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一)
一、选择题(16分)
1.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2.运动会开幕式上,160名同学组成了2个花束队。每个花束队排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名同学?列式为( )。
A.160÷4÷2 B.160÷2×4 C.160÷2÷4
3.李老师买了36个文具盒,每个售价12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A.3个文具盒36元 B.30个文具盒360元 C.30个文具盒36元
4.下面算式中,积比5000大比6000小的是( )。
A.48×99 B.69×78 C.92×69
5.35×16,如果16减少2,积就减少( )。
A.2 B.32 C.70
6.三年级排了3排队伍,二年级排了3排队伍,两个年级一共有240人,平均每排有多少个小朋友?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240÷(3×2) B.240÷3÷3 C.240÷(3×3)
7.小丽和小洁跳绳比赛,小丽3分钟跳了276下,小洁2分钟跳了194下,跳得快一些的是( )。
A.小丽 B.小洁 C.一样快
8.一个数除以8没有余数,那么这个数除以4( )。
A.有余数 B.没有余数 C.不确定有无余数
二、填空题(20分)
9.从84中连续减去( )个4,结果是4。
10.米朵在计算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因数13看成了18,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75,正确的积是( )。
11.28×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34×47的积的个位数字是( )。
12.一本故事书,小华每天读24页,12天就能读完;小明想用8天时间读完这本故事书,那么他平均每天读( )页。
13.张伯伯家摘了317千克黄瓜,要放在8个筐中。平均每筐大约放( )千克。
14.□46÷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应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 )。
15. ÷7=77……○,余数最大是( ),此时被除数是( )。
16.如果从轴对称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的线,它的左右两边完全( ).
17.在字母A、V、W、X、Z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
18.在括号里填上“>”“<”或“=”。
45×40( )54×40 26×51( )26×50+26
270÷3( )90×30 320÷4÷2( )320÷(4×2)
19.李叔叔和9位同事去餐馆吃午饭,每人点了一碗32元的牛肉面,一共要付( )元。
20.张叔叔定做了3个书柜,每个书柜有4层,每层可以放36本书。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小红解答时,先求“一个书柜能放多少本书”,再求“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她列的综合算式是( )。小明列的综合算式是3×4×36,小明是先求( ),再求“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三、判断题(5分)
21.圆和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只有一条对称轴。( )
22.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每一步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
23.两个整十数相乘,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24.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就一定没有0。( )
25.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四、计算题(28分)
26.直接写得数。
33×20= 560÷7= 720+80= 810÷9= 42×21≈
0×59= 20×24= 210÷5= 16×50= 409÷6≈
27.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6×70= 34×27= *47×63=
742÷7= 920÷5= *567÷8=
28.脱式计算。
36×12+88 726-160÷4 104×6÷3
五、作图题(4分)
29.在下面方格图中画一个有两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六、解答题(27分)
30.图书馆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有70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31.鸭蛋有18个,鸡蛋的个数是鸭蛋的9倍。把这些鸡蛋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有多少个鸡蛋?
32.一桶食用油原价60元,打折后48元。食堂买了36桶油,打折后少花多少元?
3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相距580千米的乙地,前3个小时行驶了219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能行驶完全程吗?
34.周末,阳阳和妈妈一起去佳乐家超市购物,她们先到了图书区,阳阳选了一本《数学万花筒》,然后来到食品区,发现经常购买的绿豆糕正在搞促销活动,远远地就看见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着:
周末大酬宾绿豆糕每盒15元,多买多赠买5盒送1盒,买8盒送2盒
(1)聪明的你知道怎么买绿豆糕更划算吗?写出你的想法。
(2)书买回家,阳阳打算前10天每天看12页,正好能看全书的一半,此后每天比原来多看8页。你知道《数学万花筒》一共多少页吗?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即可确定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
A.如图,沿着对称轴折叠后可以完全重合。
B.此图形无对称轴,不能够完全重合。
C.如图,沿着对称轴折叠后可以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B
2.C
【分析】用学生的总人数除以2,计算出每个花束队的人数,再用每个花束队的人数除以4,计算出平均每列有多少名同学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60÷2÷4
=80÷4
=20(名)
平均每列有20名同学。列式为160÷2÷4。
故答案为:C
3.B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省略号前面的“36”是12与36十位上3的乘积,表示30个文具盒花了360元,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故答案为:B
4.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据此计算各个选项的积,再选择即可。
【详解】A.48×99=4752,4752<5000;
B.69×78=5382,5000<5382<6000;
C.92×69=6348,6000<6348;
积比5000大比6000小的是69×78。
故答案为:B
5.C
【分析】16-2=14,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计算出35×16的积,再减去35×14的积,即可求出减少了多少,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35×16=560
16-2=14
35×14=490
560-490=70
35×16,如果16减少2,积就减少70。
故答案为:C
6.A
【分析】三年级和二年级都排了3排队伍,两个年级一共排了(3×2)或(3+3)排,两个年级一共有240人,用两个年级总共的人数除以两个年级一共排的排数,即等于平均每排的小朋友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求平每排有多少个小朋友,正确的算式为:240÷(3×2)或240÷(3+3)。
故答案为:A
7.B
【分析】根据题意,用276÷3求出小丽每分钟跳绳多少下,用194÷2求出小洁每分钟跳绳多少下,跳得多的即跳得快,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小丽:276÷3=92(下)
小洁:194÷2=97(下)
92<97
跳得快一些的是小洁。
故答案为:B
8.B
【分析】根据除法的性质,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4×2=8,一个数除以8没有余数,则这个数除以4也没有余数。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一个数除以8没有余数,那么这个数除以4没有余数。
故答案为:B
9.20
【分析】用84减去4先求出差,再用差除以4即可得到解答。
【详解】(84-4)÷4
=80÷4
=20
所以从84连续减去20个4结果是4。
10.195
【分析】先用18减去13计算出多算另一个乘数的个数,然后用75除以多算另一个乘数的个数即可计算出另一个乘数,最后再计算出这两个乘数的积即可。
【详解】75÷(18-13)
=75÷5
=15
15×13=195
正确的积是195。
11. 2 8
【分析】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整十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求出28×50的积再作判断即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据此求出34×47的积再作判断即可。
