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南中考语文二轮中考考点研究 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课件(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湖南中考语文二轮中考考点研究 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课件(共6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1 21:5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湖南近年真题精选
1
病句相关语法知识
2
常考病句类型突破
3
1.(2023郴州)下列文字是有关电动自行车使用的调查报告,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功能的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B)但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数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C)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其中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D)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湖南近年真题精选
语段辨析
C
2.(2023湘潭)下面文段的①②③④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①今天的家庭教育学,提倡父母与子女做朋友,彼此平等相待,这是很有道理的。②家庭中的成员,尽管有辈分、年龄之别,而且人格是一样的,平等相待正是对人格的尊重。③在曾国藩生活的时代,当然没有这个道理,有的只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圣教”。④曾国藩在儿子面前说自己的不足,便将“板起面孔训人”的生硬态度,化为“推心置腹交谈”的友好气氛。
A.①   B.②   C.③   D.④
B
3.(2023衡阳)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B.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D.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进步的关键。
D
句子辨析
4.(2023株洲)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计划,它远不是搞一两次活动就能奏效的。
B.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
C.初三(1)班在本月下旬前后有一场重要班会,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地准备。
D.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更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
B
5.(2023岳阳)余好撰写的青春寄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帮她修改。(2分)
当代青年应怀揣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嘱托,肩负时代使命,到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去。用忘我奋斗的姿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病句修改
【答案】在“姿态”后加“证明”。(2分)
6.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①2018年1月25日,诞生近两个多月的中国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照片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关。②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使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了牛、鼠等动物,但一直没有突破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关。③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不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④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前沿。
A.句子①删去“近”或“多”
B.句子②删去“使”
C.句子③删去“不是”
D.句子④在句末加“的秘密”
【答案】(2分)D
1.句子的成分(八上P85)
病句相关语法知识
成分 语法功能 符号
主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人”或“事物”。     
谓语 对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________
宾语 谓语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定语 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数量等。 (  )
注:要想做好病句题,首先要了解病句成分和如何提取句子主干。
成分 语法功能 符号
状语 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等。 [  ]
补语 谓语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  〉
2.句子的主干(八上P90)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例如: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朱自清《背影》)
这句话中,“他”是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补语,“靠车门的”“一张”都是定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把状语、补语和定语压缩掉,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例如: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杨振宁《邓稼先》)(主干:邓稼先是儿子。)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如: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主干:他不吵嘴。)
