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鄂科版科学(2017秋)六年级下册期中基础学力情景化评估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春鄂科版科学(2017秋)六年级下册期中基础学力情景化评估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1 22: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春鄂科版科学(2017年秋)
六年级下册期中基础学力情景化评估卷(含答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总分100 耗时:40分钟)
第一节(24分) 第二节(22分) 第三节(28分) 第四节(26分) 总分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探险家,在探险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让我们跟随小华一起游历世界,去经历一段又一段探险之旅,去体验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第一节 雨林探险记(24分)
小华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寒假期间,小华将与同村的生物学家张教授共同探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他们将经历怎样的探险之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亚马逊热带雨林属于哪一种生态系统?( )(2分)
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 D.沙漠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他们乘船沿着亚马逊河逆流而上,在河流下游,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发生?( )(3分)
河面非常宽阔。 B.河流两岸有许多细沙堆积。
C.河流的流速非常缓慢。 D.河段上有很多瀑布急滩。
3.来到亚马逊热带雨林,小华将不会看到( )。(3分)
A.毒箭蛙爬在硕大的香蕉树叶。 B.美洲狮埋伏在林中准备捕食猎物。
C.两只老虎在一片开阔地争夺领地。 D.成群的食人鱼在河道里觅食。
4.张教授告诉小华,亚马逊热带雨林拥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下列哪种现象体现了该地区物种的丰富?( )(3分)
A.只有一种猴子生活在这里。 B.树木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C.这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D.所有动物都是食肉的。
5.当地向导告诉他们,近年来,由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下列哪项行为最有可能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 )(3分)
A.在森林里设置保护区,禁止捕猎。
B.在野外种植更多果树,为动物提供食物。
C.在动物栖息地附近建造大型购物中心。
D.教育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不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
6.热带雨林中分布着许多蚯蚓,张教授告诉小华,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______为食,并且喜欢________的环境。( )(4分)
7.在雨林中他们发现了一只变色龙,这种动物是通过_______的形式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张教授告诉小华,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还有______、______等。(2×3=6分)
第二节 探秘青藏高原(22分)
结束亚马逊热带雨林之旅后,小华意犹未尽。痴迷于探险活动的小华央求探险经历丰富的叔叔带其一同前往青藏高原,在哪里他们又有怎样的探险故事呢?
8.叔叔从背包里拿出中国地图,小华在地图的( )找到了青藏高原的位置。(3分)
中部 B.东部 C.北部 D.西部
9.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小华知道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是( )。(3分)
A.遍布低矮山丘,海拔低。 B.地形非常平坦,起伏小。
C.边缘陡峭,顶面平缓,海拔高。 D.四周高,中间低。
10.乘着卧铺火车进入青藏高原后,小华和叔叔看到了成群的( )在草原吃草。(3分)
骆驼 B.斑马 C.羚羊 D.长颈鹿
叔叔告诉小华,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玉米等为食。繁殖于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11.根据叔叔的介绍,小华推断下图( )是黑颈鹤。(3分)
A B C D
12.在河滩边,小华和叔叔发现了一只因受损难以飞行的黑颈鹤,下面哪种做法他们不能做( )。(3分)
A.给黑颈鹤包扎伤口。 B.给动物保护站打电话寻求帮助。
C.将黑颈鹤带回家当宠物。 D.喂黑颈鹤一些食物。
13.从叔叔的讲述中,小华能判断对错。(3分)
①黑颈鹤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
②迁徙是黑颈鹤适应环境变化的主要方式。( )
③黑颈鹤的栖息地海拔在2500米以上。( )
14.根据科学课堂和课外所学知识,小华判断,黑颈鹤迁徙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第三节 山洞探险记(28分)
在青藏高原某处,小华和叔叔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山洞,由于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他们打开手电筒进入了漆黑的山洞开展了探险。在山洞里他们又会遇到怎样的事情呢?
