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平均数
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力教学点】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德育教学点】了解可以用数据来描绘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统计的知识。
二、新授。 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师:三年级第一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激励的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情况吗?咱们一起来看吧!教师结合例题图说明比赛的规则:他们分成男生和女生进行比赛,每人套15个圈。(2)出示条形统计图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提问:你觉得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提问:4名男生共套中28个,5名女生共套中30个。怎样比呢?启发:要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师: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圈吗?女生呢?师: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吗?(3)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知道男生套的准一些,你觉得哪种解决方法更好呢?教师小结:可以先求出男生、女生套中的总个数,再除以男、女生的人数,算出他们各自的平均数再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板书:平均数 学生观察,初步分析图中的信息学生观察,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1提问: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你是怎样移动的?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笔?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出来吗?师:为什么用总枝数除以3?2. 想想做做2提问:可以怎样求?3. 想想做做3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什么意思?师: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为什么?4. 想想做做4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题,明白题意分小组操作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学生尝试完成,同桌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同桌交流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回答。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