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1课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目录
CONTENTS
01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02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03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壹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根据材料概括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①长期的殖民压迫;②两次世界大战使得殖民帝国实力下降,对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控制成本变高) ; ③主权国家概念的传播; ④世界的反殖民潮流。
西方国家全球殖民的过程,也是主权国家的概念由欧洲向全球扩散的过程。欧洲列强通过发现、占有和建立殖民地,强化其主权意识和主权地位,这个过程同时也唤醒了亚非拉被掠夺和被剥削地区人民的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
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帕姆·杜德著,苏仲彦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
①背景: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积极争取独立。
②过程:1947年,英国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宗教信仰不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印度独立。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③影响:埋下了宗教信仰问题、民族分裂问题、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等。
(1)印度独立
亚洲
(2)东南亚各国独立。
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①锡兰,1972 年改名为斯里兰卡。
②马来亚 1957 年独立后,改称马来亚联合邦,1963 年与沙巴、沙捞越、新加坡联合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③1965 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
亚洲
(1)埃及:1953年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2)阿尔及利亚:1962年宣布独立。
(3)撒哈拉沙漠以南: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
(4)60年代末,更多国家独立。
埃及:纳赛尔
中国纪念阿尔及利亚推出的邮票
非洲
▲ 曼德拉(左二)宣誓就任南非总统
1961年,南非联邦脱离英联邦,改名为南非共和国。它经济发达,却长期对占人口超过70%的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人民在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领导下,与种族主义进行了长期抗争。
1992年,黑人获得公民权。
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各种族参加的全国大选,非国大主席纳尔逊·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宣告了新南非的诞生。
非洲
(1)古巴:1959年,宣布独立,1961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1999年,收回长期被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
古巴:卡斯特罗和格瓦拉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拉丁美洲
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 )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
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
C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D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贰
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小龙之一:新加坡
①新加坡、韩国等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中国台湾、香港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亚洲
【发展中国家】
原因:
成就:
①1960~ 1975年,非洲工农业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②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③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原因: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成就:
①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②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巴西:里约热内卢
非洲、拉丁美洲
非洲:
拉美: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主要有( )
A.民族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B.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C.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增大
D.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B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叁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较差。
对策: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1997:亚洲金融危机
拉美欠下巨额外债
拉美难民潮
饥饿的非洲儿童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巨额外债影响经济发展。
对策:一系列财政调整措施,使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发展最不平衡地区,仍然贫困。
对策: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各自发展面临的问题
亚洲:
拉美:
非洲:
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③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面临的共同问题
印度:南亚为车出售挂票
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②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③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问题:
对策:
二战后,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 A.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B.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
D.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主要是因为( )
A.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
B.发展中国家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
C.发展中国家国小人多,资源消耗严重
D.发达国家紧盯他们的丰富资源
A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 ”经过长期的斗争,1999年巴拿马人民终于拔掉了这面“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材料所指历史事件是( )
A.卡斯特罗领导武装斗争
B.召开万隆会议
C.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
D.纳米比亚独立
C
正是在二战的直接推动下才有了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才改变了数百年来世界上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不平等关系,形成了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有主权和发展权,在国际社会中都有发言权的平等关系。这一现象( )
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D.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A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