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解答题训练--2023-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解答题训练--2023-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0 20: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解答题训练
1.下面是小军在做冷水加热实验时,记录的水温变化情况。
(1)上面是一幅( )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给水加热前,水的温度是( )摄氏度,水加热5分钟时,水的温度是( )摄氏度,从90摄氏度上升到100摄氏度用了( )分钟。
(3)从第( )分钟到第( )分钟温度升高最快,从第( )分钟到第( )分钟温度保持不变。
(4)继续加热5分钟后,水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2.如图是护士为一位病人测量体温的统计图。
(1)这是一幅( )统计图,护士每隔( )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三天时间内的最高体温是( )℃。
(2)观察体温变化,这位病人的病情逐渐( )。(填“好转”或“恶化”)
(3)这位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段时间里下降最快?
3.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月份 7 8 9 10 11 12
女生/人 6 13 18 19 35 44
男生/人 9 22 36 40 48 64
(1)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9月份,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男生比女生多( )人。
(3)根据统计图,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的是( )月,相差最小的是( )月。
(4)女生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在( )月最多,从( )月到( )月人数增长最多。
4.王老师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参加每年一届的5千米环城长跑运动。下面是他近5年参赛时的成绩统计图。
(1)分别计算出王老师在这5年长跑的速度,并填写在下表中。(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速度(米/分)
(2)将上表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在上图中画出来。
(3)王老师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的长跑成绩呈上升趋势?
(4)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写一写。
5.下面是一架模型飞机(乙)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的统计表。
时间/秒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高度/米 10 16 24 28 25 27 15 0
(1)根据表中数据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统计图
(2)甲飞机飞行了( )秒。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你认为,这次飞行( )飞机的水平更高一些。(填“甲”或“乙”)
6.如表是新天地超市2022年上半年销售甲、乙两种饮料的情况统计表。
新天地超市甲、乙两种饮料2022年上半年销售情况统计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两种饮料的销售量最接近的月份是( )月份,( )月份相差最大。
(3)甲饮料平均每月销售( )箱,乙饮料平均每月销售( )箱。
(4)超市经理决定只代理销售其中一种饮料,你建议选择哪种饮料?说说你的理由。
7.某商场2022上半年空调、取暖器销售情况统计表
某商场2022上半年空调、取暖器销售情况统计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右面的统计图。
(2)某商场2022上半年( )销售情况呈下降趋势,一共出售( )台。( )月空调销售量最高。
(3)( )月空调和取暖器销售量相差最大,( )月空调和取暖器销售量相差最小。
8.下面是某超市四月份甲、乙两种生活用纸销售情况统计图。
(1)在第( )周之后,( )种生活用纸的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下降。
(2)四月份,甲种生活用纸销售( )包,乙种生活用纸销售( )包。
(3)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你会对采购员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写两句话)
9.亮亮去离家6千米远的图书馆看书,根据整个过程中到家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绘制成下图。

(1)亮亮去时行了( )千米后停下来休息了( )分钟,他在图书馆停留了( )分钟。
(2)他回家时的速度是( )。
(3)如果亮亮去时路上不休息,回家时改为乘坐公交车,用时10分钟,其余都不变,这样他就可以把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在图书馆看书,请在图中表示出这样的过程。

10.今年端午节期间,小康村举行划龙舟友谊赛。甲、乙两支女子队在200米比赛时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当第40秒时,( )队处于领先位置。
(2)在这场比赛中,( )队先到达终点。
(3)算一算,甲队平均每秒钟行多少米?
11.下面是小红7~12岁每年的身高与同龄女学生标准身高的对比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红从( )岁到( )岁这一年的身高增长得最快。
(2)对比标准身高,说说你对小红7~12岁身高增长情况的看法?
12.下面是甲、乙两个城市2022年上半年降水情况统计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甲市( )月份降水量最多,乙市( )月份降水量最少。
(3)甲市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与最少的月份的降水量相差( )毫米。
(4)甲、乙两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13.根据统计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病人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4月9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2)正常人的体温在37摄氏度左右。从4月( )日( )时起,病人的体温开始恢复正常。
(3)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写出两条)
14.星星电器城2021年下半年空调和冰箱的销售情况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2)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空调多少台?
(3)如果每台冰箱的利润是100元,那么星星电器城2019年第四季度销售冰箱共获利多少万元?
15.懒洋洋家电城2020年下半年电视和洗衣机的销售情况如表。
种类/台数/月份 7 8 9 10 11 12
电视 400 700 500 300 200 600
洗衣机 300 500 350 300 250 200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2)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多少台?
