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主备人
素养目标 1. 文化自信:通过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学生将了解中国农历的传统节气,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 语言运用:认识新的生字和多音字,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别能力;同时学习比喻句的构造,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形象性。 3. 思维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和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以及从文字到图像的思维转换能力。 4. 审美创造:在写作练习中,学生可以发挥创造力,写出自己养小动物的理由,培养审美情感和创作能力。 5. 学习策略:通过多种方法猜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并使用字典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 6. 实践操作:关注字的笔画和笔顺变化,规范书写,提升书法技能和细致观察力。
思政元素 1. 劳动教育:通过学习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强化学生对日常劳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观念。 2. 环保意识:在学习养小动物的理由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传统节日教育:通过对《二十四节气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农历节气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品德教育:通过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故事,培养学生的善良、诚实、勇敢等美好品质。
学习重点 1.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2.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3.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4.自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学习难点 1.通过写话练习,展开从说话到写话的训练,学会有序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为偏旁时,部分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指导写好“劝、堆、转、特”这4个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认识“帚、抹”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尝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初步学会猜读的识字方法,再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 3.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4.充分进行口语练习,说话清楚、有序,并能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养的小动物及养小动物的理由。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识字加油站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周末清洁教室所需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出示清洁工具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并记忆这些工具。 2. 读词语,分类别。 出示带拼音的清洁工具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开火车读,以及去掉拼音读,特别注意轻声词的发音。 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分成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两组,并讨论分类的依据。 询问学生这些清洁工具各自的用途,联系生活经验加深理解。 3. 多种方法,交流识字。 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词语中偏旁相同的字,如“簸、箕”是竹字头,“玻、璃”是王字旁,“垃、圾”是土字旁,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指出“抹、扫、拖”都有提手旁,让学生思考原因,理解字义与形旁的关系。 介绍多音字“扫”,让学生了解其不同的读音和用法。 出示清洁工具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随机出示词语,检验学生的认读情况。 让学生选词说话,用所给的词语造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出示一段描述清洁活动的语段,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增强记忆。 1. 思考并回答清洁教室所需的工具,观察图片,认识清洁工具。 2. 借用拼音读出清洁工具的词语,参与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注意轻声词的发音。 3. 将词语分类,讨论分类的理由,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明清洁工具的用途。 4. 观察并发现词语中偏旁相同的字,理解形旁与字义的关系。 5. 学习多音字“扫”,了解其不同的读音和用法。 6. 认读清洁工具的词语,参与随机认读游戏。 7. 选词造句,用所给的词语说一句话。 8. 阅读描述清洁活动的语段,在语境中识字。 借助偏旁和汉字构字原理识字,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魅力。同时,将识字学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最后在语境中识字,进一步强化记忆,检验学生是否真的认识和掌握了生字。
