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2024届小升初模拟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2024届小升初模拟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1 20: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2024届小升初模拟语文检测卷
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的是王熙凤;“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写的是林黛玉。
B. 神话小说《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
C.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这些故事情节均出自《三国演义》,所涉及的主人公就是被后人称为“武圣”的关羽。
D. 《水浒传》为我们讲述了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像“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打虎将”武松等,都是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英雄形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兵减政 轻歌曼舞 破琴绝铉 潮汛
B. 别出心裁 专心至志 全神贯注 占据
C. 司空见惯 余音绕梁 见微知著 惊惶
3、即兴发言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关于即兴发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B. 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C. 提前打腹稿,想好先后顺序。
D. 表达有条理,且要面面俱到。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旖旎(yī) 手绢(juàn) B. 揩油(kāi) 冲劲儿(chōng)
C. 慰藉(jì) 焚烧(fén) D. 骨髓(suǐ) 家雀(qiǎo)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搓手(cuō) 抽噎(yē) 畜养(xù) 浑身解数(xiè)
B. 裸露(lòu) 同胞(bāo) 白粥(zhōu) 弥足珍贵(mí)
C. 鸿鹄(gào) 演绎(yì) 仆役(pǔ) 哪吒闹海(né)
D. 吞噬(shì) 铁锨(qiān) 匍匐(pū) 载渴载饥(zài)
6、老师在课堂上教学《音滨进漂流记》时,“覆”让我们通过自学理解字义。小明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再查音节( );我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我在《新华字典》看到这个字的解释有:①翻转②灭亡③盖。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语“倾覆”,我选择了( )
A. F fù 西 13 ① B. F fù 西 12 ②
C. F fù 西 12 ① D. F fù 西 13 ③
7、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埋在土里的千年宝物能够重见天日。
B. 听了爸爸讲的笑话,我不约而同地大声笑了起来。
C. 我和迈克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才坐在了一起。
D. 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见微知著 嫣知非福 沸藤 剥削 B. 死得其所 重见天日 凄凉 倾覆
C. 万不得已 不可思异 沉郁 挪移 D. 衣衫褴褛 一生不吭 通霄 辟静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应该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B.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有困难重重。
C. 他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D.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说明科学并不严谨。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正(zhēng)月供品(gōng)不屑(xiè)衣衫褴褛(nǚ)
B. 搅和(huo)憎恶(wù)短暂(zàn)潸然泪下(shān)
C. 华裔(yī)鸣啭(zhuàn)藏戏(cáng)锲而不舍(qiè)
二、判断题(10分)
11、在《那个星期天》中,“我”的心情经历了“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的变化。( )
12、辩论时,我们不光要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还可抓住漏洞进行反驳,但要注意用语文明。( )
13、《浣溪沙》《清平乐·村居》《寒食》三首都是词。( )
14、《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失望委屈到无奈、焦急的过程。( )
15、 “星期五”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 )
三、句子加工厂。(10分)
16、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因为没有饺子吃,所以必须买杂拌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鲁滨逊流落荒岛那些事用小标题列出来是:流落荒岛→( )→驯养牲畜、种植粮食→( )→回到英国。
18、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小世界被表盖保护着。这小世界被一层玻璃蒙着。(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照样子,续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一群蚂蚁搬运食物,告诉我们要团结;成熟的高粱低下头,告诉我们要谦虚;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阅读。(30分)
21、对比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选文一】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选文二】①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②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选文一的内容,我知道作者最喜欢看画报。
B. 选文二第一自然段中的大量问句表明作者对自己的生活毫无计划,因此迷茫。
C. 选文一中的第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D. 选文二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眷恋和对生活的失望之情。
2. 选文一中,“我”做了四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填写完整。
3. 选文一和选文二都表达了真实的情感,方式却截然不同。
选文一中作者将焦虑的心情融入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直接 间接)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则用一连串的问句________(直接 间接)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的惋惜与感叹。这样的表达方式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仿照选文二中画“”的部分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课外阅读。
北平年景(节选)
