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人应当坚持正义
Ⅰ 语言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无论中外都很早就懂得美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总体上贬低、排斥艺术和审美,但他在青少年教育上却非常自觉地利用艺术和审美对孩子进行全面良好的教育。他建议:“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 于优美的作品,( ),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 。《乐记》就已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 的感染功能,“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化即美育的效果。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强调日常生活(无疑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 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耳濡目染 国泰民安 潜移默化 日积月累
B.耳闻目睹 国泰民安 耳提面命 与日俱增
C.耳濡目染 政通人和 耳提面命 日积月累
D.耳闻目睹 政通人和 潜移默化 与日俱增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像呼吸优美的作品中的清幽境界
B.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
C.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
D.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
B. 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C.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
D.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柏拉图的著作几乎都是用对话写成的。 。 。 。 。
。 。
①讨论双方集中于一个或几个问题,一问一答,互相辩驳,揭露矛盾,最后得出结论
②他把对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运用于学术讨论之中,这是一种创举
③但是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并非易事
④他善于运用幽默和反讽的笔调,随时使用比喻和神话
⑤不管见解是否有理,结论是否正确,其矛盾却暴露得清楚深刻
⑥因此,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必须仔细琢磨
A.②①⑤④③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②①⑤③④⑥ D.④⑤①⑥③②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尊雕像和一把尺子,代表相同的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① 。雕像是西方人熟知的正义女神,她一手提天平,代表正义与公平;一手持剑,代表制裁力。② 。如《管子》中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中国人习惯将法律比作尺子等度量工具。雕像与尺子的现象恰好说明,③ 。西方人视法律为公平、正义的化身,而中国人多数习惯将法律作为工具理解。
6.正义之士自古至今、从中到外不乏其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再找两个正义之士仿写句子。
示例: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义正词严,一生反对暴力,不是创作了爱憎分明、笔力辛辣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吗?
答:
7.根据下面的文字,为“普遍正义”下个定义。
亓培玉,同济大学在读研究生,2001年2月4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泉河大坝与妻子杨雪一同散步时,遭当地颇有权势的4人殴打追杀,直至溺死河中,原因只是他批评其中一个当众小便的人“没修养”。
这激怒了浙江学界,强烈要求严惩凶手。公安部、安徽省领导、安徽省公安厅领导对此案高度重视。
毋庸讳言,令人发指的罪恶,因为受害者受过高等教育而变得更加让人“高度重视”了。可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又该怎么办?他们若遭遇了暴行,又到哪里去找严惩凶手的“过硬”理由?