常考病句类型突破
一、成分残缺(5年12考)
(八下P32“句子结构要完整”)
1.缺主语
◆辨析技巧:①看主干:遇见较长的句子时,先找出主谓宾,然后检查句子主语成分是否残缺;②看介词:由介词短语开头的句子容易造成主语残缺。如:表方式:通过、经过、使、根据、按照、以、凭;表时间,处所:随着、从、于、到、往、向、自从;表对象,范围:(面)对、对于、关于、把、跟、与、和;表原因:由于……使、由于、因为、为;表被动:被、叫、让、给、使。
◆错因分析:一般是介词滥用导致缺主语(通过……使……,随着……使……,在……使……,自……使……)
◆修改建议:①当句中只有一个介词时,直接删去这个介词即可;②当句中有两个介词时,根据语境删去不符合句意的介词即可。
例: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通过”
“使”连用,导致句子缺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常见介词类型:
表方式 通过……、经过……、在……、自……、使、根据、按照、以、凭
表时间,处所 随着、从、于、到、往、自从
表对象,范围 对、对于、关于、把、跟、与、和
2.缺宾语
◆辨析技巧:①看主干:遇见较长的句子时,先找出主谓宾,然后检查句子宾语成分是否残缺;②看动词:动词容易导致缺宾语。
◆错因分析:句子本身缺少宾语,误把宾语的修饰语当作宾语。
◆修改建议:在谓语动词后面加宾语。
例:(2023衡阳4B)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缺宾语,应在“独自一人去游泳”后加上“的倡议”)
【例题解析】
第一步:理清句子结构:[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第二步:提取句子主干:学校发出。
第三步:分析:缺少宾语。
第四步:修改:应在“发出”后加“的倡仪”。
3.缺谓语
◆辨析技巧:①看主干:遇见较长的句子时,先找出主谓宾,然后检查句子谓语成分是否残缺;②看动词:如果没有动词,就需要检查是否缺谓语。
◆错因分析:误把状语或宾语中的动词当谓语。
◆修改建议:添加与宾语相搭配的谓语。
例:(2023岳阳7题)用忘我奋斗的姿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在“忘我奋斗的姿态”后加“证明”)
【例题解析】
第一步:理清句子结构:(用忘我奋斗的)姿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第二步:提取句子主干:姿态,青年是好样的。
第三步:分析:缺少谓语。
第四步:修改:应在“姿态”后加“证明”。
针对训练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有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并给出修改意见。
1.(2023重庆A卷)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获得了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听到这个美丽的故事时,使我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不禁落下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应删去“通过”或“使”。
【答案】× 应删去“使”。
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射、跟踪和测控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应在“已经”后加谓语“具备”。
【答案】× 应在“节能减排”后加宾语“的措施”。
二、重复赘余(5年4考)
◆辨析技巧:①看同义词:句子中有同义词出现时,检查句子是否重复;②抓中心词:对照修饰语,分析中心词,看修饰语和中心词是否多余;③抓数量词:看到序数词(第几)与表前后顺序的副词(首先、其次)或“蝉联”等表多次的动词连用时,看句子是否重复。大约”“左右”“上下”等约数词连用,造成重复。
◆错因分析:此类语病往往表现为句子中出现了表达相同意思,起相同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可检查句中是否同义词连用或并用),导致句子成分赘余(看到数量词和约数词需格外留意)。
◆修改建议:根据句意,删去意思重复的词语中的一个。
例:(2023郴州3C)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其中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删去其一即可)
常见的成分赘余的例子:
程度副词的使用 不断(继续)、过分(苛)、目前(当)、非常(特)、十分(更加)、格外(多了)
文言词汇引发的 令人(堪)、诸(之于)、于(来自)、罕(十分)、其(这)
成语使用引发的 忍俊不禁(笑)、漫山遍野(到处)、真知灼见(意见)
约数词重复 约(左右)、约(余)、近(左右)、近(多)、超过(以上)、逾(以上)
针对训练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有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并给出修改意见。
1.(2023云南省卷)驾驶员一直长时间疲劳驾驶,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某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30余门美育选修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直”和“长时间”任删其一。
【答案】√
【答案】× “忍俊不禁”与“笑了起来”语义重复,应将“忍俊不禁地”删去。
3.见到亲人的那一刻,外出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搭配不当(5年9考)
(八下P99“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
1.动宾搭配不当
◆辨析技巧:①看主干:画出句子的谓语和宾语,看两者之间能否搭配;②看动词:句中出现动词,看是否能和宾语搭配恰当。③看并列词:看并列短语是否顾此失彼,犯前后不能搭配的错误,这类病句,或动词是不及物的(不能带宾语)而带上了宾语;或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动词不只一个;或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顾此失彼。
◆错因分析:句子中的动词不能支配宾语,或动词不止一个,或宾语包括两项以上,会顾此失彼。
◆修改建议:结合句意更换动词或者宾语,使动宾搭配得当;当有多个宾语时,为每个宾语找到合适的动词与之搭配,或者在不影响句意的基础上删除多余的宾语。
