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天鹅湖音乐赏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天鹅湖音乐赏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4-21 08: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天鹅湖音乐赏析
教材分析
《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是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两段著名选曲。这两首乐曲音乐风格迥异,音乐情绪不同,塑造了不同人物的形象及性格。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增进对舞剧音乐的认识,了解乐曲表达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比聆听《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学生结合具体音乐要素总结乐曲的情绪及对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3.了解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辨别《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的不同情绪、风格。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能够跟随音乐想象出所表现的场景和所塑造音乐形象。
2.掌握《西班牙舞曲》的典型节奏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视听法
教学准备
电脑、音响、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回顾芭蕾舞剧及舞剧音乐的相关知识,引出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并进行简单介绍。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芭蕾舞剧这一艺术形式,这是一种以芭蕾舞为主要表现手段,融合了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起源于意大利,其最重要的技术特征是女演员要用足尖跳舞,因此也被称为“足尖舞”。 而芭蕾舞剧的灵魂则是舞剧音乐。它是作曲家为舞剧所写的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俄国的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舞剧音乐逐渐戏剧化和交响化,并使其具有独立性,成为舞剧的灵魂所在。他的三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是古典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在世界舞台上长演不衰,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成就。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通过回顾复习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舞剧和舞剧音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新课学习 (一)简要介绍柴科夫斯基笔下的舞剧代表《天鹅湖》,讲解剧情内容,介绍主要角色。(白天鹅、王子、恶魔、黑天鹅等。) 师:《天鹅湖》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广泛的舞剧之一。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舞剧创作完成于1876年,共四幕,讲述了公主奥杰塔被恶魔罗斯巴特变成了天鹅,后来在王子的帮助下,战胜了恶魔,破解了魔法,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幸福的故事。 (二)提出问题: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进行描绘塑造的?(以公主奥杰塔和恶魔为例展开学习讨论。) 师:在整部舞剧中,公主奥杰塔和恶魔罗斯巴特分别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塑造描绘的?下面我们将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片段来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配合图片进行简单的作品介绍并抛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三)赏析《场景音乐》 简介:《场景音乐》是《天鹅湖》第二幕开头的场面音乐。同时也是贯穿整个舞剧的主题音乐——天鹅主题。这段音乐描绘出了一幅夜色苍茫,一群天鹅在密林环绕的水面上静静浮游的画面。 提出问题:这段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旋律有什么特点?塑造描绘了一只怎样的天鹅的形象? 1.欣赏天鹅主题旋律片段,填写表格: 速度——中速;节奏——平稳、均匀; 旋律——优美、抒情、婉转、柔和;情绪——温柔、忧伤地。 2.通过总结上述音乐要素及听觉感受,总结天鹅的形象:端庄优雅,高贵大方。 3.出示天鹅主题旋律片段,分析第一乐句的旋律进行特点:第一乐句的四个小节的旋律起伏不大,表现了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优美端庄的形象。 4.出示天鹅主题旋律片段,分析第二乐句的旋律进行特点:第二乐句的四个小节的旋律音阶逐级上行,情绪逐渐激动,仿佛在诉说着公主奥杰塔的不幸遭遇。 5.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场景音乐》视频。思考:每次重复演奏主题旋律的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6.听后讨论,总结:天鹅主题分别由双簧管、圆号、乐队和大提琴进行了再现和重复。 7.分乐器赏析主题音乐演奏片段,分析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 双簧管——以动人的音色奏出温柔而略带忧伤的天鹅主题。 圆号——用柔润的音色如泣如歌地再现了天鹅主题。 乐队——奏出悲愤的乐声,表现了对奥杰塔的同情。 大提琴——将天鹅主题再次轻轻的重复奏响,仿佛在为奥杰塔的悲惨命运而叹息。 8.分析总结:天鹅的形象呈现的更为立体生动。由此可以发现,不同乐器的音色互相配合,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故事和优美的旋律,使学生沉浸在舞剧音乐的世界中,配合视频的欣赏和乐句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音乐的思绪,同时对旋律有了清晰的理解与认识,加深乐曲的印象。) (四)赏析《西班牙舞曲》 简介:《西班牙舞曲》出自舞剧的第三幕:在王后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恶魔带领他的女儿及随从们闯了进来。他们扮作外国客人,在恶魔黑斗篷的挥舞下,表演了各种民族的舞蹈。其中包括匈牙利舞、西班牙舞、那不勒斯舞、波兰舞等,这些舞蹈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提出问题:与《场景音乐》相比,《西班牙舞曲》在速度、节奏、情绪、旋律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塑造出了恶魔等人怎样的形象? 1.欣赏视频,填写表格: 速度——小快板;节奏——紧凑、密集; 旋律——热情、奔放、舒展、明朗;情绪——欢快、热情地。 2.通过上述音乐要素及听觉感受,总结恶魔等人的形象:骄横傲慢,侵略性强。 3.《西班牙舞曲》的音乐特点在于运用了典型的西班牙舞曲的节奏,节拍为三拍子,并且在整段旋律中还采用了西班牙民族特色乐器——响板。 练习典型节奏型:,并用响板伴奏,感受响板响亮的音色特点。 4.分析总结:恶魔等人盛气凌人的强势形象通过典型节奏型和特色乐器的音色体现得更加鲜明。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欣赏视频,同时学习模仿典型节奏,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感知节奏和乐器音色岁人物形象的塑造所起到的作用。) (五)舞剧形象的外化 1.《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有着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在速度、节奏、旋律的走向、特色乐器的使用上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在舞蹈上所呈现的人物动作也大相径庭:公主奥杰塔的形象是端庄优雅大方的,她的舞蹈动作也是优美克制典雅的;而恶魔等热的形象是张扬傲慢强势的,因此舞蹈动作上也是大胆奔放,以炫技为主的。 2.分别欣赏舞剧中代表人物白天鹅和黑天鹅的舞姿特点,印证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的总结再进行舞蹈动作的印证,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不同的人物形象在音乐表现上的差异。) (六)总结:舞剧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关的因素: 1.节奏的疏松或密集; 2.速度的快慢; 3.旋律的进行和起伏形态的表现; 4.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等。 (设计意图:总结感悟不同的音乐要素对于音乐形象的塑造所起的作用,同时能够深入理解舞剧及舞剧音乐的以及剧中人物形象的紧密联系。) 四、课堂小结 《天鹅湖》被人们称为芭蕾艺术皇冠上的明珠,第一次事物具有了音乐的灵魂。这都要归功于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对于舞剧的革新,使舞剧音乐交响化、独立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精彩片段;同时进一步感知舞剧音乐如何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为同学们今后欣赏舞剧打开一扇门,让经典永驻我们心间。 五、课后作业 《场景音乐》中的天鹅主题作为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在舞剧中有多次变化发展,请同学们在课下查阅资料,找出主题旋律在每一幕出现时的音乐风格有什么差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