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30 10: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一)基础知识。(6分)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酣觞赋诗( )②形貌昳丽( )③智笑愚骇( )④谨奉社稷( )
2.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屋舍俨然(shě)夹岸数百步(jiā) B.性嗜酒(shì) 短褐穿结(hè)
C.谓女贾欺(nǚ) 嗟女既耄(mào) D.合从于楚(cóng)则歃血于华屋(shà)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毛遂比至楚( )
③孰视之 ( )④每有会意 ( )
(二)名句积累(9分)
4.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 开琼筵以坐花,□□□□□□。□□□□,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7. 骇者终明,□□□□。笑者鄙女,□□□□。(曾国藩《谨言箴》)
8.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春风传捷报。
下联: 。
二、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21·世纪*教育网
9.本文作者是 ,北宋文学家, 之一。(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①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 ②称其气之小大 ( )
③恐遂汩没 ( ) ④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
11.文中说的“太史公”指的是谁?为什么太史公的文章“疏荡”而“颇有奇气”?(2分)
12.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说的“奇闻壮观”指的是什么?(2分)
13.对于如何养气,作者列举了孟子和司马迁的例子,你认为他们在“养气”方面有什么不同?(3分)
(二)课外文言文(5分)
张母计氏 宋张浚母计氏。子幼时,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桧误国日甚,欲力争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祸,忧之,体为之瘠①。母怪问,以实对。母不应,惟诵其父绍圣②初对方正策之辞,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③,不忍不言以负陛下。”浚意遂决,书上,窜④谪。母送之曰:“行矣。汝以忠直得祸,何愧?惟勉读圣人书,无以家为念。” (选自《宋史》) 【注释】①瘠:瘦。②绍圣:宋哲宗年号。③钺(yuè):古代兵器。④窜:放逐。: 14.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念母年高(??????????????????)???????②以实对?(????????????????????) 15.在“秦桧误国日甚”之际,张浚本欲“力争以悟君心”,是什么原因使其忧虑不决?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www-2-1-cnjy-com
16.三迁其居的孟母,为子刺字的岳母,无不为人称道。文中的张母与此二者相比更胜一筹。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张母计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幽静的小巷
河洋
晨曦中的西递在阵阵鸡鸣中开始热闹起来了,袅袅炊烟裹着晨雾在古老的村庄蔓延,粉墙黛瓦上沾着未消的露珠,青石铺路,清溪绕屋,漫步在油亮的青石板上,接触着斑驳陆离的老墙,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闹的宁静。2-1-c-n-j-y
我独自一人,登上村子南北高坡的一间亭子,俯瞰着西递。它四面环山,东西长700米,南北宽400米,在翠竹苍松的掩映下,黑白分明,错落有致,宛如一艘即将起锚的大船。听村民说,ll世纪初建此村时,有意把村子建成船型,寓意为:借船西行,大吉大发。  21*cnjy*com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誉的西递,给我的感受是娴静、优雅、古朴、端庄,有一种被人感知却又难以言表的韵味。【来源:21cnj*y.co*m】
此地我来过多次,每回都会独自去拜访一条幽静的小巷。
这是一条普通的小巷。灰砖墙体,青瓦白垛头,两堵笔直的院墙,齐头并进,长约100多米,在小巷的左边的一侧向里凹进去一米的空间。
当年,第一次来到西递时,听导游介绍:这家主人在京为官,邻居砌墙,分厘必争,家人无奈,遂写信告之。回信引用了一句古诗:“让他三尺又何妨……”于是这个小巷中出现了这个小小的空间,当行人相遇时,就有了一个错肩相让的地方。
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原版是发生在安徽桐城,那里有条著名的六尺巷。在这条小巷的南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清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超用之,家人告之,公批诗寄归:“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退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三尺,六尺巷遂以为名焉。【出处:21教育名师】
在文人雅士中懂这首诗的可谓不少,遇到纠纷时,也常常脱口而出:让他三尺又何妨。但此处与六尺巷不同之处在于,这位尊贵的芳邻并未受其感动,对面这堵高高的院墙,巍然矗立,寸土未失,很有些盛气凌人的感觉。
