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 乐 年级 七 年 级 学期 秋 季
课题 《桑塔·露琪亚》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复习八三拍指挥图式;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符合作品的情绪来表现歌曲。 2. 过程与方法:在感受、体验和学习表现《桑塔·露琪亚》中,领略意大利“船歌”的音乐特点,并通过歌唱将意大利民歌的演唱风格及特点表现出来;在聆听、模唱中分析歌曲的结构、节拍特点,唱准旋律;用轻柔的、有控制的声音深情地演唱,并能边唱边挥拍,体会这首船歌摇曳荡漾的感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初步了解欧洲音乐文化,感受意大利的民歌风格和演唱方法;能够与老师和同学一起积极地感受、分析作品,大胆参与歌曲的表现,形成积极参与、乐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了解“船歌”的音乐体裁及相关知识。
2. 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 唱准#f1与f1的音准以及前后两乐段音乐情绪上的变化。
2. 表现“船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初听导入:判断节拍,自然律动,学习音乐知识。 教师:首先请闭上双眼静静聆听乐曲,随音乐感受节奏与韵律。(播放音乐《桑塔·露琪亚》) 教师:作品是几拍子?律动时,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特点?学生:三拍子,音乐旋律摇曳 荡漾,像在划船。教师: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几种三拍子吗?学生:四三拍与八三拍。教师: 这首歌曲是四三拍还是八三拍?为什么?学生:3/8拍,它与3/4拍的基本音符构成不同, 在韵律上有所区别。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歌曲是意大利民歌,同学们对意大利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意大利有水城威尼斯。教师: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你知道水城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吗?(出示图片)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威尼斯的尖舟有一个特色的名字,叫“贡多拉”。 学习新课: 1、复听歌曲,复习三拍子的挥拍方法。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坐上贡多拉再来欣赏一遍歌曲,注意节拍是八三拍,强弱规律:强弱弱,挥拍动作(示范)。 2、随音乐挥拍,感受情绪。 教师:请再次聆听并挥拍,体会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随教师复习指挥图示,聆听作品,感受情绪。 教师:请问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学生:是抒情的,是思念亲朋的,是赞美海上夜色的...... 3、讲授船歌体裁及特点。 教师:船歌是意大利的一种声乐体裁。其产生、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多拉”有重要的关系。船家单桨划船并唱着喜欢的歌曲,节奏韵律与划船的律动一致,久而久之形成这种音乐体裁。船歌的节拍多采用八三、八六、八十二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摇曳感。它的情感色彩是开朗奔放、热情洋溢的。 模唱歌曲旋律。 (1)模唱前两乐句旋律,画旋律线。 教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你在宁静的夜晚坐在“贡多拉”上演唱,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我们用“lu”音模唱乐句旋律。演唱之前,先请同学们坐正,眼睛平视,后背挺直,口腔打开,声音要圆润、统一,但要注意表现悠闲慵懒的情绪,边唱边画出旋律线。(教师边讲边做示范,可随时找演唱状态较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及时纠正问题并调整其状态,鼓励学生体验、实践。)学生练唱“lu”音。 (2)用“ la”音模唱后面乐句旋律,分析歌曲。 教师: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换成“la”音模唱下一乐句的旋律,请同学们边唱边体会作品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作品分为几个乐段? 学生画旋律线用“la”音模唱歌曲旋律,体会作品的大调色彩和乐句的划分。 教师:通过演唱,大家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学生:可分为两个乐段,第二乐段情绪高涨,音区也变高了,易于分辨。 教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这个作品是八三拍,C大调,中速,二段体结构, 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吸收了威尼斯船歌的特点创作的。 学唱歌曲。 (1)a、视唱A乐段歌谱。 教师:接下来请视唱歌谱,观察作品中哪里有附点音符,哪里有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边挥拍演唱边体会这些节奏对旋律进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边挥拍边视唱乐谱第一乐段。 教师:附点节奏促成了音乐的起伏,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加强了音乐的荡漾感。请找出力度记号(渐强渐弱、弱)和变化音。 难点练习: 教师:第六小节是半音下行,在演唱时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带动我们把音唱准确。(教师示范怎样练唱变化音,范唱第五六小节,再哼鸣。)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视唱乐谱,找出自己演唱困难的地方。学生自行视唱(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现在完整视唱第一乐段。学生完整视唱第一乐段。 b、想象美景,填词演唱。 教师:请同学们填词演唱,和模唱一样,要做到声音圆润、统一,并将口腔打开。另外,请注意演唱姿势,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边用手画出旋律线,想一想这个乐段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场景?学生:人们悠闲地坐在船上欣赏夜景。 学生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2) a、视唱B乐段歌谱。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乐段,请找出力度记号和变化音。用同样的方法练唱变化音,注意音高走向和气息的支撑,把旋律特点和强弱变化表现出来。 学生视唱第二乐段歌谱。 b、填词演唱。 教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边画出旋律线的高低起伏,体会这个乐段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场景?学生:海面上的意大利船夫在纵情歌唱,赞美夜色中的海滩美景。 学生完整演唱第二乐段。 (3)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对比分析两个乐段的旋律进行、音区、力度、情绪,请同学们填写表格。 《桑塔·露琪亚》旋 律 进 行音 区力 度情 绪A 段平 稳低弱温柔、平静B 段起 伏 荡 漾强强热情、豪爽
现在请同学们加上力度变化来演唱一遍歌曲,注意两个乐段的情绪对比,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来表现作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播放伴奏)学生演唱。 6、总结船歌的风格特点。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学唱和分析歌曲,总结出了船歌的风格特点,具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船歌有三个特点。节拍多采用八三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摇曳感;情感色彩是开朗奔放、热情洋溢的;结构多为二段体,乐段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三、课堂检测。 教师:通过学唱这首作品,你对船歌体裁掌握得如何呢?下面我们来欣赏三个音乐片段,找出具有船歌风格特点的片段。(播放音乐,第一段《小步舞曲》、第二段《杜鹃圆舞曲》、第三段《霍夫曼船歌》。)学生:第三段。教师:同学们判断得很好,第三段具有船歌的风格,是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代表作歌剧选段《霍夫曼船歌》。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的欧洲音乐之旅都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我们学习演唱了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桑塔露琪亚》,表现了音乐风格及特点;了解了船歌的音乐体裁及相关知识;听辨并掌握了船歌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