例:家里的客厅常常回荡着爸爸爽朗的笑声和妈妈深情的眼神。(“眼神”与“回荡”搭配不当,删去“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例题解析】
第一步:理清句子结构:(家里的)客厅[常常]回荡着[爸爸爽朗的]笑声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第二步:提取句子主干:客厅回荡笑声和眼神。
第三步:分析:“回荡”和“眼神”搭配不当。
第四步:修改:应删去“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常见搭配不当的例子及正确搭配:
常见搭配不当 正确搭配
提高……态度 提高……认识、效率;改变……态度
降低……距离 降低……成本、风险;缩短……距离
召开……活动 召开……会议;组织……活动
举办……典礼 举办……活动;举行……典礼
培养……水平 培养……能力、习惯;提高……水平
看到……歌声 看到……表演、演出;听到……歌声
引起……反应 引起……反响
发扬……水平 发扬……精神;发挥……水平
推进……成就 推进……进程;取得……成就
回荡……眼神 回荡……笑声
2.主谓搭配不当
◆辨析技巧:①看主干:画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看两者能否搭配;②看动词:句中出现动词,看是否能和主语搭配恰当;③看并列词:看并列短语是否顾此失彼,犯前后不能搭配的错误,这种错误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而多个主语共用同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袁隆平院士的崇高精神,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例题解析】
第一步:理清句子结构:(袁隆平院士的崇高)精神,[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第二步:提取句子主干:精神浮现脑海。
第三步:分析:“精神”不能“浮现脑海”,这属于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第四步:修改: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3.主宾搭配不当
◆辨析技巧:画出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看两者之间能否搭配;
◆错因分析:这类病句一般是主语与宾语对应的是不同的对象,或者是逻辑上无法对应的两个不同事物。辨析时,首先要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谓宾,看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得当。
◆修改建议:一般修改主语或宾语。
例:(2019衡阳4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主语是“刻文”,宾语是“场所”,应将“石碑上的刻文”改为“刻文的石碑”)
4.一面和两面(两面和一面)搭配不当
◆辨析技巧:句中出现“好坏”“能否”“是否”等两面词,要注意是否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错因分析:这类病句最常见的句式是“能否(是否、有无)……能(是、有)……”,即半句用“肯定+否定”的选择形式,半句只用肯定的或否定的形式,修改的原则是使前后形式一致。
◆修改建议:去掉“能否”“是否”等词语, 或者给句子的另一部分也加上“能否”“是否”等词语。
例:(2020衡阳4B)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能否”与“是”两面对一面,应将“能否”删去)
5.关联词搭配不当
◆辨析技巧: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更换,否则就会影响到句子意思的准确表达。
(九上P14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常见关联词见本书P25(二) 常考关联词搭配)
例:“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不仅”与“而是”搭配不当,应将“而是”改为“而且”)
针对训练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有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并给出修改意见。
1.(2023青海省卷)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3新疆自治区·兵团)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方式”改为“意识”。
【答案】× 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应删去“是否”或在“能”前加“是否”。
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3四川内江)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就”改为“才”。
【答案】× 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培养”改为“提高”。
【答案】√
6.这位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崀山的秋天遍地红枫,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谓搭配不当,应将“出色工作和”删掉。
【答案】× 主宾搭配不当,应将“崀山的秋天”改为“秋天的崀山”。
1.否定不当
◆辨析技巧:①看否定词:看到句中有多个否定词时要留意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失当;②看问句:留意疑问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与句子本意是否相同。
◆错因分析: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了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
四、不合逻辑(5年7考)
◆修改建议:删去句中的否定词或将带有否定意思的词语改为表示肯定意思的词语。
例:(2023衡阳4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缺乏”和“不足”“不当”双重否定,应将“不足”“不当”删去)
常见否定词:
常见否定词 不、不是、无、没有、不可、勿、未、否、非……
双重否定词 没有不、不能不、 非……不可、 不得不、 难道不、不会不……
含否定意味的词 避免、防止、切忌(忌)、禁止、杜绝、缺乏、预防……
2.前后矛盾
