岸低的滑坡堰塞坝,即M堆积体,B错误,C正确;千枚岩源区滑坡为白云岩源区滑坡发生后形成的次级滑坡,规模较小,形成N堆积体,覆盖在M堆积体之上,AD错误。故选C。
5.读图分析,由于第一次滑坡体(白云岩源区)在滑动过程中对部分岩体刨蚀、扰动剧烈,导致千枚岩源区岩体强度下降,最终发育为次级滑坡,A正确;断层分布在次级滑坡区域的上方,对次级滑坡的形成影响较小,C错误;堰塞湖水冲刨、河流凹岸侵蚀都可能会诱发滑坡,但不属于次级滑坡发生的主要基础地质条件,BD错误。故选A。
(2024·江西上饶·一模)钽电容是现代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中必备的部件。江西省宜春钽铌矿是我国可供工业用途开发的矿床之一,其查明具有内蕴经济价值的资源量仅为1.4万吨左右,但已占到全国
钽矿资源总量的28%以上。多年来,我国钽矿、钽电容产品始终处于净进口状态,而钽产业的中低端钽粉产品则保持着净出口。“一带一路”背景下,众多中国矿产企业走出国门与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合作开发矿产资源。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框架下托管式矿产资源开发国际合作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材料分析,我国进口钽矿、钽电容商品,出口钽粉的主要原因是( )
①钽矿开采成本较高 ②钽产业技术水平低 ③钽矿资源禀赋较差 ④钽粉产品附加值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矿产企业在国际合作中采用托管式开发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
A.降低国外资源开发成本 B.提升我国选矿采矿技术
C.提高企业海外运营效率 D.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答案】6.B 7.C
【解析】6.从产业链来看,钽矿开采为上游环节,钽粉生产为中游环节,钽电容商品为下游环节。“江西省宜春钽铌矿是我国……其查明具有内蕴经济价值的资源量仅为1.4万吨左右,……,多年来,我国始终在钽矿、钽电容商品中处于净进口状态”,是因为我国钽矿资源品质不高且极度稀缺,同时钽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够强大,产品大都为低端产品(如钽粉),附加值低,高档产品生产力不足,②③正确;钽矿开采成本较高不利于钽矿开采和钽粉出口,①错误;钽粉产品处于初级产品,附加值低,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矿产企业在国际合作中采用托管式开发模式,在国外开发资源,成本较高,A错误;该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海外运营效率,从而快速得到产出和收益,C正确;该模式不能提升我国选矿采矿技术,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BD错误。故选C。
(23-24高三上·广西贵港·阶段练习)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示意我国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庄发展滞后。为实现彻底
脱贫,该村整体搬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成因可能是( )
A.工程修建导致滑坡 B.夏季暴雨引发泥石流
C.岩溶地表易坍塌 D.融水引发泥石流
9.造成该流域ab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修建公路 B.矿山开采 C.修筑房屋 D.陡坡垦殖
10.M村落经常遭到上述自然灾害的威胁,则该村落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8.B 9.D 10.A
【解析】8.读图可知该流域因距离铁路较远,村落较少,不会因为工程修建导致滑坡,A错误;由经纬度定位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区域夏季降水比较集中且多暴雨,该区域的土质比较疏松,读图可知小流域区域内有落差较大的沟谷分布,在降水比较集中且沟谷落差比较大的条件下,该区域极其容易出现泥石流,B正确,该地黄土层深厚,不是石灰岩地貌,不会发生岩溶型坍塌,该地无冰川分布,夏季积雪早已融化,CD错误。故选B。
9.读图可知,该流域ab河段靠近村落,居民为增加粮食产量,开垦耕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且该河段附近
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该地段地表坡度较陡,开垦的耕地多位于陡坡地带,因此陡坡垦殖是该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D正确;修建公路主要影响公路沿线路段,不会导致区域内滑坡灾害频繁发生,A错误;图示信息没有矿山,B错误;ab河段距离村落较远,不会因为修筑房屋而导致滑坡灾害频繁发生,C错误。故选D。
10.结合所学等高线地形图知识可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M村落位于该流域因滑坡产生的泥石流堆积区,甲地海拔在1100米以上,地势较高,距离滑坡和泥石流区较远,距离交通线比较近,适宜村落规划建设,A正确;乙地地势较高,距离交通线较远,交通不便,B错误;丙地靠近滑坡频发区域,对新建村落威胁较大,C错误;丁地位于山脊(分水岭),水源不足,不利于村落规划和建设,D错误。故选A。
(2024·甘肃·一模)地震之后由于地壳震动,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液化并沿着一定的通道直接到达地表,形成砂涌。砂涌能瞬间埋没建筑物和人群、阻塞道路和交通设施等,并改变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砂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砂涌是诱发地震的主要途径之一 B.地下含水层遭受挤压形成砂涌
C.砂涌多发生在地下水丰富的沙漠区 D.砂涌多发生在含水砂土层丰富的地区
12.关于砂涌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砂涌和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区 B.降水集中强度大均会诱发砂涌和泥石流
C.诱发砂涌和泥石流的地质作用不同 D.砂涌和泥石流形成的成灾物质不同
【答案】11.D 12.B
【解析】11.由材料可知,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液化并沿着一定的通道直接到达地表,形成砂涌,由此可知砂涌多发生在含水砂土层丰富的地区,D正确;由材料可知,地震诱发了砂涌,而不是砂涌诱发了地震,A错误;砂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不是单一的挤压造成的,B错误;结合材料,砂涌不一定发生在沙漠区,C错误。故选D。
12.砂涌主要是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液化形成的,不一定发生在山区,A错误;降水集中强度大会导致地下砂土含水量增大,会诱发砂涌,降水也会诱发泥石流的发生,B正确;引起砂涌和泥石流的因素较多,因而诱发砂涌和泥石流的地质作用有可能相同,如地震既可能诱发砂涌也可能诱发泥石流,C错误;结合材料形成砂涌的物质为富含水的砂土,砂土土质疏松也可能会形成泥石流,D错误。故选B。
(2024·甘肃兰州·一模)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拉脊山北缘断裂带的断层活动。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于积石山县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图为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次地震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两侧岩体受力及运动状况是( )
A.垂直拉伸,滑移,断裂 B.水平拉伸,断裂,滑移
C.垂直挤压,滑移,断裂 D.水平挤压,断裂,滑移
14.此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 )
A.震中以东 B.震中以西 C.震中以北 D.震中以南
15.距震中约4~6km的区域受灾程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震中距小 B.人口密集 C.资源丰富 D.土质疏松
【答案】13.D 14.C 15.B
【解析】13.结合材料可知,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于积石山县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岩层弯曲变形后因承受不住压力,进而发生断裂,两侧岩体随着断裂面发生滑移形成的。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一般越靠近震中,烈度越高,因此图中内圈的烈度较外圈大。读图可知,图中震中位于内圈的偏南部,因此可以震中以北大面积区域均属于高烈度区,受灾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距震中约4~6km的区域受灾程度最大,高于震中地区,因此震中距小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距震中约4~6km的区域由于人口密集,受灾程度最大,B正确;资源丰富和土质疏松的地区并不一定受灾程度就大,CD错误。故选B。
(23-24高三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2020年德国成为净电力出口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功不可没,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近半数,其中,光伏发电占9.7%,增长最快,以太阳能屋顶形式为主。目前,德国政府采
取高额补贴和向民众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税等措施,将在未来几年内淘汰常规能源。下图示意2001~2019年德国光伏电力消费量及增长情况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推测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最大的是( )
