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15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全套测试卷(含答案解析)(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2015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全套测试卷(含答案解析)(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30 11:41:21

文档简介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2.先秦时期
(1)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货币需求量增加,当时流通的有______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__________。
3.汉代:商运活跃,史书中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记载。
4.唐代:商旅往来频繁。商运发达,客舍、______、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5.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________、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地区;________________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北宋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
6.明清时期
(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______。它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2)形成了一些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______和徽商的势力最大。
二、古代“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的崛起
1.“市”的发展
(1)秦代:管理“____”的法律对商品价格和交易方式都有明确规定。
(2)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
(3)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______”,政府对此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
①乡村集市“______”的作用十分明显,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②“______”的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5)宋代
①“市”突破了原先______和______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____________设施。
(6)明清时期:都市中的______区已经相当繁华。
2.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汉代:汉代都市因商业的集中,出现繁荣景象;出现了洛阳、邯郸、________、宛、成都等五都,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朝:长安、洛阳都有规模宏大的常设________;在江南地区,扬州、杭州、湖州已成为发达的商业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都城汴京除有夜市、晓市外,还有定时一聚的______集市。
(5)清朝:乾隆时的______财富“甲于天下”;清代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知识点一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该材料反映出(  )
A.中原市场繁荣 B.驰道、驿站通畅
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 D.工商业市镇兴起
2.右图“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航船所经之路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
知识点二 “市”的发展
3.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
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5.西汉、唐朝和北宋都城中“市”的布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B.统治者重视都城建设
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专制统治的衰落
6.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工官”严密管理的夜市 B.物流便利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政府监管的正规市场
知识点三 商业都会的崛起
7.唐朝后期,都城长安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这一记载说明(  )
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 B.长安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
C.繁荣的商业中心开始出现 D.崇仁坊属于常设的商业区
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其主要依据之一是(  )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地域性商帮的形成 D.雇佣劳动关系产生
9.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0.右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怀胥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宋代“市”的新变化,并据材料三概括“草市”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市”与“草市”的主要区别。
12.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 李白《估客乐》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 张籍《野老歌》
材料三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 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 王安石《商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2.(2)骨贝 (3)商业中心 4.邸店 5.东亚 海外贸易税 交子 6.(1)会馆 (2)晋商
二、1.(1)市 (3)草市 (4)①草市 ②夜市 (5)①空间 时间 ②饮食服务 (6)商业
2.(2)临淄 (3)商业区 (4)庙会 (5)苏州
对点训练
1.A [从材料中的“天下之中”“货物所交易也”可以看出。]
2.D
3.B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题关键是全面掌握“市”的形成与发展。“草市”是指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4.C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早市”普遍出现的时间。]
5.C [古代的“市”是设置在城市里的专门商业区,所反映的是城市商业的发展。]
6.D
7.A [“崇仁坊”成为商业区,说明突破空间限制;“昼夜喧哗”说明突破时间限制。]
8.A [纸币的出现是宋代商业上的最突出的成就。B、C、D三项历史现象均出现于明清时期。]
9.B 10.D
综合运用
11.(1)特点:实行集中贸易;政府直接监管;时空限制严格。(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2)新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作用: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3)区别:“市”主要设立在都城,“草市”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市”是政府设置的贸易场所,“草市”是自发兴起的民间集市。(如答其他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12.(1)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出现不受时限的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
(2)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陷入困境,纷纷逃入山区,垦山为田;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靡。
(3)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政策:重农抑商。
原因: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
解答 施耐庵的《水浒传》、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解答 (1)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2)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解答 (1)说明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获得利益。
(2)说明在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
PAGE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
(2)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
主要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3.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的基本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目的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 供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无偿调用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上市,赚取利润 自己或雇工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缴纳赋税和满足自己需要为主 自己
田庄手工业 豪强地主控制经营 满足田庄自身需要 田庄中的佃户
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
(1)地位: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生产水平高度发达,尤其是官营手工业的制作水平,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和赞誉。
(2)趋势: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不断细密,发展重心以经济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3)方式:官营、私营与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存。明清以前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清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诸多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4)局限: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手工业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
5.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如何?
