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核心素养教案(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象的耳朵 核心素养教案(表格式,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1 18:1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9 大象的耳朵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主备人
素养目标 1.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19 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了解中国特有的故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自信。 2. 语言运用:认识新的生字和多音字,提高学生的汉字读写能力。通过朗读课文和读好文中的问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大象的想法是如何改变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锻炼学生的创新思考和判断能力。 4. 审美创造:在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感和创作能力。
思政元素 1. 劳动教育:通过学习大象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2. 价值观教育:通过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道德教育:通过对大象行为的评价,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以及对他人特点和选择的尊重。 4. 科学精神教育:通过学习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
学习重难点 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并结合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引发学生思考和猜测。 揭示谜底是大象,并提问学生关于大象的特征。 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让学生书空并齐读课题。 2. 走进故事,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读课文,尝试概括课文主要讲的事情。 指名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注意多音字“似、扇”。 提问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是怎样的,并认识“竖”字。 提问哪些小动物指出大象的耳朵与大家不同。 1. 猜测谜语答案,并分享他们对大象特征的了解。 学生跟随老师书空并齐读课题。 2. 自读课文,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指名朗读,注意多音字和词语的读音。 分享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是怎样的。 认识“竖”字,并讨论哪些小动物指出大象的耳朵与大家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导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并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了大象耳朵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
理清脉络,聚焦对话 1. 学生结合句式汇报交流。 出示句式模板,让学生根据汇报填充内容。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其他小动物的名字。 2. 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 出示小兔子、小羊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词的使用。 提问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会怎么说,预设可能的回答。 3. 语言练习: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出毛病了,他们会怎么说? 出示小鹿、小马、小老鼠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词的使用。 4. 大象听了小伙伴的话后,有什么反应呢? 出示大象的反应,指导学生朗读,注意长句子的停顿和疑问语气。 教师范读,强调长句子的停顿。 学生练习自由读,指名读,并进行评价。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练习读好对话,如分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读,注意读好问句。 1. 学生结合句式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式模板,汇报其他小动物的名字。 2. 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 学生朗读小兔子、小羊的对话,注意语气词的使用。 学生分享他们对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会怎么说的预设。 3. 语言练习: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出毛病了,他们会怎么说? 学生朗读小鹿、小马、小老鼠的对话,注意语气词的使用。 4. 大象听了小伙伴的话后,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朗读大象的反应,注意长句子的停顿和疑问语气。 学生自由读,接受老师的评价。 学生练习读好对话,尝试不同形式的朗读。
【设计意图】文中出现的人物较多,但是跟大象说的话相似,因此在梳理情节时,可设置问题:他们都跟大象说了什么?让学生较快找到相关语句及关键信息,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理清文体结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悟中,有目的地进行语言练习,将训练落到实处。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 汇报交流,识记生字。 出示金文和小篆体的“安”字,讲解其含义和演变。 讲解字理识字“竿”,指出竹竿是竹子做成的。 通过动作识记“痛”,指导学生认读词语“头痛”。 让学生认读词语“跳舞”和“心烦”。 2.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会写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学生交流书写要领,解决疑难问题。 3.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范写“扇”和“痛”,强调半包围结构和笔画的书写要点。 范写“慢”和“根”,指出左窄右宽的结构和偏旁的书写变化。 范写“安”和“最”,强调中间横画伸长,托住上部的结构。 4. 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学生进行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进行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并指出问题书写示例,给予纠正。 5. 抄写词语。 出示词语“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人家”,让学生抄写。 1. 汇报交流,识记生字。 观察金文和小篆体的“安”字,了解其含义和演变。 学习字理识字“竿”,理解其结构。 通过动作识记“痛”,学习词语“头痛”。 认读词语“跳舞”和“心烦”。 2.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观察会写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交流书写要领,解决疑难问题。 3.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学习范写“扇”和“痛”,注意半包围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学习范写“慢”和“根”,注意左窄右宽的结构和偏旁的书写变化。 学习范写“安”和“最”,注意中间横画伸长,托住上部的结构。 4. 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进行描红练习,接受教师的巡视指导。 接受个别点评,学习优秀书写示例,纠正问题书写示例。 5. 抄写词语。 抄写出示的词语,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练字除写字外,“读帖”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结构的比例,这些观察和指导对学生的书写至关重要。书写后及时评价反馈,指出优缺点,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文中的语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词语复习,语言运用 1. 