A.光伏发电 B.风力发电 C.生物质能发电 D.水力发电
17.2001~2019年德国光伏电力消费量的变化说明( )
A.行业光伏装机容量增长放缓 B.可再生能源使电力成本升高
C.电力用户支付费用持续升高 D.太阳能屋顶已处于饱和状态
18.与德国“太阳能屋顶”形式比较,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的太阳能电站( )
A.发电量大 B.环境影响大 C.输电成本高 D.发电时间长
【答案】16.B 17.A 18.C
【解析】16.据材料分析可知,德国北部沿海地区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风电且德国风电技术成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占比最高,B正确;光伏发电占9.7%,光伏发电占比较小,A错误;德国地势较平坦,不利于开发水电,D错误;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利用秸秆和麦草为原料,而德国以工业为主,生物能发电比例应小于风能发电,C错误。故选B。
17.在消费端,德国光伏电力消费量增速放缓,说明在生产端行业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也放缓,但太阳能屋顶尚未饱和,A正确,D错误;单从光伏电力消费量变化不能判断电力用户支付费用情况,C错误;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总体上低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B错误。故选A。
18.我国西部荒漠地区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因距东部消费市场较远,电力输送成本较高,C正确;发电量大小取决于光伏装机容量,A错误;西部荒漠区生物资源少,环境影响小,B错误;发电时长与日照时数有关,与光伏电站采取的形式无关,D错误。故选C。
(2024·安徽黄山·二模)为应对极端天气影响,欧洲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国互联电网。近年来,荷兰用电负荷中光伏发电比例大幅增加,是欧盟国家中光伏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下图为2022年7月1日至7日荷兰部分电力平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近年来荷兰光伏发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日照时间长 B.政策支持 C.土地成本低 D.技术先进
20.此期间,对荷兰电力跨国受入变化影响最大的能源是( )
A.煤电 B.气电 C.风电 D.核电
21.欧洲跨国互联电网的建设有利于( )
①减少发电量,降低用电成本②保障电力供应安全③解决化石能源对外依赖问题④促进能源绿色转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9.B 20.C 21.D
【解析】19.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为应对极端天气的影响,欧洲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国互联电网,因此,近年来荷兰发展光伏发电,得益于本地区政府政策的扶持促进光伏发电的发展,B正确;日照时间和土地成本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对于光伏发电发展迅速的影响较小,排除AC;河南技术较为先进,是促进光伏发电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
20.跨国受入越多,说明国内电力供应不足,某类主要能源发电量减少,即该能源发电量与跨国受入呈负相关。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与荷兰电力跨国受入变化趋势大致呈负相关的为风电,因此风电对其影响最大,C正确;煤电、气电和核电变化趋势与跨国收入趋势没有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排除ABD。故选C。
2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欧洲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国互联电网,可以保障该地区电力供应安全,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②④正确;跨国互联电网的建设增加了发电量,排除①;并没有解决化石能源对外依赖问题,排除③。故选D。
(2024·安徽·模拟预测)“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这日天气晴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 )
A.风电、光伏发电为主 B.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C.水电、光伏发电为主 D.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23.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
A.减少碳排放 B.减小电网波动 C.降低能源需求 D.减少能源进口
24.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7月
【答案】22.A 23.D 24.B
【解析】22.读图可知,该日,德国绿电生产结构: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占比大,其次是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水电占比小,故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由材料知,绿电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结合所学区域知识,德国传统能源短缺,说明其在2022年以前,国内电力供应依赖于能源进口。德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时间较长,日照强度较高,特别是南部光照充足,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电,可以减少能源进口,D正确;减少碳排放与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关系不大,A错误;减少能源进口,可减小电网波动,但减少电网波动不属于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的主要表现,B错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德国能源需求会增加,C错误。故选D。
24.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读图可知,德国该日光伏发电时间约为6:00~18:00,据此可推知,德国该日昼长约为12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位于47°N-55°N,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时,会出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的现象,B正确;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德国昼短夜长,5月和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德国昼长夜短,与题意不符合,ACD错
误。故选B。
25.(2024·广西·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该项目位于鄂毕河入海口附近(下图所示),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简述该项目建设面临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
(3)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答案】(1)该项目的经济价值: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纬度高,气候严寒;冬半年黑夜长或出现极夜,不便于施工;地表为永久冻土层施工难度大;河流结冰期长。
(3)(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详解】(1) 首先审题要准,题目要求港口的建设对该项目和周边区域发展的影响,且特别强调经济价值。据材料可知,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具有资源优势,而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所以俄罗斯配建港口可满足运输量大的要求,保证该项目的建设和顺利运营,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应从扩大对外联系角度考虑。据图可知,该项目基地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较高,可以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活动基地;同时扩大周边区域对外联系路径,促
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绝图可知当地在70°以北,气温低施工不便;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昼短夜长甚至出现极夜;地表多为永久冻土,坚硬不好施工;该河流封冻期很长,施工难度大。
(3) 由材料可知,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据图可知,该项目纬度较高,永久冻土层和极寒气候对建设不利,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可减少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难度;同时工业分散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不同区域的工厂同时生产,可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