◆辨析技巧:看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如“全”“都”“凡”“历来”“从来”等,辨别是否前后矛盾。
◆错因分析:句子的叙述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了客观事实。
◆修改建议:删去或修改句子中造成前后矛盾的词语,使句子符合逻辑。
例:(2020岳阳3A)短短两天,“向英雄致敬”为话题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亿次左右。(“超过”与“左右”前后矛盾,应删去“左右”)
3.数量词误用
◆辨析技巧:看到序数词(第几)与表前后顺序的副词(首先、其次)或“蝉联”等表多次的动词连用时,看句子是否重复累赘。“大约”“左右”“上下”不与“超过”“将近”“达到”“最多”“至少”“以下”“以上”等约数词连用。
◆错因分析:序数词、倍数词或分数/百分数词使用有误。
◆修改建议:出现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与“首先”“其次”
“最后”等词连用时,应任删其一;倍数词与“减少”“降低”“缩小”等词连用时,将倍数词改为分数/百分数。
例: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减少”不与倍数词搭配,应将“一倍”改为“一半”)
常见数量词搭配:
序数词 第一、第二、第三……这些词不能与“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连用
倍数词 倍数词只能和“提高”“增加”等词连用,不能和“降低”
“减少”等词连用
4.分类不当
◆辨析技巧:看具有包含(从属)关系或者交叉关系的概念是否按照统一标准划分。
◆错因分析:句子中出现多个并列事物并有类属关系,但在实际上不属于同一类别。
◆修改建议:删去大的范围或者将个别类修改成大的范围中所包含的项。
例: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应删去“、球衣、球鞋”)
针对训练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有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并给出修改意见。
1.(2023四川泸州)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创建华坪女子高中,让山区近1800多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出了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3山东东营)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60%的初中学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医生、工程师、军人、教师、警察、科研等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后矛盾,应将“近”删去。
【答案】× 分类不当,应将“科研”改为“科学家”或“科研人员”。
3.课间活动时同学们应尽量在教室外面活动,但切忌不要远离教学楼,以免耽误接下来的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否定不当,应将“切忌”和“不要”任删其一。
【答案】× 数量词误用,应将“一倍”改为“一半”。
1.逻辑语序不当
◆辨析技巧:判断并列成分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若存在,需判断他们的前后顺序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恰当;若无逻辑关系,判断并列成分与其他成分是否搭配。
◆错因分析:句子中出现多个并列的词语,但这些词语之间有着不恰当的承接关系或递进关系。
◆修改建议:根据逻辑调换词语的位置。
五、语序不当(5年3考)
(八下P15“语序要合理”)
例: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干预”与“发现”语序不当,应将二者调换位置)
常见的语序不当及其正确语序:
常见语序不当 正确语序
研究并调查 调查并研究
管理、认识、把握 认识、管理、把握
通过并审议 审议并通过
解决并发现 发现并解决
惩戒、警示 警示、惩戒
常见语序不当 正确语序
推广和宣传 宣传和推广
销售、使用、生产 生产、销售、使用
采取措施并调查 调查并采取措施
践行并提出 提出并践行
干预、发现 发现、干预
保护、认识 认识、保护
讨论、表决、推举 推举、讨论、表决
注:2017岳阳“逻辑语序不当”结合关联词进行考查。
2.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错因分析:没有将多项定语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修改建议:多层定语的一般语序是:[表领属关系(谁的)][表示时间、处所(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表指代或数量(多少)][表动词性的词语、主谓短语(怎样的)][表形容词性的短语(描述什么样的)][表性质、类别或范围(什么)]+中心语。
例: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应把“一个”和“环境监测中”调换位置)
3.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错因分析:没有将多项状语按照“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方式、表对象”的顺序排列。
◆修改建议:多层状语的一般语序是:[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方式][表对象]+中心语。
例: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为他诚挚地点了一首歌。(应改为“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诚挚地为他点了一首歌”)
4.定语和状语语序不当
◆错因分析:句子中状语错误充当定语,导致出现歧义。
◆修改建议:分析句子成分,调整定语和状语的位置。
例: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进入”与“快速”语序不当,应改为“快速进入”)
5.主语和关联词语序不当
◆辨析技巧:判断前后关联词是否可以搭配;判断其与句子其他成分的语序是否正确,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
◆错因分析:没有根据前后分句主语的关系而放置关联词的位置。
◆修改建议:①句子前后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②句子前后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面。
例1: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应把“我们”移至“不仅”的前面)
