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统编版|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学习目标】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时空坐标
第 部分
壹
列宁主义的形成
背景
形成
列宁主义的内容
列宁主义的意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材料一;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美)莫斯《俄国史》
①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 ——《人类文明图鉴》
③阶级基础: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②社会矛盾: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会议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四: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79次,1914年发生1046次。在工业领域,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甚至16-18小时。工资很少。1914年经济罢工达到1370次,政治罢工达1034次,参加者近10万之众。 ——《人类文明图鉴》
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大会
⑤思想基础:1900 年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④组织基础:1898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时间:
标志:
意义:
2、形成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
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①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②对俄国的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③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在“多国同时胜利论”基础上创立“一国胜利论”
4、意义
“帝国主义时代”——时代背景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目标
结合俄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
①历史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②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胜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③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第 部分
贰
十月革命的胜利
革命过程
政权建设
历史意义
①经济: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②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之下,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③导火索: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①阶级:无产阶级发展壮大且革命性较强
②组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③思想: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④群众:巩固的工农联盟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七月流血抛幻想
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现曙光
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冬宫,成立苏维埃政权,
列宁为主席,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3月
(俄历2月)
1917年4月
1917年7月
二月革命倒沙皇
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的领导人认为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将政权交给前者,自己处于次要地位
《四月提纲》指方向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2、革命过程
3、政权建设
①政权: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②军队: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③工业: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土地: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⑤外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大会内容:
(1)政治:《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全国政权转交苏维埃。
(2)经济:《土地法令》
宣布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3)外交:《和平法令》
退出一战,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4、意义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界的世界格局。从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③从此,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十月革命的意义
合作探究: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打击对象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力量 资产阶级参加,并起到积极作用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
结 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两者联系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 部分
叁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
内忧: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封建残余势力武装反叛,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外患: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武力干涉(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1918-1922)
直接目的: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根本目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①背景:
②目的:
领域 内容 特点
农业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
兼有“战时”、“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工业 商业 分配 实质: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缓解了城市饥荒,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局限: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内容:
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取消商品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
④评价: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应战时需要的非常措施,但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928年)
①背景:
材料一;内战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制度,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常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这主要是由于1914年至1921年间接连不断的战争。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旱灾,他造成了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合作探究:请根据以下材料,简要分析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俄国当时的国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工业企业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固定粮食税(核心),建立工农联盟
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重心: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②主要措施: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来发展经济。公有制的前提下, 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③(特点或实质)新在何处?
③特点:
a.以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为重心;
b.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c.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④影响:
a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材料: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从1922年别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从856个増加到1786个,这些企业的工人人数从20400人増加到60500人。
——摘编自周尚文 等《苏联兴亡史》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⑤苏联的成立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共和国 加盟时间 共和国 加盟时间
俄罗斯联邦 1922.12.30 阿塞拜疆 1936.12.05
乌克兰 1922.12.30 亚美尼亚 1936.12.05
白俄罗斯 1922.12.30 哈萨克 1936.12.05
爱沙尼亚 1940.08.06 乌兹别克 1924.10.27
拉脱维亚 1940.08.05 土库曼 1924.10.27
立陶宛 1940.08.03 吉尔吉斯 1936.12.05
摩尔达维亚 1940.08.02 塔吉克 1929.10.16
格鲁吉亚 1936.12.05
合作探究: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做了怎样的说明?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 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
材料二: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三: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列宁全集》第 四十二卷
提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适应战争条件的特殊政策,它的“功劳”是有限度的。如果脱离了战争条件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就会犯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
(2)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纠正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和商业原则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
2、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7)
时间:
概况:
目的:
标志:
20世纪20-50年代
在斯大林的执政时期,苏联逐渐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并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把苏联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新宪法宣告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斯大林模式(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
材料: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着直接联系。苏联进行一国社会主义建设时,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不得不用特殊的方式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孙立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合作探究:请根据以下材料,探究斯大林模式的成因。
历史原因:“赶超”西方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高度集中的模式运作,且苏联缺乏民主传统。
国际因素: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思想上都有积极作用。
材料:不少学者认为,坚毅、刚强和政治敏感反映了斯大林个人品性的一个方面;而粗暴任性、强烈的权力欲,冷酷无情、崇尚暴力,主观片面、妒贤嫉能和孤僻,是反映斯大林个人品性的另一个方面。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十分复杂的人物,因此,他的个人品性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在很多方面。
——陆南泉《斯大林模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斯大林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全球文明史》
个人因素: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理论上,思想上,行为上都强调高度集权。
现实因素:苏联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西方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加强国防)
(1)工业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二五”计划后工业产量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问题: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
(2)农业集体化:
①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
②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变革生产关系。
③成就: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引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④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
内容:
积极:①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②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胜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苏联模式的评价: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背景
过程:创办《火星报》、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主要内容
评价
背景:1917年俄国重要革命事件
进程:占领冬宫、建立政权
历史意义
【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18-192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目的、重要措施、评价
新经济政策:背景、主要措施、评价
苏联的成立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8-1937)
【斯大林模式的成因】
斯大林时期的建设成就
苏联模式的形成:政治、经济
苏联模式的评价:积极、消极
课堂小结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形势危急 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俄国当时的国情 国内复杂的社会危机,国际战争阴影的笼罩
时间 1918-1921 1921-1927 1928-1937
目的 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内战的胜利 解决国内危机,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国际地位
措施 余粮征集制 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评价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建立了工农联盟,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课堂训练
斯大林体制的经验与教训?
(1)经验
①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④注重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