(3)若每台洗衣机的利润是100元,那么第四季度洗衣机销售共获利多少元?
16.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投篮10次。
(1)甲每次投中的个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把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
个数 9 5 7 8 7 6 8 6 9 9
(2)甲、乙两人共有( )次投中的个数一样多。
(3)从图上看,( )的投篮成绩在逐步提高。
(4)乙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7.下表是A、B两个城市2021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单位:摄氏度)
①根据以上统计表的信息补全下面折线统计图。
②观察以上图表,分析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这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 )月,相差( )。
问题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选择1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王力家住在A城,“五一”黄金周去B市旅游,穿衣服的厚度需要改变吗?简要写出你的推测理由。
18.如图,这是小刚7~11岁时每年体检的体重与全班同学平均体重的对照图。
(1)小刚( )岁时,与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相差最少;( )岁时,与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相差最多。
(2)小刚( )岁时,体重比前一年有所下降。
(3)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19.甲、乙两市2020年上半年的降水量统计如下。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甲市降水量/毫米 32 7 30 25 60 68
乙市降水量/毫米 25 32 15 70 65 72
(1)完成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
(2)甲市降水量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相差( )毫米。
(3)( )月份,甲、乙两市降水量最接近;( )月份,甲、乙两市降水量相差最大。
20.星期天小军约同学去参观博物馆,去时乘公交车,回来时坐出租车,下图表示在这段时间里小军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
(1)小军在博物馆里参观花了( )分钟。
(2)去时乘公交车用( )分钟,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3)回来时坐出租车用( )分钟,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
21.根据统计图填空。
(1)( )地的气温变化大,( )地的气温变化小。
(2)有一种树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甲乙两地中的( )地种植。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准备什么季节的服装?
参考答案:
1.(1)折线
(2)26;84;5
(3)1;2;11;13
(4)100摄氏度
【分析】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顺次把各点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2)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到水加热前的温度,水加热5分钟时的温度;
从图中可知,6分钟时水温达到90摄氏度,11分钟时水温达到100摄氏度,用减法求出时间差即可。
(3)用减法求出相邻两个时间的温度差,再比较,找出温度上升最快的时间段。
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水平时,表示此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4)结合生活常识以及折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水的最高温度是100摄氏度,达到这个温度后无论再加热多少分钟,都是100摄氏度。
【详解】(1)上面是一幅折线统计图。
(2)11-6=5(分钟)
从图中可以看出给水加热前,水的温度是26摄氏度,水加热5分钟时,水的温度是84摄氏度,从90摄氏度上升到100摄氏度用了5分钟。
(3)35-26=9(摄氏度)
49-35=14(摄氏度)
60-49=11(摄氏度)
73-60=13(摄氏度)
84-73=11(摄氏度)
90-84=6(摄氏度)
94-90=4(摄氏度)
96-94=2(摄氏度)
98-96=2(摄氏度)
99-98=1(摄氏度)
100-99=1(摄氏度)
100-100=0(摄氏度)
14>13>11>9>6>4>2>1>0
从第1分钟到第2分钟温度升高最快,从第11分钟到第13分钟温度保持不变。
(4)继续加热5分钟后,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2.(1)单式折线;6;39.5
(2)好转
(3)5月8日0时到6时
【分析】
(1)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观察统计图,横轴表示测量体温的时间,求出相邻两个时间的差是间隔时间。数据点位置越高表示体温越高,据此填空。
(2)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观察统计图,如果体温在正常体温左右表示病情好转,据此分析。
(3)折线往下表示下降趋势,折线往下坡度越陡表示体温下降越快,据此分析。
【详解】
(1)12-6=6(小时)
这是一幅单式折线统计图,护士每隔6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三天时间内的最高体温是39.5℃。
(2)观察体温变化,这位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
(3)这位病人的体温在5月8日0时到6时下降最快。
3.(1)见详解
(2)18
(3)10;7
(4)12;10;11
【分析】
(1)根据各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横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标注数据即可;
(2)找到统计表或统计图9月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男女生人数,求差即可;
(3)观察统计图,同一月份,两数据点相距越远表示人数相差越大,两数据相距越近表示相差人数越小,据此分析;
(4)观察统计图,虚线表示女生数据,数据点位置越高表示人数越多;折线往上表示上升趋势,折线往上坡度越陡表示增长越多,据此分析。
【详解】
(1)
(2)36-18=18(人)
