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卷(湖南专用)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德国造船业在困境中实现了从造船向发展海上风电的转型。风电零部件的生产、储存和装配都需要大型厂房和生产基地,德国北部沿海地区的大型专用码头、港口和重型起重码头等基础设施满足了海上风电公司的需求。目前,德国已经在波罗的海建设多座海上风电站,且成为生物群落的新栖息地。图为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上风电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上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有( )
①常年受西北风控制 ②海陆温差较大 ③地形平坦,阻力小 ④狭管效应显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德国北部沿海地区成功实现此次产业转型的突出优势是( )
A.风电市场广阔 B.产业基础雄厚
C.风力资源丰富 D.企业战略推进
【答案】1.D 2.B
【解析】1.德国北部沿海地区地处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西风带为西南风,①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海陆温差小,②错误;德国北部属于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对西南风阻挡作用小,③正确;由图可知该地海域南北狭窄,地形狭管效应显著,④正确。③④组合正确,故选D。
2.由材料信息可知,风电零部件的生产、储存和装配都需要大型厂房和生产基地,德国北部沿海地区的大
型专用码头、港口和重型起重码头等基础设施满足了海上风电公司的需求。德国造船业成功转型到海上风电业依靠的是德国造船业的雄厚基础设施,B正确,风电市场广阔、风力资源丰富,企业战略推进是产业转型的基础,但不是转型的突出优势,ACD错误。故选B。
冻雨是大气中过冷雨滴下降到近地面0℃以下的物体表面冻结而成的天气现象,吉林省在2020年某月发生了一次冻雨。下图示意长春站17日—19日温度场高度—时间剖面(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月份最可能为( )
A.2月 B.8.5月 C.8月 D.11月
4.图示时间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反气旋 B.冷锋 C.暖锋 D.准静止锋
5.该地冻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
A.17日12时18日12时 B.18日0时19日0时
C.18日8时19日8时 D.19日0时20日0时
【答案】3.D 4.B 5.B
【解析】3.读图可知该地17日地面温度最高有10℃以上,20日为-10℃左右;吉林纬度较高,2月17日不太可能达到10℃ 以上,5月、8月不太可能低至-10℃,故最可能为11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读图可知该地17日地面温度最高有10℃以上、20日为-10℃左右,气温呈下降趋势并且幅度大(有20℃) ,故最可能为冷锋,B正确;准静止锋、暖锋均不会导致短时间迅速降温,CD错误;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该时期有冻雨产生,且反气旋一般也不会导致温度剧烈下降,因此不是反气旋,A错误。故选B。
5.冻雨是大气中过冷雨滴下降到近地面0℃以下的物体表面冻结而成的天气现象,即要形成冻雨地表温度为0℃以下、在地表上空某一区域为0℃以上。因此该地冻雨开始的时间最可能为18日0时,结束的时间最可能为19日0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的南澳岛海岸多为岩石陡岸,岛上的“自然之门”是我国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图1为南澳岛示意图,图2为“自然之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南澳岛( )
A.纬度低,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B.年降水总量大,季节分配均匀
C.河流众多,内河航运比较发达 D.低山丘陵为主,海岸地貌发育
7.图2所示时刻大约为( )
A.4时 B.10时 C.14时 D.16时
【答案】6.D 7.B
【解析】6.南澳岛穿越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当太阳直射该地以北至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A错误;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年降水总量大,但是季节分配不均匀,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B错误;河流众多,等高线较密集,河流短小急促,且人烟稀少,不适宜发展内河航运,C错误;如图所示,等高线最高不到500米,以低山丘陵为主,海岸多为岩石陡岸,海岸地貌发育,D正确。故选D。
7.由图2所示,太阳在东南方向,应该为上午的时刻,CD错误;4时太阳尚未出地平线,A错误;10时符合题意,B正确。故选B。
为研究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对坡面产沙过程的影响,某地理研究小组选择野外坡面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左图为坡面产沙过程图,右图为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实验表明,减沙作用最强的是( )
A.裸地 B.植物冠层 C.根系 D.草皮
9.根据实验结果,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防治水土流失宜( )
