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提分练28 水(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后提分练28 水(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2 13:4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聚焦新中考·2024第一轮复习练习
课后提分练28 水
A组 基础排查练
1.下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四种液体中,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伊利”纯牛奶 B.“娃哈哈”矿泉水
C.黄河水 D.血液
2.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海波熔化(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类似的是(  )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5.自来水的净化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6.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7.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溶剂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溶剂质量增多
C.海水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多
9.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10.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1.5mL B.2mL C.3mL D.4mL
11.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可行的是(  )
A.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
B.吃经高温蒸煮后的霉变大米
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12. 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0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13.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
14.临床上发现,用25%的硫酸镁溶液10~20mL与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的混合液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下表是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若要用硫酸镁固体配500g溶质质量分数25%的硫酸镁溶液,则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 28.2 33.7 38.9 44.5 54.6 55.8
(2)若要配制、25%的硫酸镁溶液,则配制时应控制的溶液温度至少达到 ℃以上。
(3)若配制500mL10%的葡萄糖溶液(假设此实验条件下10%的葡萄糖溶液的密度为1.1g/mL)则需20%的葡萄糖溶液多少克 ?
1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6.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50g。
(1)方法一中,用天平称量食盐固体时,待天平调节平衡,在左、右托盘各放上大小相同的称量纸后,需用镊子移动游码至相应位置:在横梁标尺上画出游码应移至的位置 ;
(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15%的食盐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和 。
B组 深化突破练
17.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8.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甲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a、b两管中分别收集到了气体。请回答:
(1)电解水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2)a管中的气体为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水位均下降,其中________管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b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5)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仪器c,在导管口d处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6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 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 取60 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 克,其中含溶质 克。(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 (写出计算具体过程,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1.NaCl(氯化钠),KNO3(硝酸钾),Ca(OH)2(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
(1)在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 ,若此溶液降温到10℃时,则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如图将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小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盛水的烧杯中加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请结合图2分析原因 。
课后提分练28 水
A组 基础排查练
1.下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四种液体中,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伊利”纯牛奶 B.“娃哈哈”矿泉水
C.黄河水 D.血液
【解析】A、“伊利”纯牛奶属于乳浊液,故A错;
B、“娃哈哈”矿泉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黄河水水含有大量泥沙,属于悬浊液,故C错;
D、血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答案】B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分析】由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反应是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解析】A、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质量和数量不变,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C正确;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不正确。
【答案】D
3.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海波熔化(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类似的是(  )
 
【解析】 A实验中水起到形成恒温环境的作用;B实验中水起到防止反应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的作用;C实验中水能提供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水分;D实验中水起到形成表面张力的作用。
【答案】 A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解析】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的条件: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中,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答案】 D
5.自来水的净化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解析】 自然沉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沙层过滤的过程中只是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活性炭吸附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消毒剂能破坏细菌中的物质,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D
6.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 配制溶液时用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例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故选项A说法错误;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故选项B说法正确;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则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操作错误,故选项C说法错误;将10g食盐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1%≠10%,故选项D说法错误。
【答案】 B
7.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溶剂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解析】 A、某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硝酸钾固体,所以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B、恒温蒸发溶剂,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析出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变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解度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符合题意;
D、升高温度,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都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溶剂质量增多
C.海水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多
【解析】 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质量不变;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A
9.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解析】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 A
10.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1.5mL B.2mL
C.3mL D.4mL
【解析】 配制20%的溶液质量=0.5g÷20%=2.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2.5g-0.5g=2g,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水的体积是2mL。
【答案】 B
11.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可行的是(  )
A.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
B.吃经高温蒸煮后的霉变大米
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解析】 废水中含有许多不明成分的有毒物质,直接灌溉农田可能污染土壤和农作物;大米霉变生成的黄曲霉素,是剧毒物质,而且性质稳定,只是清洗或蒸煮不能除去,所以发霉的大米不能再食用;如果是固体药品一般要求放回原瓶,液体药品不允许,因为液体药品变质后放回可能将整瓶药品污染了;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所以D正确。
【答案】 D
12. 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0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A≥B>C
13.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
答案 (1)化学变化 (2)1860 玻璃棒
14.临床上发现,用25%的硫酸镁溶液10~20mL与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的混合液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下表是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若要用硫酸镁固体配500g溶质质量分数25%的硫酸镁溶液,则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 28.2 33.7 38.9 44.5 54.6 55.8
(2)若要配制、25%的硫酸镁溶液,则配制时应控制的溶液温度至少达到 ℃以上。
(3)若配制500mL10%的葡萄糖溶液(假设此实验条件下10%的葡萄糖溶液的密度为1.1g/mL)则需20%的葡萄糖溶液多少克 ?
【答案】375 30 275g
【解析】(1)若用无水硫酸镁固体配制500g 25%的硫酸镁溶液,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硫酸镁的质量=500g×25%=1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0g-125g=375g,体积为375mL。
(2)设质量分数是28%的饱和硫酸镁溶液中硫酸镁溶解度为x,×100%=28%,x≈38.9g,若要配制28%的硫酸镁溶液,则配制时应控制的溶液温度至少达到30℃。
(3)设需20%的葡萄糖溶液质量为y,则20%×y=500mL×1.1g/mL×10%,y=275g。
1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95 (2)B (3)加速溶解
16.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50g。
(1)方法一中,用天平称量食盐固体时,待天平调节平衡,在左、右托盘各放上大小相同的称量纸后,需用镊子移动游码至相应位置:在横梁标尺上画出游码应移至的位置 ;
(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15%的食盐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和 。
【答案】 大于 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烧杯
【解析】(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2.5g,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2)用量筒量取15%的食盐水时仰视读数,实际体积偏大,溶质的质量偏大,配制好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
B组 深化突破练
17.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解析】A、从图可以看出,20℃时,甲烧杯中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从图可以看出,20℃时,丙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在此基础中继续加水得到丁溶液,溶剂增多,所以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乙烧杯中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乙→丙过程中,故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或变小,故C错误。
D、丙→丁过程中,继续加入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所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D错误。
【答案】B
18.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法判断 (2)②③⑥ (3)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19.如图甲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a、b两管中分别收集到了气体。请回答:
(1)电解水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2)a管中的气体为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水位均下降,其中________管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b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5)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仪器c,在导管口d处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电 (2)氢气 可燃 检验纯度 a a管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b管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大 (3)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复燃,证明是氧气 (4)氢元素和氧元素 (5)无水硫酸铜变蓝;导管d处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附着小水珠
20.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6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 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 取60 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 克,其中含溶质 克。(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 (写出计算具体过程,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 110.4 108.2 54.3
【解析】(1)60mL=60厘米3,m=ρV, 这6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1.84克/厘米3×60厘米3=110.4g,其中含溶质的质量为110.4g×98%≈108.2g;故填:110.4;108.2;
(2)设需要98%的硫酸x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有
98%×x×1.84克/厘米3=500g×19.6%.解得x≈54.3mL,故填:54.3mL;
21.NaCl(氯化钠),KNO3(硝酸钾),Ca(OH)2(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
(1)在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 ,若此溶液降温到10℃时,则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如图将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小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盛水的烧杯中加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请结合图2分析原因 。
【答案】 33.3% 饱和溶液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分析】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曲线上的点溶液都为饱和溶液,此时的溶剂质量为100g,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公式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来解释温度升高时,饱和石灰水出现浑浊的原因。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即30℃时,形成饱和溶液时1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最大值为50g,此时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此溶液降温到10℃时,则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因为溶液中有没有溶解的晶体。
(2)将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小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盛水的烧杯中加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会有晶体析出,因此溶液出现浑浊。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