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1 15:3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3.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4.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
A.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 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
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 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
6.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特性,这有助于人们养成清新、恬淡的良好心态,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  )
A.天人合一思想 B.无为而治主张 C.知足常乐观念 D.以德治国理念
7.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8.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与“小说俚唱”一起被列为学生禁止阅读的“闲书”。这说明当时 (  )
A.雅俗文学相互交流融合 B.科举推动经世致用思潮
C.理学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D.八股取士不利于文学发展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耕读情怀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家国情怀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①天人合一 ②与民休息 ③兼爱尚贤 ④道法自然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1.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12.“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是艺术常识 B.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
13.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作者旨在说明
A.周公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集大成者 B.中国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
C.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容不断变化 D.礼乐文明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
14.下图是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与淘宝独家联合打造的首款官方周边“团圆春碗”,寓意着中华儿女心连心,天涯海角若比邻,春节团圆一家亲。“团圆春碗”的寓意主要反映了
A.儒家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 B.宗法观念成为春晚的指导思想
C.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 D.古代精湛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
15.“规矩”“准绳”等词汇常用来比喻人们言行的原则、准则和标准.但考诸历史,规、矩、准绳原本是先秦时期工匠用于画圆、测量和检验的工具,至今仍为一些木匠所沿用.这一个案折射出汉语词汇
A.随时代变迁逐步改变原意 B.会脱离原本固有的语境
C.因社会实践语义不断丰富 D.隐含着人们言行的准则
16.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随之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民族文化性格。下列认识符合这一性格的是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7.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孟思想反映了
A.重建贵贱有序社会的理想 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儒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治国理政的不同路径选择
18.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19.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A.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
C.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20.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A.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 B.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
C.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 D.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西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国”得到了扩展,对“天下”的认知和界定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摘编自刘凤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材料二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严复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章太炎在1907年发表的《中华民国解》一文中表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华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摘编自陈茁《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精英的国家观念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与“天下”观念的演变(8分),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国”“民族”“中华”等被赋予的新的内涵(6分),并分析这些观念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8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对许多外来文化又有着很强的吸纳和融会贯通性。
——摘编自张应杭、蔡海榕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
1、答案:B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答案:B 材料信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该观点符合墨家思想主张。A项是儒家孟子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B项正确;C项是儒家孔子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D项属于道家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3、答案:D材料中“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了西周先王崇尚德政、慎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注重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故选D项。儒家伦理道德始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并非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排除B项;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排除C项。
4、答案:C 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主张以德治国,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自然,体现在政治上为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结合所学,秦国商鞅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来实现国家大一统,为法家代表,故C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D项错误。
5、答案:D 根据材料“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可知,公羊学派从《春秋》中寻找能分析和解释汉武帝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故D项正确。
6、答案:A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主张,故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排除D项。
7、答案:B题干中朱熹的言论实际上为解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且题干中“君之尊又系于二者(国、社稷)之存亡”,故A项错误;题干中“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实际阐述了“民惟邦本”,故B项正确;题干主要讲述君、社稷、民之间的关系,未提及压制人欲而合乎天理(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朱熹的言论是对孟子民贵君轻的阐释而已,非新发展,故D项错误。
8、答案:D 由材料“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可知明清时期受科举制的影响,读书的目的在于做官,可见八股取士不利于文学的正常发展,故选D项;材料强调明清时期科举制对文学的影响而非雅俗文学的交融,排除A项;明清时期科举僵化,阻碍经世致用思潮产生,排除B项;明清时期理学居于主导地位,排除C项。
9、答案:D 材料“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寸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提倡爱国的家国情怀,故D项正确。
10、答案:B 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提出的观点,意思是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故①④正确。与民休息是指让百姓休养生息,即轻赋薄敛,并且奖励生产,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等,减轻对百姓的压迫,使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排除②;兼爱尚贤是墨家观点,和生态文明无关,排除③。故答案选B。
11、答案:D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D项正确。
12、答案:D 材料中的“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说明探讨的是继承传统文化对于融入世界的重要性,即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故选D项。
13【答案】B【解析】“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可知,体现了周公制礼作乐对儒家的影响,“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体现了儒家对周礼的传承与发展,说明中国文明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B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周公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而且周公更主要的是开创而非“集大成”,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礼乐文明的传承,并未体现出核心内容的变化,排除C;D并未凸显出儒家对礼乐文明的传承发展,排除。
14【答案】C【解析】根据“寓意着中华儿女心连心,天涯海角若比邻,春节团圆一家亲“可知反映了中华民族儿女之间的民族认同,故C符合题意;家国同构指的是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这个碗是现代工艺制造的,不能反映古代的瓷器制作工艺,排除D。
15【答案】C【解析】“规矩”“准绳”等由工匠的工具演变为比喻人们言行的原则、准则和标准的词语,而且这些工具至今仍为一些木匠沿用,说明汉语词汇因为社会实践使得语意不断丰富,故选C;这些词语演变为人们言行的原则、准则和标准,并没有改变原意,也没有脱离原本固有的语境,排除AB;并不是所有汉语词汇都隐含着人们言行的准则,排除D。
1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特点,C项正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与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不符,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的是民本思想,B项错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
17【答案】C【解析】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都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民本思想,C正确;民贵君轻思想与“贵贱有序”不符,排除A;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B;孔孟思想的治国理政思路是一致的,排除D。
18【答案】B【解析】王阳明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人人皆可为圣人,这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选B项;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更新,是继承发展,仍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意识,与维护纲常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心学是儒学的表现形式,继承了儒学思想,其本质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而非批判,排除D项。
19【答案】D【解析】材料“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体现的是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龙舟竞渡起源于南北朝,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汉以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C排除。故选D。
2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可知,唐太宗看到了人民对于国家及其统治者的重要性,这反映了他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国、君、民三者间的关系,强调了民的重要性,需要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并没有说到君主接纳臣民的谏议,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以民为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君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D项错误。
21、答案:(1)演变:西周时,“国”为诸侯的封地,秦以后为“王朝国家”;西周时,“天下”为周天子统治区域,秦以后为政治辖区及影响力所及的地域,并不断扩展。
原因:分封制的瓦解,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疆域的开拓,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2)内涵:顾炎武思想中的“天下”,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而是包含了民众之天下;严复的“国”,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孙中山推动了民族平等、统一观念发展;章太炎强调了“中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君主专制下的国家观念,建立了富有近代色彩的、具有民主、平等理念的国家观念,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推动近代民主革命与民族复兴。
22、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点。
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统一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到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家思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多个学派。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
示例二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新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活跃的儒家思想,提出了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