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出示词语列表(似的 耷拉 竖起来 竹竿 跳舞 心烦 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慢慢地 扇风),让学生读一读,思考哪些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重点强调多音字“似”和“扇”的不同读音,以及轻声词的读法。 2. 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提问大象耳朵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出这些特点。 解释“耷拉”的意思,让学生分享生活中其他耷拉下来的事物。 鼓励学生用“耷拉”造句。 指出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让学生仿说一句类似的比喻句。 1. 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学生读词语,注意老师的重点强调。 学生思考哪些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2. 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学生回答大象耳朵的特点。 学生解释“耷拉”的意思,分享其他耷拉下来的事物。 学生尝试用“耷拉”造句。 学生指出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学生仿说一句类似的比喻句。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并通过对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进行认读,掌握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通过学习、仿说,学以致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写话、作文奠定基础。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 角色朗读,探究原因。 组织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第2~7自然段,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准备动物头饰等道具。 分组展示,让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2. 感悟过程,感受变化。 提问学生大象是否接受了小动物们的意见,指导学生读第8~12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讨论大象如何让耳朵竖起来,理解他的感受。 讨论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理解其合理性。 让学生思考大象是否应该把耳朵竖起来,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1. 角色朗读,探究原因。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 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第2~7自然段,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准备动物头饰等道具。 学生分组展示,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2. 感悟过程,感受变化。 学生回答大象是否接受了小动物们的意见,完成表格。 学生讨论大象如何让耳朵竖起来,理解他的感受。 学生讨论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理解其合理性。 学生思考大象是否应该把耳朵竖起来,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具有主动性。
抓住“变化”,深化理解 1. 再读课文,寻找改变。 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波浪线标记出文中大象的话。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分享他们找到的大象的话。 2. 链接生活,引导探究。 提问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没有毛病后的做法。 引导学生理解“人家”和“我”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不用和“人家”一样。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是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情况。 讨论学生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不同之处,以及如何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3. 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提问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对大象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引导学生阅读《与众不同的麻雀》,思考故事中的小麻雀与其他麻雀的不同之处,以及阅读后的收获。 教师进行小结,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要正确对待他人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1. 再读课文,寻找改变。 再次阅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大象的话。 分享他们找到的大象的话。 2. 链接生活,引导探究。 回答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没有毛病后的做法。 讨论“人家”和“我”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不用和“人家”一样。 分享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是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情况。 讨论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不同之处,以及如何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3. 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回答通过这个故事对大象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阅读《与众不同的麻雀》,思考故事中的小麻雀与其他麻雀的不同之处,以及阅读后的收获。
【设计意图】真正的学习是相互的,不是一味地由老师教,而是让学生有机会说、多说、想说,学会表达、爱表达,才能真正落实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只有把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将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拓展延伸,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篇童话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在故事中进行了渗透,深入浅出,易于接受。在本课教学时,我在“扎实”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词句训练扎实有效。 在词句教学时,我先通过解读文本,再结合生活实际对词句进行理解,如,“你还见过什么事物是‘耷拉’着的吗?”“用‘耷拉’说一句话”,等等。既进行词、句训练,又为后文大象想法的改变做好铺垫。再如,学习比喻句时,进行巩固练习,学练结合,效果显著。 2.朗读训练,读出内心情感。 在本文中,有几句人物的对话,并且有问句的出现。在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如分角色读、表演读、自读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读,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丰富自身的情感,同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具有主动性。 3.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资料袋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在教学中,让学生讲述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让学生会表达,能表达,敢表达,爱表达。将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渗透语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