(1)根源: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2)关系:农业、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6.“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实行原因及目的
(1)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①根本原因: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②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
(3)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7.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①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下西洋)。
②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国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③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锁国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2)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3)后果:海禁政策严重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所以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恶果要比海禁大得多。
                   
1.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他是科学家,故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东汉时已经出现了豆腐
2.下列能够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  )
①铁器的发明和使用 ②统治者重视农业 ③丝绸之路的开通 ④手工工场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4.《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B.棉布因其实用性强而广为流行
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5.有位学者写了一部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专著,不适合作为这本专著名称的是(  )
A.《商帮的兴衰》 B.《晨曦中的汴河》
C.《坊墙倒塌以后》 D.《草市饮食大全》
6.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甚至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些荒谬的认识是缘于清朝的(  )
A.闭关锁国 B.文字狱
C.重农轻商 D.政治腐败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若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你认为材料二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停滞性”的结论是否切实?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
(3)如果你同意上题中“停滞性”的结论,请再分析造成停滞的另外两个原因。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
(4)根据材料三,从乾隆帝复英王的信中能看出当时中国怎样的情形?
【答案解析】
强化训练
1.D [历史资料的来源有多种,东汉墓葬中的石刻图属于第一手资料,其历史价值最高。]
2.A [我国古代小农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铁器的发明与使用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①正确。统治者重视农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也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②正确。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③正确。手工工场的出现对小农经济主要起瓦解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3.C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天子之六工”表明手工业者是为官府服务的,所以反映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
4.B [A项只表述了棉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的特点,C、D两项表述不确切。“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表明棉布因其实用性强而广为流行,答案为B。]
5.A [汴河是闻名中外的人工运河,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为辉煌的时期是在北宋,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排除B;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排除C;东晋时期就已出现了草市,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排除D。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答案为A。]
6.A [材料中的观点都是荒谬的,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愚昧无知,这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7.(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切实或不切实。法律和制度阻碍了发展。
(3)同意者讲原因:重农轻商,闭关锁国,轻视技术等。不同意者举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等。
(4)中国富有,夜郎自大的虚骄心理,闭关锁国。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一、“神农”的传说
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并最早培植了粟和______等作物。
(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______,教导民众耕作。
(3)许多__________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______和______,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__________”的原始阶段,直至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
②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______。
③唐代出现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农耕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________,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____________。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________,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2.土地兼并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贵族、______及豪强霸占良田。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剥削: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
2.徭役剥削
(1)概念: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______劳动。
(2)影响: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过度征发的徭役,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使劳动者长期离开______,引起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五、水利事业
1.水利兴修与管理
(1)远古时期,据说大禹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______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________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两汉时期,______地区灌溉渠道具有合理的规划;关中农民创造出“井渠”。______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2.灌溉工具的革新:古代中国发明了众多的灌溉工具。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神农”的传说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的出现
知识点二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2.“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这是某人为2010年春节编写的楹联,其中的“牛”“虎”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C.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1.TIF" \* MERGEFORMAT
3.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 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4.《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TIF" \* MERGEFORMAT
A.司母戊鼎 B.废井田开阡陌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TIF" \* MERGEFORMAT
C.曲辕犁 D.交子
知识点三 贫者无立锥之地
5.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6.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四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沉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水旱灾害 D.农业技术的落后
8.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5.TIF" \* MERGEFORMAT
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画像中的收租场景
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 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知识点五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9.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所盛赞的是(  )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10.在四川地震中有一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如下图)没有受到严重损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6.TIF" \* MERGEFORMAT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井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管子说)“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斧)……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三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7.TIF" \* MERGEFORMAT
铁铲(战国)     铁犁(战国)
材料四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战国时期。
请回答:
(1)上述图文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什么?
