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15.自相矛盾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 2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3 月30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夫”等生字,会写“矛、盾、誉、吾”等生字,会写“自相矛盾、同世而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并结合课后继续指导
预习指导:搜集寓言故事及《韩非子·难一》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不少于30%)
一、导入(5分钟) 图片展示:展示一个矛盾的物品或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矛盾之处。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矛盾的事情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矛盾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自相矛盾》。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找出自相矛盾的部分。 学生分享自相矛盾的发现,教师适时点评并引导。 三、分组合作(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矛、盾、卖矛又卖盾的人、观众),讨论各自角色的想法和表现。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相矛盾的含义及用法。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课后作业(布置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完成)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运用“自相矛盾”一词,写一段话或一个小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灵活运用“自相矛盾”这一词语,以检验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课后进行) 1. 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自相矛盾”一词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 2. 结合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3.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辅导措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七、拓展延伸(课后布置,让学生自主完成) 1. 让学生收集其他含有“矛盾”的故事或成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及背后的道理。 2. 鼓励学生运用“自相矛盾”一词,创作有趣的短文或故事,分享给同学、家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避免自相矛盾的现象,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自相矛盾”的含义及用法,提高了逻辑思维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与“自相矛盾”相关的案例或场景。 2. 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个自相矛盾的案例或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矛盾之处。 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 二、分组讨论(15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矛、盾、卖矛又卖盾的人、观众),讨论各自角色的想法和表现。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活动(20分钟) 1. 教师出示多个含有“自相矛盾”现象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分组,针对每个案例进行讨论,找出矛盾点,并提出解决办法。 3.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竞赛(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系列有关“自相矛盾”的成语或故事,要求学生迅速判断并解释。 2. 学生分组竞赛,答对加分,答错或不答扣分。 3. 教师点评,总结竞赛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表扬。 五、活动总结(5分钟) 1. 学生分享活动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相矛盾”的含义及用法,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自相矛盾的现象。 活动反思:本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收获,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是否能灵活运用“自相矛盾”这一词语,以检验活动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类似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观察成语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观察、发现。 1.“夫”是多音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本课“夫”没有具体意义,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书写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文言文学习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读,教学中要把“读”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为理解内容做好铺垫。 【课前解析】 关注原著:《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全书共二十卷,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该书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关注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人之一,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 关注理解文意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理解文意是难点,除了借助已经掌握知常用字字义和注释以外,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也是必要的方法。 关注人物的思维过程,深度理解寓意: 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从而深度理解寓意,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观察古汉字,引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屏幕上这两个古汉字,你能猜出来是哪两个字吗? 出示课件1:矛和盾的古汉字 2.识记、书写生字“矛”和“盾”:大家猜得很对,这两个字分别是“矛”和“盾”,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以便我们更好的识记这两个字。大家把这两个字在本上工整漂亮地写两遍,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 3.交流:这两个字分别代表了一种兵器,他们有什么差别? 预设:盾是防御的,矛是攻击的。 教师引导:我们把这两种兵器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一个词语“矛盾”,你是否想到了一个成语。 预设:“自相矛盾”。 教师引出课题:是的,就是这个成语“自相矛盾”,它也是一则寓言,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出示课题,教师板书)
作业布置: 一星: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二星: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优美语句 三星:1.完成习字册 2.默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15 自相矛盾 矛——利(无不陷) 盾——坚(莫能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