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4届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
预测卷01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一)必考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
29.(10分)(2024年陕西省汉中市高考生物第二次质检)汉中市城固蜜桔肉质细嫩多汁,易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图甲为柑橘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物质),图乙是柑橘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其他条件均适宜),光合速率以干重增加速率[mg/(单位叶面积 h)]表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a物质含量升高,短时间内[H]含量会 (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 。
(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氧呼吸的原料,有氧呼吸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二者不是可逆反应。请对此作出解释 (答出两点即可)。
(3)从该植株上取一健壮叶片,称量其质量为X,经黑暗处理半小时后质量为Y,再光照处理2小时后质量增加了Z,假设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速率不变,则该光照条件下,此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单位略)。
(4)乙图中25℃条件下,2klx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5klx光照强度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点代表的实际光合速率。
30.(10分)肾脏是一个既能产生利用、又能滤过并重吸收葡萄糖的器官,在血糖稳态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脏葡萄糖调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脑神经递质功能障碍、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等八种生理异常,被称为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八重奏”。如图表示正常人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过程(图中SGLT2、SGLT1为转运葡萄糖的两种转运载体,百分数表示重吸收的量)。
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某糖尿病人是否为Ⅱ型糖尿病,必须获得的衡量指标是 。
(2)糖异生是指非糖前体(乳酸、甘油、丙酮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肾脏和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健康人体发生糖异生的前提条件是 ,此时血液中含量上升的激素有 (答两种)。
(3)神经递质在血糖调节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受血糖含量变化的刺激,不同神经细胞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分泌细胞不同,原因是 ;如果机体功能障碍导致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并使之兴奋,机体产生的异常情况有 (答一种)。
(4)有人根据肾脏对葡萄糖调节机理提出了减少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数量来治疗糖尿病,他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 。你对此观点的意见是 (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 。
31.(8分)几十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广袤无边的森林里,生活着很多东北虎。随着人类在这片森林里采伐林木、垦荒种地等活动,东北虎逐渐从这里迁出。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虎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1)我国为东北虎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东北虎种群的 ,以提高东北虎的种群数量。
(2)近年来陆续有东北虎从俄罗斯迁徙入境我国东北地区,这说明我国的保护工作已见成效。科学家通过测定迁徙东北虎与已知地东北虎之间的亲缘关系,以确定迁徙东北虎的来源地,具体做法是提取东北虎的基因,进行 DNA 分子杂交技术,该方法判断亲缘关系远近的标准为 。进一步研究测定东北虎某一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 A+T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48%,则该 DNA 分子中鸟嘌呤占 。
(3)从俄罗斯迁徙的东北虎主要是雄虎,雄虎占据的领地较大,在进行领地争夺时,雄虎细胞代谢速率加快,通过呼吸作用产生 NADH 的场所有 。当处于非常危险的环境时,雄虎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与雄虎体内 (激素)有关。
(4)东北虎主要以蹄类动物为食,如野猪、梅花鹿、狍子等,其中野猪是杂食性动物,梅花鹿、狍子是植食性动物。写出含有梅花鹿的最短食物链 。
32.(11分)某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粉红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花色控制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 (“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套袋,目的是 。
(2)该植物花色遗传体现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3)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4)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
(5)现有已知基因型的紫花植株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某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及结论: 。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传统的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将酒曲磨碎后与煮熟的高粱、玉米、大米等粮食混合,密封发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酿酒过程中,会发现先“来水”后“来酒”,是因为 。为检验发酵时是否产生酒精,可用 溶液进行检测,与酒精反应呈 色。
(2)工业制酒时,筛选优良酵母菌需先获得单菌落。若用平板划线法分为5个区域进行划线,理论上需要灼烧接种环 次。要检测发酵液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 法,但该方法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为了酵母细胞可以与酒精分离并重复利用,可利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制备成凝胶珠,该固定方法称为 。发酵酒精度数较低,可利用酒精沸点低易挥发的性质,通过 的方法来提高酒精度数。
(3)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依据,是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而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是 。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如图为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 。为提高良种奶牛的繁殖能力,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是 。
(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 。
(3)图中数字标号①代表的结构为 ,①将来发育为 ,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是 。A、B牛基因型是否相同?。
(4)在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 。
29.(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降低 CO2浓度升高,生成的C3增多,C3还原加快,ATP和[H]消耗速率加快;而光反应生成[H]速率基本不变,导致[H]含量降低(3分)
(2)催化两个反应的酶不同;两个反应过程中能量是不可逆的(两个反应过程中能量的来源不同);两个反应的场所是不同的(2分)
(3)2X﹣2Y+(2分)
(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等于
【解析】(1)图甲中a是CO2,b是C3,c是ATP,d是C5,e是葡萄糖。当a物质CO2含量升高,产生的C3增多,ATP和[H]消耗速率加快;而光反应生成[H]速率基本不变,导致[H]含量降低,所以短时间内[H]含量会降低。(2)由于催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不同;两个反应过程中能量是不可逆的(两个反应过程中能量的来源不同);两个反应的场所是不同的,所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是可逆反应。(3)质量为X的叶片,经黑暗处理0.5小时后质量为Y,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得出呼吸作用每小时为2(X﹣Y),再光照处理2小时,质量增加了Z,说明净光合作用每小时为,所以实际光合速率每小时2(X﹣Y)+=2X﹣2Y+。(4)从乙图中看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25℃条件下,2klx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植物可以通过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ATP,所以25℃条件下,2klx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
绿体。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中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为5klx时,北沙参的净光合速率为6mg/单位叶面积 h,而25℃条件下呼吸速率为4mg/单位叶面积 h,因此实际光合速率为10mg/单位叶面积 h;同理可得P点对应的实际光合速率=8+2=10mg/单位叶面积 h。
