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冰心诗四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9 15: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冰心诗四首》作者:冰心第一课时1.了解作家作品。
2.朗诵诗歌并背诵默写。
3.学习《母亲》、《纸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作家作品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作品有三大主题:童真、母爱、自然。
冰心的诗文笔隽意,艺术精巧,独成一派,被称为“冰心体”,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本文选自诗集《繁星 春水》,该诗集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作者冰心自读《母亲》和《纸船》,要求:自学指导一:1.读准字音。
2.注意节奏和重音。
3.读出感情。读准字音
鸟巢 倘若
载着 cháozàitǎng ruò《母 亲》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同“啊”,用在句末表示赞叹的语气。这首诗主要是以 为主题的抒情短诗。
母爱写作背景 这首小诗是诗人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来的:“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根据雨中荷叶庇护红莲的感触,冰心写成《母亲》一诗。 在苏联的一次地震中,母子两人被压在断墙残瓦之下,在无粮无水的情况下,母亲毅然咬破自己的手指,让幼小的孩吸着她的血。 当救援人员挖出他们的时候,母亲已死,孩子仍存。冰心的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品读课文1、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温暖、宽广、安全……品读课文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心中的风雨”指什么呢?“只”字在这句诗里
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心中的风雨”指产生的烦恼、困难、病痛
等等。“只”强调了唯一,别无选择,从而
更能突出母爱的力量。
品读课文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4、思考:诗歌中两个“风雨”相同吗?说出你的理由。不同。第一个“风雨”指真正的风雨,此“风雨”为下面的“风雨”做铺垫,第二个“风雨”指失败、挫折、打击。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齐读写作背景  《纸船》遥寄的是漂泊异国的儿女对慈爱母亲的深切思念。冰心赴海外求学,行前与弟弟与母亲等家人告别时装出平平常常的样子,留给人轻松、淡漠的分别的印象。却不知随船而行,心情就沉重起来,才知道先前的平静是刻意伪装出来的。内心的情感潮流不可阻遏,它要奔泄而出,它要合着海浪,摇曳着白纸船儿,进入母亲的梦境。这诗虽用轻俏的字眼,可是否也是内心深处强烈的呐喊呢?在母亲面前未曾说出,而借诗句传达出来的一句话是:我爱你,母亲!自学指导二 自读《纸船》,思考下列问题:
1、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只有8分钟的时间!1、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3、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想一想《母亲》《纸船》都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没有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者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品读课文拓展延伸 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布置作业背诵《母亲》《纸船》 看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你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但是,当他52岁时却一举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
这个人就是林肯——公认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因为他坚信上帝的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因此能屡败屡战,最终成就不凡。 林肯宣读解放黑奴宣言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2.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成功的花成功的花 ,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1.怎样理解 “明艳”一词在课文中的作用?
2.作者使用感叹号结尾,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花的成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的感叹,表露了对这种现象不敢苟同的态度。3.可以用“羡慕”代替“惊羡”吗?不可以,因为“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4、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品读课文“花”
“芽儿”
“泪泉”
“血雨”
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5、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蕴含的哲理:不要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背后蕴含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 ,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品读课文 不要只看到别人 获得的荣誉,而要了 解这成功之后所付出 的艰辛。 花的成功如此,
人的事业的成功、
人生的成长发展也
都是如此。嫩绿的芽儿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读课文,思考问题?1、找出<<嫩绿的芽儿>>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相应的句子.

主要运用了拟人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借“芽儿”“花儿”“果儿”的口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2、找出描写芽、花、果色彩的词语,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它们什么特征? 嫩绿: 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 蕴含着朴素、纯洁和不追求外表 的华丽.
深红: 象征丰硕、甜蜜、美丽“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一个过程。3、年青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找出原话作答.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为什么?不同之处:
1、前两首诗的主题是对母爱的歌颂,后两首则是勉励青年人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积极奉献。
2、前两首诗是抒情短章,以情感人,偏重情感,风格温婉;后两首诗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相同之处:
1、在表现手法上,四首诗都出现了“物”:第一首“鸟儿”,第二首“纸船”,第三首“花”,第四首“芽儿”、“花儿”、“果儿”,诗人或托物言情,或借物言理。
2、语言上,四首诗的语言都很凝练、清丽。拓展延伸 阅读冰心《春水》里的一首哲理小诗,它形式短小但意蕴丰富,现在请你模仿它的形式,捕捉你生活中的小动物或植物,抓住其特征,以三言两语写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墙 角 的 花 ,
你 孤 芳 自 赏 时 ,
天 地 便 小 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布置作业(1)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2)试以“人生奋斗”为话题,谈自己的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