26.(2024·贵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东普沟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大拐弯地区,为雅鲁藏布江左岸一级支流,色东普沟处于高寒地区,有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2018年10月17日凌晨,色东普沟发生大规模冰崩碎屑流,碎屑物质在沟口堆积形成堰塞坝,上游水位急速上升,淹没了派镇通往加拉村的公路。滑坡碎屑流发生之前,滑坡区出现强降雨天气。下图为色东普沟某断面剖面图。
(1)描述此次色东普沟滑坡碎屑流堵江事件的形成过程。
(2)说明色东普沟岩层破碎经常发生滑坡碎屑流的原因。
(3)分析色东普沟岩发生滑坡碎屑流的不利影响。
【答案】(1)冰崩、岩崩产生大量的冰碛物和崩积物;在冰川融水和强降雨的共同作用下,松散堆积体沿基岩面滑移形成滑坡,结构松散的滑坡体又迅速解体,转化为碎屑流;受河流右岸阻挡,碎屑流阻断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多;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风化物多;地形起伏大,冰雪融水量大、降水集中。
(3)滑坡碎屑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坝,导致上游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河村镇、农田、道路等;堰塞湖蓄水量大,溃堤后形成洪灾,威胁下游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详解】(1)由图文可知,冰崩、岩崩产生大量的冰碛物和崩积物,“色东普沟发生大规模冰崩碎屑流”;由
材料“滑坡碎屑流发生之前,滑坡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可知,在冰崩过程中产生的冰川融水和强降雨的共同作用下,松散堆积体沿基岩面滑移形成滑坡,在沟内雨水和冰川融水共同作用下,结构松散的滑坡体迅速解体,转化为碎屑流,其运动方式由滑移迅速转化为流动,读图,受雅鲁藏布江右岸阻挡,碎屑流堆积于沟口形成堰塞体,堰塞体阻断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
(2)由材料“色东普沟处于有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可知,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岩石破碎,松散堆积物较多;由材料“高寒地区”结合图形可知,该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层表层风化物多;由材料“林芝市大拐弯地区”及图形可知,该地区海拔高,地形起伏大,位于林芝市大拐弯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山岳冰川发育。故降雨或融冰雪融水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滑坡碎屑流。
(3)由材料“上游水位急速上升,淹没了派镇通往加拉村的公路”可知,色东普沟岩发生滑坡碎屑流阻塞河道,堰塞湖形成后,上游水位急速上升,淹没的交通、农田、村镇,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安全的社会经济发展;堰塞湖泄流时,高位山洪泥石流会危害下游沿江桥梁、村落和工程设施,危害下游居民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
27.(2024·江西上饶·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其下游河段河谷宽达7-8km,形成典型的辫状水系。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拉萨河在拉萨城区段形成宽仅几十米的顺直的河道。拉萨河谷地砾石堆积厚达数十米且层理结构清晰,同一堆积层砾石大小均匀且磨圆度较高,不同层之间砾石差异明显。研究表明,C-D时期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总体保持稳定。下左图为拉萨河谷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拉萨河谷某时期河床堆积物垂直剖面图。
(1)据河床沉积物特征,推测拉萨河流域C-D时期气候特征的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2)与图中雅鲁藏布江干流谷地相比,拉萨河河谷聚落分布密度、规模较大。请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其原因。
(3)简述拉萨城区段拉萨河顺直河道的形成过程。
【答案】(1)气候变化:气温下降。理由:拉萨河流经青藏高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冰川融水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高,水量大,河流沉积物平均粒径大;反之亦然。
(2)拉萨河流经高原腹地,落差相对较小,河谷较平坦宽阔;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洪涝灾害影响小,适合聚落分布。
(3)拉萨河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上涨(多洪涝);拉萨市聚落规模扩大(向河谷扩张);为防范洪灾,截弯取直,筑堤束水,形成顺直河道。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水量大,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河流沉积物平均粒径大。反之河流水量小,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弱,河流沉积物平均粒径小。读图可知,C-D时期河流沉积物平均粒径总体减小,说明河流水量减小。拉萨河流经青藏高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冰川融水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高水量大,气温低则水量小,因此拉萨河流域C-D时期气候特征的变化表现为气温下降。
(2)拉萨河流经高原腹地,其下游河段河谷宽达7-8km,说明侧蚀较强,河流的流速较慢,落差相对较小,河谷较平坦宽阔;拉萨河为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洪涝灾害影响小,适合聚落分布。
(3)结合材料“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拉萨河在拉萨城区段形成宽仅几十米的顺直的河道”可知,拉萨城区段拉萨河顺直河道的形成是人类活动干预的结果。拉萨河下游河段河谷宽达7-8km,形成典型的辫状水系,且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上涨,多洪涝灾害。为防范洪灾,人们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河床两岸筑堤束水,形成顺直河道。同时随着拉萨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聚落规模扩大,不段向河谷扩张,侵占了部分河谷空间。
28.(2024·江西·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大型油田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是产能和用能大户,园区内建有大型的“源网荷储”系统(如图),配合该系统,油田还将内部电网与公共电网相连,考虑市场电价和园区发电成本,实时调配电能。
(1)分析该油田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与仅采用火力发电相比,该油田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发电的益处。
(3)说明“源网荷储”系统接入公共电网对该油田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位于黄河入海口,可用于建设光伏电厂和风力电厂的土地面积广阔;位于东部季风区,风力较大;春秋季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太阳能辐射量较大。
(2)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发电,能够减少火力发电的需求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了用能成本;支撑了新能源规模化消纳,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
(3)能够对油田电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全过程一体化建设;能够将多余的电力卖给公共电网,提高收益;能够在用电高峰时从公共电网购入电力,保障生产生活等。
【详解】(1)光伏发电主要考虑太阳辐射能,风力发电主要考虑风力大小,此外,两者均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黄河入海口出,以滩涂地貌为主,可用于建设光伏发电厂和风力发电厂的土地面积广阔,地价较低;该地位于山东半岛,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春季靠近冬季风风源地,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季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光伏发电。
(2)火力发电方式单一,且产生大气污染和碳排放。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发电,能够增加新能源电力的供应,减少对火力发电的需求,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量;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新能源占比,新能源的成本较低,能够降低用电成本;新能源发电能够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能够支持电力系统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能源产业规模的增长,能够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等。