例2:演讲比赛时,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平时不爱说话的小明也去演讲了。(前后的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所以应该把“不但”移至“表达能力强的同学”的前面)
针对训练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有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并给出修改意见。
1.(2023四川遂宁)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全校师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做的关于“争做文明好青年”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定语和状语语序不当,应将“充分”移至“发挥”之前。
【答案】× 逻辑语序不当,应将“讨论”和“听取”调换位置。
【答案】× 主语和关联词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换位置。
3.在革命年代,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书写的诗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仅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帮助我们合理地规划时间,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我在生活中体会到普遍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将“无产阶级”和“老一辈”互换位置。
【答案】×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应将“体会到”和“普遍”调换位置。
◆辨析技巧:①看主干:提取句子主谓宾,看句子的结构是否混乱;②看句子两头:如果感觉语句不通,就看句子两头是否运用了两种讲述方式,看改换或者去掉一段之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
◆错因分析: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如果说话、写作时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都用上,杂糅到一起,就会造成句式混杂。
◆修改建议:删去句式杂糅的部分。
六、句式杂糅(衡阳2023)
(八下P38“句式不要杂糅”)
例:(2023衡阳4A)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的重要原因”和“……是因为”句式杂糅,可删去“的重要原因”或“因为”)
常见的句式杂糅词组:
表原因、目的 原因是……造成的(应为“原因是……”,或“……造成的”)……的原因,是因为……(应为“……原因,是……”,或“……,是因为”)原因是由……诱发(应为“原因是……”,或“由……诱发”)是由于……的结果(应为“是由于……”,或“是……的结果”)关键在于……起决定性作用(应为“关键在于……”,或“……起决定性作用”)借口……为名(应为“借口……”,或“以……为名”)
表构成 简介包括……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应为“简介包括……等方面”,或“对……进行简要介绍”)
有……组成(应为“有……”,或“由……组成”)
表条件 根据……状况出发(应为“根据……状况”,或“从……状况出发”)
靠的是……取得的(应为“靠的是……”,或“是靠……取得的”)
表意图 本着……为原则(应为“本着……”,或“以……为原则”)是为了……为目的(应为“是为了……”,或“以……为目的”)
表对象 对于……问题上(应为“对于……问题”,或“在……问题上”)
围绕以……为中心(应为“围绕……”,或“以……为中心”)
表范围 大多以……为主(应为“大多是……”,或“以……为主”)
以……为宜即可(应为“以……为宜”,或“……即可”)
针对训练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有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并给出修改意见。
1.(2023四川成都)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应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
2.(2023湖北武汉)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本着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原则,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应将“对”改为“在”或将“上”字删去。
【答案】× 删去“本着”或删去“以”,将“为”改为“的”。
表意不明指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义,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造成误解句意的现象。表现为存在歧义、指代不明等问题。
1.指代不明
◆辨析技巧:代词具体化,用具体人称(事物)代替,表意清楚。
◆修改方法:把代词改成明确的指代对象或者删去代词。
七、表意不明
常见的代词:
人称代词 我(们)、你(们)、她(们)、他(们)、它(们)、大家、大伙、咱们、别人
疑问代词 谁、哪儿、多少、怎么、什么
指示代词 这、那、这么、那么、这些、那些、这个人
例: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这”指代不明。“这”指的是“欣赏”,还是“创作”,应将“这”改为“欣赏”或“创作”)
2.存在歧义
◆辨析技巧:多义词具体化,或加句子成分,或删去导致句子表意不明的词语,使句子表意明确。
◆修改方法:把存在歧义的部分修改为表意准确且唯一的部分。
例: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存在歧义。到底是“我和你去”还是“老师和你去”,应将“说服老师”删去)
针对训练
下列句子没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有语病的,请在横线上打“×”,并给出修改意见。
1.(2023青海省卷)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在一起开会研究如何推进校园足球改革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许多学校的学生”存在歧义,应改为“我们学校的许多学生”。
【答案】× 存在歧义,应将“其他学校领导”改为“学校其他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