A.植树造林 B.护坡植草 C.开垦梯田 D.自然恢复
【答案】8.D 9.B
【解析】8.由左图可知,根系+草皮+植物冠层产沙量最低,根系+草皮次之,但两者差很小,说明植物冠层对产沙的影响较小,影响较大的是草皮,B错误,D正确,祼地和根系的产沙量都较大,说明减沙作用小,AC错误。故选D。
9.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降水少,植被以草地为主,根据上题分析,草皮的减沙作用最明显,因此,防治水土流失宜护坡植草,B正确,造林不适合半干旱气候,且植物冠层减沙不明显,A错误;开垦梯田可以导致水土流失加重,C错误;自然恢复速度慢,效果不明显,D错误。故选B。
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比率高达25.1%,占比位居全球前列。读2020年我国与日本分年龄人口比重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岁以上人口规模日本比中国多
B.80岁以上人口比重日本比中国大
C.2010至2020年未成年人口都减少
D.2010至2020年生育率都持续下降
11.与日本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
A.起步更早 B.程度更高
C.速度更快 D.逐渐减轻
12.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比率高的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短缺 B.退休金不足
C.国家政策支持 D.居民事业心强
【答案】10.B 11.C 12.D
【解析】10.如图示在80-84岁、85-89岁、90-94岁、95岁以上的日本年龄人口比重均大于中国,B正确;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虽然日本比中国大,但中国的人口总数远大于日本,所以还是中国60岁以上人口规模比日本多,A错误;本题只有2020年我国与日本分年龄人口比重布图,无法得知2010至2020年的人口比重状况,排除CD选项。故选B。
11.读图可知中国在65岁以下的5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中国大于日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进入到老龄人口更多,速度更快,C正确,D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202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比重更小,反映老龄化程度更低,日本老龄化起步更早,AB错误。故选C。
12.据图示信息可知日本2020年65岁老龄人口比重很大,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老年人口比重大,社会负担重,退休金不足,国家政策支持,所以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比率高,ABC正确;老年人精力不如劳动年龄人口,即使有事业心,工作效率也较低,所以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比率高与居民事业心强无关,而且也没有信息表明日本居民事业心强,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飞地经济”一般是指行政上互不隶属的2个及以上地区,通过构建合作协调机制,以生产要素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依托区域合作共建产业园,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广德产业园位于广东省英德市,是广东省最早实施两地共建共管的“飞地经济”园区。飞出地顺德和飞入地英德双方达成一致,自发创建飞地合作园区。下图为广德产业园产业共生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顺德和英德共建“飞地经济”园区的主要因素有( )
①英德基础设施完善②英德工业化进程滞后③顺德土地开发接近饱和④顺德劳动力素质低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目前,广德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飞入产业( )
A.与本地产业分工不明确 B.生产规模小 C.科技含量低
D.与本地产业协同关系弱
【答案】13.B 14.D
【解析】13.由材料“‘飞地经济’以生产要素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结合关联图可知,顺德为飞出地,故顺德经济发达,土地开发接近饱和,劳动力素质高;英德为飞入地,故英德工业化进程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但土地资源充足,两地因生产要素互补而共建”飞地经济”园区,②③对,①④错,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4.读示意图可知,飞出地顺德与飞地园区存在双向强联系,而飞入地英德周边镇与飞地园区只存在单向的弱联系,因此,广德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飞入产业与本地(英德)产业协同关系弱,D正确;与本地产业分工不明确、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是产业园区协作发展后应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ABC错误。故选D。
图示意我国某山地植被随海拔的分布格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山地( )
A.森林上界大致位于2800米处 B.高山草甸占比高、面积广
C.随海拔升高阔叶林比重降低 D.形成“一山有四季”景观