9月份,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男生比女生多18人。
(3)根据统计图,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的是10月,相差最小的是7月。
(4)女生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在12月最多,从10月到11月人数增长最多。
4.(1)178.6;200;277.8;178.6;138.9
(2)见详解
(3)2018年到2020年
(4)见详解
【分析】
(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王老师在这5年长跑的速度,并填入表格。
(2)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先在图中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3)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出王老师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的长跑成绩呈上升趋势。
(4)结合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发现,合理即可。
【详解】(1)5千米=5000米
5000÷28≈178.6(米/分)
5000÷25=200(米/分)
5000÷18≈277.8(米/分)
5000÷28≈178.6(米/分)
5000÷36≈138.9(米/分)
如下表: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速度(米/分) 178.6 200 277.8 178.6 138.9
(2)如图:
(3)王老师从2018年到2020年的长跑成绩呈上升趋势。
(4)王老师5千米长跑速度最快的是2020年。(答案不唯一)
5.(1)见详解;
(2)35;15;
(3)乙
【分析】图中横轴表示飞行时间,纵轴表示飞行高度,实线为甲飞机的数据,虚线为乙飞机的数据;
(1)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点点,然后连点成线。
(2)从两架飞机飞机高度返回0的时间可看出两架飞机各飞行了多少秒;实线与虚线的交叉点表示两架飞机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高度;
(3)观察统计图中甲可知,甲飞机的飞了35秒,乙飞机飞了40秒,乙最高飞行高度为28米,而且乙的数据较甲稳定些,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统计图
(2)甲飞机飞行了35秒。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你认为,这次飞行乙飞机的水平更高一些。(填“甲”或“乙”)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1)见详解;
(2)三;六;
(3)130;138;
(4)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结合数据完成问题;
(3)分别计算甲饮料、乙饮料六个月的销售量和,除以6,计算平均每月销售量;
(4)结合两种饮料的销售量,写出自己的建议即可。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两种饮料的销售量最接近的月份是三月份,六月份相差最大。
(3)(155+150+160+120+100+95)÷6
=780÷6
=130(箱)
(90+110+140+150+160+178)÷6
=828÷6
=138(箱)
甲饮料平均每月销售130箱,乙饮料平均每月销售138箱。
(4)答:超市经理决定只代理销售其中一种饮料,我建议选择乙饮料,因为乙饮料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统计表中所给信息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7.(1)见详解
(2)取暖器;116;5
(3)6;2
【分析】(1)本题要反映1至6月空调和取暖器销售情况的变化,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图中每格表示5台,根据空调和取暖器每月的销售数量,在方格图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或虚线顺次连接起来。
(2)观察统计图可知,2022上半年取暖器销售情况呈下降趋势,把6个月的销售数量相加即可求出一共出售多少台;5月空调销售量最高,销售了60台。
(3)表示取暖器和空调销售量的点,5、6月份距离较远,说明销售量相差较大,分别计算这两个月的销售量之差,找出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月份;表示取暖器和空调销售量的点,2月份距离最近,说明销售量相差最小。
【详解】(1)
(2)48+30+15+10+8+5=116(台)
某商场2022上半年取暖器销售情况呈下降趋势,一共出售116台。5月空调销售量最高。
(3)5月:60-8=52(台)
6月:58-5=53(台)
53>52,则6月空调和取暖器销售量相差最大;2月空调和取暖器销售量相差最小。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观察统计图,能从统计图中找出需要的信息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8.(1)二,乙;
(2)414,331;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在第二周之后,乙种生活用纸的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下降。甲种生活用纸从第二周开始,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上升。
(2)根据折线统计图,分别把甲种生活用纸销售量和乙种生活用纸销售量相加即可。
(3)建议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在第二周之后,乙种生活用纸的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下降,甲种生活用纸从第二周开始,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上升。
(2)95+92+101+126
=187+101+126
=288+126
=414(包)
89+100+82+60
=189+82+60
=271+60
=331(包)
四月份,甲种生活用纸销售414包,乙种生活用纸销售331包。
(3)如果我是超市经理,建议采购员多采购甲种生活用纸,因为甲种生活用纸从第二周开始,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上升。(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9.(1)3;20;30
(2)12千米/时
(3)见详解
【分析】(1)观察统计图,亮亮到家的距离不变的时候是亮亮休息的时候,即行了3千米时候休息了,同时计算出一个格代表的时间,求出亮亮在路上停留了多少分钟,在图书馆停留的时间;
(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亮亮从图书馆到家的时间,再用图书馆与家路程除以回来的时间,即可求出回来的速度;