当学界只能把知识作为要求严惩罪恶的本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深思: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堂堂正正地以公民的权利和法律来追究罪恶?
那几个残害亓培玉的匪徒已注定在劫难逃,但这就意味着普遍的正义得到了伸张吗?
这几个匪徒也许正在后悔。但后悔的可能并非杀人,而是杀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社会的各阶层不再是只会或只能顺“势”而为要求伸张正义,属于全社会的正义才有指望。
答:
Ⅱ 思维、审美素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互联互通的时代,保持正义感将是一种考验。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改变着社会面貌。网购、共享经济之类且不去说,社会治理也在极大变化中。网上时常洪波涌起,热点一个接一个,舆情一轮接一轮。在互联网的联结之下,人人都经受着考验。为这些“点”供热的人,时常会疲惫。
热点更替得越来越快,疲惫也就越来越深。在这个月的热点、舆情里放声呐喊的人,可能已不记得上个月、上半年或者更往前,曾为哪个热点呐喊,尽管当时可能和今天一样投入。再往后,有一天碰到新的,恍惚想起曾经遇过类似的,渐渐就没有当初的热力了。麻木,时常是疲惫的孪生姊妹。
这种状况,有首诗恰好可以形容:“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胸中万古刀”,并不是把刀,见不平而愤的正义感而已。天亮之后,“事随日生”,就是所谓“人间万事细如毛”。执着正义感的诗人见不平而鸣,却又抵不过日升日落、日日因事而鸣的磨损。
诗人慨叹的,是面对此起彼伏的世事风波,保持长久正义感之难。诗作者刘叉,主要生活在唐代元和年间。对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而言,这个问题只会更严峻。
过去的年代,我们能关注的,不过是近距离之事。但现在,我们关注的事件,已经和地理距离没有必然关系。天下都在掌上设备里,“人间万事细如毛”,在这个年代人们的视界里,早已是数量级的增长。“胸中万古刀”所要经受的磨损,也就更甚于前。
刘叉的《偶书》,偶然“预言”今天我们经历的一大考验。这个名字奇特的诗人,从诗到人,看起来似乎都算得上古典时代的“异类”。李商隐评价他“不在圣贤中庸之列”却“过人无限”。不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却依旧被时人肯定为“过人无限”,可见这个诗人是真的过人。
他的过人处,大概就生发于对“胸中万古刀”有非常的执着吧。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虽然慨叹“磨损”,却并不会轻易磨灭。同时代的诗人孟郊欣赏刘叉,刘叉则有《答孟东野》,似调侃,似自嘲,又似袒露坚定的意念:“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
“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有这样的意念,哪里算“异类”?在诗歌的长河、时间的长河里,简直是再经典不过的一道指路光源。
持守正义感而力不竭,经世事沧桑百炼而不柔亏,当然并不是光靠喊就能做到的。刘叉在另一首诗《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里“解说”了其中要点:“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友人姚秀才喜爱他的剑。他把剑送了,顺便写上一篇“使用说明”:这剑,就是从古到今那道不曾断的流水——在《偶书》里,它是“胸中万古刀”的“刀”。要怎样保持它的锋芒,“百炼不柔亏”呢?请“勿薄细碎仇”——不要把它用于细碎的私仇,磨损它万古的光芒。言外之意自在公义。
正是所谓——“胸中万古刀”,“勿薄细碎仇”,“百炼不柔亏”。这副刚肠,或许是时间留给我们的那把经过考验的钥匙。(摘编自吴画成《不灭胸中万古刀》)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使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改变,网上不断涌起洪波,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热点。
B.在互联互通的时代,热点更替得越来越快,当新的热点产生之后,人们就忘却了上一个热点。
C.刘叉的《偶书》能够准确地“预言”当今我们经历的一大考验,堪称古典时代的“异类”,因此李商隐评价他“过人无限”。
D.面对此起彼伏的世事风波,保持长久正义感很难,唐代有诗人对此产生慨叹,今天的我们感受会更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了网购、共享经济、社会治理的巨大变化等,这些材料为互联网改变社会面貌提供了例证。
B.文章引用刘叉的三首诗意在反复说明“磨损胸中万古刀”的原因,这也是从古到今人们很难执着正义感的原因。
C.作者引用李商隐对刘叉的评价和孟郊对刘叉的欣赏,表现了刘叉的过人之处,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层层递进,由互联网时代热点频发引出唐人诗句,指出勿在细碎的私仇上着意,方可让正义之刀闪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掌上设备里就可得知人间万事,且事件呈数量级增长。要想保持正义感,比从前更难。