(2)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是什么关系?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原理?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1)黄河 长江 水稻 (2)耒耜 (3)新石器 2.生产 生活
二、1.(1)刀耕火种 (2)②耦犁 2.小农户个体经营
三、1.(1)井田制 (2)土地私有制 (3)均田制 2.官僚
四、1.财政收入 2.(1)无偿 (2)土地
五、1.(1)灌溉 (2)都江堰 (3)关中 王景
对点训练
1.C
2.C [本题中的“丑牛、寅虎”实际是农历纪年的具体表现,这是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分不开的。]
3.B [②是错误的,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4.B [材料中的“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说的是井田制的弊端;“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则指的是土地私有制的优势,由此可知与此相关的图片为“废井田开阡陌”。]
5.C [“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出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状况。]
6.B [③的意思与材料中的“有财不行商”“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相反,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7.B
8.B [从图中成堆的粮食以及送粮食的人可以看出该场景为收租,从服饰看其身份应为封建地主,由此可排除①④两项。]
9.D 10.B
综合运用
11.(1)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等。
(2)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常因水旱灾害、急征暴敛或土地兼并而破产。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一农夫、妇人的“分事”内容可判断是小农户个体经营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其出现原因在于春秋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其特点可结合教材归纳。第(2)题要对材料进行归纳。
12.(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使用并逐步推广;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开始形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使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教材问题解答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左括.TIF" \* MERGEFORMAT 学习思考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右括.TIF" \* MERGEFORMAT
1.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神农”为什么有特殊的地位?
解答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2.请就上述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解答 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3.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解答 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左括.TIF" \* MERGEFORMAT 自我测评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右括.TIF" \* MERGEFORMAT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解答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左括.TIF" \* MERGEFORMAT 材料阅读与思考 INCLUDEPICTURE "\\\\鹿晴晴\\工作盘 (e)\\鹿晴晴\\2014\\幻灯片\\同步幻灯片\\历史\\历史人民必修二(成盘)\\《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右括.TIF" \* MERGEFORMAT
读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解答 (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
(2)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PAGE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程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重农抑商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__________的发展。
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_____基础,安定人心,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实践
(1)______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2)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________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唐代,继续实行商人一入市籍不得________的制度,他们在社会上遭受鄙视,在政治上和________上也遭受歧视,这种情形直到宋代才开始转变。
4.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__________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二、古代重要的经济管理政策
1.工商业的管理
(1)用法律条文对经济生活进行控制:如秦律规定,统一__________;由官府相关机构定期校正________;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
(2)用行政手段控制商业经营
①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②__________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等。
(3)影响: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导致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______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实施
①明朝对______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严加禁阻。
②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__________政策。
(3)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________的世界。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产生条件: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__________的发展,使得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
2.表现
(1)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比前代有了较明显的发展。
(2)清代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苏州纺织业形成“________”出资经营、“机匠”______________的生产形式。景德镇的制瓷业、云南的______业、台湾的______业、福建的制茶业等,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新的生产关系。
3.特点
地区性和________性非常突出;受传统经济的压抑,其发展往往夭折、中断。
4.发展缓慢的原因: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以及____________的政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一 重农抑商
1.《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祀”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内外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主要表明(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2.《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3.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  )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4.宋代改变“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的规定,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这一现象反映了(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D.私营工商业空前繁荣
知识点二 工商业的管理
5.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知识点三 “海禁”政策
6.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7.清代康熙帝曾经下令,南洋一带的商人须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更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以上政令体现的信息不包括(  )
