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的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应用这个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这一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3.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理念 学习数学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从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获得研究新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计算器计算。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既快捷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这条规律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用,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能学到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我想你们一定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教学新课1.探索积的变化规律(1) 猜想(2) 实验验证 出示:36×30=1080师:在这个算式中,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指名口答,说说是怎么想的?师: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猜想,人类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从猜想开始的,可是这个猜想正确吗?怎样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师:你们打算举怎样的例子验证呢?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的变化36301080——3630×___1080×__3630×___1080×__36×___301080×__36×___301080×__师:老师把同学们说的意思画成这样的表格,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表格来举例验证。 学生猜想、学生交流。生交流
(3) 归纳概括(4) 再次猜想、验证(5) 得出结论 师: 先看一看表格,明白表格的意思吗?再用计算器算一算、填一填,填的时候想一想:每一行里哪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的,积又是怎样变化的?师:把你填的和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是什么?符合前面的猜想吗?师小结:在36×30=1080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会乘这个数。师: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其它算式中也存在这样的结论吗?你打算怎么办呢?(当学生说出再举例验证后师提示学生可以画像例题中的表格,举两个例子,这样全班举的例子就多了。)师:谁来说说你举的是怎样的例子?结论是什么?师:有没有发现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不同的情况 说明在任何一个乘法算式中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师总结规律:根据以上的探索,我们可以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了,你认为是什么?师板书完整的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填表格独立思考学生交流学生自己画表格举例探究,说说各自发现的规律。学生交流汇报
三、巩固练习1.用规律解释2.用规律计算3.拓展 (1) 口算24×30时可以怎么想?你能用刚才的规律解释吗?(2) 笔算150×12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呢?(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填表格第三行的空格。提问:这里的60你是怎样得到的 如果学生说是先计算4×3=12,再算5×12=60,可提问:还有别的办法得到吗 再完成其余的表格。(5)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做题。提问:第一组题做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6)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从第二次开始每次购买的数量与第一次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价呢?两个数的积是2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将会怎么变化?师:这应该是一种猜想,你打算怎用怎样的方法得出真正的结论呢?课后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探索出完整的规律。 150×4×3独立完成,集体评讲默读题目,各自填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生回答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用计算器探索出了一条什么规律 是用什么方法探索的 你对哪些过程最感兴趣 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