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意象诗歌的意象是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任务:
请划出诗歌中你认为最能营造雨巷氛围的意象。意象之美小巷坊画桥傍水而居雨巷:细雨飘巷,
烟雨朦胧,
渲染氛围,
安放愁绪悠长、寂寥油纸伞:江南风情,怀旧,复古,神秘,浅黄色的湿润哀伤丁香姑娘丁香:美丽、高洁、易凋零、“愁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 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丁香姑娘: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像梦一般问题:“丁香姑娘”是谁?人物之美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 前望舒使先驱兮,
后飞廉使奔属。
——屈原《离骚》 知人论世:关于“我”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戴望舒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戴望舒,原名戴朝安,小名海山。1905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
17岁时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18岁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师从田汉,学习中外文学和革命理论,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1932年11月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被里昂中法大学开除回国。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个人简介191927年发生了什么?《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时代背景个人背景失恋了!讨论:“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是?“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1、初恋情人2、对光明的期盼(革命理想)3、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忧愁 感伤 寂寥 迷惘故事之美时间:地点:情景:道具:故事:人物:丁香姑娘我暮春 小巷 细雨 油纸伞 我在雨巷想逢着一个丁香姑娘故事如何展开?第一部分(1):“我”希望遇见丁香姑娘。第二部分(2-6):“我”遇见丁香姑娘。第三部分(7):“我”希望再次遇见丁香姑娘。(轻愁,期待)(轻喜,向往)(深深落寞,依旧期待)主题探讨:1、在《雨巷》这首诗中,诗人借助“雨巷”、“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狭窄阴沉的雨巷象征着黑暗的现实和心情,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是孤独忧郁的,它们与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一种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伤又保有美好期待的情怀。表层上是在写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深层上,是个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一种美好理想得而复失的苦闷与彷徨。观点一: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理想的象征”,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很正常。
观点二: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戴望舒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为革命写诗的可能性很大,姑娘不是姑娘,而是他失落了又尚未泯灭的理想。
观点三:这位姑娘既实又虚。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根本说不出来。这时“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2、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艺术手法 (1)象征手法,意蕴深远。
诗人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的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2)音节和谐,节奏优雅。
全诗7节,每节3、6行押韵,如雨巷、姑娘、芬芳、彷徨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音韵和谐,从头至尾保持了鲜明的音乐效果。
(3)回环往复的结构特点。
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低吟轻唱,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同时也美化了声律。1、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冷寞 踟蹰 踯躅 蹒跚 B、凄婉 愁怅 颓圮 坍塌
C、寂寥 彳亍 悠长 唉怨 D、彷徨 迷茫 篱墙 静默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①像梦中/飘过 ②一支/丁香的 ③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④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⑤到了/颓圮的/篱墙 ⑥走尽这/雨巷
A、②⑤⑥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①②⑤3、下列对《雨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向( )
A、“丁香”是我国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用它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不可求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一,构成一个凄美的意象。基础训练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1945年5月31日试分析: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拓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