在西递我买了不少本有关书籍,翻来复去,查阅多遍。可惜,怎么也没找到这家主人的姓名,和在京官居何职。【版权所有:21教育】
小巷里静静的,幽幽的,没有一个游人,这一头轻轻说句话,那一头听得清清楚楚。我忽然萌发奇想,可惜这窄窄的小巷不是一条时光隧道,否则穿越过它,我便可与这家的主人促膝交谈。虽说青史行行没有留下他的姓名,但在寸土寸金的西递,他的行为,他的人品,人们有口皆碑,流传至今。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当然,在某些人心目中,当今之世,乃强者之世。身为京官,俗话说:宰相家奴七品官。这等小事,告到县衙,杀威棒下,纵然你是地方豪强,一方霸主,也得俯首贴耳,低声下气,讨回公道易如反掌,让他三尺,实乃懦夫之举。
此类高论,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我认识一位画家,是位丹青高手,每每为花鸟传神,替山水留韵,总能恰到好处地留些空白,这一留是给人以诗的想象,弦的余音。21*cnjy*com
在绘画艺术中这是一种高明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反映了一种人生的哲理。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要想活得精彩,活得壮美,就要学会给生命留白。俄国一位作家曾说过,什么都想来一点,什么都要争一点的人,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这种空白不是苍白,而是一种境界,一种襟怀。就像这位院墙的主人,大权在手,胜券在操,却主动退避三舍,为路人,为公众留出三尺之地。高风亮节,坦荡胸怀,岂是那些终日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凡夫俗子所能效仿与理解。
在沉思中,我默默地穿过了100多米长的小巷。虽说雨季已过,但卵石上的斑斑苔藓,仍光滑得难以行走,也许这小巷本不是供人行走的,它承担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
与西递每户人家一样,这户人家大厅正中挂着一幅国画,在国画下的条案上,摆着一架老式的自鸣钟,右边陈着古瓷瓶,左边放着木雕底座的镜子,俗称东瓶(平)西镜(静)。此时刚好是上午l0点,自鸣钟传出了当、当、当的奏鸣声,使人感到“终身平静”的心理慰藉。窥视西递人平和的心态,真让滚滚红尘中躁动不安的我羡慕不已。
人过中年,普遍都有着一种心态,爱拍风景,不爱留影。每每看着照片中的自己青春已逝,韵华难留,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此时,在平静的钟声中,我靠着条案坐了下来,摆出个平常的姿式,拍了张平平静静的照片。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俯瞰 ( ) ② 起锚( ) ③慰藉( ) ④萌发( )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3分)
他的行为,他的人品,人们有口皆碑,流传至今。
19.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誉,读完本文请你说说西递与“桃花源里人家”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20.“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句话对家人、对吴氏都有教育意义,也能让我们深受启发,试谈谈这句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4分)

21.“每回都会独自去拜访一条幽静的小巷。”为何我对这条小巷情有独钟?(4分)

22.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也有些时候“有声却在写无声”,请在本文中找出一处并体会起作用。(4分)


23.“此时在平静的钟声中,我靠着条案坐了下来,摆出个平常的姿式拍了张平平静静的照片。”写这个结尾有何深意?(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京师人惧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的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智深道:“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众泼皮见智深醉了,扶着道:“师父,俺们且去,明日再得相会。”智深提着禅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话。阿哥,明日再会。”智深相别,自和泼皮去了。林冲领了娘子并锦儿,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
24.选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语段中“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这一句,“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应予以特殊关注,这不是简单的、一般的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它深入的挖掘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请你分析“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展现了林冲怎样的内心活动。(2分)
26.这一语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鲁智深和林冲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林冲和鲁智深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2014年7月17日,杨绛先生103岁了。然而,岁月的风尘依然难掩她的风华,她依然每日与书为伴,笔耕不辍,平静恬淡地生活着。她“爱书成痴”,自言:“一星期不看书,这一星期都白活了。”她对读书说的一个比方。她说:读书好比是“隐身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与书为伴,从青丝到白发,书给予杨绛智慧,也给予她强大的内心。读书既然是每个人应当拥有的日常生活方式,更是自我修养的途径。请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不少以120字)