梁实秋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作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的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主妇当然更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尽管是布鞋布袜布大衫,总要上下一新。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炖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肉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集不可,结果是年菜等于剩菜,吃倒了胃口而后已。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北平人称饺子为“煮饽饽”。城里人也把煮饽饽当作好东西,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的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直等到你淡忘之后明年再说。除夕宵夜的那一顿,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一块银币,谁吃到那一只主交好运。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的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作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
孩子们须要循规蹈矩,否则便成了野孩子,唯有到了过年时节可以沐恩解禁,任意的作孩子状。除夕之夜,院里洒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咯吱咯吱响,是为“踩岁”。闹得精疲力竭,睡前给大人请安,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赍,是为“压岁”。
1. 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
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
2. 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顺序来回忆年味的。
3. 句子“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的意思是( )
A. 家中的大人小孩跑进跑出,就跟疯了似的。
B. 家中的大人小孩跑进跑出,闹个不停。
C. 家中的大人小孩东西拿进来,拿出去忙个不停。
4.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过年的哪些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出现了一句北方的俗语,你还知道哪些俗语呢?写几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朋友,你们那儿过年有什么样的年味呢?给我们说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初学喊爸爸妁小孩。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粟、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他那叹气的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1. 这首短文节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
2. 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起语不凡,用“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代替________________的人。
4. 请仿照这段话。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题目:《_______毕业季》
要求:审清题意,是“匆匆”?“难忘”?还是“依依难舍”毕业季?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明确中心,列举真实具体事例,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字数不少于450字。不写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2、C
3、D
4、D
5、A
6、B
7、A
8、B
9、C
10、B
二、判断题(10分)
11、√
12、√
13、×
14、√
15、×
三、句子加工厂。(10分)
16、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17、①.建屋定居 ②.解救“星期五”
18、全场响起掌声。
19、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20、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告诉我们要勤劳。
四、快乐阅读。(30分)
21、1. D2. 跳房子 拨弄蚁穴
3. ①. 环境 ②. 间接 ③. 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④. 直接 ⑤. 时光飞逝 ⑥. 更能打动读者,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4. 过去的日子如露珠,被阳光蒸发了,如冰雪,被太阳蒸融了。
5. 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2、1. ①. 循规蹈矩 ②. 精疲力竭
2. 时间3. C
4. (1)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置备新衣;(2)烧年菜;(3)孩子们踩岁、辞岁、压岁
5. 过年过在嘴上 过了腊八就是年 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6. 山西平遥。年味很浓,从腊月十六开始,大街小巷张灯接彩,今年还是山西台春晚唯一分会场。活动有灯展,社火表演,县大爷拜年等。习俗有过小年,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做油糕,黄煎,合碗则,除夕夜守岁,正月初一吃团圆饭,正月十五闹元宵。古城里活动更多,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欢迎四方朋友来平遥过中国年,体味年文化。
23、1. ①. 腊八粥 ②. 沈从文
2. 人们都喜爱腊八粥
3. 不同年龄阶段
4. 刚上学的小孩子,在外上班的大孩子,拄着拐杖的老孩子,提到切糕,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糯糯的感觉呢。把糯米、红枣、豆沙、花生仁逐次堆叠,直接下锅一蒸,让它在锅中被白雾围绕着,单看它那神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小片小片地切着,大口大口朝嘴里送呢!
五、习作(30分)
例文:
难忘的毕业季
小学六年的学习任务终于完成了。回想这六年,我们每天都朝夕相对,今日最终还是要分开。正像这句话“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学习但是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一定会长存
昔日的时光能和你们相处,我却没有去珍惜。现在准备毕业了,我才懂得去珍惜我们少许相处的美好时光,就像拥有一件东西一样,拥有时,你不懂得去珍惜它,直到失去时,才觉得可惜、后悔。
我们每天都是在一起的,形影不离。回到家,现在每个家庭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想找个小伙性都没有,这么少的时间都舍不得了,何况以后放两个月的假,甚至以后都不会再见面,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本来想在我们的毕业典礼上做一个隆重的同学会,让大家尽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大家以唱歌的形式诉说自己对班集体的不舍。但是,因为新冠流行病例#其他学校出现,所以教育局下了通知:全市学校考完试后,立即放假,于月3日的学业典礼取消、在听到这个通知后,我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但是泪水是夺而出,顺着脸颊流下。我假装开心不让同学知道,谁知,每人同学都落泪了,但也像我一样,假装不用上学而高兴。
我的心一下子酸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