(3)本小题可结合系统示意图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数据资源,融合源网荷储系统运行、电力交易等能源资源数据,实现源网荷储电力能源生产、运行调节和运行分析,加强策略生成、响应分析、执行
评价、市场交易等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电流有内部电网流向公共电网,说明发电量出现余值时,可以将多余电量卖入公共电网,能够提高当地电网的收益;电流有从公共电网流向内部电网的,说明当地出现用电高峰,内部电网发电量不足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时,可以从公共电网购入电力,保障生产生活需求。
29.(2024·甘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砂涌是地震导致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沿一定通道到达地表,与地表石块等物质形成突起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是地震后典型的次生灾害之一。砂涌会导致土壤液化,使土层失去支撑力,其形成的土丘或石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地带,黄河流经东北部。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导致多地发生砂涌现象。图1示意土壤液化效应,图2示意砂涌发生过程。
(1)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在地震的影响下积石山县多地发生砂涌的原因。
(3)说出砂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答案】(1)地震产生的强烈振动导致地下土层松动,土壤变得松散;同时大量地下水沿地下裂隙上升至地下松动土层,土壤水分增多,导致土壤液化;液化的土壤沿裂隙通道涌出地表,形成土丘等砂涌地貌。
(2)地震强度大,地下土层振动剧烈,土壤变得松动;有黄河流经,地下水位较高,在地震的影响下,地下水大量涌入土层,导致土壤液化;地处山麓地带,河流沉积强,土层较深厚,为砂涌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土壤孔隙度较大,受振动易散碎等。
(3)土壤液化,流动性变强,导致建筑物地基不稳,使得建筑物出现倒塌或位移;导致公路和地下交通系统或设备垮塌,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大量含水沙土涌入农田,破坏耕地,导致农业减产;流动的土丘或石堆进入河流,阻碍河道,易引发山洪水等灾害。
【详解】(1)据材料可知,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并导致与其接壤的该区发生了次生灾害:“砂涌”(泥流涌出地表)。说明金田村砂涌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很大关系。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壳活跃,多断层;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沿一定通道到达地表,与地表石块等物质形成突起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因此推断该地地势低平,沉积作用强,地质历史时期多深厚泥沙沉积物,受地震和地壳挤压,沉积的泥沙和土壤变得松散,水与泥沙混合,泥沙遇水发生液化,形成泥流;泥流受挤压沿上覆压力小的断裂(或含水层)流动,被快速挤出地表形成砂涌现象。
(2)据材料可知,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地带,黄河流经东北部,地下水水位较高,长期的沉积形成深厚的泥沙沉积物,为砂涌提供物质基础;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下土层震动使得土壤变得松散,土壤空隙变大;在地震的影响下,地下水沿着裂隙涌入土层,进入土壤空隙中,导致土壤和水混合液化,最后沿通道被挤出地面。
(3)结合图文信息和结合砂涌的形成过程可知,土壤液化,泥沙流动性强,沿通道涌出地表,导致建筑物地基不稳,使得建筑物出现倒塌或者位移,导致安全性降低;沿途公路和地下交通设施设备垮塌破坏,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被破坏;大量含水沙土涌入地面,进入农田,破坏耕地,农业减产;流动的砂石进入河流,阻碍河流,容易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
30.(2024·吉林·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液化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土壤失去支撑力,导致土壤变成流体状的现象、含水的砂土喷出地表,与地表石块等物质形成突起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称之为砂涌,是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之一。新潟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濒临日本海,境内地势低平,日本最长河流信浓川流经此地入海。该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其中1964年发生的里氏7.5级地震引发县内多地发生砂涌现象,损失惨重。图1示意土壤液化效应,图2示意新潟地震液化场地分布
(1)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在1964年大地震的影响下新潟县多地发生砂涌的原因。
(3)说明砂涌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地震产生的强烈振动导致地下土层结构破坏,土壤变得松散。同时大量地下水沿地下裂隙上升至地下松动土层,土壤水分增多,导致土壤液化;液化的土壤沿地震裂隙通道涌出地表,形成土丘等砂涌地貌。
(2)地震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河流众多,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丰富),地震时地下水大量涌入土层,导致土壤液化;地势低平,河流沉积强,土层较深厚,为砂涌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土壤孔隙度较大,土质疏松,结构不稳定等。
(3)土壤液化,流动性变强,导致建筑物地基不稳,使得建筑物出现倒塌或位移;导致公路和地下交通系统或设备垮塌,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大量含水沙土涌入农田,破坏耕地,导致农业减产;流动的土丘或石堆进入河流,阻碍河道,易引发山洪水等灾害。
【详解】(1)地震产生的强烈震动导致地下土层结构破坏,土壤变得松散,容易受外力带动形成液态运动,地震影响地下水状态,大量高压地下水沿地下裂隙上升至地下松动土层,土壤水分增多,导致土壤液化,更加容易流动;液化的土壤沿地震裂隙通道随地下水涌出地表,形成土丘等砂涌地貌,改变地表形态。
(2)地震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导致多地发生砂涌现象;河流众多,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丰富,容易受到外界外力影响,地震时地下水大量涌入土层,导致土壤液化,形成砂涌的水分条件;地势低平,河流沉积强,土层较深厚,和地下水混合易形成流动土壤,为砂涌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土壤孔隙度较大,土质疏松,结构不稳定,形成砂涌较为容易,故新潟县多地发生砂涌。
(3)土壤液化,流动性变强,导致建筑物地基不稳,使得建筑物出现倒塌或位移,威胁当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导致公路和地下交通系统或设备垮塌,破坏公共基础设施,产生交通中断和次生事故;大量含水沙
土涌入农田,破坏耕地,导致农业减产,危害粮食安全;流动的土丘或石堆进入河流,阻碍河道,易引发山洪水、形成堰塞湖,危害河流沿岸的耕地和聚落。
3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1日,我国在渤海发现了亿吨级的渤中26-6油田,该油田为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潜山即深入岩层之下的山体)油田。一般海洋油田勘探时,认为“潜山高部见水,水下无法找油”,但渤中26-6油田断裂构造发育,封闭油气资源,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随着我国渤海大型海上油气田的发现,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步并蓬勃发展。下图为渤中26-6油田构造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为不同岩层界面。
(1)分析在潜山高部见水的情况下,渤中26-6油田依然存在油气资源的原因。
(2)说明渤海亿吨级油田的发现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3)简述渤海油气资源开发对我国海工装备制造发展起步的作用。
【答案】(1)油的密度比水小,油一般分布在水的上方;渤中26-6油田有断裂构造发育,潜山被多个断层切割为多个独立块;岩层界面对油气资源起到直接封闭作用,大量油气资源被封闭保存。
(2)降低从其他地区运输能源的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的局面(能源供需地区矛盾);带动油气勘探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水域较浅,对海工装备的技术要求低;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开发,促进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起步,不断地积累经验。
【详解】(1)根据密度差异,油的密度比水小,油一般分布在水的上方;由图可知,渤中26-6油田有断裂构造发育,潜山被多个断层切割为多个独立块;潜山顶部的岩层界面对油气资源起到直接封闭作用,大量油气资源被封闭保存。
