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九上同步练习:第21课 日本明治维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九上同步练习:第21课 日本明治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29 16:2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
一、选择题
1.下列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封建国家 ②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国各地出现 ④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右图人物是美国海军将领马修·培理,他因19世纪中期率领黑漆船打开日本国门而闻名于世。培理是哪国人 (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3.以下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结合史实,判断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4.小强探究某国历史时,在学习卡片上写下“学习西方、摆脱西方大国欺凌、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等关键词语。据此判断,小强探究的主题是( )
A.洋务运动 B.明治维新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朝鲜战争
5.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发展教育
6.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引进西方科技,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B.天皇权力大,支持革新力量改革
C.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D.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国内统一市场
7.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废除了农奴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8.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
A.沦为半殖民地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9.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在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C.中国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D.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运动,得到了天皇的支持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迫于形势,幕府将军假意向天皇奏请“奉还大政”,但是他既不交出兵权,也不归还领地,反而在暗中集聚精兵。倒幕派看穿他的诡计,请求天皇发令废除幕府,要他辞官、纳地,交出一切权力。将军抗命不交,决定拼死一战。
材料二 倒幕形势空前高涨,到处流传着带有煽动性的民谣,人们不分昼夜,聚集街头,唱着“时代变化啦!……可好啦”,载歌载舞。在幕府军中服役的农民大量逃亡,使幕府军队、警察力量在一些重要地区完全处于瘫痪状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幕府将军”指的是谁?当时的天皇又是谁?
(2)“幕府将军假意向天皇奏请‘奉还大政’”的原因是什么?
(3)后来将军在哪一个战役中“拼死一战”,结果如何?
(4)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倒幕派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禽俸禄。
——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用书资料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三、活动探究
12.改革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上最典型的改革有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根据左边卡片提供的样式完成右边卡片的设计。
标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比较
①从主要原因看:都是封建君主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从方式看:都是通过暴力革命完成
③从影响看: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都对欧美等地区的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标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①从主要原因看:
②从方式看:
③从影响看:
(2)如果你们班准备编辑以“改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手抄报,让你完成其中“感悟改革”的栏目,请结合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留给人们的启示,把你感受最深的写出来,完成这一栏目。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产生;但是,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受封建剥削的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可见,①③与史实不符。
2.【解析】选B。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
3.【解析】选C。19世纪的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日本的国门,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C项符合题意。
4.【解析】选B。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明治维新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符合题意。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依靠教育的发展,故选D。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即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性质的倒幕派力量推翻了代表封建势力的幕府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政权,故答案为C。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废除农奴制的是俄国。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近代史上,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解析】选A。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此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天皇的支持是这次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此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可见,B、C、D三项都是正确的。
10.【解析】本题对教材第二目“武装倒幕”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考查,第(1)、(2)、(3)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立足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第(4)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由关键信息“民谣”“人们不分昼夜……”等可知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倒幕派取得胜利的原因所在。
答案:(1)德川庆喜,明治天皇。
(2)日本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联合形成改革力量,进行倒幕活动,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3)在鸟羽、伏见战役中,结果失败。
(4)倒幕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11.【解析】结合教材可知:明治天皇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二中左侧图片是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授课情形,右图反映的是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由此第(1)题可迎刃而解。第(2)题第一问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作答,注意回答的全面性;第二问为主观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日本的明治维新。材料一是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二是实行义务教育和学习欧美生活方式。
(2)影响:①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或者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启示:①要实行改革开放。②要向先进国家学习。③要重视教育。④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等。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能力。解答第(1)题首先要明确比较的对象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其次应从表格中知道比较的对象的范围:“主要原因”“方式”“影响”三方面,然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答案。第(2)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但要围绕“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
答案:(1)①国内社会危机严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②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改革是促进发展的硬道理,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只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会成功;改革有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