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2 07: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你认识左图中的人物吗?请你谈谈对他的了解。
新课导入
董存瑞,生于1929年,河北省怀来县人,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战斗中,为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障碍,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的碉堡的任务。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以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人物简介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圈画出来,注意读通句子。
朗读课文
暗堡 火舌 封锁 恳切 匍匐
扫射 迸射 战壕 嘹亮 眺望
惊天动地 昂首挺胸
重点词学习
词语解释
暗堡:
隐蔽的碉堡。
封锁:
(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
战壕:
作战时为掩护而挖的壕沟。
掩护:
对敌采取警戒、牵制、压制等手段,保障部队或人员行动的安全。
词语解释
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
他是怎样炸暗堡的
结果是怎样的
思考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2、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整体感知
课文大意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敌军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起因)
第二部分:
(2—7)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经过)
第三部分:
(8)取得胜利,解放怀化。
(结果)
整体感知
课文写作顺序:
事情的发展顺序
分析课文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敌人的暗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
3、战士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时间
地点
遇到的困难
分析课文
故事发生的时间:
1948年5月25日
地点:
隆化中学
敌人的暗堡:
地理位置优越
战士们遇到的困难:
前进道路被封、冲锋部队被敌人压着打。
分析课文
读一读,说说这几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一隆化中学。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
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分析课文
(比喻)
读一读,说说这几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一隆化中学。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
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表现了红军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和敌人火力的凶猛。
分析课文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董存瑞是是怎样做的?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分析课文
思考:董存瑞为什么要主动请求去炸毁敌人的暗堡
敌人的暗堡火力凶猛,如果不炸毁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董存瑞为了革命的胜利,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主动接受任务。
分析课文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董存瑞怎样的内心世界?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对敌人的仇恨
态度坚决
分析课文
默读课文5—6自然段,同桌相互间讨论:董存瑞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分析课文
董存瑞任务艰巨
分析课文
画线句子体现了董存瑞怎样的品质?
分析课文
董存瑞有着顽强不屈的意志力。
分析课文
读第7自然段,思考: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分析课文
用手举着炸药包。
分析课文
他为什么不把炸药包放在桥上
地势不利
情况紧急
分析课文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分析课文
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董存瑞怎样的精神品质
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乐观、豪迈的态度。
分析课文
阅读第8自然段,战斗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分析课文
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步入陵园,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19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象征着董存瑞19载青春年华。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总结
感谢聆听