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1 18: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主备教师: 课题:第3课 土地改革 课时:2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一、学科核心素养
1.了解土地改革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土地改革发生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对巩固新中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土地改革的学习,理解基本国情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加深对党和政府政策的认同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导学预习
活动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呢?
材料: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探究一:探究一:回顾所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政策有哪些?
国共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探究二:阅读史料,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二: 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入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材料三:正如土改时担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后来所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四、因材达标
1.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
A.巩固了人民政权 B.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建立土地公有制 D.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3.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1952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 )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中写道:“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增加,粮食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①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②农民分到了土地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6.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记下了分地时的场景:“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腰杆子一下子硬起来了,走起路来抬头挺胸,扬眉吐气,真是心情舒畅,干劲冲天”。这反映出土地改革( )
A.巩固了人民政权 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和生产热情 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学而思
六、菜单作业
默写完成下列填空并背诵:
土地改革
原因:①根本原因: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③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它规定废除
的土地多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到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 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①彻底摧毁存在两千多年的 ,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 的主人③得到农民拥护, ④解放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七、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