15.知识渊博的叔叔告诉小华,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的顺序(由外到内)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们现在正位于______层。由于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因此这里的地壳比其他地方的地壳要______。(2×5=10分)
16.随着越走越深,他们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同时他们更加小心翼翼了。叔叔指着洞里渗出水的岩石告诉小华,地壳是由( )构成的。(3分)
动植物 B.地下水 C.岩石 D.岩浆
17.突然,一排排悬挂在洞顶的倒三角形岩石吸引了小华的注意,下知地理的叔叔告诉他,那是石钟乳,需要经过漫长历史的矿物质沉积才会形成,是( )的一种。(3分)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D.大理岩
18.这时,洞里传来巨响,叔叔贴着耳朵听到那是地下河流动的声音。循着流水声,他们找到了这条地下河。在河流里他们发现了一群长相似泥鳅的生物,叔叔告诉小华,岩洞里光线非常稀少,所有岩洞里的动物( )已经退化了。(3分)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触觉
19.看着地下河对山洞侵蚀的样貌,小华不禁感叹道:“( )的力量真强大呀!”(3分)
A.流水 B.岩石 C.风力 D.冰川
突然,小华一脚踩空,不慎落水,叔叔见状立马跳入河中营救,湍急的地下河瞬间将他们冲走了……当他们醒来时,已经躺在了河岸边的一处沙滩上,虽然暂时脱险了,但是叔叔发现他们依然在地下。
20.醒来的他们突然感到十分炎热,洞里还不断冒着蒸汽,那是地下河注入了流动的岩浆中,智多星叔叔告诉小华岩浆主要来源于地球的上______,该层也叫______。(2+2=4分)
21.知识渊博的叔叔告诉此时略有迷茫的小华,有岩浆出没的地方也许有______通道,没准可以找到出口。他们顶着炙热高温,寻找出口。当叔叔发觉到空气的细微流动后,循着线索,他们果然找到了一个狭窄的出口。(2分)
第四节 新疆奇遇记(26分)
从岩溶洞穴死里逃生的小华和叔叔爬出出口的那一刻,他们发现自己正位于一个休眠火山口,周围是沙漠和绿洲,通过手机定位,小华发现他们此时已位于中国新疆某地,叔叔利用手机发送了SOS求救信号。
22.谈到火山,小华一直对其心有余悸,去年和父母去岛国汤加旅游时,正好遇到了火山喷发,那是一座_______火山(死 活),爆炸式的火山喷发引发了______和海啸,喷出的______摧毁了道路,植被在起火,________导致大气能见度低和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运输一度中断。幸好在中国大使馆的帮助下,他们一家化险为夷。(2×4=8分)
23.面对此时的茫茫大漠,小华和叔叔不可能看到( )。(3分)
几只骆驼在绿洲边饮水。 B.仙人掌上长满了尖刺。
C.绿洲边长着一片胡杨林。 D.一只袋鼠在沙漠中跳跃。
24.小华已经非常渴了,他们来到绿洲寻找水源,在一条小河里,他们看到了河中居然有鱼出没,小华推测鱼在这里栖息的原因不包括( )。(3分)
A.这里有水,可以提供生存条件。 B.河边有树,可以提供部分食物。
C.远离人烟,来这里钓鱼的人少。 D.水质好,没有被污染。
25.远处的一个奇怪的石头(如右图),引起了小华的注意,这个石头长得真怪,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3分)
A.河水侵蚀 B.风沙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6.这时,小华叔叔摘来了一些沙漠仙人掌作为
食物,看到仙人掌上的尖刺,小华提出了问题:
沙漠中的植物为什么叶子都那么细小呢?(2分)
才高八斗的叔叔答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突然,一阵地动山摇,叔叔意识到发生地震了,赶紧拉起小华远离沙丘。叔叔告诉小华地震是一种_______灾害,它以_______的形式释放能量,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分点概述)(2+2+3=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远处传来了直升机的声音,那是一架救援直升机,小华和叔叔兴奋地向直升机挥起了手!(完)
参考答案:
第一节 雨林探险记
1.B 2.D 3.C 4.C 5.C
6.有机物 阴暗潮湿
7.保护色 假死/拟态
第二节 探秘青藏高原
8.D 9.C 10.C 11.A 12.C
13.√√×
14.①寻找食物和水源 ②躲避寒冷气候(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节 山洞探险记
15.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厚
16.C 17.B 18.C 19.A
20.地幔 软流层
21.火山
第四节 新疆奇遇记
22.活 地震 岩浆 火山灰
23.D 24.C 25.B
26.沙漠中干旱少雨,为了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仙人掌的叶片逐渐退化,针状的叶片可以避免水分被大量的蒸发掉,还能保护自己。
27.①家里平时备好救援包。②地震发生时选择安全的区域躲避。③不靠近容易倒塌的建筑物。(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