【详解】28×50=1400
34×47=1598
28×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34×47的积的个位数字是8。
12.36
【分析】用每天读的页数乘读的天数求出书的总页数,再用总页数除以8即可。
【详解】24×12÷8
=288÷8
=36(页)
小明想用8天时间读完这本故事书,那么他平均每天读36页。
13.40
【分析】用黄瓜的重量除以筐的数量即可,估算时要把被除数看做相近的整百整十数再算。
【详解】317≈320
317÷8
≈320÷8
=40(千克)
平均每筐大约放40千克。
14. 5 6
【分析】要使商是两位数,就必须保证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6小,比除数6小的数有1、2、3、4、5,据此□里最大填5;
要使商是三位数,就必须保证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除数6,等于或大于除数6的数有6、7、8、9,据此□里最小填6。
【详解】□46÷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应填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6。
15. 6 545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应比除数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依此计算出被除数即可。
【详解】除数是7,那么余数最大是6;
77×7+6
=539+6
=545
16.重合
【详解】略
17. Z X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沿此线对折后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沿此线对折后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沿此线对折后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沿图中线对折后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所以在字母A、V、W、X、Z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Z,有两条对称轴的是X。
18. < = < =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别计算出左右算式的结果再比较,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根据乘加的计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计算出右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计算出右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分别计算出左右算式的结果再比较,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详解】45×40=1800,54×40=2160,1800<2160,45×40<54×40;
26×51=1326,26×50+26=1300+26=1326,26×51=1326;
270÷3=90,90×30=2700,90<2700,270÷3<90×30;
320÷4÷2=80÷2=40,320÷(4×2)=320÷8=40,320÷4÷2=320÷(4×2)。
19.320
【分析】李叔叔和9位同事一共有1+9=10(人),每人点了一碗32元的牛肉面,一共要付10个32元,即32×10=320(元)。
【详解】32×(1+9)
=32×10
=320(元)
一共要付320元。
20. 36×4×3 3个书柜一共有多少层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层放的本数乘每个书柜的层数,即可计算出一个书柜能放多少本书,再用一个书柜能放的本数乘书柜的个数,即可计算出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个书柜的层数乘书柜的个数,计算出3个书柜一共有多少层,再用每层放的本数乘3个书柜一共有的层数,即可计算出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详解】36×4×3
=144×3
=432(本)
一共可以放432本书。
小红解答时,先求“一个书柜能放多少本书”,再求“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她列的综合算式是36×4×3。
3×4×36
=12×36
=432(本)
一共可以放432本书。
小明列的综合算式是3×4×36,小明是先求3个书柜一共有多少层,再求“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21.×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圆和半圆的特点,圆和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圆和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但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整数除法的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例如:283÷5=56……3
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假设这两个整十数分别是20与30,或20与50,然后根据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假设这两个整十数分别是20与30,或20与50;
20×30=600,600的末尾有2个0;
20×50=1000,1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故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分别是15与14或12与13,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5×14=210,15和4的末尾都没有0,但是积的末尾有0;
12×13=156,156的末尾没有0。
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它们乘得的积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进行判断。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
26.660;80;800;90;800
0;480;42;800;70
【详解】略
27.3920;918;2961
106;184;70……7
【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来验算乘法,也可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来验算乘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56×70=3920 34×27=918 *47×63=2961
验算:
742÷7=106 920÷5=184 *567÷8=70……7
验算:
28.520;686;208
【分析】(1)一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一个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一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除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详解】36×12+88
=432+88
=520
726-160÷4
=726-40
=686
104×6÷3
=624÷3
=208
29.
【详解】略
30.1050本
【分析】用每层放书的数量乘书架的层数求出一个书架放书的数量,再乘书架的数量即可。
【详解】70×5×3
=350×3
=1050(本)
答:一共有1050本书。
31.54个
【分析】用鸭蛋的数量乘9求出鸡蛋的数量,再用鸡蛋的数量除以篮子的数量即可。
【详解】18×9÷3
=162÷3
=54(个)
答:每个篮子有54个鸡蛋。
32.432元
【分析】用原价减去打折后的价格,求出一桶油优惠了多少钱,再用这个数乘买的数量即可。
【详解】(60-48)×36
=12×36
=432(元)
答:打折后少花432元。
33.能行驶完
【分析】根据题中的“前3小时行驶了219千米”,用“路程÷时间”求出速度,接下来用该速度乘8小时计算出8小时走的路程,然后与580进行比较即可求解,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19÷3×8
=73×8
=584(千米)
584>580
答:8小时能行驶完全程。
34.(1)买8送2更划算
(2)240页
【分析】(1)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根据题意,买5盒送1盒相当于用买5盒的钱买了6盒,买8盒送2盒相当于用买8盒的钱买了10盒,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合下来的单价,然后比较选出单价低的即可。
(2)根据题意,用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即可得到全书一半的页数,再乘2即可计算总页数。
【详解】(1)15×5÷(5+1)
=15×5÷6
=75÷6
=12(元)……3(元)
15×8÷(8+2)
=15×8÷10
=120÷10
=12(元)
相比较,12元更小。
答:买8送2更划算,买8送2买同样的数量花费的钱更少。
(2)10×12×2
=120×2
=240(页)
答:一共240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