B.唐代诗人对“胸中万古刀”有非常的执着,认为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虽然可以被磨损,但是不会被轻易磨灭。
C.刘叉名字奇特,从诗到人,似乎是古典时代的异类。其《偶书》可以说是对我们今天要经历的考验的“预言”。
D.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刘叉的“不灭胸中万古刀”精神就像一道指路光源,激励人们保持对正义感的渴望并努力坚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苏格拉底被囚处
周大新
①最初看到那三个铁栅门时我没有在意。我的目光一晃而过,雅典有太多的景致吸引着我这个新到游客的眼睛。待杨少波先生介绍说“这,就是苏格拉底当年被关押的地方”时,我才吃了一惊,赶紧从近处的橄榄林里收回目光,定睛去看它们。它们立在一道石壁上,都不是很宽,三扇铁栅门后,是三个石室,也就是石洞。
②我惊看着那三个石室。原来,我敬佩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赴死前就被关押在这里。原来,这道石壁和这些石室,目睹过那个伟大哲人的身影,聆听过他的声音,见识过他的智慧,而且看见过他最后赴死的情景。
③这么说,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于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苏格拉底之死》中,关于关押苏格拉底囚室的描画,是不准确的,是过于理想化了。在那幅画中,囚室很大,石块砌成的墙壁很高,向上还有很多阶梯,明显是正规的房间,而囚室是在房子的底层。画面上苏格拉底坐着服毒自杀的那张床很宽大,而这三个石洞中最大的一个也摆不下那样气派的床。看来,雅克·达维特在创作那幅画前没有来过雅典,没有看过真正囚禁苏格拉底的地方。他把事情向好处想了,他不知道真相比他的想象要严酷得多。
④我看着石洞囚室里不大的空间,努力去想象苏格拉底当年被囚时的生活情景:他会坐在囚室的小床上去安慰和宽慰妻子桑蒂比及他们的孩子,会在床前狭小的空地上边踱步边默想希腊城邦的未来,会在柏拉图和克利托等学生们来看望他时向他们谈他关于肉体和灵魂的最新思考成果,会席地而坐吃下狱卒们送来的食物,会在去囚室门外放风时远眺雅典城区并伸手抚摸橄榄树上嫩绿的叶子,会在那个较小些的石室里进行最后一次沐浴……
⑤我猜想,当年苏格拉底被关进囚室后,可能会反复回忆,安尼托、梅勒托和吕贡这三个人为何要以不信本邦神灵、企图另立新神和迷惑、毒害青年两个罪名起诉自己。那明明是莫须有的罪名。他可能最终想起来了,那个控告他的主谋安尼托,他其实是得罪过的。有一次他同美诺讨论美德是不是知识的时候,正巧碰见他,于是便拉他过来提问。结果在提问中不仅让安尼托陷入了自相矛盾,还损及了对方崇拜的政治家,致使他失了面子。他拂袖而去时撂下过狠话:我觉得你这个人很容易说别人坏,我奉劝你慎重些!他可能也想起来了,那个梅勒托是诗人和悲剧作家,而他对诗人没有好印象,曾经讽刺过诗人们,对方参与控告很可能是在为诗人们出气。他也许到最后也想不起怎么得罪了无名演说家吕贡,因为吕贡根本就没进入过他的视野。不过他后来可能想明白了,吕贡会因为参与控告他苏格拉底这件事本身,迅速成为雅典的一位名人,这也是人成名的一个法子。
⑥我猜想,苏格拉底被关进囚室后,可能会反复思考,由500个公民组成的法庭,为什么会判并未犯罪的自己死罪?他对希腊城邦充满感情,没有任何有违城邦法律的举动,他只是喜欢用不断提问和谈话的方式追求真理。他知道把权力交给民众的全部好处,他思考过希腊城邦制度的各个方面,他对人性有过深刻研究。可他就是没有想到,民众在某些时刻对精英人物是存在敌视情绪的——这是人性中极其隐秘的一面。真正的思想者有时会搅乱平庸的日常生活,也因此,真正的思想者不仅可能被执掌权力者视作威胁,也可能被怯懦的民众当作破坏其安宁生活的祸首。苏格拉底的一些思想让民众觉得他太反常、太出格,就是这种反感和敌视情绪促成了错误的判决。这当然是精英人物的悲哀。他们思想的目的是让民众生活得更好,却恰恰又让民众对其生了敌意。人性是一个隐秘的洞穴,所有的精英人物都应该探身这个洞穴,以对其有所了解。
⑦我猜想,苏格拉底在拒绝逃跑决心赴死时,并没有估计到自己被处死这件事的全部影响。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有朋友和学生曾劝他逃跑,而且当时他也确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逃跑。但他决然地拒绝了,理由是,既然身为雅典公民,就理应遵守雅典的法律,雅典的法庭判我死刑,我就应该甘愿受死,以维护法律的尊严。若越狱逃走,就是以错对错。我估计,他当时只是想用自己赴死的行动,去感动更多的人遵守雅典的法律,他根本没有估计到,他的死,会成就他的不朽声名。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著作的他,能获得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地位,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从容赴死给他带来了广泛关注。人们在口口相传他被不公正地处死这一事件的同时,开始互相传述他的思想,他的思想便随着他屈死的故事流传开来。
⑧苏格拉底死得太冤了,苏格拉底又死得太有价值了!