16.该山地最可能为( )
A.天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
【答案】15.A 16.B
【解析】15.读图并结合图例可知,在海拔2600~2800米处仍然存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但是在2800~3100米处,森林消失,植被全部为高山草甸,则由此可推知该山地的森林上界大致位于2800米处,A正确;读图可知,该山地海拔为3100米,而在1800以上才开始逐渐出现高山草甸,高山草甸面积小,占比低,B错误;读图可知,随海拔升高,阔叶林比重呈现波动变化,有增有减,C错误;“一山有四季”强调山地的垂直气温变化明显,该山地山顶与山脚相差约18℃(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温差小,且山顶没有冰川积雪,故不存在“一山有四季”景观,D错误。故选A。
16.读图并结合图例可知,此山地海拔为3100米,且山麓地带水资源短缺,以旱地为主,旱地的海拔达到2000米,分布的森林类型为阔叶林和针叶林,应为太行山,B正确;天山、横断山的海拔高于7000米,武夷山山麓地带以水田为主,AC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头道拐水文站位于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下游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气温和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图2为头道拐水文站测得的年内水沙变化图。
材料二:地鼠是穴居类动物,繁殖能力较强,喜掘洞造丘和取食植物的地下根、茎,加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在黄土高原耕作条件较差的区域,耕地零租金流转(土地经营者不用支付租金的流转形式)现象多发。抽样调查发现,山西省的零租金流转比例高达70%,制约了当地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造成耕地资源错配,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图1
图2
(1)结合图2,说出输沙量年内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说明地鼠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加剧的影响。(4分)
(3)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山西省土地零租金流转比例高的原因。(4分)
(4)从耕地资源角度,简述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的措施。(4分)
【答案】(1)特点:年内分布不均;春季(3-4月)和夏秋季(6-10月)输沙量大。
原因:春季气温回升,河段解冻,径流量增大:风力强,吹沙入河;夏秋季降水量集中多暴雨,径流量增大:侵蚀作用强,汇集泥沙量大
(2)地鼠挖掘洞道,降低土壤的紧实度,造成地面坍塌:地鼠取食植物,破坏植被,加剧水蚀和风蚀;地鼠繁殖快速,活动范围扩大,侵蚀地区变广
(3)地形崎岖,地块分散,面积小,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低,经济效益低;水资源不足,农产品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农田位置偏远、交通运输不便,经济效益低相较于外出务工,务农经济效益低,弃耕严重。
(4)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耕地复垦指数;加大对耕地的科技投入;整合上地,推动农旧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防治耕地污染
【详解】(1)阅读图2,输沙量年内变化呈现出年内分布不均,春季(3-4月)和夏秋季(6-10月)输沙量大,其余季节相对较少。结合图例可知,输沙量变化主要与径流量有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补给,河段解冻,径流量增大,河流搬运输沙能力增强:春季冰雪消融完后,蒸发旺盛,土壤干燥,风力强,吹沙入河;夏秋季降水量集中多暴雨,雨水补给,径流量增大,薄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汇集泥沙量大。
(2)结合材料二可知,地鼠喜掘洞造丘,地鼠挖掘洞道,降低土壤的紧实度,挖空后,支撑作用减弱,造成地面坍塌,地鼠取食植物,破坏植被,植被覆盖减少,加剧水蚀和风蚀,侵蚀加剧;地鼠繁殖快速,活动范围扩大,破坏区域面积扩大,侵蚀地区变广,造成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加剧。
(3)山西省土地零租金流转比例高的原因主要从经济效益、撂荒角度分析。山西省地形崎岖,土地地块分散,面积小,不利于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低,经济效益低;农业发展水资源不足,农作物生长受影响,农产品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农田位置偏远、交通运输不便,经济效益低相较于外出务
工,务农经济效益低,弃耕严重,撂荒地较多,出现土地零租金流转比例高。
(4)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的措施需要改善耕地质量。保障耕地面积,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耕地复垦指数,减少土地撂荒;加大对耕地的科技投入,改良耕地土壤质量,兴建农田水利设施,整合上地,推动农旧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农作物生产,防治耕地污染,保护耕地质量。