(2)可从成本的角度、供需矛盾、带动产业发展三个角度展开说明。降低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运输能源的成本;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能源消耗量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的局面(能源供需地区矛盾);带动油气勘探、海工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由材料可知,随着我国渤海大型海上油气田的发现,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步并蓬勃发展。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水域较浅,对海工装备的技术要求低,可以小试牛刀;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开发,促进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起步,不断地积累经验,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32.(2024·安徽安庆·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隆藏布位于藏东南惟有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属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发育有多条大型冰川泥石流沟。其中天摩沟(主沟长度7.10km,高程范围2400~5560m)近年发生多次大规模泥石流,大量堆积物进入帕隆藏布河道,并在沟口发育大型冲积扇,帕隆藏布河道由原本窄深发育成游荡的辨状,沟口对岸的G318国道被迫改道。下图示意帕隆藏布天摩沟沟口辨状河道(下左图)和G318国道改道(下右图)。

(1)说出近年来天摩沟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简述帕隆藏布天摩沟沟口附近由峡谷型河道演变为辫状型河道的过程。
(3)分析天摩沟泥石流引起帕隆藏布沿岸原G318国道被迫改道的原因。
【答案】(1)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夏季风迎风坡,多暴雨,河流水量猛增;流域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地壳运动频繁,加上冰碛物增加,松散碎屑物质增多。
(2)多次发生的泥石流带来的堆积物淤高淤平帕隆藏布河床,降低了落差;帕隆藏布侧蚀作用增强,河道展宽;河床中堆积形成边滩和江心洲分割水流,形成辫状河道。
(3)泥石流形成的天摩沟沟口冲积扇占据了帕隆藏布河道,形成了凸岸形态;帕隆藏布河道变窄,水流变急,G318国道一侧河道受侵蚀;随着河道变弯,凹岸侵蚀,河岸后退,原有G318国道需要改道。
【详解】(1)据材料可知,天摩沟位于藏东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地带,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出现,容易导致河流水流猛增,搬运能力快速增强;近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流域内冰川大量融化,既提供了形成泥石流的水源,又提供了丰富的冰川堆积物;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层破碎,崩塌滑坡多发,沟谷松散堆积物多;天摩沟主沟长度7.10 km,高程范围2400~5560m,落差巨大,水流速度快。
(2)峡谷型河道一般落差比较大,水流速度快,据材料可知,近年发生多次大规模泥石流,大量堆积物进入帕隆藏布河道,导致沟口附近河道被淤平,河道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河流流速变慢之后,侧蚀作用增强,不断侵蚀展宽河道;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淤积作用增强,形成江心洲和边滩,分割水流,形成辫状型河道。
(3)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天摩沟泥石流形成的冲积扇,占据了帕隆藏布河道,导致河道在该位置凸出,形成凸岸的形态,该处原水流方向右偏,且河道变窄,流速加快,不断侵蚀对岸;河道逐渐变得弯曲,形成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格局;G318国道路基位于沟口对面的凹岸,侵蚀作用毁坏路基,河岸后退,原有的G318国道被迫改道。
地理信息技术
(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植被是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最好标志。云南省大理苍山是研究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典型山体,下图示意大理苍山植被垂直带谱。为覆盖整个研究区,科研人员选择2017年11月11日的3景和2018年1月24日的2景共5景遥感影像,用于划分垂直带植被类型和确定分类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理苍山是研究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典型山体,主要是该山地( )
①位于亚热带,纬度较低②人类活动影响少
③不同坡向季风强弱差异大④相对高度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科研人员选择11月和1月的遥感影像资料作为划分依据,主要考虑该时段(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叶片颜色差异大
C.云量较少 D.气温较低
3.科研人员分析大理苍山东西坡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目的是( )
A.研究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的干扰 B.检测遥感系统对地物分类的精度
C.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D.划分植被垂直分异现象中的边界
【答案】1.D 2.C 3.C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山地垂直地带性带谱多少主要受纬度、海拔、相对高度的影响。从材料可知,大理苍山位于云南省,纬度较低,①正确;由图形可以看出,该山海拔4112米,海拔高,相对高度大,④正确;所以垂直自然带谱较复杂,属于典型研究垂直地带性的山地,D正确;读图可知,该山地有较大范围的耕作区,所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②错误;不同坡向季风强弱差异大影响山区的水热分布,但不是垂直自然带分布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③错误,ABC错误。故选D。
2.由所学知识可知,遥感影像资料要求清晰度高,辨识度高,主要受传感器分辨率、飞行高度、大气干扰
(大气中的水蒸气、尘埃、烟雾等)及地表覆盖的影响。大理苍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1月和1月为冬季,植被覆盖度较低,A错误;降水较少,云量少,对遥感获取信息影响小,C正确;1月份部分植被已经落叶,所以遥感不完全是通过叶片颜色进行辨识,B错误;气温较低,与遥感影像分辨率高低无关,D错误。故选C。
3.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大理苍山东西坡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可以为保护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C正确;该研究团队的研究数据没有涉及气候变化,A错误;该研究团队是分析植被垂直分异,而不是研究遥感应用,B错误;划分植被垂直分异现象中的边界只是研究过程中的一项内容,不属于最终目的,D错误。故选C。
(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2022年末,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澳大利亚西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折向西北,在澳大利亚陆地上停留较长时间,给当地造成严重灾情。如图示意热带气旋“艾利”的移动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4.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时,达尔文盛行( )
A.偏西风 B.偏东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5.热带气旋“艾利”完成大角度转向,主要取决于( )
A.西北季风 B.海上高压中心 C.东南信风 D.陆地低压中心
6.监测热带气旋“艾利”对澳大利亚造成的灾情,可以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
①估测洪水淹没面积②计算民房停水范围③预估农田减产情况④提供灾情预报预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4.D 5.C 6.D
【解析】4.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时,达尔文地处低压中心东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西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形成偏北风,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
5.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地区受夏季风(西北季风)影响,越往内陆,西北季风不断减弱,更多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热带气旋“艾利”移动路径折向西北。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