A.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在东南亚贸易优势丧失
C.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人口多,主张中国人移民海外
知识点四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8.清初曾经规定:“一户所领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B.清政府大力扶持纺织业发展
C.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D.政府限制手工业工场的规模
9.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导致了农耕经济的瓦解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0.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生产力的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出现了一定的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又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番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 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元史·世祖纪》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佣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番商”“夷人”等,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
(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手工业 2.经济 3.(1)商鞅 (2)汉武帝 (3)为官 法律 4.生产方式
二、1.(1)度量衡 衡器 (2)②汉武帝
2.(1)经商 (2)①民间 ②闭关锁国 (3)近代化
三、1.商品生产
2.(2)机户 计工受值 冶铜 制糖
3.不平衡
4.闭关锁国
对点训练
1.A [材料表明,无论天子、诸侯还是王后都亲自从事耕作,这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统治者的根本统治利益。]
2.B [材料分析了商业发展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危害,由此可知中心思想为重农抑商。]
3.C [“重农抑商”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工商皆本”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4.C
5.C [题干材料反映了唐代“市”的设立取决于朝廷命令,说明统治者对商业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控制私营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没有准确理解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6.D 7.D
8.C [此题所述现象的实质是专制统治(清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的发展规模。]
9.B [明政府对资本主义萌芽采取压制的态度,而马克思则认为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国家政权的扶持。]
10.C [此题容易误选D项,“普及”之说不对。]
综合运用
11.(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4)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12.(1)管理对外贸易。
(2)妄自尊大,排斥和鄙视外国人和外来文化。
(3)宋元时期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清初实行闭关政策。宋元时期的开放政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我国同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而清初的闭关锁国政策则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导致清朝后期出现被挨打的局面。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解答 (1)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2)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剥削农民来生存的,农民虽然名义上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
2.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解答 作用:(1)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2)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障国家的安全,维 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3)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影响: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自我测评
试举若干例证,说明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
提示 (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武帝也推行过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2)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例如:秦朝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和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
(3)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为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材料阅读与思考
谈谈上述法令对社会经济可能发生的影响。
解答  此“禁海令”明确指出: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与海外贸易,一经查出,不论官民一律处斩,所收货物没入官府,罪犯之家产归告发人所有,管理该地方的文武官员不对可疑船只进行盘问缉查而出现私自下海者,皆要革去职务从重治罪,地方上的保甲不及时进行举报,也要处死,沿海各个口岸要严加防守,不能让一船入海,也不能让一贼登岸。
这种政策限制正常海外贸易的发展,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使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无法成长,新的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正常的发展;同时隔绝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海禁”政策对于遏制抗清势力、完成国家统一和巩固海防也起到一定作用。
PAGE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类型
1.家庭手工业
(1)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__________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是其显著特点。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___________”的经济形式。
2.田庄手工业:土地集中导致汉代田庄出现。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农业生产、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因此,田庄手工业生产也是__________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
(1)“工官”制度
①特点:政府垄断,从________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目的:供官府和皇帝私用。
技术:“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
②影响:“工官”制度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__________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________的,往往导致失传。
(2)“匠户”制度: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__________的制度。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______________受到严重的束缚。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1.纺织业
(1)新石器时代:早期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的纺织原料是____和葛,出现了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3)周代: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4)汉代:纺织业产品的花色品种增多,纺织技术提高;汉代的丝织品,经过__________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5)唐代: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6)宋代:棉花种植和______________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7)元代:棉纺织家________革新纺织工艺,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______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8)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有众多的雇工,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______________市场。