(二)作文(50分)
28.作文题目: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一起走过的日子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一)基础知识。(4分)
1.①shāng②yì③hài④jì
2.B
3.①妻子和儿女②等到………的时候③通“熟”仔细④心意相通,领会其意。
(二)名句积累(11分)
4.屋舍俨然。
5.短褐穿结,簟瓢屡空。
6.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7.谓女贾欺;虽矢犹疑。
8.示例:梅韵贺新年。
二、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9.苏辙,唐宋八大家。
10.①显现②相称③沉沦、埋没④放纵、尽情。
11.司马迁。因为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12.一是自然景观,二是古今豪杰。
13.孟子通过内在的修养达到了养气的目的,司马迁通过外在的阅历达到了养气的目的。
(二)课外文言文(5分)
14.①考虑,想到(或“考虑”;或“想到”) ②应答(或“回答”;或“应对”)
15.围绕“因为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他怕上书进谏必会招致祸患”回答。(意思对即可)
16.从张浚小时,母亲就用父亲的言行教育他(或通过父亲说过的话来鼓励儿子直言进谏)可以看出计氏的教子有方;从送儿子时说的那番话可以看出计氏的深明大义。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7. ①kàn ②máo ③jiè ④méng
18.人人称赞。
19.①远离尘世的宁静。②民风淳朴,人民心态平和。
20.名与利都是身外之物,过往云烟,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所以我们不要终日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苦着累着,要有平和的心态。21教育网
21.因为这条小巷它承担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它能净化我的心灵。
22.
① 晨曦中的西递在阵阵鸡鸣中开始热闹起来了,……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闹的宁静。
②小巷里静静的,幽幽的,没有一个游人,这一头轻轻说句话,那一头听得清清楚楚。
③在国画下的条案上,摆着一架老式的自鸣钟,右边陈着古瓷瓶,左边放着木雕底座的镜子,俗称东瓶(平)西镜(静)。此时刚好是上午l0点,自鸣钟传出了当、当、当的奏鸣声,使人感到“终身平静”的心理慰籍。21cnjy.com
这些声音的描写都是用声音的清晰可辨来烘托环境的宁静。
23.我受到西递人平和心态的熏陶,被这条小巷传达出的精神净化心灵。
(四)名著阅读(5分)
24.《水浒传》 施耐庵
25.展现了林冲虽怒气未消,但见是高衙内,却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只得忍下这口气的内心活动。
26.通过林冲与鲁智深对待此事态度的鲜明对比,刻画出不同人物形象。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嫉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21·cn·jy·com
三、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 评分标准:
①一等:9—10 分。表述清晰,语言流畅,即可给满分。
②二等:7—8分。表述基本清晰。
附:不足60 字,5分以下。
(二)作文(50分)
28.写作指导:
作文(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一起”指“共同”,写作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数是指一个群体,要有作者在其中。“日子”指的是共同的一段时光或成长岁月。这段日子要值得怀念,写作中要表达出这段日子的重要意义。选材时应截取这段生活中几个典型画面或几件有代表性事件来表现。www.21-cn-jy.com
作文(2)读懂材料。抓住蜗牛妈妈的话“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来提炼观点和主旨,然后进行立意。抓住“人因该靠自己的奋斗、打拼,去获得成功”进行写作。2·1·c·n·j·y
评分标准:
①一等:47—50 分。主旨突出,较有文采。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等文: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D.语言富有个性。
②二等:43—46 分。主旨明确,表达清楚。
③三等:39—42 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
④四等:35—38 分。主旨不太明确,表达不太清楚。
⑤五等:34 分以下。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附:①满分不低于5%。
②跑题:30 分以下。
③没写题目:扣1分。
④抄袭试卷中的选文内容:10 分以下。
⑤100字内:不超过5分;200 字内:不超过10 分;300字内:不超过15分;
400字内:不超过20 分;500 字内:不超过30 分;550字内:不超过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