6.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表达的技术。对于本次热带气旋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对其进行监测,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军事侦察等领域可以检测出洪水淹没面积,以及农田减产情况,提供灾情预报预警信息,④对;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进一步估测出洪水淹没面积,预估出农田减产情况,①③正确;地理信息技术并不能较好的监测民房内部状况,不能计算民房停水范围,②错误。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24高三上·江西赣州·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5日01:03,太阳爆发了近年来最强耀斑,造成强无线电信号吸收事件,短波无线电通讯以及导航低频信号传输受阻约一小时。我国首颗太阳同步轨道探测卫星“羲和号”拍摄到本次耀斑爆发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地面与卫星通讯受耀斑干扰最严重的渔场可能是( )
A.北太平洋渔场 B.东南太平洋渔场 C.东南大西洋渔场 D.东北大西洋渔场
8.“羲和号”卫星与地面气象站相比,在空间天气观测方面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工作连续性好 B.数据丰富全面 C.完全不受干扰 D.消除监测盲区
【答案】7.B 8.A
【解析】7.耀斑爆发时,处于正午前后的区域处于受耀斑影响最严重,处于夜间的区域受耀斑影响较小。耀斑爆发时为北京时间1时左右,根据计算北太平洋渔场大部分区域为冬季夜间,受耀斑影响较小,A错误。东南太平洋渔场此时接近正午,通讯受耀斑干扰最严重,B正确。东南大西洋渔场与东北大西洋渔场此时为下午日落前后,通讯受耀斑干扰较小,CD错误。故选B。
8.卫星观测空间天气几乎不受大气层内的天气状况影响,相比地面气象观测站可以连续观测,A正确。数据丰富全面的程度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累计观测的时间长短,技术条件等,卫星观测在空间天气观测方面并未无突出优势,B错误。卫星观测也会受太空中的因素影响,比如太空垃圾、宇宙射线等,C错误。卫星观测也无法消除监测盲区,D错误。故选A。
9.(2024·安徽合肥·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流雾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雾,是沿海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已基本实现了“雾航不误航”,保障了社会经济平稳运行。2019年4月7日-8日,台湾海峡盛行
近5级的西南风,北部有平流雾分布(下图)。8日6时后平流雾逐渐消散。
(1)简述此次台湾海峡北部平流雾的形成机理。
(2)推测此次平流雾在6时后逐渐消散的原因。
(3)在此次平流雾发生期间,对举地理信息技术在保障“雾航不误航”中的应用。
【答案】(1)西南风携带暖湿气流持续向东北方向输送;台湾海峡北部海水温度较低;暖湿的空气接触到较冷的水面,温度下降,水汽凝结成雾。
(2)6时后太阳辐射增强,海面温度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阳光照射使雾滴蒸发;西南风减弱,暖湿气流不再持续输送。
(3)利用RS技术实时接收卫星图像,监测雾区的分布、范围和动态变化;利用GIS建立预警系统;利用GNSS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为船舶提供导航。
【详解】(1)平流雾的形成通常需要暖湿空气、较冷的下垫面(如海洋表面)以及适当的风向和风速。由材料可知,此时台湾海峡盛行近5级的西南风,可以向台湾海峡北部持续输送暖湿空气;当暖湿空气流经台湾海峡北部相对较冷的海面时,由于海面温度低于暖湿空气的温度,导致暖湿空气在接近海面时迅速冷却。
(2)可从水汽、冷下垫面升温等角度展开分析。6点后太阳辐射增强,海面开始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暖化了原本冷的下垫面,减小了暖湿空气与下垫面之间的温差,不利于水汽凝结成雾;太阳辐射增强,阳光照射有助于雾滴蒸发,从而减少雾层的厚度早晨风向或风速可能发生改变,导致暖湿气流不再持续输送。
(3)地理信息技术包括RS(遥感技术)、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通过RS实时接收卫星图像,监测雾区的分布、范围和动态变化,为船舶提供航行预警信息;通过GNSS为轮船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也能辅助船舶维持安全航线;通过分析气象数据,GIS可以帮助建立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平流雾,从而采取预防措施。
10.(23-24高三上·安徽合肥·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部高原内,是世界最大盐沼。乌尤尼盐沼在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海洋,后因安第斯山脉隆起,一个名为“明钦湖”的巨湖形成,但因气候变化,湖泊逐渐演变成了乌尤尼盐沼。乌尤尼盐沼在积水期间,有着“天空之境”的自然美景。乌尤尼盐沼是一个理想的遥感卫星辐射校正目标(辐射校正是指遥感卫星利用地球表面大面积均匀地物为目标,通过发射和接受不同波段辐射进而对遥感卫星进行的校准)。下图分别示意乌尤尼盐沼地理位置和其积水期间的“天空之境”美景。
(1)简述乌尤尼盐沼经历“海—湖—沼”的演变过程。
(2)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景观的最佳观赏期为每年的12月~2月,试说明该时段为最佳观赏期的原因。
(3)试简述乌尤尼盐沼是一个理想的遥感卫星校正目标的原因。
【答案】(1)新生代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安第斯山脉开始隆起,海床抬升形成明钦湖;随着地壳的抬升,明钦湖地区气候逐渐变干,湖泊逐渐干涸,形成乌尤尼盐沼。
(2)12月至次年2月乌尤尼盐沼受赤道低压影响较明显,降水较多,盐沼易积水形成“天空之境”景观;12月至次年2月正值南半球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较多,盐沼积水多;该地海拔较高,该时期气温较适宜等。
(3)乌尤尼盐沼面积大且空旷,中心地区无高大遮挡物;盐沼积水期间,表面光滑,地表反射率高;地表物质性质均匀且单一,反射波段性质均一;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人口分布少,远离市区,大气污染少等。
【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乌尤尼盐沼在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海洋,后因安第斯山脉隆起,一个名为‘明钦湖’的巨湖形成,但因气候变化,湖泊逐渐演变成了乌尤尼盐沼”。据此可知,乌尤尼盐沼经历“海—湖—沼”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海陆变迁导致内陆湖形成过程,可从内力作用(地壳运动)角度分析;由内
陆湖到盐沼的形成过程,可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时期该地地壳运动剧烈,地壳抬升,安第斯山脉从海底隆起,未退却的海水在山间形成巨大的内陆湖泊-明钦湖;由于随着地壳的抬升,地形逐渐封闭,气候逐渐变干,湖水不断蒸发干涸,盐分积累,湖泊逐渐演变成了乌尤尼盐沼。
(2)由材料可知:“乌尤尼盐沼在积水期间,有着‘天空之境’的自然美景”,故观赏“天空之境”主要在当地的雨季,每年的12月~2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乌尤尼盐沼地区受赤道低压影响较明显,降水较为丰富,入湖的水量大,盐沼水位上升,形成一片面积较大的浅湖,形成“天空之境”景观;在12月~次年2月,为当地的夏季,也是湖区周边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较多的时期,盐沼积水多;该地地处高原,夏季气温较低,气候较为适宜观赏。
(3)依据材料信息“辐射校正是指遥感卫星利用地球表面大面积均匀地物为目标,通过发射和接受不同波段辐射进而对遥感卫星进行的校准”可知,测试和校准地球遥感卫星注意是看其对分辨率准确程度。地物反射率越高,反射波段越稳定均一,越有利于遥感卫星校正。乌尤尼盐沼面积大且空旷,中心地区无高大遮挡物,多尤其是盐沼积水期间,表面光滑,盐湖面反射率高,且该地区气候干旱,晴朗天气,云层干扰少,不同波段辐射的透射率高;湖区表面物理性质均匀且面积大,反射波段性质均一,可以更精准地完成遥感卫星的测试和校准任务;人口分布少,远离市区,大气污染少,大气透射率高等。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新七省高考专用)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4·广西玉林·一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地燃气发电厂为了满足高峰时间段用电,会有计划地集中并网发电。图示意加利福尼亚州2012~2020年当地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社会用电缺口量-光伏发电量)。2012年当地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看起来就像驼峰(有两个高峰)。随着当地太阳能发电量的变化,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从过去的“驼峰曲线”变为了“鸭子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20年,加利福尼亚州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总体变化特点是( )
A.先增加,后减少 B.呈阶段性下降 C.先减少,后增加 D.维持同一水平
2.加利福尼亚州每日社会用电缺口量最少的时间大约是( )
A.3时 B.10时 C.13时 D.20时
3.导致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第一个峰值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兴起 B.居民用电量逐年减少
C.经济下行,生产用电量减少 D.光伏发电量逐年增长
(2024·贵州毕节·一模)杀威台子滑坡是位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河段的一个巨型古滑坡,研究其发展变化,对掌握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杀威台子滑坡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M堆积体( )