2.冶金业
(1)青铜冶炼
①商代:青铜器生产规模相当大。
②西周:青铜器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2)冶铁技术
①春秋战国时期:人工冶炼铁器,出现在__________;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在许多地区有大量出土。同时,炼钢和______工艺已有所发展。
②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南阳太守________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④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陶瓷业
(1)制陶业:原始时代的______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制瓷业
①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②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都是瓷器中的精品。
③唐宋以来,河北______、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等成为以产品质量闻名的名窑。
④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______瓷器工艺,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3)瓷器外销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______”。
                   
知识点一 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
A.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商品生产活动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活动
知识点二 “工官”和“匠户”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人数众多 B.行业分工细密
C.生产资金雄厚 D.技术传承封闭
4.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知识点三 纺织业的发展
5.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侵晨入市,易花以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  )
A.浙江农村开始出现商品经济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商人控制手工业生产
D.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成
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知识点四 先进的冶金技术
7.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纹方鼎  乐府钟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8.下图所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的时间是在(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西汉
知识点五 陶瓷业的成就
9.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
图一 人面彩陶壶 图二 邢窑白瓷长颈瓶 图三 粉彩开光花尊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右图为古代青花龙纹大缸,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片所含信息判断它最有可能出自(  )
A.唐朝的官窑
B.宋代的民窑
C.明朝的官窑
D.清初的民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史料笔记《松窗梦语》记载:“杭州……桑麻遍野,茧丝棉苎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材料二 
图一 河北沧州五
代铸铁狮  图三 素纱禅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中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手工业生产部门的突出成就?这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怎样的重要地位?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12.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享誉世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
(1)填出下列表格中的六处空缺内容:
手工业技术成就的代表 出现时间 地位或影响
甘肃灵台青铜剑 ① 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
水排 ② ③
釉下彩绘瓷水盂 ④ 我国古代彩瓷生产开始的标志
粉彩瓷瓶 ⑤ ⑥
(2)结合上述图表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1)自然经济 (2)男耕女织 2.自然经济 3.(1)①汉武帝 ②帝王、贵族 封闭性 (2)定期服役 劳动创造性
二、1.(1)麻 (4)丝绸之路 (6)棉纺织技术 (7)黄道婆 棉布 (8)自由劳动力
2.(2)①春秋晚期 淬火 ②杜诗
3.(1)彩陶 (2)③定窑 ④粉彩 (3)瓷路
对点训练
1.D [从材料中的“不算工本”可以看出家庭手工业的成本较低。]
2.A 3.B 4.D
5.C [材料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写照,商人把持了棉花和棉布的贩卖,从而对棉纺织业形成控制。]
6.A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丝织业的发达,从材料中的“比屋”“比户”可判定应是民营丝织业。]
7.B [题干中的“祀”与“戎”分别指祭祀和战争,结合图片中的四件青铜器可知,在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和兵器。]
8.C [由图片可知该工具为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
9.D [本题只看收藏家藏品出现的最晚时代即可,图三是一件粉彩瓷,出现于清朝,由此可知该收藏家最早生活于清朝。]
10.C [由题干中的“龙纹”可知该瓷器应该为皇室所用,民间禁止私自生产和使用。而在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故B、D两项民窑不对,A项虽然是官窑,但当时还未出现青花瓷,也不对。]
综合运用
11.(1)材料说明了明代杭州纺织业发达,是全国纺织品交易的中心。
(2)冶铁业、制瓷业和丝织业。地位:我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中国被称为“丝国”。认识:我国古代在冶铁业、制瓷业和丝织业等方面成就突出,工艺水平很高,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解析 第(1)问材料一突出反映了明代杭州纺织业发达和各地商人来此买卖纺织品的现象;第(2)问先分析图片,可得出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冶铁业、制瓷业和丝织业的突出成就,再回归教材,说明其历史地位并从中得出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突出、工艺高超等认识。
12.(1)①出现时间:春秋时期。②出现时间:东汉初年。③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冶铁效率。④出现时间:唐代晚期。⑤出现时间:清代康熙年间。⑥影响:推进了瓷器生产技术的提高。
(2)特点:生产历史悠久;部门种类繁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农耕经济密切相关;生产分工日趋细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状况。
解答 “黄梅戏”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男耕女织”的剧情,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体现。
2.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解答 (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
(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皇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只是老百姓日常使用。
(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没有。
(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当时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这么高的水平。
(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
(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3.《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在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解答 这说明在物质生产比较贫乏的禹的时代,丝织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在中国古代丝绸是贵重织物,往往为贵族所专有。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
解答 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中国传统农户是怎样实现基本消费的自给自足的?