18.尉犁县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其棉花种植面积100余万亩,机械化率达90%以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概述尉犁县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高的地理条件。(4分)
大西海子水库蓄水面积68平方千米,多年来水库所蓄水资源平均的利用效率仅为30~40%。2004年,运行了30多年的大西海子水库退出农业灌溉系统,成为中国第一座专门提供下游河道生态用水的水库。
(2)简析大西海子水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原因,并说明其功能转型的作用。(4分)
膜下滴灌先在耕地表面覆盖地膜,并在膜下安装设施进行水肥一体化滴灌。近年,尉犁县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的灌溉方式。
(3)说出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对当地土壤的影响。(4分)
【答案】(1)种植面积广;棉田连片分布;政策支持,有资金保障,提供必要设备;基础设施完善等。
(2)原因:蒸发量加大;下渗增多;不合理灌溉等。作用:保障下游河道及台特玛湖水量,利于下游的生态恢复、荒漠化防治;阻止河岸两侧沙漠扩展等。
(3)有利:保温;保水;增加肥力;减轻盐碱化;减轻土壤侵蚀等;不利:残余地膜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改变土壤自然性状等。
【详解】(1)根据材料和图表,尉犁县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其棉花种植面积100余万亩,棉花种植区连片分布,种植规模大,有利于机械化的实现。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尉犁县
属于县级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离不开当地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设备的扶持,扶助偏远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其机械化水平。
(2)尉犁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晴天多,光照强,土壤性质多为沙质土壤,下渗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西海子水库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蒸发量加大,土壤含水量下降,下渗增多,当地气候干旱,传统灌溉方式主要为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导致利用效率降低。根据材料,运行了30多年的大西海子水库退出农业灌溉系统,成为中国第一座专门提供下游河道生态用水的水库。图示显示,尉犁县南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大西海子水库下游流入台特玛湖,水库提供生态用水,有利于保障下游河道和台特玛湖的水量,随着河流和湖泊水量增多,能够调节当地气候,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荒漠化,有利于恢复生态环境,减轻沙漠对河流、湖泊周边环境的影响,阻止沙漠扩展。
(3)滴灌方式对土壤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分析,有利方面,西北地区,传统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由于灌溉不合理,地下水水位升高,气候干旱,蒸发剧烈,表层水分被蒸发掉,而盐类物质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而膜下滴灌用水量少,流速慢,土壤侵蚀少,绝大部分被作物根系吸收,下渗少,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覆膜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减轻了盐分向土壤表层的输送和集聚,减轻盐碱化。当地昼夜温差大,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不利方面,农业覆盖用膜一般较薄,容易被表层土壤掩埋,残余地膜可能造成土壤污染,使土壤与地下水沟通受阻,影响其自然性状。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北黄海冷水团是冬季时残留在海底洼地中的黄海中央水团,于每年5月到11月在北黄海的海底逐渐形成。北黄海冷水团的存在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仍然可以处在相对低温、高盐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非常有利于虾夷扇贝、仿刺参、紫海胆等适宜深海养殖的水产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北黄海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越条件。
材料二 为了破解资源瓶颈,作为临海大国,我国提出在战略决策上,由传统大陆国家向海陆兼备国家转型。
(1)黄海北部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低,密度 (单选:A.大B.小),下沉到黄海底部,每年5月到11月
因正午太阳高度较 (单选:A.大B.小)、昼长较 (单选:A.长B.短),表层海水升温快,海水温度比海底高,同时因冷水团所在处海槽地势比较 (单选:A.敞开B.封闭),冬季下沉的冷海水不易扩散,形成冷水团。(4分)