⑨苏格拉底,我来向你致敬了!(选自《北京文学》2013年第7期)
4.阅读文本,你认为苏格拉底是一个有着怎样的精神品格的人?
答:
5.文章第③段详细描述了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关于囚室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6.请简要分析第④段在表达上的特点及其效果。
答:
7.文章结尾说“苏格拉底死得太冤了,苏格拉底又死得太有价值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1.答案 A
解析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此处用于形容优美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显然用“耳濡目染”。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侧重政事顺遂。从原文语境来看,两词均可,但用“国泰民安”更好一些。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此处语境是产生“感染功能”,
显然不能用“耳提面命”。日积月累:长时间地积累。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此处“作用”不能与“增长”一词搭配,应用“日积月累”。
2.答案 B
解析 A项“呼吸……清幽境界”搭配不当。C项括号前已经把青年所处的“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故选项中“优美的作品”与前面不连贯。D项“享受清幽境界”与后文内容不连贯。
3.答案 C
解析 A项成分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后面不能再加“教育”。B项语序不当,应将“改善”和“培养”调换顺序。D项同时出现A、B两项的错误。
4.答案 C
解析 细读题中的六个句子,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类:对“对话”写作形式的讨论,对“对话”阅读感受的讨论。横线前提出话题“对话”,其后应该是对“对话”这一写作形式进行介绍,所以第一个横线处应填②;①⑤具体讲“对话”这一文学形式的特点;③转折,指出“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并非易事”;④具体解释“并非易事”的原因;⑥是结论句,照应“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并非易事”。
5.答案 (示例)①答案是“法律” ②尺子是中国人心中的法律 ③中国与西方国家对法律的不同认知
解析 第①处,根据文段末句,便知“这个事物”是“法律”;第②处,根据前句“雕像是西方人……”,便知此处应补写“尺子是中国人……”;第③处,根据前句“雕像与尺子……”,便知此处要补写“中国与西方的不同认知”。
6.答案 (示例)中国封建社会的清官海瑞,两袖清风,一生正气为人民,不是奋不顾身地批评嘉靖皇帝荒淫搜刮导致人民贫困吗?
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忠勇报国,舍生取义,不是奋勇拼杀,牺牲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前线吗?
7.答案 普遍正义是以公民的权利和法律来追究罪恶的属于全社会的正义。
1.答案 D
解析 A项“使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改变”错,原文第一段是“改变着社会面貌”,选项扩大了原文的范围。B项“人们就忘却了上一个热点”错,原文为“可能已不记得上个月、上半年或者更往前,曾为哪个热点呐喊”。C项强加因果。
2.答案 B
解析 B项“这也是从古到今人们很难执着正义感的原因”无中生有。
3.答案 B
解析 B项“唐代诗人”扩大了范围,“认为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是作者的观点。
4.答案 是热爱生活、富有思想的智者;是维护真理、敢于得罪异己的斗士;是舍生取义、从容赴死的英雄;是热爱雅典、捍卫法律尊严的公民。
5.答案 油画中对囚室的描绘过于“理想化”,与苏格拉底真正被囚处的狭窄、简陋作对比;引出下文对苏格拉底被囚时残酷的生活境遇的想象;赞美苏格拉底坚持真理的精神和坦荡的襟怀。
6.答案 运用想象、排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以冷静客观的叙述风格,集中展现了苏格拉底被囚时的生活情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强化了作者对苏格拉底的敬仰之情。
7.答案 ①“冤”在他“对希腊城邦充满感情”;“冤”在他死于莫须有的罪名和庸众的反感、敌视;“冤”在一个思想者因为他的思想不为当时所容而被处死。②“有价值”体现在:他的“屈死”让他的思想开始流传;他以甘愿受死,维护法律的尊严;警示后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庸、怯懦和对他人的不理解,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迫害精英的行列;表明死亡并不
完全意味着生命的结束,高尚的精神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