解答 因为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传统农户基本不和外界发生关系,尤其是商品交换关系;他们的日常所需,诸如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通过土地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其中“桑麻以衣”以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都是家庭手工业生产所得。
PAGE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举世闻名的秦长城与秦始皇陵,它们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  )
A.繁多的赋税 B.沉重的徭役 C.苛刻的兵役 D.高度集中的土地
3.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王室衰微 B.王室所占有的土地有加强趋势
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D.土地私有制发展
4.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加速了社会制度的更迭 B.增强了鲁国的国力
C.开中国税制改革之先河 D.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6.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7.“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棉 C.毛 D.麻
8.明朝时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9.唐代著名诗人陆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了当时的(  )
A.彩陶 B.青瓷 C.白瓷 D.唐三彩
10.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1.东汉人王符说:“(洛阳)资末业者什(十倍)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洛阳成为工商业者聚居的城市 ②当时商业城市已超过一万 ③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的管辖 ④王符的记载有夸张的成分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格维护坊市制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13.某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在经济方面他找到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
C.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14.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15.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右图所示的一些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16.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痎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青箱杂记》卷3),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B.宋代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
C.宋朝的草市有了明显的发展 D.宋朝经济没有均衡发展
17.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皆秉承了这一政策。“这一政策”指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无为而治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划疆分治政策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  杂税变化趋势图
18.读右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   )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9.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人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情景,这一情景(  )
A.属于编剧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明代或清代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
20.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2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的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在1794年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简述小农经济发展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7分)
(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6分)
(3)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指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治依据是什么?“人们感到切肤之痛”的最典型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你认为马戛尔尼的感慨符合历史实际吗?为什么?(7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开元通宝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清代广州十三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思考唐朝和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对外贸易的表现有哪些?(6分)(列出2点即可)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实行什么样的政策?(2分)
(4)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国古代商业有何特点?(4分)(答出3点即可)
23.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是明清之际江浙一带许多家族家业传承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毅庵祖(张瀚先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夜话》
材料二 张氏家族在“家业大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用于购田置地,并要求后人弃商从文,转向科举入仕之途。明嘉靖十四年张瀚中进士、后曾官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此时张家已演变成大官宦之家。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 ( http: / / www.21cnjy.com )·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氏家族“家业大饶”的原因。分析其经营的机杼业的性质。(5分)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为什么“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4分)
(3)某研究小组通过对张氏家族家业传承的研究,得出以这种机杼业为代表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经济”的结论,结合所学加以印证。(3分)
【答案解析】
1.B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社会秩序混乱,③表述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
2.B [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劳动者的徭役,是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的基本条件。]
3.D [西周末年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起来,土地成为决定财富的关键,因此“夺田”、“争田”的现象不断出现。]
4.A [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私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的开垦越来越多。私田的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给国君。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地的实有数目收税。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它的实行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最终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5.B [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直接经营,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从题干可以看出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
6.C [由材料“……谓之团钢”可以断定这是关于团钢法的介绍,团钢法又称灌钢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最突出的一项成就,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7.D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课本基础知识可知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麻。]
8.D [私营手工业的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因此比其他手工业方式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9.B
10.C [太湖、苏州震泽、松江、景德镇等地的手工业各有专长,说明了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11.A [②明显错误,③属于宋朝以后的现象。]
12.B [从“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可以看出唐朝对商业管理严格。]
13.C
14.A
15.C [“大兴土木”抽走了工商业发展的资金,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16.C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集市,即草市。而A、B两项都是城市集市,因此不正确。D项说法与题干无关。]
17.C
18.B [④在当时经济中比例太小,对税收基本没有影响,且图中并无体现,故可以排除。]
19.B [题干所述情景是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表现。]
20.B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烟草、木棉等经济作物,并且其利润高于农业,这充分说明了当时该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发生变化,但并不能反映出农业经济的衰退。农产品加工业兴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1.(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祭祀农神,祈祷丰收,修建水利工程等。过分依赖自然,生产技术简单,天灾人祸。
(2)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清明上河图》、“瓦肆”、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封建经济繁荣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西欧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却长期延续。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影响。
①符合实际。原因:英法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民主政治;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而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延续。
②不符合实际。原因:中华帝国经济繁荣与发展;多民族国家巩固等,清朝成为当时富有的大国。而世界其他地区处在战乱和动荡中,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解析 本题全面考查了古代经济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内容,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提取材料信息与联系所学知识相结合。第(1)问根据材料一回答;第(2)问应注意“新型经济”和“新经济的萌芽”两个“新”的含义;第(3)问应联系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作答。
22.(1)表现:①唐朝时期,大运河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除了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②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两宋时期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汉口镇等四大名镇。