(2)深海养殖业,主要是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中的 资源。从海洋环境的角度,解释北黄海冷水团海域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利条件 。(4分)
(3)北黄海深海养殖场常因海洋环境的变异,如遭遇风暴潮、赤潮等,导致较大的渔业损失。请就风暴潮灾害,说明其成因,并简述渔民应该采取的减灾对策。(4分)
(4)推测北黄海深水养殖区位于 (单选:A.领海B.专属经济区C.公海)。在公海和有争议海区开发海洋资源,易引发海洋争端,对此,以下方略,正确的有 (不定项选择)(4分)
A.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 B.以暴力相威胁,强行获利
C.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D.尊重历史,维护海洋权益
【答案】(1)A A A B
(2)海中 黄海冷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海槽中,海水较深;处于低温、高盐状态,海槽内,流动性较差;距离陆地较远,水质较好。
(3)冬季寒潮经过海面迅速南下(或:夏秋台风经过海面)的大风引发风暴潮。对策:及时了解各类媒体公布的天气、海浪预报信息;在风暴潮来临之前进港避风;携带卫星电话和BDS设备,及时求救。
(4) C ACD
【详解】(1)海水温度越低,密度越大,黄海北部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低,密度大;北半球5-11月大部分时间为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海水温度比海底高,同时因冷水团所在处海槽地势比东西两侧低,地形比较封闭。
(2)深海养殖业,主要是在海水中进行的。海洋环境从海底地形地貌、海水温度、盐度与水质等角度描述。材料一“低温、高盐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非常有利于虾夷扇贝、仿刺参、紫海胆等适宜深海养殖的水产生长”信息,图2显示黄海冷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海槽中,海水较深,流动性较差,可以使海水保持低温、高盐状态;图2显示黄海冷水团区域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质好。
(3)大气扰动会引发风暴潮。北黄海纬度较高,接近冬季风发源地,在寒潮天气,易有温带风暴潮;同时该海区也位于台风西北路径上,台风引发风暴潮。对于渔民来说,及时获取各类媒体公布的天气、海浪预报相关信息、提前进港避风,确保生命安全是首要目标。万一来不及避开风暴潮,携带卫星电话和BDS设备,可以及时发出求救讯息,减少生命危险。
(4)根据图中经纬网,可以估算出,北黄海海区距离周围陆地或岛屿领海基线,都超过200海里,属于公海范围,故C正确。公海、有争议海区资源开发,不可以以暴力相威胁,强行获利,即B错误,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尊重历史,维护海洋权益方略是正确的,CD正确。故选ACD。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毛竹是一种多年生高大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25°N~40°N区域。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县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2%,毛竹分布面积较广。在每年的8月,风雪来临之前,
人们会爬上竹子,砍下竹子顶端部分,避免台风把竹子吹倒,防止大雪把竹子压弯,以保持毛竹笔直生长的状态,该行为叫“砍竹脑”。下图为安吉县地形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引进和发展竹加工相关产业,如竹凉席加工、竹地板制造、造纸业等。其中竹凉席加工最为突出,安吉县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做出来的精美竹凉席成为当时国内外畅销品。安吉县竹品加工厂布局较为分散。
(1)根据材料推测毛竹的生活习性。(2分)
(2)简要分析当地人会在8月“砍竹脑”的原因。(3分)
(3)分析安吉县竹品加工厂布局分散的原因。(3分)
【答案】(1)喜温湿,怕水涝。
(2)此时当地正处于伏旱天气,天气晴朗,利于“砍竹脑”;“砍竹脑"可减少当年台风及积雪对毛竹生长的影响。
(3)原料丰富,分布广泛、分散,原料运输量大,产品运输量小,需就近加工;小企业投资少,技术要求低,设备简单;部分产品需手工加工,分散便于“一家一户”的生产。
【详解】(1)毛竹是一种多年生高大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25°N~40°N区域,所以毛竹喜欢温暖的环境。安吉县毛竹分布面积较广,特别适合毛竹生长,结合安吉县的地理位置推测,毛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其次市安吉县在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地形起伏大,推测毛竹分布地排水良好,毛竹怕涝。故而毛竹喜温湿,怕涝。
(2)由材料可知,在每年八月,风雪来临之前对毛竹进行“砍竹脑”,首先是为了避免台风把竹子吹倒,其次是防止大雪把竹子压弯,以保持毛竹笔直生长的状态。8月份处在伏旱末期,把毛竹顶部砍掉可以可以减少毛竹顶部腐烂导致的死亡,有利于伤口愈合且天气晴朗,方便砍竹。其次是减少毛竹受风面积,减少受力,减少毛竹倒伏,其次是可以减少冬季毛竹顶部的积雪,减少积雪重量,减少毛竹被压倒伏概率。