A.曾掩埋N堆积体 B.河道两岸高度相同
C.主要由白云岩构成 D.主要由千枚岩构成
5.次级滑坡发生的主要基础地质条件是( )
A.首次滑坡刨蚀 B.堰塞湖水冲蚀 C.断层频繁活动 D.河流凹岸侵蚀
(2024·江西上饶·一模)钽电容是现代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中必备的部件。江西省宜春钽铌矿是我国可供工业用途开发的矿床之一,其查明具有内蕴经济价值的资源量仅为1.4万吨左右,但已占到全国钽矿资源总量的28%以上。多年来,我国钽矿、钽电容产品始终处于净进口状态,而钽产业的中低端钽粉产品则保持着净出口。“一带一路”背景下,众多中国矿产企业走出国门与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合作开发矿产资源。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框架下托管式矿产资源开发国际合作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材料分析,我国进口钽矿、钽电容商品,出口钽粉的主要原因是( )
①钽矿开采成本较高 ②钽产业技术水平低 ③钽矿资源禀赋较差 ④钽粉产品附加值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矿产企业在国际合作中采用托管式开发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
A.降低国外资源开发成本 B.提升我国选矿采矿技术
C.提高企业海外运营效率 D.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23-24高三上·广西贵港·阶段练习)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示意我国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庄发展滞后。为实现彻底脱贫,该村整体搬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成因可能是( )
A.工程修建导致滑坡 B.夏季暴雨引发泥石流
C.岩溶地表易坍塌 D.融水引发泥石流
9.造成该流域ab河段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修建公路 B.矿山开采 C.修筑房屋 D.陡坡垦殖
10.M村落经常遭到上述自然灾害的威胁,则该村落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4·甘肃·一模)地震之后由于地壳震动,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液化并沿着一定的通道直接到达地表,形成砂涌。砂涌能瞬间埋没建筑物和人群、阻塞道路和交通设施等,并改变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砂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砂涌是诱发地震的主要途径之一 B.地下含水层遭受挤压形成砂涌
C.砂涌多发生在地下水丰富的沙漠区 D.砂涌多发生在含水砂土层丰富的地区
12.关于砂涌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砂涌和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区 B.降水集中强度大均会诱发砂涌和泥石流
C.诱发砂涌和泥石流的地质作用不同 D.砂涌和泥石流形成的成灾物质不同
(2024·甘肃兰州·一模)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拉脊山北缘断裂带的断层活动。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于积石山县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图为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次地震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两侧岩体受力及运动状况是( )
A.垂直拉伸,滑移,断裂 B.水平拉伸,断裂,滑移
C.垂直挤压,滑移,断裂 D.水平挤压,断裂,滑移
14.此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 )
A.震中以东 B.震中以西 C.震中以北 D.震中以南
15.距震中约4~6km的区域受灾程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震中距小 B.人口密集 C.资源丰富 D.土质疏松
(23-24高三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2020年德国成为净电力出口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功不可没,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近半数,其中,光伏发电占9.7%,增长最快,以太阳能屋顶形式为主。目前,德国政府采
取高额补贴和向民众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税等措施,将在未来几年内淘汰常规能源。下图示意2001~2019年德国光伏电力消费量及增长情况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推测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最大的是( )
A.光伏发电 B.风力发电 C.生物质能发电 D.水力发电
17.2001~2019年德国光伏电力消费量的变化说明( )
A.行业光伏装机容量增长放缓 B.可再生能源使电力成本升高
C.电力用户支付费用持续升高 D.太阳能屋顶已处于饱和状态
18.与德国“太阳能屋顶”形式比较,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的太阳能电站( )
A.发电量大 B.环境影响大 C.输电成本高 D.发电时间长
(2024·安徽黄山·二模)为应对极端天气影响,欧洲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国互联电网。近年来,荷兰用电负荷中光伏发电比例大幅增加,是欧盟国家中光伏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下图为2022年7月1日至7日荷兰部分电力平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近年来荷兰光伏发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日照时间长 B.政策支持 C.土地成本低 D.技术先进
20.此期间,对荷兰电力跨国受入变化影响最大的能源是( )
A.煤电 B.气电 C.风电 D.核电
21.欧洲跨国互联电网的建设有利于( )
①减少发电量,降低用电成本②保障电力供应安全③解决化石能源对外依赖问题④促进能源绿色转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安徽·模拟预测)“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这日天气晴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 )
A.风电、光伏发电为主 B.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C.水电、光伏发电为主 D.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23.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
A.减少碳排放 B.减小电网波动 C.降低能源需求 D.减少能源进口
24.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7月
25.(2024·广西·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该项目位于鄂毕河入海口附近(下图所示),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简述该项目建设面临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
(3)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26.(2024·贵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东普沟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大拐弯地区,为雅鲁藏布江左岸一级支流,色东普沟处于高寒地区,有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2018年10月17日凌晨,色东普沟发生大规模冰崩碎屑流,碎屑物质在沟口堆积形成堰塞坝,上游水位急速上升,淹没了派镇通往加拉村的公路。滑坡碎屑流发生之前,滑坡区出现强降雨天气。下图为色东普沟某断面剖面图。
(1)描述此次色东普沟滑坡碎屑流堵江事件的形成过程。
(2)说明色东普沟岩层破碎经常发生滑坡碎屑流的原因。
(3)分析色东普沟岩发生滑坡碎屑流的不利影响。
27.(2024·江西上饶·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其下游河段河谷宽达7-8km,形成典型的辫状水系。由于人类活动的
干预,拉萨河在拉萨城区段形成宽仅几十米的顺直的河道。拉萨河谷地砾石堆积厚达数十米且层理结构清晰,同一堆积层砾石大小均匀且磨圆度较高,不同层之间砾石差异明显。研究表明,C-D时期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总体保持稳定。下左图为拉萨河谷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拉萨河谷某时期河床堆积物垂直剖面图。
(1)据河床沉积物特征,推测拉萨河流域C-D时期气候特征的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2)与图中雅鲁藏布江干流谷地相比,拉萨河河谷聚落分布密度、规模较大。请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其原因。
(3)简述拉萨城区段拉萨河顺直河道的形成过程。
