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猴、结”等 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圈圈画画,感受文章构段形式。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
总结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小猴子图片,复习“猴”
2、出示词卡“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里”(一方面认字,一方面回顾课文脉络。)
3、填量词:一()玉米地一()桃树下一()瓜地
二、新授
1.第一自然段
我们跟小猴子一起到玉米地里看看吧。出示第一幅插图:他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出示第一自然段:投影、划线、理清层次
小结:小猴子走到()。他看见(),就()。板书: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掰扛
2.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幅插图: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他看见(),就()。板书: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扔摘
3.第三自然段向前两个自然段一样,用直线、波浪线、圆圈,把课文中的重点词圈画出来。全班齐答: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他看见(),就()。板书: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扔摘第四自然段出示第一句话“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孙老师读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故事就要结束了。小猴子今天“收获了一个大西瓜”,妈妈一定会夸奖他的。)事情是这样发展的吗?他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板书:小兔子蹦蹦跳跳扔追第五自然段的开头,我猜出来了,一定是“小猴子抱着兔子往家走。”
三、总结
师:看到这样的结局,你是怎样的心情?
四、故事拓展,练习表达。
情境创设:小猴子回到家后把下山的经过告诉了猴妈妈,猴妈妈听了会怎么对小猴子说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扮演猴妈妈,教育教育小猴子吧!
五、巩固动词
1、故事中对小猴子动作的描写非常准确,让我们再来认认这些动词吧。(教师出示词卡,学生做动作。)
2、复习回顾之前学过的与手有关的动词。(接、捉、挑、拔、拍、摇、搬)
六、课文中还有很多又()又()的词语,你还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七、实践活动
师:故事中的小猴子由于做事没有目标,三心二意,最终两手空空,在妈妈的的教育下,小猴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过了几天,他再一次下山,这一次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呢?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编一编《小猴子第二次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