(3)阅读图文材料,吉安县植被覆盖率高达72%,翠竹绵延,大量中小型“竹业、茶业和椅业”等特色产业星罗棋布,因此就近原料丰富,分布广泛;运输较麻烦且运量大,故大多工厂选择就近加工;竹品和茶叶加工技术含量较低,设备简单,普通工人即可,故大多以家为单位,就近进行加工。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卷(湖南专用)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德国造船业在困境中实现了从造船向发展海上风电的转型。风电零部件的生产、储存和装配都需要大型厂房和生产基地,德国北部沿海地区的大型专用码头、港口和重型起重码头等基础设施满足了海上风电公司的需求。目前,德国已经在波罗的海建设多座海上风电站,且成为生物群落的新栖息地。图为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上风电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上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有( )
①常年受西北风控制 ②海陆温差较大 ③地形平坦,阻力小 ④狭管效应显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德国北部沿海地区成功实现此次产业转型的突出优势是( )
A.风电市场广阔 B.产业基础雄厚
C.风力资源丰富 D.企业战略推进
冻雨是大气中过冷雨滴下降到近地面0℃以下的物体表面冻结而成的天气现象,吉林省在2020年某月发生了一次冻雨。下图示意长春站17日—19日温度场高度—时间剖面(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月份最可能为( )
A.2月 B.8.5月 C.8月 D.11月
4.图示时间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反气旋 B.冷锋 C.暖锋 D.准静止锋
5.该地冻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
A.17日12时18日12时 B.18日0时19日0时
C.18日8时19日8时 D.19日0时20日0时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的南澳岛海岸多为岩石陡岸,岛上的“自然之门”是我国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图1为南澳岛示意图,图2为“自然之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南澳岛( )
A.纬度低,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B.年降水总量大,季节分配均匀
C.河流众多,内河航运比较发达 D.低山丘陵为主,海岸地貌发育
7.图2所示时刻大约为( )
A.4时 B.10时 C.14时 D.16时
为研究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对坡面产沙过程的影响,某地理研究小组选择野外坡面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左图为坡面产沙过程图,右图为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实验表明,减沙作用最强的是( )
A.裸地 B.植物冠层 C.根系 D.草皮
9.根据实验结果,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防治水土流失宜( )
A.植树造林 B.护坡植草 C.开垦梯田 D.自然恢复
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比率高达25.1%,占比位居全球前列。读2020年我国与日本分年龄人口比重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岁以上人口规模日本比中国多
B.80岁以上人口比重日本比中国大
C.2010至2020年未成年人口都减少
D.2010至2020年生育率都持续下降
11.与日本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
A.起步更早 B.程度更高
C.速度更快 D.逐渐减轻
12.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业比率高的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短缺 B.退休金不足
C.国家政策支持 D.居民事业心强
“飞地经济”一般是指行政上互不隶属的2个及以上地区,通过构建合作协调机制,以生产要素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依托区域合作共建产业园,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广德产业园位于广东省英德市,是广东省最早实施两地共建共管的“飞地经济”园区。飞出地顺德和飞入地英德双方达成一致,自发创建飞地合作园区。下图为广德产业园产业共生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顺德和英德共建“飞地经济”园区的主要因素有( )
①英德基础设施完善②英德工业化进程滞后③顺德土地开发接近饱和④顺德劳动力素质低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目前,广德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飞入产业( )
A.与本地产业分工不明确 B.生产规模小 C.科技含量低 D.与本地产业协同关系弱
图示意我国某山地植被随海拔的分布格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山地( )
A.森林上界大致位于2800米处 B.高山草甸占比高、面积广
C.随海拔升高阔叶林比重降低 D.形成“一山有四季”景观
16.该山地最可能为( )
A.天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头道拐水文站位于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下游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气温和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图2为头道拐水文站测得的年内水沙变化图。