(2)表现:①西汉时期,我国开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②唐朝时期,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置专门的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③宋朝时期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④元朝时期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3)政策:①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朝贡贸易所占比重大。②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4)特点:①城市逐渐增多,商业性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性逐步加强。如宋朝时全国出现的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名镇。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③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和阻碍。④对外贸易受到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后期逐渐走向衰落。⑤商品经济始终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的,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动摇封建经济的基础。
23.(1)原因:转换经营行业;纺织工艺高超;扩大经营规模。性质: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2)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不能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要求子女科举入仕,弃商从文。
(3)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等。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信息概括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2)问从材料中的“购田置地”和“转向科举仕途”两信息处分析,第(3)问结合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各种因素分析。2015高一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检测卷 人民版必修2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手工业成就 B.印刷术推广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图片描述了农业的发展状况,农业耕作工具的改进,灌溉工具的革新,农业著作的问世,都反映了农业的发展。
2.《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答案 C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一关键信息。由此可知,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
3.“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
答案 A
解析 这里主要阐明了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及农民容易满足,没有涉及B、C、D三项内容。
4.下图是汉代代田法模型。“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休耕轮作 D.精耕细作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对“代田法”的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见反映的是精耕细作。容易误选C项,但休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作物,第二年停一年,第三年再种(有时候休耕并不一定是停止一年,也有可能是许多年),在这些年中,去别的土地耕作,直到这块土地恢复肥力,也叫做轮作。
5.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写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筒车         B.翻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
C.曲辕犁        D.水排
答案 A
解析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的筒车,以汲取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6.《宁国志》载:“(宁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农产区,土产甚富,足以供给,无商货经过。清咸丰前,民康物阜,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材料反映当时宁国地区(  )
A.经济受外国廉价工业品影响大
B.商品经济繁荣
C.是自给自足经济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土产甚富,足以供给”“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等,可以看出该地区反映了我国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选C项。
7.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图中表示的是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的丝织业中心区域的变迁,没有体现A、B、D三项的内容。C项的结论可以从图中看出,丝织业重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8.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牛耕 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   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②③两项都用人力;①项用牛力耕田;④项用水力鼓风冶铁,故应选D。
9.“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映了(  )
A.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 B.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中的相关知识点。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信息“波斯”“度流沙”“听驼铃”“易桑麻”可以反映出波斯商人远道而来,与此相关的就只能是丝绸之路了。
10.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道:“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答案 B
解析 时间是宋代,材料提示“太原”“刀”“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盐”,反映了城市和手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联系所学知识,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D项没有全面反映手工业对城市的影响。
11.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易错选A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材料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而且是不同地区的不同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未涉及商品经济。
1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答案 D
解析 解答此类题的常用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首尾判断法,但本题只需找出首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最早的是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其他依次是④唐代诗人陆龟蒙赞美青瓷的诗句;③是陆游描述宋代草市已经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的诗句;①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3.“坊的制度——就是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个字最有可能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已经完全打破了唐朝时坊市必须分开的规定,只能是唐朝后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朝时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14.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了当时(  )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丝绸生产在福建,但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购于江南,染色于镇江,可知当时长途贩运贸易活跃、区域分工明确、生产社会化明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③表述错误且与材料无关,排除含③的选项。
1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答案 A
解析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源,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8分,第17题17分,第18题20分,共55分)
16.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谷丰登,  莫高窟“耕作图”  男耕女织
  六畜兴旺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 ( http: / / www.21cnjy.com )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4分)
(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6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
(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过程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分)
答案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金属冶炼业方面,用焦炭冶铁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来;纺织业方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业方面,创造了五彩瓷和斗彩瓷。民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
(3)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
(4)变异:资本主义萌芽。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
解析 第(1)问需要从图片中提取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回答问题。第(2)问注意必须是“明朝”的成就。第(3)问可综合分析材料得出商品经济发达的结论。第(4)问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账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凤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
材料三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务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要求官员平日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6分)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二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材料三的现象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3分)
答案 (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相同点: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不同点: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清朝时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早期资本家。
(3)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起阻碍作用。
(4)重农抑商政策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与小农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抓住有效信息。第(1)问根据材料一提到的“机户”“工匠”作答。第(2)问比较材料一、二。第(3)问比较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第(4)问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新都(新安)勤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 《清代全史》叙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分)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5分)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 (1)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
(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原因:勤俭,谦虚和朴实。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与壮大。
(4)投资田产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