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说教材分析
说学情分析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计算》主要介绍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详细阐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性质及应用方法。
这一课时的内容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乘法运算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数学概念的前提。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便计算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分析
一、学习状况
二、学生情况
三、解决对策
四年级学生对于乘法运算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能还不够熟悉。
1、学生对不确定事件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使用
2、学生思维活跃,尝试欲望强烈。
3、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规律的讲解和实例的演示,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并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便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难点
情境导入法
合作探究法
动手操作法
游戏教学法
+
+
+
教法分析
乐中学:探索发现。
问中学:思考质疑。
动中学:锻炼能力。
练中学:巩固提高。
乐学 会学
善学 志学
乐中学
问中学
动中学
练中学
目 的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01
Part One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77+72+23
=72+77+23
=72+(77+23)
=72+100
=172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二)观察体验、互动新授
同学们分成3组踢毽子。
每组5人。
3
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3×5=15(人)
或 5×3=15(人)
?人
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
同学们分成3组踢毽子。
每组5人。
3
知识点1:乘法交换律
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相同的?
3×5=15(人)
5×3=15(人)
3×5 = 5×3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5 × 7 = 7 × 5
9 × 13 = 13 × 9
53 × 26 = 26 × 53
观察上面的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可表示为:
(1) × = ×
如果用字母a、b 分别表示两个乘数,可以写成: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2)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开动脑筋,自主列式计算。
跟大家讲讲你是怎么计算的。
华丰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派23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一共要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4
先算出一个年
级参加的人数。
先算出全校
有多少个班。
华丰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派23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一共要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23×5)×6
= 115×6
= 690(人)
23×(5×6)
= 23×30
= 690(人)
4
知识点2:乘法结合律
23×(5×6 )
=
(23×5)×6
(23×5)×6
= 115×6
= 690(人)
23×(5×6)
= 23×30
= 690(人)
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5×20)×45 =13500
15×(20×45)=13500
(15×20)×45 = 15×(20×45)
(35×15)×2 = 1050
35×(15×2)= 1050
(35×15)×2 = 35×(15×2)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如果用字母a、b 、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 × b)×c = a×(b × c)
乘法结合律
深入探索
归纳总结
学生边做边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加深对确定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理解。
(三)深入探索、归纳总结
讨 论 会(学生讨论交流)
1、事件的发生有几种情况?
2、怎样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形成知识。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将用数字教材、游戏软件巩固,符合新课标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交流的过程,丰富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时间的体验。分层逐步加深难度的习题,让各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收获,习题设计联系生活,符合课程标准,巩固重难点。
①利用数字教材出示练习第一题,第一题比较基础,随机点名上台板演。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通过提问“回顾我们学习的过程,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这样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一个总结,将学生单纯的热情升华为对知识的渴求,引发学生的感悟。
(六)课外拓展、提高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利用希沃白板软件导入拓展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七)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完成课本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巩固课上所学。
2、选做题
设计意图: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探究 性作业,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为了更直观、清晰、明了地把整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也方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要点,使重、难点突出,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设计
(a × b)×c = a×(b × c)
a × b = b × a
感谢各位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