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树和喜鹊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树和喜鹊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1 12: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6课《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窝、孤”等 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读音,认识两个新偏旁“子字旁”、“倒八”;会写“单”等 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安安静静”等词语。
3.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变化,知道有了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现“朋友”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词。你平时喜欢和朋友做什么?看来,和朋友可以一起做很多快乐的事。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全国少年儿童的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爷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金波爷爷写的童话故事《树和喜鹊》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单元围绕“伙伴”主题编排课文,以朋友相处的话题导入学习,也为后面体会有了朋友的快乐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识字正音
1.这篇课文文笔优美,故事动人。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 32页,先听老师来读读课文。2.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也像老师这样来读读吧!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读)
3.读完课文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先自己拼读一遍。(1)指名读。重点指导:“邻居”的“居”和“招呼”(轻声)。(2)出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鸟窝,读词。鸟儿的巢穴就叫做“鸟窝”,你还能用“窝”组词吗?(生:鸡窝、蚂蚁窝)所以,窝的意思就是指动物的巢穴。【设计意图:以图片激趣,形象生动地识字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将字形和字义相结合,更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3)“孤单”这个词语里还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偏旁呢!先看“孤”的偏旁,它叫“子字旁”。仔细看看,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子”字有什么不同?(横变成提。)对了,当“子”变成偏旁的时候,它的横就变成了提。这个“孤”本来是指失去了父母依靠,单独生活的孩子。所以,带有“子字旁”的字(出示:孩孙)大都和孩子有关。再看“单”的偏旁,它叫“倒八”。(领读)它由一点一撇组成。你知道哪些带有倒八的字吗?“前、关、弟、半”的偏旁都是“倒八”。(4)谁能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小老师当的有模有样)安安静静变红,同学们看,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你看它前两字相同后两字也相同,像这样的词语你还会说吗?(生)课文中也有一个这样的词语,比较难读,(出示:叽叽喳喳)看着拼音读一读吧。这是小鸟的叫声,多好听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了解“安安静静”的词语形式特点,并积累这样的词语,这是本课的课后练习,也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时启发学生发现词语形式上的特点训练观察能力,记忆更牢固。】4.课文中还有三个多音字,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了,我把多音字放到了句子里,看看你能读对吗?自己试试(自读、指名读)。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分清!
【设计意图:了解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不同语境中的读音、意思不同,并能正确运用。】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时间就掌握的字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幅图片,你能按课文顺序重新排排队吗?谁能上台摆一摆。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感知故事的变化。】
(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幅图,哪些自然段讲的是这幅图的意思?1.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再看看图画,想一想:这时的树和喜鹊生活得怎么样呀?(变红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齐读句子。2.是的,这时的树和喜鹊是孤单的。板贴:孤单
3.请你再仔细看看第一段,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和喜鹊都很“孤单”的呢?(生)是啊,大家看,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标画重点词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三个“一”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孤单!我把这句话稍微变一变,(出示: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咱们分别来读一读,看看哪句话更好?(生谈感受)你看,加上“只有”这个词,就更加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孤单”了!
4.现在,你能说一说“孤单”是什么意思吗?(生)是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身边没有一个伙伴,这就叫“孤单”。看,我们通过读第一段话,就了解到了孤单的意思。5.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感到过“孤单”呀?(生)是呀,一个人孤零零没有人陪伴,感觉很寂寞,心里是不快乐的!这就是“孤单”的感觉!
6.此时,如果你就是这棵树,唯一的一棵树,你想说些什么?(指生说,佩戴树的头饰)此时,如果就是你这只喜鹊,唯一的一只喜鹊,你想说些什么?(指生说,佩戴喜鹊头饰)7.合作朗读 1-2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这一部分吧,来树和喜鹊也来说说你的心里话。(指名读 1段 2段齐读,树心里话,喜鹊心里话)
(二)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后来,这个故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指名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说说你发现树和喜鹊发生了哪些变化。(生)
2.变红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读一读?(指名、齐读。)
3.那他们的邻居是谁呢?请你用上刚才我们学习“孤单”的方法,读读上面这段话,找一找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生)
4.是啊,树的邻居就是这好多好多树,喜鹊的邻居就是这每棵树上住的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邻居”就是?(跟自己家住的很近的人家。)这次,我们结合着第三段的内容,又明白了“邻居”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迁移学习方法,再次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并结合图片理解“邻居”及有了邻居后树和喜鹊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句子表达的情感。】
5.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了邻居多么令人高兴呀!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生齐读)
6.那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以后,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呢?
(三)学习五六自然段,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
1.请同位互相读读 5、6自然段。谁来来说说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生)变红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板贴:快乐
2.对比句子,体会快乐。同学们看这两个句子,自己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是呀,叽叽喳喳,写出了喜鹊们打招呼时快乐热闹的情景。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他们仿佛在说什么?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好像在说。多么开心的喜鹊啊!
3.那你们能不能带上这种快乐的心情,来读读这两段!(自由读、指名读)
4.指黑板,从前,喜鹊是孤单的,现在树和喜鹊都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生)板书朋友小结:孤单会让人感到忧伤,有了朋友,一起玩耍,就会感到很快乐!
【设计意图:“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是教学难点也是重点之一。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说说“树和喜鹊”的心里话,联系生活实际产生心灵共鸣。更好的理解“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友好相处,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三、总结全文,升华朗读
1.让我们体会着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变化再来读读这三句话吧!
2.教师引读: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这时候的树和喜鹊都非常孤单。(指名读第一句话。齐读。)后来,它们都有了邻居,多么令人高兴呀!(男生读、女生读)有了邻居以后,他们每天都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多么快乐呀!(齐读第三句。)师小结(指板书):你看原来的时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后来他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他们就变得快乐。 3.展示朗读。下面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把课文展示读。第一、三、五自然段指名读,二四六齐读。【设计意图: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按照不同情境分段且加入角色的补白进行合作读文,没有邻居时的孤单,和有了伙伴之后的快乐被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充分展现。通过最后的朗读和感受,金波这篇童话的美好令孩子们细细回味。】
四、写字指导
1.单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呢!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2.它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它的压线笔画是这笔短横和竖。短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我们还要注意新偏旁“倒八”的写法。一笔点略低,二笔撇稍高,与横折相接。3.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我书写一遍,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4.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摆正姿势,同位互查,开始书写。
5.点评,再写一个。同位互评。
【设计意图:会写新偏旁,能按照字的笔顺正确书写,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拓展延伸
1. 谁能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让我们再读课题。
2.同学们加入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课题读的都不一样了。课后请你把这个动听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一听。
3.同学们看,金波爷爷还写了非常多的童话故事,有《眼睛树》《小树叶童话》等他还写了很多优美的儿童诗呢!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就找了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本文学习,延伸阅读金波的其他童话故事,以文带文,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