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21世纪教育网
(2)通过测量胸围差,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资料分析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过程:
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世间就离不开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需要不断呼吸,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位置结构图,说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21教育网
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地体会一下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及肋骨如何运动,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当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21·cn·jy·com
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学生讨论:小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来源:21cnj*y.co*m】
然后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并进行讨论:
1、呼吸运动时,主要有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处:21教育名师】
2、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4、请尝试完成下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肋间肌 膈肌 胸腔容积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体
吸气21世纪教育网
呼气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21cnjy.com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缩小,气体入肺;呼气时正好相反。2·1·c·n·j·y
学生讨论: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
气体到达肺部以后发生什么变化?又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们在外面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因为香味能由近及远地飘,即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这样,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www.21-cn-jy.com
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资料分析”,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后作答:
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在实验中,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起到对照的作用。
3.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内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的过程。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
最后师生总结: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肺与什么结构与这一功能相适应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引导学生总结出: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学生讨论总结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2-1-c-n-j-y
那么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学生思考后回答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学生联系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 21*cnjy*com
巩固小结: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用知识树或网络的形式进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