字词句运用 1. 游园第一关:猜一猜,查一查。 引导学生进入游园活动,介绍猜一猜,查一查的游戏规则。 出示含有未知加点字的句子,让学生猜测这些字的读音和意思。 出示:(1)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2)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3)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猜测方法和依据。 鼓励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如形声字规律、换偏旁识记等。 强调在猜测字义时可以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 小组内查字典验证猜测,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代表汇报猜字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 2. 游园第二关: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包含比喻句的段落,让学生自由朗读并确保句子通顺。 出示:(1)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2)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3)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分组读句子,引导学生发现比喻句的特点。 指导学生圈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对比不同版本的比喻句,让学生发现添加描述性词语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比喻句,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小结比喻句的作用和在写作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比喻手法。 1. 参与猜一猜,查一查的游戏,猜测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 分享猜测方法和依据,自主交流识字技巧。 3. 小组内查字典验证猜测,听取教师的点评和小结。 4. 自由朗读比喻句段落,确保句子通顺。 5. 发现并讨论比喻句的特点,圈出本体和喻体。 6. 对比不同版本的比喻句,体会添加描述性词语的效果。 7. 创作自己的比喻句,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8. 理解比喻句在写作中的作用,准备在未来的习作中运用比喻手法。 用游园闯关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猜一猜,查一查”环节,让学生先猜读生字,再查字典进行验证,既巩固了用部首识字的方法,又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在比喻句的学习中,通过先认读,再对比发现,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比喻句,从而学以致用。
写话 1. 看图片,乐分享。 展示欢乐动物园的小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想养的小动物及理由。 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描述。 提示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注意语言的完整性和条理性。 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动物,增强表达的吸引力。 2. 讲趣事,说一说。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趣事。 组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互相倾听和分享。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挑选有趣的趣事进行全班分享。 3. 动动笔,写一写。 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 提醒学生注意写话的格式,如开头要空两格,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多写几条喜欢小动物的理由。 指名展示学生的写话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1. 观察图片,分享自己想养的小动物及理由。 2. 回忆并讲述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趣事。 3. 在小组内交流趣事,倾听同伴的故事。 4. 根据教师的指导,将自己的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 5. 注意写话格式,尝试多写几条喜欢小动物的理由。 6. 展示自己的写话作品,接受教师的点评和建议。 通过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老师适时地点拨引导,让描述更有条理,说话更完整。接着讲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为自己养小动物的理由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写话注入情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为偏旁时,部分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指导写好“劝、堆、转、特”这4个字。 2.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3.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感受故事的有趣,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书写提示 1. 书写小贴士,大家来找茬。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把“劝、堆、转、特”这四个字写得更好看吗?咱们一起来聊聊。 看看这儿,这四个字的正确写法都展示出来了。大家瞪大眼睛,看看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对啦,偏旁的大小和笔画有些变化哦。谁发现了?来给大家说说。 没错,左边的偏旁要小一点,捺有时候要变成点,还有“车、牛”当偏旁的时候,最后一横要变成提。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更协调。 2. 老师来示范,大家动手练。 好了,现在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写这四个字。大家看好了,跟着老师一起写。 同学们,拿起笔来,试着自己写写看。别忘了老师刚才说的要点哦。 3. 老师巡逻指导,大家互相学习。 老师会在你们中间走来走去,看看谁写得棒,谁还需要帮忙。别害羞,有问题就问我。 哇,这个字写得真不错!大家来看看,学习一下。 4. 扩展小挑战:大家来找更多变化。 对了,你们还知道哪些字当偏旁的时候笔画会变化吗?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告诉我。 好,现在谁来分享你们小组的发现?哇,你们真厉害!学到了这么多。 1. 看看这些字,想想怎么写才好看。 2. 找找看,这些字的偏旁有什么变化? 3. 跟着老师示范,动手练习写字。 4. 写好了吗?让老师来看看,或者给旁边的小伙伴展示一下。 5. 和小组同学聊聊,还有哪些字的变化我们不知道? 6. 好,轮到我了!我来分享我们小组的发现。 帮助他人写字,有了学习的参与感,学生的热情会更高,能体会到做“小老师”的快乐。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单独成字和作偏旁时笔画不同、笔顺不同这一书写特点,就能将字写得更规范、美观。
