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1 20:5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学科素养
1.运用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过程图,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碳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2.通过生活观察与调查,了解身边与国际上的碳排放有关情况,结合区域背景探讨不同主体应对碳减排起到的作用,增强区域认知,提升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
3.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关注碳排放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关注全球变暖问题,加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念。(人地协调观)
课标要求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一、碳循环
自主探究1
阅读课本P85-87
1.何为碳循环
2.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碳主要有哪些存在形式?
3.在碳循环过程中,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
4.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分析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岩石圈---以碳酸盐;
大气圈---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水圈---以多种形式存在(溶解性二氧化碳、碳酸根、碳酸氢根);
生物圈---有机物的形。
①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②森林破坏或植树造林,影响植被光合作用固定气态碳过程。
人类利用化石燃料改变了碳的天然循环,把岩石圈中的碳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加快了岩石圈和其他圈层的碳交换,打破了原有的碳循环平衡过程。
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自主探究2
阅读课本P85-87
1.何为碳排放
2.列出主要的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贡献值最高的是?
3.结合下图、说说大气的受热过程
4.说明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产生过程
温室效应产生过程: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地面升温后发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吸收,在地球表面形成一层保温层,使地球表层像温室一样温暖。
温室效应示意图
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自主探究2
阅读课本P85-87
1.何为碳排放
2.列出主要的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贡献值最高的是?
3.结合下图、说说大气的受热过程
4.说明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产生过程
二氧化碳当量
为了统一度量温室效应的结果,我们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
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其全球变暖潜能值来衡量的。该指数表示的是在 100 年的时间框架内,各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应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例如,设定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 1,则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 25,意味着同样质量的甲烷的增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 25 倍。
城市是世界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分布的集中地,是能源高消耗地区,也是研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区域。目前,全球约有 54%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消耗了世界约 75% 的能源,排放了 80% 左右的人为温室气体。
1. 想一想,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有哪些?
2. 议一议,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活动探究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扩散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城市上空温室气体浓度高,形成稳定温室气体层,减缓城市热量的向外散失过程,对地面起到更强的保温作用,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交通工具、能源供给(供暖)和工业生产所燃烧的化石燃料。
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动态变化的。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大规模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以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活动,使得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上升,达到了近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主探究3
结合材料,说说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影响?
1.极端天气频发;
2.冰雪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岛屿;
3.影响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安全;
4.影响国民经济(如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5.危害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的影响
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4)全球气候变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5)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022年北京冬奥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碳排放与补偿碳排放达到“碳中和”,被称为史上首个“零碳”奥运会。包括:1.二氧化碳制冷技术首次运用到国家速滑馆;2.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的使用;3.利用视频会议系统等现代化办公手段;4.张北地区的风点亮北京的灯;5.在北京市、张家口市开展绿化造林工程;6.建筑材料低碳采购和回收利用;7.冬奥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8.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分别赞助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抵消量。
在冬奥会“碳中和”一系列措施中,哪些属于减少碳排放,哪些属于补偿碳排放?
减少碳排放:1、2、3、4、6、7;
补偿碳排放:5、8
四、国际减排合作
活动探究
四、国际减排合作
小组讨论
1.碳减排有哪些主要措施
2.如何进行国际减排合作
3.节能减排,公众如何参与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大力发展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
大力发展低碳、低排产业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国际减排合作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建立国际共同应对机制
减少碳排放量
增加碳汇
发达国家理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率先减少碳排放,并通过技术转让、资金援助、市场开放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碳排放交易就是把碳排放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买卖。通常,政府对能耗企业的排放历史进行调查,然后为该企业设定在未来某个时段内可以排放的配额。如果企业 A 在该时间区段的碳排放高于配额,则需要到市场上进行购买,或者通过技术改进减少碳排放;而排放低于配额的企业 B,则可在市场上出让剩余配额,获得经济报酬,如图 3-5 所示。
(1)想一想,政府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在制定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中,我们应注意哪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应对减缓气候恶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激励企业主动降低碳排放量,控制碳排放总量;
推动高碳产业的技术革新。
碳价波动性大,如何定价;
如何核查确定企业的配额;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不健全。
四、国际减排合作
活动探究
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达到峰值,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节能减排等形式,吸收的碳总量相等,从而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碳达峰与碳中和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现
能原供给侧
(重点是燃煤电厂)
煤炭压减,严控新增
能源替代
效率提升
天然气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发电、氢能应用
工业企业
(重点是高耗能企业)
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能效
技术节能
管理节能
流程优化
提升数字化水平
建筑领域
公共建筑节能
可再生能源应用(屋顶光伏、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等)
交通领域
公交、公务、景区用车电动化
推广绿色出行
增加碳汇和CCUS
(碳捕捉)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国土绿化、重点区域绿化等)
发展CCUS技术,推广CCUS应用
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CO2+全球变暖
排放
吸收
适应
改变
政策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宣传:公众参与
监管:经济手段
管理:直接控制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增:植树造林还草等
减:减少森林破坏等
培养农作物新品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建防护堤坝等
节能技术
生物技术
固碳技术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示意图。
1.碳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有( )
①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③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植物光合作用
④海洋溶解作用
2.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从长远看,我国实现“碳中和”会使( )
A.经济发展受阻 B.能源消耗减少
C.极冰融化减缓 D.生态负担加重
B
C
课堂练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剧增,机动车尾气已成为重庆城区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5月起,重庆市实施在用车新排放标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下图中的箭头表示近地面大气辐射的方向。
3.机动车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会改变大气的( )
A.组成成分 B.运动速度
C.垂直分层 D.地转偏向力
4.实行新标准以后,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减少,M方向的辐射将( )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消失
A
B
课堂练习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卡塔尔国土面积的90%被沙漠覆盖。为创办全球首届“碳中和”世界杯,卡塔尔在建筑设计、运动场的再利用、绿地建设和绿色交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是卡塔尔最大的贸易伙伴,“义乌制造”产品几乎占到本届世界杯周边市场商品(旗帜、喇叭、足球、球衣、大力神杯摆件等)份额的70%。义乌是全球知名的国际商贸城市,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城市。下图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
(1)分析卡塔尔为实现“碳中和”可能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及其依据。
纬度低,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充足,清洁可再生;
地形平坦,植被稀疏,风能资源丰富,开发风能,清洁可再生;
沿海地区,潮汐能丰富。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