(3)根据题意,去掉亮亮去时路上休息时间,和回来只用了10分钟,计算出在图书馆的时间,即可画出统计图。
【详解】(1)3时-1时=2小时
2小时=120分钟
120÷12=10(分钟)
10×2=20(分钟)
10×3=30(分钟)
亮亮去时行了3千米后停下来休息了20分钟,他在图书馆停留了30分钟;
(2)10×3=30(分钟)
30分钟=0.5小时
6÷0.5=12(千米/时)
他回家时的速度是12千米/时。
(3)20+30+(30-10)
=50+20
=70(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并且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10.(1)乙
(2)甲
(3)2.94米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的是时间,纵轴代表的是路程,当时间一定时,纵轴的路程大的就处在领先的位置,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统计图,当路程一定时,横轴的时间短的先到达终点,据此解答即可。
(3)根据统计图,可以知道甲队行驶的时间约是68秒,路程是200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在第40秒时,纵轴的值大的在领先位置,由图可知,第40秒时,乙队处于领先位置。
(2)达到200米的所用时间越短就越先到达;由图象可知:这次龙舟赛中,甲队先到达终点。
(3)200÷68≈2.94(米)
答:甲队平均每秒钟行2.94米。
【点睛】解决图象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准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意义,然后要读明白图象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11.(1)10;11
(2)见详解
【分析】(1)分别求出小红相邻年龄之间身高的差,再进行对比即可;
(2)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出小红的身高增长情况即可。
【详解】(1)7岁到8岁:120-115=5(厘米)
8岁到9岁:130-120=10(厘米)
9岁到10岁:139-130=9(厘米)
10岁到11岁:150-139=11(厘米)
11岁到12岁:159-150=9(厘米)
则小红从10岁到11岁这一年的身高增长得最快。
如图所示:
(2)在7-10岁时,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总体增长速度比同龄女性的标准身高慢;到了10-12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速度比同龄女性的快。身高也超过了同龄女性的标准身高。(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2.(1)见详解;
(2)六;一;
(3)85;
(4)甲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乙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整体呈先上升、再下降,然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统计图如下;
(2)观察统计图并比较图中数据可知,甲市六月份降水量最多,乙市一月份降水量最少。
(3)用甲市降水量最多的月份的降水量减去最少的月份的降水量即可。
(4)观察统计图可知,描述甲、乙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绘制统计图如下:
(2)95>70>50>45>15>10
90>75>70>40>30>20
甲市六月份降水量最多,乙市一月份降水量最少。
(3)95-10=85(毫米)
所以,甲市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与最少的月份的降水量相差85毫米。
(4)观察统计图可知,甲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乙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整体呈一月份上升、二月份下降、到三月份开始上升的变化趋势;
答:甲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乙市2022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整体呈先上升、再下降,然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点睛】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6;39;37.2
(2)8;18
(3)我还能知道:病人的最高体温达到39.5摄氏度;病人在4月7日12时的体温是38摄氏度。
【分析】(1)(2)观察折线统计图即可作答;
(3)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详解】(1)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病人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是39摄氏度,4月9日12时的体温是37.2摄氏度。
(2)正常人的体温在37摄氏度左右。从4月8日18时起,病人的体温开始恢复正常。
(3)我还能知道:病人的最高体温达到39.5摄氏度;病人在4月7日12时的体温是38摄氏度。(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4.(1)见详解
(2)491台
(3)7.5万元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把下半年销售的空调的数量相加的和除以6,就是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空调的数量;
(3)把四季度销售的冰箱台数相加的和,再乘100,即可解答。
【详解】(1)
(2)(450+750+550+350+250+596)÷6
=(1200+550+350+250+596)÷6
=(1750+350+250+596)÷6
=(2100+250+596)÷6
=(2350+596)÷6
=2946÷6
=491(台)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空调491台。
(3)(300+250+200)×100
=(550+200)×100
=750×100
=75000(元)
75000元=7.5万元。
答:星星电器城2019年第四季度销售冰箱共获利7.5万元。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图的绘制,并且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15.(1)见详解
(2)450台;
(3)75000元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用六个月的电视机销售量的和除以6,求平均每月销售量即可;
(3)用第四季度的洗衣机销售量的和乘100,就是第四季度的获利。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400+700+500+300+200+600)÷6
