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艳秋 审核人:集备组 授课人: 备课时间:8.27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体会人们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 2、揣摩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目标达成:
感受战争的残酷,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1、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占领国对被占领国实行残暴统治的有关资料。?2、识记重点字词,给画线字词注音。杀戮(????)??悼念(????)??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响彻云霄(?????)
【创境激趣】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欣赏一些战争的图片 介绍作者 及 本文的写作背景
【自学导航】
1、复述课文内容
2、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片断?
3、齐读引文,筛选关键词句。
4、沉重的记忆“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
5、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合作探究】
1、 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
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3、“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5、他们坐在书桌前……
(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强化训练】
赏读 有关战争的资料图片
【归纳总结 】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课文由两大部分组成,引言和主体(四个部分)一、引言二、主体(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一)、来到纪念地????(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四)、参观纪念馆???? ????????????????????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笑声,笑声??????????????历史——现实???????????????“世间永远不能???枪声,枪声?????????????沉重——美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德)忏悔——狡辩(日)
【教学反思】
课件23张PPT。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 请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他们就骗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 创境激趣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她的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忍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万人坑里累累白骨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痛,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写作背景肃穆 荒谬 憧憬
呵护 杀戮 悼念
屹立 蜿蜒 恍惚
明赫白 聂华苓sù mùmiù chōng jǐnghēlùdàoyìwān yánhǎng hūhèlíng字词检查自主学习1.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抓住文中记叙的要素梳理情节
2.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片断?整体感知概括起来,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除了与纪念活动有关的文字,作者还写了些什么?有什么用意?细节探究
关键词句:“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关键词为“沉重”“美丽”。 齐读引文,筛选关键词句。 “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沉重的记忆“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
萨特的话是很精辟的,特别是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回味起来,又是本文的点睛之笔。从萨特的话又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越过国界。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不好。课文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1.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合作交流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易激发读者的想像,使读者充分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3.“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跟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是何等荒谬。4.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5.他们坐在书桌前……
(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孩子们的生命才起步,他们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们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日本作家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他在自私地狡辩。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说“日本人”,表明了作者对他的鄙弃。许多人与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人们对日本人的反感和唾弃。 8.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
课堂小结: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