日积月累 1. 学习《节气歌》。 首先,老师将范读《节气歌》,同学们需要认真听。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熟悉歌词。 老师会指名读,并在适当时候进行正音。 通过小组读、师生拆句读、师生对读以及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多次朗读,加强记忆。 2. 了解节气的来历。 老师会询问学生古代没有钟表时,农民是如何判断农事时间的。 简单介绍节气的概念,它是根据太阳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变化制定的补充历法。 出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与《节气歌》的对应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节气歌中的规律,即每行的节气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3. 诵读《节气歌》。 播放《二十四节气歌》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跟读。 指导学生尝试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可以采用分段背诵、分组背诵等方式。 4.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翻看日历,了解更多关于节气的知识。 1. 认真听老师范读《节气歌》,并模仿发音。 2. 自由朗读《节气歌》,熟悉歌词内容。 3. 积极参与各种朗读活动,如指名读、小组读等。 4. 认真听讲,了解节气的来历和意义。 5. 观察并发现《节气歌》中的规律,加深对节气的理解。 6. 跟音乐拍手跟读《二十四节气歌》,并尝试背诵。 7. 在课外时间主动翻看日历,了解更多关于节气的知识。 通过节气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节气的来历,了解每个节气对应的时间。在诵读观察中,知道节气歌四句是以春、夏、秋、冬为开头,每一行代表一个季节。找到这一规律,熟读记忆就更容易了。
我爱阅读 1. 听读故事,梳理情节。 积极参与故事分享,认真倾听《月亮姑娘做衣裳》。 使用拼音自主阅读故事,确保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认读并掌握关键词汇,如“衣裳”、“裁缝”等。 观察四幅插图,并按顺序排列,理解各图所描绘的月亮姑娘形象。 在文本中标注出描述月亮姑娘不同阶段样子的句子,并进行匹配。 思考并回答问题:裁缝师傅为月亮姑娘制作了几套衣服?她能穿上吗? 2. 视频拓展,了解月亮变化原因。 观看月亮变化的视频资料,深入理解其周期性变化。 3. 展开想象。 自由发挥想象力,探讨月亮姑娘体型变化的可能原因。 4. 儿歌拓展。 一起朗读关于月亮变化的儿歌,加深对其形态变化规律的理解。 5. 讨论与续编故事。 讨论月亮姑娘不断变胖的情况下,裁缝师傅制作的衣服是否还有用途。 分组进行故事续编,创造新的故事情节,并向全班展示。 6. 表达感想。 在了解了月亮变化特点和故事结局后,表达对月亮姑娘或整个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1. 故事倾听与理解: 专注地听老师讲述《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自主阅读故事,利用拼音帮助理解生字词。 2. 词汇与阅读练习: 认读并记忆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将四幅插图按照故事发展顺序排列,并解释每幅图的内容。 3. 文本分析与标注: 在故事中画出描述月亮姑娘不同阶段样子的句子。 对照插图和文本,理解句子所描述的月亮形状的变化。 4. 思考与回答问题: 思考裁缝师傅为月亮姑娘制作的衣服数量及月亮姑娘能否穿上这些衣服。 尝试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5. 视频学习与理解: 观看月亮变化的视频,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科学原理。 6. 想象与创造: 发挥想象力,猜测月亮姑娘体型变化的原因。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7. 儿歌学习与朗读: 一起朗读关于月亮变化的儿歌,熟悉月亮的周期性变化。 8. 讨论与故事续编: 与小组成员讨论月亮姑娘的衣服是否还有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分组续编故事,创作新的情节,并向全班展示成果。 9. 情感表达与交流: 在了解月亮变化特点和故事结局后,分享自己对月亮姑娘或故事的感想。 与同学交流想法,增进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这是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故事中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利用图片梳理故事情节,让图片与文字一一对应,既清晰明了,又充满趣味。通过续编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利用儿歌拓展,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然后回到故事,知道月亮姑娘再也不找人做衣裳的原因。
教学反思 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的过程单调乏味,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实践中积累运用,从而轻松地完成了字词的巩固、句子的训练等教学任务。 1.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清洁教室,学生们都不陌生。我就从这方面进行导入,让学生们想一想在清洁的时候要用到什么工具,以及这个工具可以用来干什么。我将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进行了联系,并抓住时机呈现词语,图文结合,直观有效,学生的识字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好。 2.注重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对于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词语、句子、节气歌和故事,我让同学们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对节气歌熟读成诵,并在读中梳理故事的情节,从而加深对词语、句子、故事的理解。汇报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在比喻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现比喻句的特点,并进行仿说练习。在书写指导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劝、堆、转、特”这四个字的偏旁的特点,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句子、偏旁的特点,而且增加了学生们的成就感。 3.重视说话写话,打下良好基础。 写话对学生们来说是难点,不好把握。要让学生在写话时做到完整、有条理地叙述,需要教师更用心地指导。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们说说自己想养的小动物以及自己想养的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再引导他们抓住动物的特点,说说与小动物之间的趣事。最后水到渠成地说出养小动物的理由,从而实现写话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