28.(2024·江西·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大型油田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是产能和用能大户,园区内建有大型的“源网荷储”系统(如图),配合该系统,油田还将内部电网与公共电网相连,考虑市场电价和园区发电成本,实时调配电能。
(1)分析该油田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与仅采用火力发电相比,该油田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发电的益处。
(3)说明“源网荷储”系统接入公共电网对该油田生产的有利影响。
29.(2024·甘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砂涌是地震导致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沿一定通道到达地表,与地表石块等物质形成突起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是地震后典型的次生灾害之一。砂涌会导致土壤液化,使土层失去支撑力,其形成的土丘或石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地带,黄河流经东北部。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导致多地发生砂涌现象。图1示意土壤液化效应,图2示意砂涌发生过程。
(1)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在地震的影响下积石山县多地发生砂涌的原因。
(3)说出砂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30.(2024·吉林·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液化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土壤失去支撑力,导致土壤变成流体状的现象、含水的砂土喷出地表,与地表石块等物质形成突起的土丘或石堆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称之为砂涌,是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之一。新潟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濒临日本海,境内地势低平,日本最长河流信浓川流经此地入海。该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其中1964年发生的里氏7.5级地震引发县内多地发生砂涌现象,损失惨重。图1示意土壤液化效应,图2示意新潟地震液化场地分布
(1)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在1964年大地震的影响下新潟县多地发生砂涌的原因。
(3)说明砂涌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1日,我国在渤海发现了亿吨级的渤中26-6油田,该油田为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潜山即深入岩层之下的山体)油田。一般海洋油田勘探时,认为“潜山高部见水,水下无法找油”,但渤中26-6油田断裂构造发育,封闭油气资源,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随着我国渤海大型海上油气田的发现,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步并蓬勃发展。下图为渤中26-6油田构造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为不同岩层界面。
(1)分析在潜山高部见水的情况下,渤中26-6油田依然存在油气资源的原因。
(2)说明渤海亿吨级油田的发现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3)简述渤海油气资源开发对我国海工装备制造发展起步的作用。
32.(2024·安徽安庆·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隆藏布位于藏东南惟有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属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发育有多条大型冰川泥石流沟。
其中天摩沟(主沟长度7.10km,高程范围2400~5560m)近年发生多次大规模泥石流,大量堆积物进入帕隆藏布河道,并在沟口发育大型冲积扇,帕隆藏布河道由原本窄深发育成游荡的辨状,沟口对岸的G318国道被迫改道。下图示意帕隆藏布天摩沟沟口辨状河道(下左图)和G318国道改道(下右图)。

(1)说出近年来天摩沟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简述帕隆藏布天摩沟沟口附近由峡谷型河道演变为辫状型河道的过程。
(3)分析天摩沟泥石流引起帕隆藏布沿岸原G318国道被迫改道的原因。
地理信息技术
(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植被是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最好标志。云南省大理苍山是研究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典型山体,下图示意大理苍山植被垂直带谱。为覆盖整个研究区,科研人员选择2017年11月11日的3景和2018年1月24日的2景共5景遥感影像,用于划分垂直带植被类型和确定分类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理苍山是研究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典型山体,主要是该山地( )
①位于亚热带,纬度较低②人类活动影响少
③不同坡向季风强弱差异大④相对高度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科研人员选择11月和1月的遥感影像资料作为划分依据,主要考虑该时段(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叶片颜色差异大
C.云量较少 D.气温较低
3.科研人员分析大理苍山东西坡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目的是( )
A.研究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的干扰 B.检测遥感系统对地物分类的精度
C.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D.划分植被垂直分异现象中的边界
(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2022年末,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澳大利亚西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折向西北,在澳大利亚陆地上停留较长时间,给当地造成严重灾情。如图示意热带气旋“艾利”的移动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4.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时,达尔文盛行( )
A.偏西风 B.偏东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5.热带气旋“艾利”完成大角度转向,主要取决于( )
A.西北季风 B.海上高压中心 C.东南信风 D.陆地低压中心
6.监测热带气旋“艾利”对澳大利亚造成的灾情,可以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
①估测洪水淹没面积②计算民房停水范围③预估农田减产情况④提供灾情预报预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24高三上·江西赣州·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5日01:03,太阳爆发了近年来最强耀斑,造成强无线电信号吸收事件,短波无线电通讯以及导航低频信号传输受阻约一小时。我国首颗太阳同步轨道探测卫星“羲和号”拍摄到本次耀斑爆发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地面与卫星通讯受耀斑干扰最严重的渔场可能是( )
A.北太平洋渔场 B.东南太平洋渔场 C.东南大西洋渔场 D.东北大西洋渔场
8.“羲和号”卫星与地面气象站相比,在空间天气观测方面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工作连续性好 B.数据丰富全面 C.完全不受干扰 D.消除监测盲区
9.(2024·安徽合肥·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流雾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雾,是沿海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已基本实现了“雾航不误航”,保障了社会经济平稳运行。2019年4月7日-8日,台湾海峡盛行近5级的西南风,北部有平流雾分布(下图)。8日6时后平流雾逐渐消散。
(1)简述此次台湾海峡北部平流雾的形成机理。
(2)推测此次平流雾在6时后逐渐消散的原因。
(3)在此次平流雾发生期间,对举地理信息技术在保障“雾航不误航”中的应用。
10.(23-24高三上·安徽合肥·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部高原内,是世界最大盐沼。乌尤尼盐沼在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海洋,后因安第斯山脉隆起,一个名为“明钦湖”的巨湖形成,但因气候变化,湖泊逐渐演变成了乌尤尼盐沼。乌尤尼盐沼在积水期间,有着“天空之境”的自然美景。乌尤尼盐沼是一个理想的遥感卫星辐射校正目标(辐射校正是指遥感卫星利用地球表面大面积均匀地物为目标,通过发射和接受不同波段辐射进而对遥感卫星进行的校准)。下图分别示意乌尤尼盐沼地理位置和其积水期间的“天空之境”美景。
(1)简述乌尤尼盐沼经历“海—湖—沼”的演变过程。
(2)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景观的最佳观赏期为每年的12月~2月,试说明该时段为最佳观赏期的原因。
(3)试简述乌尤尼盐沼是一个理想的遥感卫星校正目标的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