=2700÷6
=450(台)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450台。
(3)(300+250+200)×100
=750×100
=75000(元)
答:第四季度洗衣机销售共获利750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统计表中所给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6.(1)见详解
(2)3
(3)乙
(4)7个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上的数据在折线统计图上标出相应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对比甲、乙两人投中的个数解答即可;
(3)根据折线统计图,折线一直向上表示成绩逐步提高,据此解答即可;
(4)根据平均数=投中的总个数÷投的次数,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甲、乙两人第2次、第5次和第7次投中的个数一样多,所以共有3次投中的个数一样多。
(3)从图上看,乙的投篮成绩在逐步提高。
(4)(3+5+5+6+7+7+8+9+10+10)÷10
=70÷10
=7(个)
答:乙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是7个。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7.①见详解;
②问题1:3;5摄氏度;
问题2:A、B两个城市2月份和5月份平均气温相同;
问题3:不需要;5月份两个城市平均气温温差为0摄氏度,说明两地温度一样
【分析】①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气温,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描出各月份对应的气温,依次连接各点,A城市用实线表示,B城市用虚线表示,最后在图中各点标出对应的数据;
②问题1:折线统计图中,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越大,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越大,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越小,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越小;
问题2:图中两条折线重合的部分表示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同;折线呈上升趋势表示月平均气温上升;折线呈下降趋势表示月平均气温下降等;
问题3:分析折线统计图中两地5月份的温度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详解】①
②问题1:11-6=5(摄氏度)
分析可知,这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3月,相差5摄氏度。
问题2:A、B两个城市2月份和5月份平均气温相同。(答案不唯一)
问题3:不需要改变穿衣服的厚度,由折线统计图可知,5月份两个城市平均气温温差为0摄氏度,说明两地温度一样。(答案不唯一)
【点睛】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1)7;9;
(2)10;
(3)与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变化趋势相比,小刚的体重明显增长过快,且超出平均体重较多,建议小刚控制自己的体重。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出每个岁数虚线和实线之间线段最短的就是体重相差最少;找出每个岁数虚线和实线之间线段最长的就是体重相差最多。
(2)观察统计图从10岁开始体重比前一年有所下降。
(3)根据统计图,我发现小刚同学的体重相比其他同学增长过快。
【详解】(1)小刚7岁时,与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相差最少;9岁时,与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相差最多。
(2)小刚10岁时,体重比前一年有所下降。
(3)从图中我知道小刚这几年的体重都比全班同学的平均值大。(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关键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做题。
19.(1)见详解
(2)61
(3)6;4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找出甲市降水量最高的月份与最低的月份,再相减即可;
(3)观察统计图,找出几月份,甲、乙两市降水量最接近。几月份,甲、乙两市降水量相差最大。
【详解】(1)
(2)68-7=61(毫米)
甲市降水量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相差61毫米;
(3)6月份甲、乙两市降水量最接近;4月份甲、乙两市降水量相差最大。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绘制,以及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20.(1)60
(2) 30 12
(3) 10 0.6/
【分析】(1)根据图示,表示时间的每1小格是10分钟,参观博物馆时,离家的距离是不发生变化的,所以参观花了60分钟;
(2)(3)从图中分别读出时间和路程,再用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解,注意单位统一。
【详解】(1)小军在博物馆里参观花了60分钟。
(2)去时乘公交车用30分钟=0.5小时,家距离博物馆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6÷0.5=12(千米)。
(3)回来时坐出租车用10分钟,平均每分钟行:6÷10=0.6(千米)。
【点睛】能够准确地从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1.(1)乙;甲
(2)乙
(3)秋季
【分析】(1)观察统计图,根据甲地和乙地的气温变化进行解答;
(2)观察统计图,计算甲地和乙地的平均气温,再根据植物适合的温度,进行解答;
(3)观察统计图,找出乙地的十月份的气温,再结合温度穿衣服(答案不唯一)。
【详解】(1)乙地的气温变化大,甲地的气温变化小。
(2)甲地:(17+18+22+24.9+27.4+28.1+28.8+28.2+26.8+24.8+21.8+18.7)÷12
=286.5÷12
=23.875(℃)
乙地:(5+7+10+12+21.3+25.7+28.4+27.7+23.3+17.5+11.1+5.4)÷12
=194.4÷12
=16.2(℃)
23.875>16.2,乙地适合植物生长。
有一种树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甲乙两地中的乙地。
(3)十一黄金周乙地的气温是17.5℃,天气比较凉,建议穿秋季的服装。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