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6-29 21: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师:生命在于运动,我们每天都在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健康。
2.提问: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3.师:这些变化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运动与身体变化”。
(板书课题:运动与身体变化)
二、活动讨论
1.研究运动时间的长短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1)布置活动要求:了解原地跑步30秒和60秒前后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
(2)四人一小组讨论实验活动的方案。
(3)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方案进行活动。(教师提醒学生测量脉搏时方法要正确,第一次原地跑步后要休息几分钟,等脉搏恢复正常后再开始第二次原地跑步。)
学生活动,记录数据。
(4)学生分别计算出运动前、原地跑步30秒后、60秒后的每组的平均脉搏。
(5)提问:运动后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次的变化相同吗?为什么?
2.研究运动方式的不同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1)师布置活动要求,用同样的1分钟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记录脉搏的变化情况。
(2)四人一组讨论实验活动的方案。(选择两项不同的实验)
(3)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方案进行活动。
学生活动,记录数据。
(4)学生分别计算出1分钟后两种运动的平均脉搏。
(5)提问:通过实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3.小结:通过这一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时间的长短和运动方式的不同都会引起脉搏的变化,变化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三、引申反思。
1.请你向体育老师了解一下三年级体育课上学生每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达到多少最合适?体育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安排活动的。
2.学生设计并完成活动:
测量你在不同的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四、教学“你知道吗?”。
1.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
2.教师结合教具向学生介绍“脉搏的跳动”。
3.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