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七上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隋朝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隋朝统一和开通大运河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2、能够对隋朝的统一、开通大运河、科举取士制度等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其意义和影响。
3、通过了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建元开皇奠隋基
——隋朝的统一
东
汉
西
晋
齐
梁
陈
北齐
北周
隋
西魏
东魏
北朝(439-581)
北魏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 晋
宋
南朝(420-589)
(266-316)
灭
383年淝水之战
1、从南北朝到隋朝的嬗变
魏
蜀
吴
三国
(220-280)
(317-420)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 城
统一时间
统一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灭陈)
结束了长期分裂
的局面,顺应了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历
史发展大趋势。
2、隋的建立和统一
隋
材料二 隋文帝统一度量衡面对的是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北朝度量衡混乱,约相当于南方的一尺二寸。
——《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统一》
材料一 隋朝实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增加政府的税赋收入,健全仓廪制度,稳定经济秩序。 ——《蒙曼说隋》
材料三 隋朝三省六部制
措施: 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隋的治国措施
阅读课本第2页第二段,研读史料,分析概括隋朝的治理措施。
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4、隋朝繁荣的变现
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160号粮窖遗址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②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千里运河通南北
——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像杨广
杨广,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次子。史书称其“美姿仪,少聪慧”。
公元604年7月继位,年号“大业”(寓意富有和强盛),是隋朝第二位皇帝。
605年4月14日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604年7月29日 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
“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梁·沈约《宋书》
阅读课本第3页第二段,研读史料,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
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
目的:加强南北经济沟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巧记大运河知识
5河
1条大运河
2千多千米
4段
3点
605年
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
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但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元·脱脱《宋史》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汴河铭》
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开通大运河
申遗成功
叁
打破门第开科举
——开创科举制
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血缘
拼爹娘
军功
拼命
孝廉
拼人品
门第
拼家室
夏、商、西周:世官制
秦国:军功授爵制
两汉时期: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隋到清:科举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1、选官制度
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发展: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
武则天
开武举
创殿试
宋朝
大幅度增加
科举取士名额
明清
八股取士
1905年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2、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
认真阅读下列两份简历,假如你是隋炀帝时期主考官,你会选谁做官呢?为什么?
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子弟
学识:一塌糊涂、平庸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有才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小小主考官:
只注重门第
凭才学做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开始:科举制
材料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③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影响:科举制也成了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
3、科举制的影响
阅读课本第3页第三段,研读史料,概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肆
国祚速亡惕后世
——隋朝的灭亡
创立科举制
修建长城与驰道
三下扬州
三征辽东
开通大运河
营建东都洛阳
派人三赴流求
阅读教材P4-5:
隋炀帝有哪些作为?
隋炀帝在位时期执政措施简表
时间
措施
备注
605-606年
605-610年
607-608年
608-609年
612-614年
建成东都洛阳
开凿大运河
东修长城
亲征攻灭吐谷浑,
重启丝绸之路
三次亲征高丽
每月用工约 200 万人
先后征夫约 300 万人
先后征夫约 120 万人
隋军“冻死过半”
三次出兵共计约 300 万人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罄竹难书。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 隋朝灭亡
瓦岗军开仓放粮
1、隋朝灭亡
材料一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材料二 九区之内,鸾和岁动,从行宫掖,常十万人,所有供须,皆仰州县。
——《隋书.食货志》卷十九
材料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负责运送粮草装备的人)倍之。” ——《通典》卷七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③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④爆发农民起义(结果,也是灭亡直接原因)。
2、灭亡原因
阅读课本第4页,研读史料,概述隋朝灭亡的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①都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01
②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02
③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03
④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04
探究: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隋文帝
隋炀帝
建立、统一
开通运河
励精图治
厉行节俭
不恤民力
残暴统治
兴
亡
隋朝
开创科举
课堂小结
三省六部制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课堂练习
D
D
3.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A
4.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D
5.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C
6.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