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29 15: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第一章 认识地球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学习目标思维导图探索形状探究大小古人认识的地球形状现代认识的地球形状近代开始认识的地球形状赤道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1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圆的吗1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图1.1?盖天说示意图
  我国古代的人们认为,大地是平的,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圆形车盖罩在大地上,因此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图1.2?浑天说示意图
  东汉时期,以张衡为代表的“浑天说”提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几何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概念;
又一世纪后,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用数学推理的方法证明大地为球形。
两世纪后,亚里斯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是圆弧形,推断地球的形状为球形。他还结合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作了进一步论证,支持这一学说,称为地圆说。
  做一只带帆的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从上方观察有什么不同,并记录下来:在正方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 ,再看到__________。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__,再看到_________。图1.3?纸船小实验船身船桅船桅船身  图1.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线路示意图1.说一说,麦哲伦船队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你得到什么启示?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可以环绕的(1)科学探索的历程是充满艰难险阻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2)只要不懈地努力,目标终会实现;
(3)科学的验证,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假设;
……图1.5?“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站或各种宇宙探测器发回的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站得高看得远假设地球是平的,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 由远驶近的船只,总是先看见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当人们观看一艘驶离港口的大船时,可以看到它渐渐地消失在水平线下。小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探索大小2 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一周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而今,人们乘坐飞机环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不足两天,是地球变小了吗?地球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给地球量一量“身”吧!图1.7?坐地日行八万里  毛泽东的诗《七律·送瘟神》中有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假设你坐在赤道上,以自己在宇宙中原来的位置为参照物,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诗的意思吗?图1.6?地球的大小北极地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根据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1千米=2里)
  2.根据赤道的长度,算一算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千米。
3.根据半径算一算地球的表面积。
探索大小2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2πrS=4πr2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了解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课堂小结课堂反馈1.下列证据中不能确证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海边看船 B. 环球航行
C. 地球卫星照片 D. 观察日月形状推测2.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 )
A. 哥伦布 B. 伽利略 C. 魏格纳 D. 麦哲伦DD4.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为: 千米
(2)赤道周长约为: 千米
(3)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6371 4万5.1亿3.麦哲伦探险航线证明了( )
A.地球是方形的
B.地球是球形的
C.地球的陆地是相互连通的
D.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走,回不到出发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