30.(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2)长期饥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具有特定受体的分泌细胞 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血糖升高(肝糖原分解、糖异生过程加快)
(4)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重吸收的葡萄糖占总吸收量的90%(2分) 赞同或不赞同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有利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或通过尿液流失大量的糖,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浪费,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2分)
【解析】(1)Ⅱ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持续的高血糖又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要想鉴定某糖尿病人是否为Ⅱ型糖尿病,必须获得的衡量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2)糖异生是指非糖前体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当健康人体长期饥饿或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发生糖异生,此时会引起血液中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浓度升高。
(3)神经递质作用特点是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或被分解)、微量高效。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具有特定受体的分泌细胞,故不同神经细胞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分泌细胞不同;如果机体功能障碍导致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并使之兴奋,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肝糖原分解、糖异生过程加快。(4)由图可知,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重吸收的葡萄糖占总吸收量的90%,理论上可以减少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数量来治疗糖尿病。但是这样的话会通过尿液流失大量的糖,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浪费,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故可以持不赞成的态度。而减少肾小管细胞上的SGLT2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有利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也可以持赞同的态度。
31.(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就地保护 环境容纳量(K值)
(2)当迁徙东北虎与已知地东北虎的DNA单链进行杂交时,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亲缘关系就越近(2分) 26%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肾上腺素
(4)植物→梅花鹿→东北虎
【解析】(1)自然保护区属于在生物原居住地建立的,属于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东北虎的生存环境变化,环境容纳量提高,种群数量提高。(2)不同的生物DNA结构不同,DNA分子为双链结构,互补配对,当迁徙东北虎与已知地东北虎的DNA单链进行杂交时,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亲缘关系就越近;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8%,另一条链中T+A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8%,因此DNA中A+T占48%,DNA中A=T,G=C,因此鸟嘌呤(G)占比为(1﹣48%)=26%。(3)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NADH,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能产生NADH;肾上腺素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4)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植物),梅花鹿是植食性动物,东北虎主要以蹄类动物为食,如野猪、梅花鹿、狍子等,最短的食物链为植物→梅花鹿→东北虎,只有三个营养级。
32.(11分)
(1)母本 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3
(4)aaBb、AaBb(2分)
(5)让待测紫花植株Aabb分别与待测粉红花植株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2分) 若子代全为红花,则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红花:白花=1:1,则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3分)
【解析】(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为防止自花传粉,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套袋,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2)图中显示植物花色遗传体现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开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故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共3中。(4)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子代不同个体含有BB、Bb、bb,且含有A_,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5)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某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让待测紫花植株Aabb分别与待测粉红花植株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若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_Bb,表现为全为红花;若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aaBb,表现为红花:白花=1:1。
37.(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酿酒前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酸性重铬酸钾 灰绿(1分)
(2)6 稀释涂布平板 包埋法(1分) 蒸馏(或水蒸气蒸馏)
(3)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3分)
【解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实现快速繁殖,之后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酿酒的过程中会发现先“来水”后“来酒”;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观察是否呈现灰绿色。(2)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因为划线接种时每次接种前和接种后均需灼烧接种环,因此完成5个区域划线,要操作划线5次,共需要对接种环灼烧6次;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发酵液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因为只要稀释浓度足够大,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活菌形成的,但由于当两个或多个酵母菌连在一起时,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因此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利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制备成凝胶珠,该固定方法称为包埋法;发酵酒精度数较低,可利用酒精沸点低易挥发的性质,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酒精进行浓缩从而提高酒精度数。(3)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是参考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依据,在实验室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获得目的菌。
38.(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超数排卵
(2)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
(3)内细胞团 早期胚胎 均等分割 相同(1分)
(4)抗生素
【解析】(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对良种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其超数排卵。(2)由于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因此良种牛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3)图示是科学家采用胚胎移植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其中a表示体外受精、b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c是胚胎分割、d和f表示胚胎移植、e和g是妊娠、h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b过程形成的是囊胚,其中①是内细胞团细胞、②是囊胚腔、③是滋养层细胞。图中③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这样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因此A、B牛的基因型相同。(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