材料二:地鼠是穴居类动物,繁殖能力较强,喜掘洞造丘和取食植物的地下根、茎,加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在黄土高原耕作条件较差的区域,耕地零租金流转(土地经营者不用支付租金的流转形式)现象多发。抽样调查发现,山西省的零租金流转比例高达70%,制约了当地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造成耕地资源错配,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图1
图2
(1)结合图2,说出输沙量年内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说明地鼠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加剧的影响。(4分)
(3)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山西省土地零租金流转比例高的原因。(4分)
(4)从耕地资源角度,简述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的措施。(4分)
18.尉犁县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其棉花种植面积100余万亩,机械化率达90%以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概述尉犁县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高的地理条件。(4分)
大西海子水库蓄水面积68平方千米,多年来水库所蓄水资源平均的利用效率仅为30~40%。2004年,运行了30多年的大西海子水库退出农业灌溉系统,成为中国第一座专门提供下游河道生态用水的水库。
(2)简析大西海子水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原因,并说明其功能转型的作用。(4分)
膜下滴灌先在耕地表面覆盖地膜,并在膜下安装设施进行水肥一体化滴灌。近年,尉犁县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的灌溉方式。
(3)说出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对当地土壤的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北黄海冷水团是冬季时残留在海底洼地中的黄海中央水团,于每年5月到11月在北黄海的海底逐渐形成。北黄海冷水团的存在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仍然可以处在相对低温、高盐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非常有利于虾夷扇贝、仿刺参、紫海胆等适宜深海养殖的水产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北黄海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越条件。
材料二 为了破解资源瓶颈,作为临海大国,我国提出在战略决策上,由传统大陆国家向海陆兼备国家转型。
(1)黄海北部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低,密度 (单选:A.大B.小),下沉到黄海底部,每年5月到11月因正午太阳高度较 (单选:A.大B.小)、昼长较 (单选:A.长B.短),表层海水升温快,海水温度比海底高,同时因冷水团所在处海槽地势比较 (单选:A.敞开B.封闭),冬季下沉的冷海水不易扩散,形成冷水团。(4分)
(2)深海养殖业,主要是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中的 资源。从海洋环境的角度,解释北黄海冷水团海域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利条件 。(4分)
(3)北黄海深海养殖场常因海洋环境的变异,如遭遇风暴潮、赤潮等,导致较大的渔业损失。请就风暴潮灾害,说明其成因,并简述渔民应该采取的减灾对策。(4分)
(4)推测北黄海深水养殖区位于 (单选:A.领海B.专属经济区C.公海)。在公海和有争议海区开发海洋资源,易引发海洋争端,对此,以下方略,正确的有 (不定项选择)(4分)
A.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 B.以暴力相威胁,强行获利
C.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D.尊重历史,维护海洋权益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毛竹是一种多年生高大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25°N~40°N区域。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县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2%,毛竹分布面积较广。在每年的8月,风雪来临之前,人们会爬上竹子,砍下竹子顶端部分,避免台风把竹子吹倒,防止大雪把竹子压弯,以保持毛竹笔直生长的状态,该行为叫“砍竹脑”。下图为安吉县地形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引进和发展竹加工相关产业,如竹凉席加工、竹地板制造、造纸业等。其中竹凉席加工最为突出,安吉县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做出来的精美竹凉席成为当时国内外畅销品。安吉县竹品加工厂布局较为分散。
(1)根据材料推测毛竹的生活习性。(2分)
(2)简要分析当地人会在8月“砍竹脑”的原因。(3分)
(3)分析安吉县竹品加工厂布局分散的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